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19阅读
  • 1回复

极长 命算 易断功力的好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智悟
 

发帖
137
金币
9178
威望
8
贡献值
0
开心币
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3-09-05
物理与思维[转帖]
物 理 基 础 第 一

----物理是哲学的基石


真理并未早已藏在大自然之中,等待人们去发现----每一个发现,每一个把了解的扩充,都是以富于想象力的先入之见去预知这真理的真谛----我们知道的宇宙有多少是我们真正发现出来的,还是我们认为是如此的。


每个人都知道科学知识是黑白分明的----但这是十分流行的错误观念。事实上,科学中很少有真正错误的东西,可是科学中没有一件东西是永远对的---我并不是说科学的思考方式是错的,只是说当它压制了其他所有思想时,它就变得很危险。


因为不能假想宇宙真正的形态是什么,我们只能依赖自己很觉得自在,但有相当限度的模型,这些模型的形象不时在改变,后果是,我们对宇宙的看法也一直在大幅改变。


目前的宇宙模型只是“推理小说”,是一个在了解它时有用的工具,可是最后也只能把它们看成物质世界“象征的表象”而已---对我们来说,模型或象征图象之能有意义,乃在于它是由已经在我们脑中存在的理念所组成。


认知,是用以前存储的心像,来看待现在的事物。认知是选择一个最有可能的(最熟悉)的事物,当作“这是什么”这问题的明显答案---我们非但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到某种程度,我们也只看到自己相信会有的东西---如果我们面对某个独一无二的东西,会怎样,答案是---我们就看不到!!!


所有的模型及认知都被现实的“描绘”所压平,因而只能看到某一面向。


数学只是人脑中的产物,只能用来解释人脑中的物质世界,而不是真正客观存在的真实物质世界。现在的物理学定律只不过是人类构建的数学模型,考察这些模型是否反映了现实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需考察他们是否预见了观测结果。


我的物质宇宙模型是---我们感知到的物质,其实就是聚集在相当小的空间中的能量---黑洞吸收物质并将其转化成纯能量(辐射)后释放出来---局部空间中只有辐射没有物质时即是混沌---温度降低,能量聚合,物质形成---物质,真空;光明,黑暗之分。整个宇宙中可以同时存在无限个局部混沌区。
物 质


在宏观的层次上,关于物质的这种概念是一种有用的近似,但是在原子层次上它不再有意义。原子是由粒子组成,而这些粒子却不是任何有形的“材料”组成。在我们观察它们时,绝不会看到任何物质,所看到的只是不断的相互转化着的动态图像----能量的连续“舞蹈”。


一切复合之物都是暂在的----量子场被看作是基本的物理实体,是一种在空间中到处存在着的连续介质。粒子只不过是场的局部凝聚,是时聚时散的能量聚合。因此粒子失去了自己特有的特性而消融在作为其基础的场中。因此,我们可以把物质看作是由极强的场所在的空间区域组成的。


和量子场一样,“气”也被看作是一种微妙而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它存在于整个空间中,并且能聚集成致密的有形物体----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在近代物理学中,我们不是把世界分成不同组的物体,而是分成不同的关联----我们所能识别的只是在某个现象中最为重要的那种联系。


所有三项普适原则都与我们进行观察和测定的方法有关,也就是与科学的框架有关。如果它们足以决定强子的结构,就将意味着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最终是由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决定的。我们观察方式上的任何根本的变化都意味着普适原则的改变,从而导致一种不同的S矩阵结构,这也就意味着一种不同的强子结构。


有关亚原子粒子的这种理论说明,要将科学观察者与被观察的对象分开是不可能的----归根结蒂,它意味着我们在自然界观察到的结构和现象只不过是我们进行测定和分类的思维的产物----它们从特定的意识状态中产生,而且如果我们超越了这一状态,它们将再度消失。
时 空


我们所意识到的时间,事实上并不是像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以直线的形式向前运动----在这里有某些东西强加在我们的感觉上,以便使我们的感觉和外在的物理实在的均匀前进的时间之间看上去相关联。


所有可能的宇宙同时存在----就像一帧帧动画电影----唯一运动的就是你的知觉(灵识)----人生就是从一个“你”到另一个“你”的感觉线条----时间和运动只不过是你无法同时感知一切事物的缺陷引起的错觉----有可能的一切事物都作为一种通道而存在,你只是选择想感知的通道就行了。


对于一个光子来说,所有的一切都以光速从它旁边疾驶而过----一旦所有的东西都以光速运动的话,就会产生一个令人惊异的效果,即空间收缩----换言之,对于电磁泼来说,时间是不存在的,宇宙中任何地方都是现在,距离对于电磁泼来说也是不存在的。尽管对于观测者来说并不如此!!!


