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度信息
-
1条回复,83次浏览公众号——阿底普贤虹身
- 广大的供养
-
3条回复,51次浏览【广大的供养】观想三世诸佛安住于我们供养的僧众头顶上 【广大供养的观想】 当我们对僧众或是法行事业供养时,不要有一个我去供养这笔钱的想法,所供养出去的对象,也没有一个有边 ..
- 殊胜共修
-
0条回复,36次浏览解 脱 圣 道 • 殊 胜 共 修 丨 二世阿傍大师倡导《唐东加波祈祷文》共修通知 阿傍利生公众号
- 请问法师,在俄乌战争中死伤的人类已近百万,而以阿冲突中也有数十万人的死伤,这些人非常可怜,我们能为
-
3条回复,32次浏览答:这类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以及所得的果报,多是跟过去生的杀业有关,因此我一直倡导持诵【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心咒】。 在佛陀的时代,琉璃王在年幼时因被释迦族羞辱过,在 ..
- 我赚钱的秘籍就
-
0条回复,5次浏览1、我赚钱的秘籍就是:行业+垄断+成瘾。 2、投资的敌人就是竞争,我最喜欢垄断。 3、投资,确定性必须放首位。 4、即使盈利确定,股价没有上涨空间也不能投。 5、建议选择跟生活密切相 ..
- 困境中挣扎 ,希望里博弈
-
3条回复,66次浏览只要生命的火种仍在心中燃烧,只要你面对困境时,脑海里还能不断盘旋着解决办法,那就意味着,你依然站在这场人生博弈的赛场上,未曾言败。哪怕前路荆棘丛生,满是泥泞,可只要你心怀 ..
- 占橡胶乙巳年春季走势
-
1条回复,68次浏览巳年寅月壬子日得复之贲卦
- 注意
-
67条回复,315次浏览你善根还在,所以这个妄想它有一定的分寸,一定的控制能力。那么最大的考验在什么时候呢?就是死亡到来的时候。死亡到来的时候,就有两种情况了: 第一种,就是你今天栽培的善根开 ..
- 年前不可盲动,节后小心轻玩
-
47条回复,525次浏览年头岁尾最易失误 小心买卖杜绝大亏 惜本如命
- 烟花易逝,观照人生
-
4条回复,67次浏览烟花,是夜空中的璀璨精灵。它以瞬间的绚烂,点亮了黑暗的天幕,带来令人惊叹的美丽。然而,烟花的美丽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在佛法的视角下,烟花的短暂绚烂也蕴含着深刻的启示 ..
- 身边人
-
6条回复,76次浏览在菩提心的寻觅中,最为可贵的就是身边的有缘人,因为彼此了解得越多,我们越容易暴露自己的问题,对待暴露的问题,恰好也就暴露了内在的心胸。若是近在身边的人不能给予宽容,所谓众 ..
- 轮回间的博弈
-
2条回复,87次浏览这一路都很辛苦, 有些人在希望中迷失, 有些人在绝望中挣扎, 只是, 轮回这条路永远是循环, 所以它哪有尽头。 唯有你的觉知, 发现它的原理, 才能如同佛陀 明白一切事物 ..
- 世间的枷锁
-
0条回复,96次浏览其实, 修行的方向与世间的方向是反的, 一个是挣脱束缚, 一个是不断束缚, 一个是不厌其烦的想要, 一个是不假思索的放下。 只是, 人们想要用修行得到世间的一切, 那不是智慧而 ..
- 佛陀降魔成道,“手触大地”的内涵
-
0条回复,73次浏览佛陀成道手触什么样的大地?三参法师佛陀降魔成道,手触大地,这个大地是什么样的大地?它是菩提心的大地,是充满福慧资粮的大地,充满了悲悯救度之心的内涵,更是一份强大的菩提心愿 ..
- 皈依大概是最可靠的修法了
-
3条回复,67次浏览修皈依:接受和忆念 修皈依有两个关键。第一是接受;第二是在接受之后,要忆念。象我常说的,实际上“我皈依”这句话有时有点儿具误导性,尽管它仍是最好的表达。“我皈依”应当 ..
- 佛学是我们的哲学,足球才是我们的宗教
-
0条回复,61次浏览初次仰望世界杯 最早对世界杯的印象是在02年的日韩世界杯,记得每天早晨去往学校的大街上,都是七零八落的世界杯漫画传单。其实,那些传单上的内容也只不过是移动公司的宣传和一连串 ..
- 略示涅槃寂静
-
0条回复,71次浏览讲灭谛是显示涅槃寂静境界,令学人欣求。这是承接上面无我正道而言,修如是无我正道,最终必定证寂灭涅槃。上面是因,此处是果。 【若有多闻诸圣弟子作是观已,便生厌离而得解脱,究 ..
- 如此的一生
-
8条回复,98次浏览初来人间,看似热闹非凡,多少人迎着你的到来。再看人间,你有了独有的名字,也有了自己的故事。游戏人间,却是悲欢离合中迎来送往,也在喜怒哀乐中品尝人生。离开人间,迎来的人,不 ..
