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4阅读
  • 68回复

没有菩提心,即便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如果于自相续何时生起了菩提心,纵然没有生起其余功德,也安立为大乘人;何时远离了菩提心,纵然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但也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此义大乘教典中多有宣说,并且以正理也可成立。
这段首先从正反两方面观察有无菩提心成否大乘,其次说明这样的正反面观察以教理可以成立。先看正反面的观察,正面是有菩提心则成大乘人,反面是离菩提心则退失大乘。
“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如果于相续中何时生起了菩提心,纵然没有其余功德,也能安立为大乘人。自相续如果某时生起菩提心,即便还没有修学大乘道法,只要有菩提心,就可以说为菩萨或者大士,这样就入于大乘。
“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何时远离了菩提心,纵然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也只堕在声闻等地,从大乘中退失。这里“离此”就是远离菩提心或者退失发心的意思,此时纵然有其余功德,也不成大乘。
“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纵然有通达空性的功德,比如了知空性义,或者由串习发起觉受等,这些都是通达空性。“然亦堕在声闻等地”,也只是堕于声闻等地,“等”字中还包含缘觉。为什么?因为没有菩提心,此时内在的意乐最多是出离心,这样即便有通达空性的功德,也只是落于声缘之地,即落在小乘中。
此处要了解,宗大师的宗见安立三乘通达空性的功德是相同的,其发心即世俗方便分的法道修持不同,也就是三乘胜义分通达空性慧完全一致。所以此处说即便圆满通达空性,甚至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落在声缘地中,因为没有发心的缘故。
按自宗来讲,三乘固然都证达空性,但证空性的量度不同,上上超胜下下,大乘圆证二无我空性,声闻乘证得人无我,缘觉证得人无我及半个法无我,二乘都未圆证空性。这样对这里的理解就略有不同,按自宗,没有发心而说证达空性,所证只能是部分空性,不可能满分,如果满分证达,由证空性力一定会带起悲心和菩提心,不存在圆证空性还没有发心的情况。所以此处说没有菩提心还能证空性,就自宗来讲只能是声缘证达部分空性。但是就宗大师宗见来讲,存在这种情况,圆证空性却没有菩提心,这就是声缘乘证空性的情形。其中有这样的背景,我们根据自他宗的差别做了辨析,都可以善解此义,自他宗都承许出现这种情况会堕在声闻地。“退失大乘”,就从大乘中退失,不成大乘。
将正反面合在一起观察,有菩提心就入于大乘,没有菩提心即便通达空性慧等,也是声缘地,不成大乘,这样就不难明了二者的系属关联,下文会明确这一点。
以下再说明此义以教理成立,也就是上面正反面的关联以教理都可以成立。刚才只是观察存在这种观点,那它是否合理?这需要思考,如果不思考就默认,即未以正因加以成立就执取,此时的心叫做“伺察意”,不成定解或胜解。依靠因的伺察来确定,此时的心才叫胜解,这样的心才成为量,是无欺衡量到境的心识。对于正确的谛理未依正因推断而直接执取,认定就是这样,就叫“伺察意”,这是非量,不是如理认知境的正量,虽然结论是正确的,但是缺少过程,心态就有问题。
因此对上面正反面的道理,必须依靠正因确定。下面就来补充说明正反面的情形是合理的。首先以教成立。
“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大乘教典多处都宣说了上面的道理,这就是以教成立。具体是怎样说的?下文“引教成立”一科会具体开示,这里只是略说。所以不必着急,详尽学了下文,不难确信此义,这里可以先了知以上道理以教证可以成立。下面再说以理成立。
“即以正理亦善成立”,就是用正理也可以善加成立。有了菩提心,具足大乘意乐,就可以安立为大乘人;就像有了出离心具足解脱道的意乐,就可以安立为解脱道行者一样。大小乘都是以发心判断入门,小乘的等起是出离心,大乘的等起是菩提心,所以小乘的入门在于生出离心,大乘的入门在发菩提心。这从理上思维也可以成立。
像这样就了解,以上正反面的关联以教理可以成立,这样就不难成立大乘入门是菩提心。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2-25