当一个修炼者能够积蓄能量并使自身的“灵识”达到“光子水平”时,他就可以同时感知所有的“帧幅宇宙”----此即太极图之本意----圆周无边无际,圆心无所不在。


光线----这一当今人类的定义是值得探讨的----这个宇宙只存在一个光子,这个光子与整个宇宙等边等体----即无极之意----万物即我,我即万物;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本 元


人体本身是一个化学反应综合体。而人生的本元,则是生命的源泉,每一细胞均需要它的参与合作才能生存并发挥作用。人老,说明此能源渐渐耗尽-----细胞从外向里老化,是因能源自动调节输送量,由重要器官向次要器官递减并维持一个下限。疾病则不同,本源没有消耗,但由于内外界因素,细胞变异,使本元无法与其发生相互作用,则细胞也就无法在生存,从而导致死亡。


本元是一种相对定量的物质,若不得法后天难以再生,既是得法其再生速度也是极其缓慢的,因此人应当时刻注意避免本元的无谓消耗,浪费。


本元的消耗主要来自两方面:情绪变化与生理活动。情绪变化的消耗更大一些,因为情绪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而大脑耗能约占总耗能的1/3。所以修炼者的“静心”是第一位的。


在人的所有活动中,“性”是最大的消耗方式,因为它从情绪及生理两方面对本元进行了双重消耗。这也就是所有修炼者 (而非是世俗之宗教人士) 将“性”列为第一大忌的重要原因所在。


身心两静----减少消耗,积蓄能量----这正是中华道家静功之本意。


力 量


力量不属于任何人,只是我们之中的有些人能聚集它----储存力量的秘诀,就是力量只能用来帮助他人储存力量----人所做的任何事,都以他个人力量为轴心,因此对毫无力量的人而言,一个有力量的人做出来的事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认识力量也需要力量。


如果你储存力量,你的身体就能干成难以想象的事。相反,如果你浪费力量,你马上会成为一个肥胖的老头。----人为了拥有力量,命令力量,必须先具有力量才能开始。力量可以一点一滴地被储存,直到可以在力量之战中支持自己。


个人力量是一个人努力得来的,和他的先天条件无关。决定一个人所有行为的是他的个人力量,人只不过是他个人力量的总和,而这总和决定他如何生存死亡。


           永     生


    与生俱来的能量在物质世界消耗殆尽时,既是个体肉体的死亡---如果你未将感知能力“进化”,主观感知能力也将同时丧失---它失去了载体---那么你的肉体与“灵识”将同时消亡。


    若自身能量足以凝聚“灵识”---使“灵识”成“婴”至成“形”,则可“永生”---即永恒的感知。


    普通人看“神仙”就如同毛虫看蝴蝶,不知那只是自身的一个进化过程---一种更高的生命形式---这是要用行动自证的,而非用来盲目崇拜的。


    本元---安精;力量---聚气;永生---凝神。
人 脑


大脑中无数的神经元,通过神经细胞轴突将信息或生物电信息互相传递或传递给肌肉纤维。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信息,树突与多枝的树相似。这些被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主要有想法,指示,命令和脉冲。这些信息不是以文字或手势的形式表达出来,而是呈电荷形式表达出来。


电荷处于大脑传播系统的心脑部位,细小的电子能泼掠过神经细胞轴突——树突网。包括神经元在内的大多数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电荷都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很小,但可测量到,是0.0075伏特。脑细胞内外总的电荷生理化学电流的流动及变化是思想活动的基础。


神经细胞轴突与树突的交界处称为突触,在此处信息越过细小的缝隙继续前进。信息能否顺利通过突触或轴突与树突之间的缝隙,对整个神经系统的平稳运作事关重要。然而,在突触处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当细小的特殊脑化学物质释放出来时,电子信息变换成为化学信息。


