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于两汉时期传入我国。有人以为是西汉,也有人以为是东汉末,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也有人以为佛教于春秋便传入了我国,书中有“丘闻西方有圣人焉”。孔子只比释氏小十来岁而已,因此佛教于春秋传入我国的说法是不可靠的你可采用“两汉时传入我国”的笼统说法。
佛教实际上是反对婆罗门的民间组织,它发动平民百姓反对婆罗门。由于民间人士来自于四面八方,因此,佛教对语言的使用一直是主张口语和易懂。尤其强调诵读和讲解,这样才有利于教义的流传。正是这些观点,使得语言学在佛教中得到了极为精深的探讨。而在古代印度,这是儿童必须学习的知识。
在两汉,佛教传入我国,中土精于佛教,又深晓本土文化的文人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在汉语声调的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他们和平仄格律的内容和命名有直接的联系。我们注意到,这些人又都是精通玄学的人士。南北朝的玄学家们对两汉和两汉以前的儒家烦琐的训诂十分反对,他们主张简明要义。而他们在语言学上由于受到了佛经的影响也是探求得十分精深的。正是由于这些玄学家在汉字反音和声调上的探索,才使得汉字反切法诞生出来。汉字拼音的反切法对传统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从南北朝到清初,反切法一直是正统文化中小学的重要部分,影响达千年之久。因此我们在学习正统文化时,尤其是传统诗词的写作上,应该对平仄格律有相当的重视。
再者,切不可认为诗词意境是大于平仄的,事实上声调的抑扬顿挫也直接影响了语意的表达。平上去入四声实际也是受了佛教的影响。梵文中将语言声调分为了三声,这三声和汉语的平上去三声暗合,但平上去三声是不是直接来源于梵文三声已经无法考证,不过我们可以相信他们之间是有极大联系的。而汉语中还有一类特殊发音,这类发音被统统归属到一类声调中,即是入声加起来。汉语就是平上去入四声,这就是为什么汉语是四声而不是古带音乐的五声。
诗词的平仄格律其实是后人总结的,实际上平仄格律在诗经中已经就存在了,但哪个时候汉语还没有什么平仄的概念。但为什么又符合后人诗词平仄的理论呢?这种现象实际上是汉语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的。而汉语的双声词相当多,诗经之所以能大体符合后来诗词的平仄格律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平仄格律是不可以轻视的。即使是今天我们说话,都还是有一定的声韵规律的——你可以试试一句话全部同一个声调去说的感觉。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写传统诗词,是全部用平水韵呢,还是用今韵?所谓平水韵就是古人的韵谱,今韵则是根据现代汉语发音将平水韵拓宽了的诗韵。这个话题在传统文学界一直是个争论的焦点。很多人都人为今人写诗自然用今韵,也有人认为,既然写古诗自然就用平水韵。赞成用今韵的人认为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使得我们在使用古韵时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不利于诗词的写作。赞成用平水韵的人则认为,写古诗就是和古人比较,今韵的韵部远远宽于平水韵,这是不公平的,且写古诗用今韵就犹如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还不如直接写新诗了。我自己就是个反对用今韵写古诗的顽固派。很多人都以为网络传统诗词会十分前卫地赞成今韵。但实际上,网络传统诗词界基本都是以能写出符合平水韵的传统诗词为骄傲的,而对今韵的运用,却不过是口头上说说,实际运用是不够的。
所谓平水韵,实际上是唐形成格律诗,即近体诗以后采用的一种韵书。而今韵则是由于语音变迁出现的一种符合现代汉语1234声声调的韵书。今韵的一些韵部比平水韵更宽,所谓更宽,就是一个韵部中所包含的字更多。由于在写诗时压韵必须是押用一个韵,所以我们在确定了采用哪个韵部后,诗中每个压韵的字都必须是在该韵部中的字。今韵韵部更宽,自然在写作上就比采用平水韵更容易了。今韵和平水韵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古代有些汉字本来在同一个韵部里面,但到了后来语音变化,在今韵中他们就不在同一个韵部了。还有,汉字中有一些字很特殊,他们不单单只属于一个韵部,这些字是特殊现象。而有些字在今天看起来不压韵,实际上在古代发音中是压韵的,这就是语音变迁的结果使我们看起来觉得很奇怪。有的是多音,比如为字,为,有平声,也有去声。比如,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平声,当因为讲;而为在古汉语中当“帮”的意思时就读去声,像“为一击缶”这个为字就是去声。但在今天这个为字却只是四声,相当于只有去声,而没有平声了。这里要提一下,平声在现代汉语中看来,基本上是代表一声和二声,前面那个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为字就读2声。
另,平水韵中的入声,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古代的入声字到今天分别进入了1234各个声调中。而在词的写作中,有些词牌还必须是压入声韵的,而今天的现代汉语连入声字都没有了,还怎么去压入声韵呢?
又,有些人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其实这句话最容易给人以错觉。我们只知道唐诗宋词元曲,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但实际上诗词曲其实是并存的,并不是只有诗,只有词或者只有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2-13 20:58:3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