无论是贪欲,还是瞋恨,来源于内心的不明真相的愚痴,那个愚痴的对治是什么呢?了知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无有自性,真实的自性,空性修的就是这个嘛。一旦破掉了这个,比如说房子,破掉了,有一个办法直接拆掉房子,或者把房子的房基给直接搬走了。如果把这个房基直接给端走了,这个房子到哪儿去建?是没有地方建,对吧。同样,你把愚昧断掉了,那个空性修行,就彻底地断除一切业力和业力因的烦恼等等,所以说消业障最根本的办法是修空性,暂时把它压服的办法是四力忏悔文。四力的忏悔,暂时可以把它压服。这两个的区别在于哪里?比如说,有一碗的种子,这个种子,不让它沾水、肥料,把它封存起来,这就相当于忏悔。因为忏悔不让它沾水,也不给它肥料,那当然它就长不了结果了。但是,把它焚烧掉,那就修空性。为什么呢?烧掉了之后,它不需要封存,直接就灭掉了,直接就把它损毁了。所以说,这个就是特殊的,这是为什么它能毁坏恶业的原因是这样的。严格地说,空性是规则之外的东西,所以说,它就可以彻底地毁掉世间的一切这种引发善恶因果的这个规则。因为这个规则有一个前提是人我执和法我执的执着,破掉了我执以后,建立世间善和恶的一些基础没了,所以说,一切恶业及其种子全都能够损坏。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1-04
菩提心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为利他故,即为利一切有情父母众生之故;二是速疾速疾证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的坚固的、不变的、任运的那种心。为利益一切有情父母众生而希求证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之心,就叫世俗菩提心。它是真正的菩提心。而胜义菩提心虽名为菩提心,本质上却并非菩提心,因为拥有胜义菩提心的人不一定成佛。胜义菩提心是指了知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无我慧,这种无我慧能够断除轮回根,但它不能保证你证得佛果。如果没有世俗菩提心,只能证得声闻阿罗汉的果或独觉阿罗汉的果。只有胜义菩提心加上世俗菩提心,才能证得佛陀果位。这就像印度的说法:“般若智为佛母,菩提心为佛父”。
为什么呢?父亲是婆罗门族,儿子一定是婆罗门族;父亲是刹帝利族,也就是王族,儿子也一定是刹帝利族。但是母亲则不然,她是什么族,并不等于儿子也是。比如说三个同母异父的孩子,其中一个的父亲是婆罗门族,那么这个孩子就是婆罗门族;第二个孩子的父亲是刹帝利族,那么这个孩子则是刹帝利族,虽然他和第一个孩子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第三个孩子的父亲是贱族,那么这个孩子也是贱族。是什么种姓不取决于母亲,而是取决于父亲。同样的道理,佛母既能够生佛,也能够生声闻阿罗汉、独觉阿罗汉。但是菩提心唯生佛果,不生阿罗汉果。《金刚经》《八千颂》《十万颂》等被称为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原因就在于此。所以说菩提心尤其是世俗菩提心,非常重要。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1-04
显宗的经典《般若经》里面提到了三种菩提心:牧童式的菩提心、国王式的菩提心、船长式的菩提心。

牧童式的菩提心,先让众生成佛,而后让自己成佛。据说观音菩萨所发的就是类似于这样的牧童式的菩提心。虽然说观音菩萨的证悟早已达到了佛的境界了,可是他仍然表现为菩萨的形象来度人,那是因为在众生没有成佛之前,他不愿意把自己表现为成佛的样子。
所谓的国王式的菩提心,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的理论是,连自己都没有度脱,怎么能够引路呢?自己还没去过,怎么有能力做引路人呢?基于这样的一种理论,它主张如果想度人,首先必须自己先度脱。打个比方说,自己也掉在泥泽之中,想把别人从泥泽中解救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自己在岸上,再想把这些人解救出来就比较容易了。如此,先自己成佛,然后度化众生比较合宜,这就是国王式的菩提心的依据。
船长式的菩提心,就是共同成佛,大家一起干,最后就一起成佛,就是互相帮助。这就是坐在一条船上,船长到了彼岸,那肯定是船上的所有乘客也一起到了。
这三种菩提心都难能可贵,但是我们绝大多数的经典,还是国王式的菩提心为上。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01-04
佛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来常恒安住于世间、普度众生、利益众生的呢?这是由于佛在没有成佛之前,造集了两个福德,即:一、“是福等流”;二、“善根无尽”。
之所以说如来是福等流,是因为除了小乘和大乘都承认的九个功德之外,在没有成佛之前,做菩萨的时候,所造集的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等一切福德资粮,包括顶礼、供养、忏悔、随喜功德、求转法轮、请住世间等一切功德,没有为了现世的长寿、发财而回向,也没有为了来世的人天享受而回向,而是回向于为利众生,而求证无上菩提果位、福德续流永不间断的菩提道当中。之所以得到了佛的果位,是因为回向的结果达到了。