这些脑化学物质叫做神经递质,因为它们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电子信息


化学信息的不停流动支撑着全部大脑功能,包括各种想法,感情,愿望等。它们又与主要的生命功能密切相关,诸如敏捷性与易兴奋性,睡眠做梦等;各种心理状态----如痛苦,记忆,性欲等------都是大脑化学物这种信使与临近树突中的特殊感受区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切外界事物,一切内在感觉,在最终被你感知道时都被转化成为了几个小小的脉冲信号------它就是你的“体验世界”。

------如此而已!!!
主 观 认 知 第 二


科学不仅不是万能的,甚至是极其脆弱的,因为他只对眼见为实的经验世界的这个空间有效。倘若人类的脚步一直徘徊或奔跑于经验世界的这个空间,便不可能迈向更深,更远和更高的维度。------人们愿意去相信科学是一种理性的步骤,可以被描述出来,直觉不能被描述出来,因此应当放逐于科学之外----不知怎的,我们的文化产生出这个没有根据也不太可能的信念------每一件事实的事物一定能由人类完全描述出来。


对时空更本质的认识离不开对思维本质的了解,要搞清思维是什么?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如何进行?以及思维在事物之间处于什么状态?将会引导我们认识更深层次的存在状态及其规律。人们对思维的认识还不大清楚,但思维与宇宙的信息相联系。思维过程是信息交感的过程,所以我们只能说明时空起源于事物不同层次的差异性。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用于描述相应事物差异性的。


从我们的思想中涌现出无数的事物,它们取决于我们的辨别力------人们把这些事物看作是外部世界------那些看起来像是外界的,实际上并不存在。我们的身体,特性和上述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精神”------生命既不是事物,也不是事物的状态,而是连续的运动或变化。


人类的无限知觉在无法记忆的幼儿时期便被定了型,以最利于言语的模式进行选择式的知觉,将其余的知觉可能性冷冻了起来,于是一种狭义的社会化描述便以内在思维的形式深深建立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人们的知觉只能反映这种描述,无法知觉到世界的真实。


未来不是过去的重复。如果坚持用已知事物来解释未知事物,就会盲目重复不满意的模式,限制成长,抑制可能性。------创造出一种相信直觉的环境,使你的各部分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对你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情况做出反映------清楚的直觉性的方向感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同时利用理性作为调和。使命感或确信感并不能保证永远正确,使命感(强烈的直觉性的命运感)也能激发一种摧毁性的人格------直觉不能评价,它只是暗示或明示可能性,提供对事物的本质的洞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5 9:31:03编辑过]
离线智悟

发帖
137
金币
9178
威望
8
贡献值
0
开心币
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3-09-05
直 觉(一)


直觉并不总是能把你指引到你认为最好的或能被社会认可的方式上。然而,通过练习,直觉可以带你穿过防御和伪装,获得最深的真实感。直觉能让你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你已经决定追随内心真理,就会越来越愿意听从直觉的指引,而不会用它来满足任性的意愿。不断的追寻自我认知,最终将会导致自我超越,在这种超越里,个人需要和欲望被置于更大的视角内。


真实的直觉是较高层次意识的一种稳定可靠的机能,通过它可以接触更广泛的信息。对精神真理的直觉是你体内已经具备的,随着你对自己的了解不断加深,对你体验中超个人的领域的不断熟悉,你就会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这种真理是认识到的,而不是学习得来的。如果你把部分精力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自我观察上来,你就会知道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内心状态而不是外界环境来改变你的体验。当你学会观察你自己的思想时,就会发现你能控制他并且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正如可以通过有控制的观察学会预测行为,通过有控制的自我观察也可以学会制约和改变内心的感知状态。


唤醒直觉只是漫长的学习之路上的第一步。自我感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对如何保持最佳身体机能,对怎样获得健康和愉快保持敏感和感知,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的开始。你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寻找答案时遇到的困难可能不是缺乏信息,而是不愿意或不敢承认你已经知道的东西。


意识到直觉在解决问题,做选择和决定未来等方面的意义,就可以开始担负起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个责任了。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该为自己创造些什么。然而,要充分意识到直觉对感知的意义通常要去除一些对生活的固有观点----想得到一些东西,必须放弃一些旧观念。也许你完全有能力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你的梦想,得到生活中你想要的东西,但是一旦你的直觉被唤醒了,你就会发现你对生活的欲望在改变。例如,当你开始看到为自己创造好的模式,并且知道自己有能力打破它们时,某些物质上的目标就可能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你会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情。