- 梅花易数时间起卦算法探讨
-
0条回复,4次浏览本人长期在实战梅花易数这门术数,有些心得与大家一同探讨。 这里专注提出梅花易数的时间起卦法,实践运用发现梅花的时间卦是相当准确的,特别是对于来人问事方面。 这里就想起了一个 ..
- 师兄跟我借钱,我不借是不是犯菩萨戒了?
-
4条回复,87次浏览现在我们是在修行,相互之间都是同修道友,都是善友——只能有这层关系,不能有别的关系。 菩萨戒里有一条:“能帮助众生而不帮,是犯菩萨戒。”但是这指的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众生。 ..
- 有的人把修出神通,当做修行的重要目标,这样很快就会走偏
-
1条回复,93次浏览只要努力修行,慢慢都会有一点“神通”。神通很简单,不是说“能上天飞、能入地走”才是神通,像了解他人在想什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神通。 当心达到一定的禅定境界,就 ..
- 打扫卫生的时候,转念业消
-
35条回复,272次浏览img: attachment/photo/Mon_2403/90_f9ad1709366647bce67c6ad16bd15.jpeg 家里一定要打扫干净,一定要保持整洁。家不像个家,一点也不规整,乱糟糟的,也会让别人起烦恼。 诸法的本 ..
- 想要夫妻幸福恩爱?看看这部佛经,一定会有所收获!
-
0条回复,96次浏览佛告善才:“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云何为五?一者怜念妻子;二者不轻慢;三者为作璎珞严具;五者念妻亲亲,夫以此五事爱敬供给妻子。” 佛教中有一部《善生经》,专门讲了夫妻间 ..
- 无论你贫穷到什么程度,也应该要供一盏灯!
-
4条回复,84次浏览供灯的功德不可思议,完全是一种佛的境界,我们佛教徒应该深信不疑。佛陀的慧灯能破除世间一切黑暗,这就是佛陀的真实境界。 让恒时供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供灯功德是佛陀的金刚语 ..
- 轮回中,我们最大的三个问题!
-
0条回复,70次浏览要想将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心中要有佛法,如果心里根本没有佛法,那拿什么去融入到生活当中呢?根本没有办法。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见,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才能将佛法融入到日常生 ..
- 内外道在僧伽上的差别
-
0条回复,77次浏览内外道在学法众上的差别,宗大师在广论中没有详尽抉择,只是点示可由二者在大师和教法上的差别来了知。以下按《瑜伽师地论》补充讲解,令道友们打开思路,了解内外道僧伽的差别。 ..
- 一个开悟的人了解一切法毕竟空,他会炽然修福
-
38条回复,311次浏览开悟后修什么? 净界法师 蕅益大师在《灵峯宗论》上说,有人问言:开悟后修什么? 一般没有开悟的人,心随境转,住在眼前的个体因缘中,不断随顺因缘流转;开悟的人则 ..
- 没有什么羞辱大到让人无法忍受!
-
11条回复,171次浏览一些人投入所有的精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来追求名望声誉,名望声誉和恶名昭彰都不过是空虚的回音,你的名誉如同诱人的海市蜃楼,能够轻易地让你走入歧途。 如何把“讥”用于修道在大 ..
- 能放下一切众生 不放弃一个众生
-
2条回复,104次浏览能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不放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认真、坚持这两点特别重要,现在很多人学佛修行都是偶尔性的,断断续续的。 有时间了、没有什么事干了才学一学、修一修,参加 ..
- 作恶之人和随喜恶业的人,谁的罪过更严重?
-
4条回复,129次浏览总对别人心怀嫉妒的人,非但不能损害他人,反而自己会积累严重罪业。《君规教言论》中也说:“嫉妒心强福浅者,恒时只会谤他人,依此于他无损害,却将毁坏自声誉。” 从前,有两位格 ..
- 某善知识以色列哭墙祈愿文
-
4条回复,100次浏览愿我重回至此地, 成为此处独裁者。 于七日内尽解除, 所有混乱之境况。 愿我于今至永久, 为无依者作依怙, 为迷路者作向导。 为渡海者作舟船, 为越河者作桥梁。 为遇险者作庇护 ..
- 最上等的报恩
-
1条回复,82次浏览施饥者以食物,施渴者以饮水,施贫者以财物,让他们满足暂时的需求,虽然也有一点报恩的意味,然而仅此并没有多大的利益。最上等的报恩方法,就是要让他们具足一切安乐、远离一切苦恼 ..
- 只考虑现世的人,来世有什么样的果报?
-
0条回复,70次浏览不念死亡的过患有六种:第一,“不念正法的过患”。如果不念死亡,就不会念起正法修行,整天只考虑现世的种种需要,为穿衣、吃饭等世间杂事而忙碌不停,妨碍了修习佛法。 第二,“虽 ..