因为造了什么样的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佛的功德是永远享不尽的。众生未尽,佛的事业不尽。因为佛成佛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度化众生,只要一个众生还在轮回当中,佛就不会坐视不救。总而言之,佛在做菩萨的时候,造了三个无量劫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全部回向为了利益众生,没有回向今生的福报,因此,佛的福报是永远也享不尽的。
善根无尽是说佛的善根从来不会浪费。因为皆回向给众生离苦得乐当中,因此就没有浪费,故说善根无尽。
我们想成佛,就要清楚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随念佛的目的,不单单是心中认为佛是了不起的,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很重要——我们也想成佛。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1-04
与其他的佛出世之时相比,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年前,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的时候,这个娑婆世界已经是五浊最为成熟的浊世。
佛陀曾经在无数世前发菩提心,据说当时在大能仁佛面前发菩提心的弟子有一千多位。这一千位弟子发愿说:将来娑婆世界人的寿命多少多少的时候,我愿去那里度化有情,这些度化有情的好时期全部被其他的弟子选了。最后释迦牟尼佛发愿的时候,他发现在一个末法时期,具有五浊,众生贪瞋痴等烦恼非常粗重,世道非常糟糕,人的寿命非常短暂等等。没有人发心度化这一时期中的有情。所以就发菩提心说,将来娑婆世界人寿百岁,具有五浊的时候,由我去那里度化那里的众生。据说当时释迦牟尼佛发愿的力量很强大,所以当时的菩萨们称他为大心力菩萨。
佛陀来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是非常恶浊,那么到现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已经有2500多年了,还会存在2400年左右。2400年之后就不再会有佛法了,直到56亿4千万年之后,弥勒佛才会出世。在2400年之后到56亿4千万年之间一直没有佛,也没有佛法。因为佛法存在与否,要看它对这个世间有没有真正地做到饶益,如果不起作用的时候它自然就不会存在。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1-05

学生问:虽然我们在谈菩提心以及要有帮助每个人的精神,但这些似乎更像是知识层面的谈论,只是用很多意象描述而已。如您所说,或许一位瑜伽士并不愿参与实际工作,而宁愿去山洞中打坐禅修。这里是否存在某种矛盾或悖论?是否有一条优美的中道,使人们既能修行,又能积极解决日常问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伤害我们的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

师答:绝对是的,这也就是为何我刚才说“开始的时候”,我那时强调了这是一开始的做法。初学菩萨的法道称作“发心地”。在这个阶段,你真正地培养发心,一遍遍地发愿,这是最主要的前行准备。举例来说,菩萨应该布施,布施非常重要,但佛陀本人禁止初地以下的菩萨布施自己的肉体,因为这会毁了那位菩萨。帮助别人是件难事,真的非常困难。为了无休止地帮助无量数目的有情,你必须确实培养出坚不可摧的力量。

这很困难,因为哪怕是日复一日地就只帮助一个人,而这人却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越来越不合作,这就可以令人精疲力竭。我想这有点像在飞机上,机舱服务员总是告诉你,一旦碰到紧急情况,要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别人戴上,有点像那样。我认为在最初阶段必须培养发心,要生起那种动机。培养发心的作用是:那会刺破自心那种珍视自我、只考虑自己的习气。如果一位初学菩萨立即投身于非常实际具体的慈善事业,这有点危险,因为这可能会强化“我”的习气,增强想要成为“大善人”的习气。事实上确实有许多这类案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上师总是不断告诫我这一点。如果有明显的机缘让我去做某些事情,例如非洲志工之类的,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不会阻止我,但他的语调会是:“哦,可以去做。”可是如果我说:“我想去虎穴闭关七天,修持菩提心。”他会说:“太好了!棒极了!你一定要去!”等等等等,他会讲许多这类鼓励的话。他的语气总是那样,一贯如此。此外,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见过有人突发奇想,想要变成伟大的行动派;接着他们付诸实践,然后遇到障碍。持久忍耐、安忍是非常困难的,不是吗?
