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的灭亡
公元1215年,迁都至此只短短62年之后,金中都城被蒙古攻陷,富丽豪华的一代宫阙,遭人为焚毁。
我们不能说金朝的灭亡完全是因为其都城的风水失势,相比于蒙古的强大,金朝的灭亡是早晚的事。但至少,其都城风水的失势,加快了金朝灭亡的速度。而且中都城最终被付之一炬,应该说与其风水失势也不无关系。
什刹海畔的元大都
金中都城地利气脉的失势,让统治这块土地的后朝不得不做出迁移城址的选择。什刹海水域所在地区,自然的也必然的成了唯一的选择。这里所要重点论述的,正是主宰了京华大地700余年风云变幻的什刹海水域。这当然要从元大都说起,因为元大都城正是依什刹海水域而建。
大凡都邑城廓,总要依江河湖泊而建,或引水穿城而过,或左近临水而建,正所谓水旺而气脉足。
什刹海水域所具的雄壮的气脉,给自元大都以后的北京城,注入了无限生机,数百年来繁盛不已。
公元1260年,元朝占领金中都城45年后,元世祖忽必烈御驾南征。此次南征的目的,是为了考察金中都旧城,准备将首都从上都开平迁移至此,以便一统中原。但当他抵达中都后,却很快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发现了更适合建都的什刹海水域。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金中都旧城,确定在什刹海水域营建新都城。让他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一方面是什刹海的秀美,让自幼生长在大漠孤烟里的他,感受到了宛若江南水乡的温润气息,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听取了两个人的建议。
这两个人是伟大的水利学家郭守敬和之后受命负责新城设计规划的郭守敬的老师,汉族学者刘秉忠。这两个人既精通天文、地理,也精通历算和水利,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精通易学。
一、临旺水而建都
今天再来看,这个临旺水而建都的抉择是正确的,因为这个抉择合于风水学基本原理。其勿庸置疑的正确性,在之后的数百年间,无数次被印证。
公元1267年—1283年,历时十六年,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元大都城建成。是元大都城选择了什刹海水域,也是什刹海水域选择了元大都城。
让我们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窥探一下当年郭守敬和刘秉忠的设计规划吧。
什刹海元初称为积水潭,元中后期又称海子。
《元史•地理志》记载:“海子在皇城之北,万寿山(即琼华岛)之阴,旧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所说“西北诸泉之水”,除了原有的高粱河水外,还有郭守敬先后两次引自西北的诸水。
一次是早在新城开始营建的前五年,即1262年,为了开通漕运,开发玉泉山,引来玉泉山诸水入大都城。另一次是1291年,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他“引北山(今北京昌平区东南凤凰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翁山泊(今昆明湖)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
令人称奇的是,第二次引水工程中,包含着一个奇迹:昌平的海拔与北京接近,中间还有两道河(清河和沙河),落差太小,甚至还有负落差,无法直接引水。郭守敬反复测算,先将泉水向西引,在西山脚下汇合诸泉后再南引入瓮山泊(今昆明湖),最后导入城内——这与700多年后的今天,在精密仪器辅助下修成的密云-北京引水渠的路线极为相近。
这两次引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开通大都城的漕运,使积水潭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的终点码头。这是郭守敬早在建都之初就提出的建议。而与此同时,这两次所引之水大大增加了什刹海的水量,水域更宽了,水源更远更长了——“汪洋如海”。自然的,什刹海所具有的,从风水学角度而论的地利气脉也越雄壮了。真可谓一举两得。元大都后来空前的繁华与兴盛,此时已准备充分。
有来龙还得有去脉。而且要开通漕运,也必须要将海子和大运河相连通。经过反复勘察,郭守敬最终确定从今前海东岸的万宁桥(也称地安门桥或后门桥)将水引出。并进一步上奏元世祖,修通大都城至通洲的运河。水出万宁桥,“东折而出南水门。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洲,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于是复置都水监,俾守敬领之。帝名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倡工,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元史•郭守敬传》
工程历时三年,于1293年秋竣工。是年,忽必烈自上都还京,“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名曰通惠河”。
引来西北诸水,修通通惠河,连通京杭大运河,伟大的水利学家郭守敬精心设计规划的这一切,让这片秀美的水域,一时间变得繁花似锦。从而获得的漕运效益更是盛况空前。明代劳宗茂曾做诗称赞:“莫谓盈盈衣带水,胜他多少犊轮章”。
然而郭守敬的设计规划为什么能够如此奏效?
却原来,他不仅精通水利,同时还精通易学。故而在对这片水域的设计规划中,他处处严谨的贯穿着缜密的风水意象,在对风水学理论的遵循、应用和体现方面,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首先,在修建大都城时,他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南北处各设了一座水关。和义门在大都城的西北方,前文已论述过这种引自西北方,穿城而过,从东南方流出的水法,杨筠松称之为“贵人禄马上御街”。而他的设计也正是如此——海子之水自北水关入城,先北上,复东折而南,总体入城走势由西北而东南,所确定连接通惠河的万宁桥处,正好是海子水域的东南方;从南水关入城的,环绕皇城的金水河,环绕过皇城后,也是从皇城的东南方汇入通惠河。然后,通惠河又是从大都城的东南方流出——所有这一切,从来龙到去脉,从整体到局部,乃至每一个相关环节,其设计和布局无不严谨地遵循着风水学原理,令人称叹!由此来看,之后的元大都之所以能够空前的繁盛,实属必然。
《青囊经》论“去脉玄关”云:“去处之元,宜重重关锁,气方能聚”。通惠河即是大都城的去脉玄关——“每十里置一闸,凡为闸七”——通惠河上的这七道过舟止水的闸门,不正是重重关锁的去脉玄关吗?(另一方面,北京地区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如何使船只由低处的通州驶向高处的积水潭?这道难题几乎取消了将大运河引入都城的可能。而这七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互相启闭来调节水位,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而他修通的通惠河,不正是杨筠松设定的畅达的“御街”吗?
