切换到宽版
  • 9153阅读
  • 77回复

再种福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11-11
转贴---

「三宝」,梵语tri-ratna ,即为佛教徒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佛-乃指觉悟人生之真象,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诸佛;法-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佛法僧三者有六义之别∶1.相之别-谓佛为自然觉悟之相,法为觉悟之果相,僧为随他所教的正修行之相。2.业之别-佛为转正教之业,法为舍除烦恼苦的所缘境之业,僧为勇猛增长之业。3.信解之别-谓对於佛宝,应有亲近承事之信解;对於法宝,应有希求证得之信解;对於僧宝,应有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之信解。4.修行之别-谓对於佛宝,应修供养承事之正行;对於法宝,应修瑜伽方便之正行;对於僧宝,应修共受财法之正行。5.随念之别-谓应各以馀相随念佛宝、法宝、僧宝。6.生福之别-谓於佛宝依一有情而生最胜之福,於法宝即依此法而生最胜之福,於僧宝则依众多有情而生最胜之福。

依诸论所说,三宝之类别有多种,通常有三种之别,即∶1.别相三宝-即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佛初於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特现为卢舍那佛之身,故称佛宝。2.一体三宝-就其意义与本质而言,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但体性为一。3.住持三宝-指流传、维持佛教於後世之三宝,即佛像、经卷、出家比丘等三宝。

三宝系世人免苦之根源,故有归依三宝之举,称为三归,又作三归依,乃入信佛教之第一要件。

有关三宝之标帜,中国与日本较少以符号或图像来表示三宝,但在印度则使用情形较盛,其类别有二∶1.三宝各别之记号,通常以塔形表示佛,以轮宝表示法,以菩提座或狮子座表示僧。2.以一种形像表示三宝,通常用由三叉戟变化为锹形状之标帜。另西藏之喇嘛教则以三瓣宝珠表示三宝。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7-11-11
转贴---
(一)指有情所受的八种苦恼︰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主要在说尚谛中之苦谛的内容。兹将八苦表列如次︰

(1)生苦(ja^ti-duh!kham%)︰指报分之时所产生的苦痛。《五王经》以识支到出胎为生,《涅槃经》则分为五位︰{1}初出是受胎之初,系识支之位;{2}至终是色心具足之时,系名色支之位;{3}增长是名色增长,为六入之位;{4}出胎;{5}种类生,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刹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此五位常为众苦所依止,故称生苦。

(2)老苦(jara^-d.)︰指衰变时的苦痛。北本《涅槃经》卷十二将‘老’分成‘念念老’及‘终身老’,或‘增长老’及‘灭坏老’。‘念念老’是刹那生灭,指识支至老支之间的念念变迁;‘终身老’是一期生灭,指白发枯形色变之时。‘增长老’是指从少至壮念念增长;‘灭坏老’是指由壮至老念念灭坏。此二者是就前述的‘念念老’开衍而来。

(3)病苦(vya^dhi-d.)︰指由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云(大正12·435a)︰‘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盖病有身病及心病二种。身病是色阴之病,乃四大不调所致,有因水风热产生,也有因杂病或容病等产生。若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则举身胖肿;若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若风大不调,则举身倔强。所谓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难、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恼。

(4)死苦(maran!a-d.)︰指五阴坏灭之苦,即舍离所受之身时的苦痛。死有命尽死、外缘死二种。命尽死又细分‘寿命尽而福未尽’之死、‘福尽而寿命未尽’之死,以及‘福寿俱尽’之死三种。外缘死也细分‘非分自害死’、‘横为他所杀害’,及‘俱死’三种。

(5)爱别离苦(priyaviprayoge-d.)︰指与自己所亲爱者别离的痛苦。《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6)怨憎会苦(apriyasam!prayoge-d.)︰指与怨憎者相遇的苦痛。《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诤不急之事,更相杀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地,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畏相见,会遇迮道相逢,各自张弓澍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当尔之时,怖畏无量。’