- 没有菩提心,即便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
-
72条回复,455次浏览【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如果于自相续何时生起了菩提 ..
- 必须立即作回向,这非常重要
-
4条回复,82次浏览所谓回向,回者回转、向者趣向,即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 《大乘义章》云:“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也就是说,依靠发愿使善法在特定方面成熟,就是回向。 以比喻 ..
- 见地有多重要?
-
1条回复,67次浏览弟子问:见地有多重要?一个人必须尝试或建构他自己的见地,这很重要吗? 师答:不论我们是否在寻找,我们都有某种见地,我们都被制约而有见地。举例说,我们可能被制约的一种见地, ..
- 不害命,寓意“长命百岁”
-
0条回复,65次浏览孩子即将出生时,杀生的行为对母子不利。但若能做些善事,增加一些善的力量,这样母子都会吉祥。 世间也有类似的说法:和气致祥,戾气致凶。就是说,和合的气氛能带来祥瑞,戾气太 ..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
-
20条回复,226次浏览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五百广大之本愿,又称五百誓愿。即释迦牟尼佛在因位,为宝海梵志时,于宝藏佛前所起之五百种誓愿,舍净土成佛,而取秽土成佛。即世尊于过去因位中,所作种种之难 ..
- 佛教是一种去发掘真理的系统和道路
-
0条回复,78次浏览我们来这里真正目的是讲解佛教的智慧。佛教是否归于哲学是有争议的,像philosophy这样一个名词,英文的这个字是从希腊文来的。如果用希腊文来讲philosophy的字意的话,如同苏格拉底、 ..
- 佛陀是最伟大的现代者
-
8条回复,94次浏览要知道,在整个佛教的经典当中,在所有的论典当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佛教这个词汇,所谓的佛教也没有提到印度教这样的词汇,这样的词汇是由那些外国人所创造出来的,“HINDUISM”这个词 ..
- 没有一样事物会让我们完全得满意
-
0条回复,66次浏览有一些现代社会的一些特质,比方我们可以在同一天,在一家商店里就可以买到各个季节的水果,你可以瞬间在自己的手机上,看到100个人不同的想法 ..
- 十种可惜的事
-
0条回复,56次浏览一个人如果想寻求解脱和证取一切智佛位,首先应该忆念这十种可惜的事: 一、此十分难得的淸淨人身,如果用来作罪业和恶行的工具,实在可惜。 二、此难得的暇满人身,不用来学佛, ..
- 阿弥化身永明延寿大师,后身转为宋濂居士!
-
10条回复,126次浏览对于大圣人教化众生而言,那必定是能光中化圣无数亿,化贤众也无边的。决不会拘定一种身相,而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因为圣贤教化大众,没有执著的情见,自然会以种种 ..
- 虚云老和尚到底是观世音菩萨、迦叶尊者,还是憨山大师?(绍云长老)
-
0条回复,57次浏览那时候有人传说虚云老和尚是观音菩萨,有人说他是迦叶尊者,还有人说他是憨山大师。他说:“你怎么知道?”“你老人家自己讲的。” 老和尚在南华寺腊月三十上普供,到憨山大师的肉 ..
- 体光老和尚:前生是老修行,今生变成花花公子哥
-
0条回复,61次浏览这修行人呐,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来生也要继续!虚云老和尚见过十几个前生做和尚的,虚云和尚在云南之前,曾国藩做过云南王,曾国藩信佛,在云南拜了个师父,这师父天天看华严经 ..
- 大乘种性很难栽培,但是栽培好以后一劳永逸
-
0条回复,65次浏览净界法师我们善根有三种:一个是人天的善根,一个是二乘善根,一个是菩萨善根,我们一般说五种种性。其实我们走到今天,从因缘所生法,每一个人已经不一样了,不能强求了。我们不是一 ..
- 圆瑛法师:最好在睡梦中,都要记得念佛
-
1条回复,72次浏览节选自《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 讲述 或谓念佛,要到寺庙里去念,要在佛堂里面念,俗家别处,则不可念。此种之人,亦是不懂念佛道理。 当知念佛,则行住坐卧。二六时中,除大小便 ..
- 紫柏大师 |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
0条回复,68次浏览僧诲洲参, 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出:“以何法而求出苦?” 曰:“我资钝,但念佛。” 师曰:“汝念佛常间断否?” 曰:“合眼睡时便忘了。” 师 ..
- 陈坤:我为什么一再推荐《西藏生死书》
-
8条回复,95次浏览不了解死亡的人,不懂的敬畏生命。 关于死亡, 听听陈坤怎么说。 以下是陈坤的自述文。 《西藏生死书》我读了近二十年,直到今天都没读完。 尽管每年我都会重读,但一本好书就如 ..
- 轮回中,“我”既要又要还要……苦苦追求
-
0条回复,55次浏览轮回痛苦之因 轮回细微的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讲的“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我执是轮回的主要根源。所有没有证悟空性的凡夫人都有我执, 有了我执,我们就会造下很多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