沿着这条逶迤而绵长的御街,走来了“川陕豪侠”,走来了“吴楚大贾”,走来了“异域僧人”,走来了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正是兴起于此时。而海子之滨,则是其最重要的发源地。
沿着御街纷至沓来的,还有数不清的王朝重臣和各地名士,纷纷来此游赏雅集。这里一度商肆画舫云集,丝竹悦耳,酒香醉人。沿着御街,还走来过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他就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大都城的繁华令他惊叹不已,他在游记中评价大都城的辉煌“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1998年,一条长达17.5米的元代古船,在通州被意外挖掘出来,斑驳的船身如同一片凋零的树叶,满浸着岁月的沧桑。时间虽已不再延续,但这只巨大的船舶却分明透露出大运河昔日的繁华。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秉忠的城建设计规划。
著名的北京历史地理学家,北大教授侯仁之先生在《北京历代城市建设中的的河湖水系及其利用》一文中说:“从大都城的整体规划来分析,控制其平面布局的决定因素……是太宁宫以北那一段高粱河上的积水潭。整个大都城在平面设计上的中轴线,正是紧傍积水潭的东岸才确定下来的。中轴线的起点,即积水潭的东北岸上,也就是全城设计的几何中心,就地筑有‘中心台’作为标志”。“根据已复原的大都城平面图进行分析,十分明显的是大都城西墙的位置,刚好在积水潭西岸以外,其间仅容一条顺城街的宽度。紧傍积水潭的东岸,又已确定为全城的南北中轴线。这就说明这积水潭东西两岸之间的宽度稍加延长,便是全城宽度的一半”。
正如侯仁之先生文中所说,大都城的整体规划完全是依据积水潭而确定的。积水潭东西两岸的直线长度和其在东岸端(今银锭桥所在位置)的折拐处,成了规划大都城平面布局的决定因素。换言之,其依据点至少有三点:一、将积水潭东西两岸的直线长度确定为大都城东西宽度的半径;二、将积水潭东岸端的折拐处确定为全城的几何中心,风水学上称此几何中心为“立极点”;三、将南北纵穿立极点的线,确定为全城的中轴线。
然而,为什么大都城的整体规划要以此为依据?迄今为止,尚未见到相关解释或说法。
本文暂从风水学角度,略作探索。
首先大都城必须临水而建。因为平原地中,有水的地方,即是气脉雄壮的地方,《葬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什刹海水域宽广,水旺而气脉足,这在前文已有论述。而如何“临水”,则首先要分清所临水域的来去、动静和阴阳。
积水潭和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元代尚未南海)水域自和义门(今西直门)北水关入城后,其走势先北上,复动折而南,这一段的整体走向是自西、北而东南。然后,自积水潭东岸端(今银锭桥处)猛然西折而南,最后止于西南。这一段的整体走向却是自东北而西南——十分明显,这个转折处正是整片水域的分水岭。
故而,折转处以西的水域便是来龙,是动,为阳。就好比人体的动脉。折转处以东、西南的水域,则是归脉,是静,为阴。就好比人体的静脉。也就是说,这个折转处其实是这片水域来去、动静和阴阳的交汇处。所以必然的,刘秉忠将此处确定成了全城的几何中心——立极点。并进一步建起“中心台”以作标志。这应该才是确定此处为全城几何中心的真正原因。
接下来,在中心台处,以八卦方位格定“来龙”,则北水关在兑卦中,北上而东折处在乾卦中,乾为天。《青囊海角经》论来龙云:“迢迢西兑下天门”。此是也。
然后,将代表来龙部分的水域长度,确定为大都城宽度的半径,也就是据此来确定大都城的大小。前文述及,金中都城在古蓟城的基础上扩大了之后,所临莲花池水域所具有的地利气脉,已不足以支撑扩大了的金中都城。而刘秉忠以“来龙”的长度为依据,来确定大都城的大小,这本身就已经确保了这片水域所具的地利气脉,能够足以支撑大都城。这是对这片水域所具地利气脉的量化,其量化的方式直截了当,既没有造成浪费,更没有过量利用。大都城后来空前繁荣的事实证明,这个量化是正确的。
还有,继续在中心台处,以八卦方位格定“去脉”,则这片水域的“去脉玄关”通惠河流出的方位,在大都城的东南方巽卦中,遂成水法中的“御街”。而这片水域的“流归处”,大内皇城西侧的太液池,正好处在大都城的西南方坤卦中,坤为地。
这样,整片水域在大都城内构成的格局是——水自天上来,曲曲蜿蜒,流归于地。而通惠河则是让这片水域“通窍”的“去脉玄关”。
多么精妙的设计布局!其对自然水域的走势、大小、来去、动静、阴阳、开合等等的梳理和应用,可谓浑然天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7 21:16: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