(7)求不得苦︰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yad api^cchaya^ paryes!ama^n!o na labhatetad api duh!kham%)。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苦痛。《大乘义章》谓所求有因果二者,因中有‘求离恶法而不得’,以及‘欲求善法而不得’二种;果中有‘求离苦事而不得’,以及‘欲求乐而不得’二种。又此苦果之事各有内外之别,人天之乐果及三涂之苦报等为内,资生眷属等为外。

(8)五盛阴苦︰经作五阴盛苦,新译作略说五取蕴苦(sam!ks!epen!a pan~copa^da^naskandha-d.)。‘五盛阴’与‘五取蕴’只是译语的差异,upa^da^na有盛、取、受等义,故旧译作五受阴,略称五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取、盛、蕴等都是烦恼的异名。盖五蕴生自烦恼,也常生烦恼,故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四谛经》即用此略名。《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七则称作‘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并谓前七苦皆是有漏身所摄,故名。然古师以此‘五盛阴苦’具五阴炽盛之义,将‘盛’看作形容词,或解作‘贮蓄、容受’之义,与新译家之说不同。即《大乘义章》卷二所云(大正44·512c)︰‘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

此外,《瑜伽师地论》别出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及诸在家者妻子等事损减生苦、诸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饥俭逼恼所生苦、怨敌逼恼所生苦、旷野崄难迫近逼恼所生苦、系属于他所生苦、支节不具损恼生苦、杀缚斫截捶打驱摈逼恼生苦等八苦。其中,前项第八之一类威仪多时住苦,是指以一定的威仪止住于多时之间的苦恼。后八苦因生自诸种损减逼恼的苦痛,违背损恼自己的身心,故总称为违害苦。

(二)指无色界的八苦︰出自《大藏法数》卷四十六。即无色界的四苦加无常、苦、空、无我,其中四苦指空处苦如疮、识处苦如痈、无所有处苦如病、非非想处苦如箭射入体。《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云(大正46·673a)︰‘行者厌患无所有处想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

(三)指非想天的八苦︰出自《法华文句》卷六(上)。主要就‘非想非非想处’说明上述生、老、病、死等八苦。《法华文句》云(大正 34·77a)︰‘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行心扰扰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是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于障,即是怨憎会苦,四阴心即五盛阴苦。’

◎附︰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六四谛说〉(摘录)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地观察现实。若以崇高理想的眼光来看它,现实是不完美且充满了污染与苦恼。在迷界有关‘一切现实皆苦’这件事,已在四法印的一切行苦中说呶了。四谛说之苦,是具体的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成为八苦,就是通常所谓的四苦八苦。这些苦包括了前面所提到的苦苦、坏苦、行苦。

(1)生苦︰生不是‘生活’而是‘诞生’。生不是指由母胎产出之时,而是指母胎妊娠时的初刹那(结生)。总之,苦是因为轮回而生于生类中,因此,生苦和行苦可说是同样的含意。

(2)老苦、(3)病苦、(4)死苦︰据佛传记载,关于四门出游,释尊出家前,在游园途中,看见老人、病人、死人等等,感到生活之苦,就产生了出家的动机。老、病、死伴随着肉体上的苦痛,但不限于肉体的苦痛。因为老、病、死的缘故,强烈地感受到精神的苦恼,这种事是很多的。而由于老、病、死,将导致自己与家族生活不安,又因为恐惧地位、名誉、权力等的丧失,于是产生苦恼。而通俗的宗教,在于解除贫乏与病状,即与此有所关连。

(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与心爱的人生离死别、与嫌恶憎恨的人共同生活所产生的种种苦恼。若以自己为中心而起的爱憎执着之念,苦恼就极为激烈。宗教所要解决的争论,就是要去除前述的苦。

(7)求不得苦︰是不如意产生的苦。前述种种的苦,是所有欲望不得满足的苦。若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无理欲望不能满足,苦恼就会产生。