如果对自己选择的信念负起责任,那么就能够超越某个信念体系或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生活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自我充实的预言。你的思想在不断创造你的体验世界,只有当你愿意正视自己的现实,发现真实的自己,你才能拥有多层面的直觉体验。
直 觉 (二)


直觉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是超越理智和理性的,它超越了理性思维所能理解的东西,有时似乎与理性冲突,但是通常情况下,只是超出了那种依靠感官渠道获取信息的认知方式。它象征着自知力,这是一种神秘的视觉,能穿透表面的不同和二元性,看见同一性。


直觉使人得以透过思想,意象和情感的过滤镜看到体验的无形环境。一旦认识到这个镜子是可穿透的和短暂的,你就能在主观上将直觉与想象区分开来。直觉与想象的区别是:纯粹的直觉知识来自于对无形和安静的体验,而想象赋予无形以形状,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当一个人在想象某物时,他是在进行构想----不管是多么抽象意义上的构想。因此,想象是直觉在生活中寻找表达形式的工具。生活中的许多局限和限制都可以归结为想象力的缺乏。一个人只能企图获得他想象中的好东西,因此,想象不到其它东西时就会陷入沮丧和绝望。直觉利用想象,梦,幻想和其它形式的意象进入有意识的感知,然而它本身总是独立于这些形式之外。


直觉是精神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心理机能,“划破寂静的一道闪电,真理就在那儿,不高不深,就在我们眼皮底下,等待我们变得更清晰一点----这更多的是一个清除障碍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抬高自己的过程。”


直觉体验往往对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对宇宙意识的体验打消了一切疑团,回答了所有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幸福感和愉悦感----善于接受这种直觉知识的人觉得自己与万物合一, 有一种受启迪和开导之感,先前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了----虽然并不是一劳永逸。


当你有意识地感知到直觉的存在时,它才成为真实的,对你有所帮助的东西。当直觉不为你所知时,永远只能停留在本能的层面上。你对它越有意识就越容易聆听到它的信息,越容易听从它的指示,而当你听从它的指示时,它就成了你生活中的一个有效因素了。直觉使你能够看到和感觉到某一情况下隐含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可能性。因此,它打开了通向内心自由的大门,使你能够做出个人的选择,做出决定性的举动。


为自己的成长作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这可以成为一种习惯。每次当你顺从自己的直觉,决定利用新的机会时,你都在加强这个习惯。选择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明确。当你的选择自主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完善时,你就可以尽情享受自由了。
直 觉(三)


要想获得直觉体验,首先要愿意对它不做任何评价和干涉,以便与更深层的体验联系上,这需要练习如何集中精力以及如何细微而巧妙地发挥意愿。矛盾在于,当时出意志的活力来集中精力,聆听直觉的信息时,实际上是屈从于体验而不是塑造体验或控制体验。问题的实质是学习“允许”(消极的接受)事情发生,而不是“让”(积极的追求)事情发生。要理解欲擒故纵这个矛盾的概念,唯一的方法就是亲自体验一番。


当你开始观察内心意向,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时,你就能轻而易举地感觉到自动来到脑子里的图像与有心绘制的图像二者间的区别。有的人很难做到视觉化想象或比喻式思考,那么他们需要学会不再试图控制内心体验,另一方面,那些惯于让想象恣意流淌的人需要学会集中注意力。培养直觉及需要控制思想,也需要放弃自我意愿。


你必须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在直觉意象出现时,不要试图解释它们,只观察就行了。一旦你的具有分辨性的智力功能开始诠释意象的流动时,这个过程本身就要被改变了,任何企图采取干涉的打算都似乎对接纳性的感知模式起干扰作用。能够以接纳的,不干涉的态度来观察内心意象,就具备了潜力去获得不仅是关于自己的内心现实和主观情绪状态的信息,而且还包括外界现实的信息。正所谓“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内心意象能帮你获取灵感,出主意,获得自知力以及理解事物。当你习惯让内心意象自发出现时,这个过程就更像发现而不是发明。起初你只是觉得你是在“胡编乱造”,但实际上,它是指体验的深度而不是某个特定的技术的区别。


