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74阅读
  • 1回复

W111666:114政策深度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111666
 
发帖
36
金币
1028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1-04
W111666:114政策深度分析
今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仔细研读并深入剖析该通知后,一种莫名的不安浮现在我脑海并挥之不去,不禁要对这一政策的最大受伤害群体——6000万中小投者默哀三分钟,以表我内心深深的。。。。。。
向外商转让国有股和法人股原则上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只是原则上应采取公开竞价但并没有强制必须这么做,可能存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全文始终未提国有股的保值增值问题,回想起管理层在去年6月执行国股市价减持时还大提特提国有股的保值增值,短短一年态度变化如此悬殊,让人称奇!对于非流通股公开竞拍的成交价格,大部分都低于每股净资产,有的折扣幅度更是高达三成以上。国有股向不同的投资者出让的价格(向流通股东出让时以市价高价出让,而向老外、民企出让时却是以每股净资产为基准)的双轨制,中小股民期望中的国有股低价配售梦想这次终于彻底破灭了!这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明显有失公允!就算按每股净资产为标准转让,老外能否接受还是个未知数!近期中国电信以1。47元港元、8倍市盈率公开招股竟无人认购,大量的B股、H股及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市价在净资产值以下的比比皆是,他们不去买这些更便宜且可以流通的股票,却费尽心思来买这还不能流通的国有股,不是他们脑袋有问题,就是另有居心!这一政策可能还会从根本摧毁拟议中的QFII制度,因为老外可以按净资产值买到国有股,又何必还要再去二级市场买四、五十倍以上市盈率的股票呢?
从国有股的形成来看,原始的国有股大都是以资产按面值折合而成,也即是国家的持股成本不超过1元,而现在较高的每股资产值是上市公司经过首发及随后的多次再融资而逐步掂高的,高出面值的部份是流通股东按较高的市盈率以溢价认购而作出的贡献。按道理这部分权益应当无偿或低价返还给广大流通股东,但这一通知的出台则意味着这一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其中是否存在国内财富外流的风险?
外商收购国有股成功后会如何经营上市公司?由于外商购买国有股的成本低极(最高也就是每股净资产值,远低于目前二级市场的市价),他们会否真的一心一意去经营上市公司而不存有私心呢,我看未必!该通知并未对外商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后必须注入优质资产予以强制性规定,只是要求一年内不得再转让。那会否出现这种情况:老外取得控制权后稍加改良,然后利用我国股市所特有的高融资功能大肆圈钱,达到目的后将股权转让拖屁股走人!
如果说国有股低价转让给流通股东,国家就算亏了但必竟肥水不流外人田,政府可落得个藏富于民的好名声,但若低低拱后相让给老外,从小处说是决策失误,从大处说是卖国!对于这等大事管理层就怎么不三思而后行呢?在股权转让后若再圈钱则得利的不是国家而是外商,如果是这样市场信心必将彻底崩溃!
转让给外商的这部分国有股如何流通?我国政府在加入WTO时承诺:将不迟于入市第三年开始分步实施股份全流通,第五年所有公司全部流通。由此看来国有股转让给外商后不让其全流通则是违反了国际贯例,政府的国际公信力必将受损,它们进入全流通是历史必然。境内的B股法人股全流通已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大家可看一看深中集B在近期公布1。2亿股B股法人股准备上市流通的消息后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两市B指闻此消息连收两根大阴线,这还仅仅是一家公司全流通就给市场带来如此之大的打击,若这几家或更多公司全流通,大盘还不知道要跌到哪里去了?
从今日市场表现来看,大盘高开5个点,最大上涨15个点,早市总成交27亿,可见市场对此利好并不认可。倒是个股相当干,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兰陵陈香继续巨量跌停,紫江企业、江苏瞬天、新大陆及一大批ST股带量向下破位,主力疯狂出逃并未因这一政府而有任何改变,由是广大中小投资者还是小心为妙!
本人愿意和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进行广泛交流,做永远的朋友!
QQ:83757393。
离线大胡子
发帖
317
金币
12025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2-11-04
的确功力深厚

向大家学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