(8)五取蕴苦︰经典说‘总之,五取蕴是苦’,此可概括前面七苦。众生若以‘自我中心’的心态去取执五蕴,则必一切皆苦。顺便提及,五取蕴苦旧译作五盛阴苦。现代日本,有人用五阴盛苦,这是错误的。并没有这种译语,应该改为五盛阴苦才是。

[参考资料] (一)《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增一阿含经》卷十七〈四谛品〉。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7-11-11
转贴---
(一)指有情所受的八种苦恼︰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主要在说尚谛中之苦谛的内容。兹将八苦表列如次︰

(1)生苦(ja^ti-duh!kham%)︰指报分之时所产生的苦痛。《五王经》以识支到出胎为生,《涅槃经》则分为五位︰{1}初出是受胎之初,系识支之位;{2}至终是色心具足之时,系名色支之位;{3}增长是名色增长,为六入之位;{4}出胎;{5}种类生,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刹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此五位常为众苦所依止,故称生苦。

(2)老苦(jara^-d.)︰指衰变时的苦痛。北本《涅槃经》卷十二将‘老’分成‘念念老’及‘终身老’,或‘增长老’及‘灭坏老’。‘念念老’是刹那生灭,指识支至老支之间的念念变迁;‘终身老’是一期生灭,指白发枯形色变之时。‘增长老’是指从少至壮念念增长;‘灭坏老’是指由壮至老念念灭坏。此二者是就前述的‘念念老’开衍而来。

(3)病苦(vya^dhi-d.)︰指由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云(大正12·435a)︰‘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盖病有身病及心病二种。身病是色阴之病,乃四大不调所致,有因水风热产生,也有因杂病或容病等产生。若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则举身胖肿;若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若风大不调,则举身倔强。所谓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难、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恼。

(4)死苦(maran!a-d.)︰指五阴坏灭之苦,即舍离所受之身时的苦痛。死有命尽死、外缘死二种。命尽死又细分‘寿命尽而福未尽’之死、‘福尽而寿命未尽’之死,以及‘福寿俱尽’之死三种。外缘死也细分‘非分自害死’、‘横为他所杀害’,及‘俱死’三种。

(5)爱别离苦(priyaviprayoge-d.)︰指与自己所亲爱者别离的痛苦。《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6)怨憎会苦(apriyasam!prayoge-d.)︰指与怨憎者相遇的苦痛。《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诤不急之事,更相杀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地,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畏相见,会遇迮道相逢,各自张弓澍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当尔之时,怖畏无量。’

(7)求不得苦︰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yad api^cchaya^ paryes!ama^n!o na labhatetad api duh!kham%)。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苦痛。《大乘义章》谓所求有因果二者,因中有‘求离恶法而不得’,以及‘欲求善法而不得’二种;果中有‘求离苦事而不得’,以及‘欲求乐而不得’二种。又此苦果之事各有内外之别,人天之乐果及三涂之苦报等为内,资生眷属等为外。

(8)五盛阴苦︰经作五阴盛苦,新译作略说五取蕴苦(sam!ks!epen!a pan~copa^da^naskandha-d.)。‘五盛阴’与‘五取蕴’只是译语的差异,upa^da^na有盛、取、受等义,故旧译作五受阴,略称五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取、盛、蕴等都是烦恼的异名。盖五蕴生自烦恼,也常生烦恼,故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四谛经》即用此略名。《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七则称作‘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并谓前七苦皆是有漏身所摄,故名。然古师以此‘五盛阴苦’具五阴炽盛之义,将‘盛’看作形容词,或解作‘贮蓄、容受’之义,与新译家之说不同。即《大乘义章》卷二所云(大正44·512c)︰‘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

此外,《瑜伽师地论》别出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及诸在家者妻子等事损减生苦、诸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饥俭逼恼所生苦、怨敌逼恼所生苦、旷野崄难迫近逼恼所生苦、系属于他所生苦、支节不具损恼生苦、杀缚斫截捶打驱摈逼恼生苦等八苦。其中,前项第八之一类威仪多时住苦,是指以一定的威仪止住于多时之间的苦恼。后八苦因生自诸种损减逼恼的苦痛,违背损恼自己的身心,故总称为违害苦。