直觉以“全息摄影”的方式存在于那里,一旦我们需要问题的答案,所谓直觉的火花就闪现了,这时人们暂时进入了另一种意识状态----只有一两秒时间,人们进入直觉层面,在这里主观时间大大拉长了,因而在短短的几秒钟的主观时间内,人们可以看到所有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回来----退回来----退到客观现实中来。人们可以在“业余时间”理解这些答案。
直 觉(四)


概括来说,训练大脑,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直觉,有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是使脑子安静下来----身体的放松是与大脑的安宁紧密相连的;第二步是学习集中注意力,或者专注于在特定时间选择接触的那部分现实;第三步,是训练一种接受性强的,不做评判的态度,使直觉得以不受干扰的被有意识地感知。你无法使直觉产生,但是,你能在直觉产生时接受它,承认它。


培养不做评判的自我感知以及它对直觉的影响常常会加强一个人的自信心,使他内心具有方向感。当你愿意通过尝试和发现错误来学习时,学习相信直觉就似乎能让你的内心得到满足。直觉体验总是与感知的增加或新感知的产生相联系,体验往往是深刻而完全的泼及人的全部身心。这种体验一般都是突如其来的,而且几乎总是伴随幻象的清晰化和认为这种体验此刻正确或恰当的那种感受。


对激发直觉有用的是认请你自己对时间的观念,并且把它看作众多可能性中的一个。要弄明白,任何思维方式都是有局限性的,只要你对事物下定义,你就对他加了限制。因此,当你把直觉定义为超越时空的机能时,应该认识到,直觉同时也在时间内部起作用。直觉能够辨认出不明显的规律和可能性。在冥想时,形式的作用在于引导大脑超越形式------训练直觉时,思想,概念和想象力是把感直升级到纯直觉王国的工具。


如果你真的想充分发挥你的直觉,寻找一种确实令你满意的生活方式,就必须给自己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让直觉可以被有意识的感知。记住,你无法让直觉产生,但是你有好多办法允许它产生------慢一点,没必要强迫做任何事情。当你更多的依靠直觉判断时,就能产生从外界到内界认知的巨大转变。


在种种不同形式的冥想中培养起来的安静的大脑是直觉的母体。直觉是一个探测可能性的“仪器”而不是用来评价的“仪器”。你的直觉能向你显示选择的种种可能性,告诉你,你可能办到什么。它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能准确的告诉你在特定的时刻你需要什么。


思辨性的判断对于在这个世界上作选择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要让大脑受理性的指导而不是受它的束缚。
直 觉(五)


精神层面的纯粹直觉是非二元性和非象征性的,它是一种没有意象的感知状态,认识主体和客体,意识与对象之间没有二元性。这一层面的现实无法用语言描述,因为语言难免有二元性,所指与所描述的相脱离。对现实的直觉不是一个可证实的论断,而只是一个可以体验的现实,对这种直觉体验,不管说什么,都像用手指指着月亮------手指不应该和月亮混淆。


直觉是一直有力的,有净化作用的感知,能看清事物的本性,超越二元性,进入一切创造的母体------虚无状态。与直觉洞察相伴而来的是自我接受。当一个人真的陷入它自身存在的最深层,直接体验到自己是纯意识的中心,脱离于感知,情感或思想所定义的内容,那么他就超越了双重性,在纯粹的感知意义上,没有了主观与客观,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区分,这正是直觉这种独特的认知模式的基础。这种脱离练习并不需要采取特定的行动,需要的是理解这个道理:“一个人能够懂得,看见,感觉或想到的并不是事物本身,因为所有这些认知都是客体,不可避免的要与主体本身相脱离,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就是两重性,而直觉认知过程中消失的正是这种两重性。”


选择一个信念并不是指要在一堆相反的事物之间进行痛苦的选择。选择并不单纯地指是选择更加注意外界体验还是内心体验,或者选择一个可能性不选择另一个。每一种体验都可能提高你的直觉能力和内心智慧,直觉不是二元性的。你越注意运用直觉,它的智慧就越容易在对立面的平衡和综合中,在内心和外界体验的协调中明显的体现出来。


内心和外界,心理和宇宙,这二者经常互为反映。改变你自己,那么你生活的世界好像也被改变了;如果你改变你周围的世界,那么你就会以新的方式体验你自己。这两个观点都是正确的,内心和外界是同一块布得两面。你可以为你自己的意识状态和你选择的生活方式负责任,而发展直觉意味着保持完全清醒,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的体验,不管是静坐时还是工作或玩耍时。