只有像圣雄甘地等寥寥数人才能做到。一段时间后,你可能气馁了,这还算是比较好的结果;更糟的是你腐化了,那可是糟糕透了。你变得非常自以为是、道德感十足、古板严厉;你看待别人的方式,就像是一个素食主义者。素食很棒!人人都应成为素食者,因为吃肉真的会伤害众生。但素食主义者看待非素食者的时候,有时会有某种特定语调和情绪--谈论这些有点敏感。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01-05
学生问:您说情绪是我们的敌人。在非常现实的层面上,对死亡与不安全感的恐惧是驱使一个人进行灵性追求的部分原因。但身处那种情绪之中时,那股强烈的力量又同时蒙蔽了你,那一刻是否还可能修持悲心?此刻的我处在一个冷静的状态,我能思维、感受悲心。但当我处在那种激烈状态中、被恐惧牢牢控制的时候,是否还可以修持?如果可以,该怎么做呢?

师答:可以。这就是为何要持续修持。这有点像是磨刀--你无需整日时时刻刻磨刀,但你需要持续不断地磨一磨;只要磨利了,就能拿去切东西。这就是为何寂天谈到珍贵人身,当我们有能力时--如你所说,当我们清醒冷静时--我们应该熟悉这些修持。每天禅修几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一小时、两小时......以后外缘出现的时候,你就能实际应用。事实上,你的问题很重要,有许多针对这个问题的窍诀教授。假设我正在训练你,首先我会要求你做十分钟、二十分钟的禅修。接着你会发展出对禅修体验的热爱,因为禅修很棒、充满喜悦,甚至能令你感到兴奋。但那时我就会说:“好,现在去某某集市。”或是“现在去和我认识的某个难缠人士一起共事,同时保持你的正念。”这会令你的正念更加敏锐。有许多类似的技巧。其实,与某个难缠人士共事还算好,并不那么困难;更具挑战的是如果某天你中了彩票。好事比坏事更具挑战性,因为好事降临时要保持正念的难度会大大提高。总之,有很多技巧。如果在清醒、有能力时持续不断地训练,碰到诸如死亡等难以想象的打击发生时,就完全不会感到震惊,因为你早有准备。但假设你毫无准备,那还能怎么办?如果你有福德,临终时或许会遇到帝洛巴那样的人,他会做一些古怪的事,例如要求你:“我们去跳舞吧。”诸如此类的,然后你就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但现实摆在眼前,帝洛巴这样的人不多,所以要祈祷。自己祈祷,并且爱你的人和关心你的人也为你祈祷,那是你能采取的最终手段。如果真的有人为你祈祷,这说明你具有福德。以此福德作为桥梁,希望你在来生能够继续此生的修持。训练有素的佛教徒会这么思维:今天不能完成的事,明天继续;这辈子无法完成,没问题,来生继续做下去。我知道对普通人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就训练有素的瑜伽士看来,明天与来生毫无差别;他们不觉得有差别。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01-05
学生问:什么是善行?