(二)指无色界的八苦︰出自《大藏法数》卷四十六。即无色界的四苦加无常、苦、空、无我,其中四苦指空处苦如疮、识处苦如痈、无所有处苦如病、非非想处苦如箭射入体。《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云(大正46·673a)︰‘行者厌患无所有处想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

(三)指非想天的八苦︰出自《法华文句》卷六(上)。主要就‘非想非非想处’说明上述生、老、病、死等八苦。《法华文句》云(大正 34·77a)︰‘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行心扰扰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是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于障,即是怨憎会苦,四阴心即五盛阴苦。’

◎附︰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六四谛说〉(摘录)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地观察现实。若以崇高理想的眼光来看它,现实是不完美且充满了污染与苦恼。在迷界有关‘一切现实皆苦’这件事,已在四法印的一切行苦中说呶了。四谛说之苦,是具体的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成为八苦,就是通常所谓的四苦八苦。这些苦包括了前面所提到的苦苦、坏苦、行苦。

(1)生苦︰生不是‘生活’而是‘诞生’。生不是指由母胎产出之时,而是指母胎妊娠时的初刹那(结生)。总之,苦是因为轮回而生于生类中,因此,生苦和行苦可说是同样的含意。

(2)老苦、(3)病苦、(4)死苦︰据佛传记载,关于四门出游,释尊出家前,在游园途中,看见老人、病人、死人等等,感到生活之苦,就产生了出家的动机。老、病、死伴随着肉体上的苦痛,但不限于肉体的苦痛。因为老、病、死的缘故,强烈地感受到精神的苦恼,这种事是很多的。而由于老、病、死,将导致自己与家族生活不安,又因为恐惧地位、名誉、权力等的丧失,于是产生苦恼。而通俗的宗教,在于解除贫乏与病状,即与此有所关连。

(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与心爱的人生离死别、与嫌恶憎恨的人共同生活所产生的种种苦恼。若以自己为中心而起的爱憎执着之念,苦恼就极为激烈。宗教所要解决的争论,就是要去除前述的苦。

(7)求不得苦︰是不如意产生的苦。前述种种的苦,是所有欲望不得满足的苦。若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无理欲望不能满足,苦恼就会产生。

(8)五取蕴苦︰经典说‘总之,五取蕴是苦’,此可概括前面七苦。众生若以‘自我中心’的心态去取执五蕴,则必一切皆苦。顺便提及,五取蕴苦旧译作五盛阴苦。现代日本,有人用五阴盛苦,这是错误的。并没有这种译语,应该改为五盛阴苦才是。

[参考资料] (一)《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增一阿含经》卷十七〈四谛品〉。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以此功德,消除现宿业,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病者得痊愈,贫者得通达,孤苦得救济,愚者得智慧,人民得安乐!国家得繁荣!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以此功德,消除现宿业,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病者得痊愈,贫者得通达,孤苦得救济,愚者得智慧,人民得安乐!国家得繁荣!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以此功德,消除现宿业,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病者得痊愈,贫者得通达,孤苦得救济,愚者得智慧,人民得安乐!国家得繁荣!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7-11-13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以此功德,消除现宿业,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病者得痊愈,贫者得通达,孤苦得救济,愚者得智慧,人民得安乐!国家得繁荣!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7-11-14
南无阿弥多婆夜
na mo a mi da ba ya
哆他伽哆夜
da ta ga da ya
哆地夜他
da d ya ta
阿弥利都、婆毗
a mi li dou ba wei
阿弥利哆、悉眈婆毗
a mi li da xi dan ba wei
阿弥利哆、毗迦兰谛
a mi li da wei ge lan di
阿弥利哆、毗迦兰哆、伽弥腻
a mi li da wei ge lan da ga mi ni
伽伽那、枳多、迦棣
ga ga na gei da ga li
娑婆诃
si wa ha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7-11-14
六祖坛经
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 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 自心归依净,