直觉产生于缄默不语的大脑,而想象是概念性的,二者迥然不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直觉洞察力的培养不是通过思考问题,而是通过训练出一个具有清晰的眼光和视觉的缄默不语的大脑。直觉洞察力的整个提高过程和理解理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发生于大脑处于安静的时刻。冥想不是一个开始启程的问题,它是指意识到你已经在路上了----现在,就是现在----因为你还没有离开这条路,所以你还没有真正开始。
做 梦(一)


每个人天天夜里都做梦。如果愿意注意这些梦,那么你不须进行诠释就能打开“潜意识的智慧”这个巨大的宝库。对梦的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直觉的,非理性的,试验性的认识,因此,增加对梦的感知是增加对直觉感知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不要看那些对梦中意象给出特别解释的书,那些诠释把意象的含义固定化了,不利于感知的扩展;一旦草率地打消掉重要意象的含义,就不再有机会把它们当“真实”的东西对待了,从而不能让它们在你有意识的生活中占一席之地。


选择用什么方法研究你的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要扩展你感知梦的能力,关键是使梦脱去神秘的外衣,理解精神能量是如何在体内产生,储存并运用的,这可以使你在运用象征性意象时不必担心自己迷信或认为这些意象毫无意义,无足轻重。你可以把象征性意象当作一种工具,用以把思维扩展到逻辑的局限之外。具有精神能量的象征符号有转换的力量,通向未知的神秘世界。研究你的梦给了你相信直觉的极好机会,有助于你理解自己性格中非理性的一面,使直觉可以更容易被有意识的感知。


梦很少有逻辑意义,任何形式的梦都与直觉功能的活动有关。对梦里出现的象征物,不要采取表面的或食谱似的解释------梦一旦出现,与你的生活总是有关的,从这一点来说,梦是真实的,注意它们,可以促进心理的成长和完善。梦更多的源自对“帧幅宇宙”的随机感知而非个人意愿。它可以同时揭示好几层涵义,记住这一点很有用。


梦是由于“身心两静而神活”------使灵识在不同“帧幅宇宙”中游荡所感知的(这也正是修炼者所追求的,而不同之处则在于一个是有意识的利用,一个是无意识的接受------心死神活,身静神动。)在梦中,灵识因“惯性”朝未来方向漫游时,即出现预见性的梦境;漫游到过去方向时即出现记忆性的梦境;上下左右等其他方向的漫游则出现怪诞的梦。在梦中“灵识跃迁”的方向是随机选择的。


灵识本身具有“动”的属性------这也是人动易静难的原因,当人身心两静达到一定的时间------一个时辰左右,灵识就自然会积聚足够的跃迁能量。在梦中你可以间接的影响灵识的漫游方向,但这需要力量------集中注意力于目标------灵识跃迁------这正是许多科学家在梦中获得灵感的秘密所在。通过间接的方法增加目标帧幅宇宙对灵识的“引力”----“出阴神”。


从生理角度讲,梦只是人身体休息----身心两静时的必然产物;从精神角度讲,人睡眠----身心两静只是灵识重聚的必然手段。此二者是互动的,缺一不可------动静互根。
做 梦(二)


上文是梦的本质,此文是梦在现实生活中的形式和作用。


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各种成长激素注入血流,使一天中磨损消耗的骨骼细胞及肌肉细胞复原。可是在睡眠中一开始做梦,激素的流量便减少直至完全终止----能量转移到了脑内。


梦担任保卫人类生命的角色警告入睡的人可能有危险----人入睡时,脑的一部分必定保持警觉----在做梦时,它耳听八方,把周围的声音和脑里储存的声音记忆相对照,如果声音是来自威胁,梦便把人惊醒----对现代人来讲,在舒适的卧室中,最切身的危险往往是心理方面的问题,生存牵涉的通常是社交性的事情,而不是肉体方面的----心灵发现这些生存问题,要是它触及一个特别敏感的方面(赋予目标帧幅宇宙以足够的引力),便会把人们弄醒以便人们能集中处理这个问题。这也是噩梦产生的过程。


如果用电脑比喻人脑,则慢速眼动睡眠是磁盘碎片整理,而快速眼动睡眠则是删除无用资料,释放空间------即做梦就是为了忘记----放弃对“无用”帧幅宇宙的感知,使灵识重聚。
转自灵源网 http://www.lingyuan.net/bbs/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