师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对于佛教徒而言,对于大乘或总体佛教而言,善行不一定是符合道德的行为。善行的衡量标准在于这个行为带领你趋近实相的程度。倘若不能令你趋近实相,那就不是善行。甚至像供花这种传统上固定视作善行的行为,如果是出于自我、傲慢、嫉妒、炫耀之类而为,那会令你远离实
相,所以就不是一个善行。我对印度哲学很多派别的所知有限,但我感到这或许是让佛教有别于其他印度思想的细微差别之一:发心非常重要,行为则是次要的。发心极为重要,而最崇高的发心就是伴随着无二智慧的发心,因此发心才得以圆满。对于你我这样的初学者,为了做到这圆满的发心,应该如何着手呢?我们有所造作:“愿一切有情安乐。”“愿他们获得安乐”是正确的发心,而智慧的部分则在于“一切”,因为“一切”已经打破了“有限量”这一概念。这不是“愿我同村的人们安乐”“愿我的孩子快乐”,而是把每一个人都包含在内。因为我们无法真正做到含括每一个有情在内,因此我们才无法完全领会这个智慧。你真的应该努力尝试含括每一个人,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有一天,当你供香时,你想着:“愿一切有情......”,而且这个“一切”包含拉姆斯菲尔德、甘地、莫迪、苏瑞旭等等的所有人,包含你不赞同和赞同的每一个人,这会给你带来一种非常不同的体会,因为这时你会意识到,你的心有一种隐性的过滤机制,你会有“拉姆斯菲尔德?他不配享有这个”这样的想法,你会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心理运作。但你若对此认真思维,喜恶之别就会慢慢消失。那时,你就更接近智慧了。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01-05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学生问:如何做到既能甘愿当他人的仆役,同时又不为他人的期望所束缚?尤其是初学者,如何才能变得善巧?我是指,在实际层面上要如何管理他人的期望,同时又具持想要服务他人、先人后己的发心?

师答:要做到这点非常困难。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很困难却又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把初学者称为“初发心菩萨”,意味着我们现在是在修持发心、修心的阶段。这一品是关于警觉、不放逸、正念,这是起始的阶段。这个阶段就如同昨天讲的供养花、果等等,其实都是关于发心,因此并不太关乎实际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做时却不去做,并不是说你应该停在发心这个阶段就好。无论何时,只要力所能及,当然都应该有一些行动,但重点在于培养发心,一再而再地发心。
你问这个问题很好,因为它关联到我要讲的下一偈:“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寂天多次使用“贡”(goms)这个藏文字,意思是“习惯、熟悉”。修善,即“习惯于善念”。永远不要轻视这样的念头,永远不要认为这只是个一厢情愿的想法,不要认为“这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却什么都不做”。那是我们犯下的巨大错误之一,因为我们现代人总是以实际具体、明显有形的成功来衡量自身,然而那些全是幻相,不是真的。
如果你非常深入地思维,实际行为的后果我们从来不得而知。即使是给某个口渴的人一杯水,我们也不晓得这是真的在帮他还是在害他,你给的那杯水或许会害死这个人。如果从那种角度考虑,几乎不可能确知。你当然可以建造一座医院,给许多人提供免费医疗,但是自我、骄傲、只为达成自己目标的绪......这些都可能侵害你,乃至侵害整个菩萨道。对,你是可以当最伟大的慈善家,但也许已经背离了菩萨道。
因此,就菩萨道而言,即使你有冲动想要真的做些什么,哪怕你确实有途径、方法和时间去做点什么,我始终建议初学者坐下来做更多的禅修,做更多真诚的发心,让自己习惯于发心。因为一旦你这么做了,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最慷慨之人,不再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事实上,这种做法招致了一些怨言:“那些大乘佛教徒做的就只是清谈,他们从未像特蕾莎修女那般建造一座医院”等等。我要告诉各位,在不丹或任何喜马拉雅山区国家,如果你问那些在喜马拉雅山区岩洞里修持菩提心的瑜伽士们,如果给他们一个为穷人建造许多医院的机会,或者是坐在洞中禅修“愿一切众生安乐,愿一切众生离苦”,他们会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瑜伽士更可能选择后者;不那么纯粹,参杂了一点修道上的唯物主义,有点沽名钓誉之类的人,或许会选择前者,有这种可能。
但是,一旦超越那个阶段,尽可以给他们克林姆林宫最有权势的职位,他们会欣然接受--不只会接受这个职位,甚至会和你争夺这个位置。他们可能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这个职位,但那时他们已经处于不同阶段了。
我们不应认为初学者是一个很可怜无用的阶段;这是最美好的阶段,其实是一切乐趣的所在。
思维这些,非常实惠,且收益非常丰厚。而且,单是你不搅和在其中,这本身已经为世界创造出了很大的和谐。我刚在尼泊尔参加了一场领导力培训。据说泰德·透纳桌上有个牌匾写着“领导,跟从,或闪到一边去。”退开让路其实是件很好的事,许多时候这是非常深奥的善巧方便。给人让路、避开麻烦,既对自己有利,也对其他许多人有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