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

 

六祖坛经
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
,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鳌,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
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
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
如何到彼?」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衍;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衍,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衍不灭,后过又生。前衍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凡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口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能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能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才。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能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其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美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7-11-14
孝顺父母的方法

孝顺父母的方法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1)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使之解脱生死轮回,离苦得乐,才是最无上的至孝。所以,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列三点:

  (1)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

  (2)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约有五样:一是饮食,二是衣服,三是起居,四是疾病,五是悦亲。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悦亲是养亲第一要诀。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顺逆,总应该克制感情以悦亲为主。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这是孝父母应该有的态度,所以父母若是信佛的,儿女们更应当推父母的爱敬,而敬佛学佛,这才是好儿女啊!

  故印光大师教导我们:‘汝已娶妻,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中庸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盖言夫妻,兄弟和睦,则父母心中顺悦也。现为人子,不久则又为人父。若不自行悦亲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儿女。譬如瓦屋檐前水,点点滴滴照样来。光老矣,不能常训示汝。汝肯努力尽子道,则便可以入圣贤之域。将来往生西方,乃汝所得之法利也。’(《(续)复周法利书二》)

  就是家常的菜蔬,只要咸淡得宜,生熟中节,不敢潦草,然后敬奉,略有好食,先进父母;至于自己,粗粝俱不计较。要奉得父母欢喜,就是尽心。大约年老的人,脾胃自然虚薄,饮食难得消化,进的食物,须要炖得热的,软烂的,香美的,方才有益。凡是生冷粘腻坚实难化之物不可与食。食不可过饱。这饮食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衣服的事,只要冷暖合宜,奉得父母欢喜,就是尽心。大约年老的人,气血自然衰弱,身体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热先就怕热。冬月衣服内棉花,每年要换新的,去旧的。薄棉袄要做两件,秋冬来渐渐加添,春暖时渐渐减去。霜冷之月,若有暖气轻裘,固是上等,如不能的,就是布被布衣,只要温暖。至于晚间,宜将热水袋,放于被内。再如夏月夏衣,须要凉爽;凡有汗者,频频换洗。这衣服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疾病的事,为子女者,须要加意调摄小心扶持,请名医专家用药。病中煎制汤药,进奉饮食,切不可生一个懈怠的心。只想你在幼小的时候,有了疾病,为父母的,不知替你调理了多少,你今日可有不尽心的理!父母有病,万一弄污床褥,为子女者,俱要勤勤洗换,切不可生一个嫌恶的心。只想你在怀抱中,便溺粪污,为父母的,不知替你洁净了多少,你今日岂可有嫌恶的理!这疾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其行住坐卧,俱要照管扶持。只要得父母安稳自在,快活过日,就是尽心了。这起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3)孝顺必须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顺应从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使之解脱生死轮回,离苦得乐。

  世尊(2)在《无量寿经》里,恳切地告诉我们:‘人在世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又说:‘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又说:‘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又说:‘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世尊在《善生经》里又说:‘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寿以尽,舍故当受新。各追所作行,无际如车轮’ 。所以大慈悲的世尊,指示我们念佛,使我们到达极乐世界,解决这人生的缺憾。我们应该劝父母念佛,把父母从苦海里度到净土,这才是真正彻底的报恩啊!

  我们只要记着:要知父母恩,只看自己怎样养儿育女;要求子女孝顺,必先自己做到孝顺父母。

  备注:

  (1) 【三涂】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或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常为镬汤炉炭之热所苦,或以彼处火聚甚多,故称火涂。(二)刀涂,即饿鬼道,以于彼处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之苦,故称刀涂。(三)血涂,即畜生道,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至若“涂”之义有二:一为残害,如涂炭;一为所趣,即恶趣、恶道。

  (2) 【世尊】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本文是转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