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87阅读
  • 21回复

生动活泼的小说-----绝对精彩 抢着来看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3-03-17


这位光风霁月型的大美女嫘祖,她还发明了养蚕(夏县出土了我国5000年前的半枚蚕茧化石,证明了嫘祖养蚕的多半属实)。不过当时的人还不会抽丝,而是把蚕茧切碎,拍打脱胶,再用纺轮纺为纱线。于是人们在麻衣的基础上,就有了蚕丝。这个技术在六千年后终于传到了欧洲(六千年啊!不可想象)。

最早的丝织品人们发现的是4700年前的,在浙江,是一些丝绢残片和丝带,虽已碳化,但仍有韧性。经科学鉴定,每平方厘米中有经丝52根、纬丝48根。这比麻衣细密多了。看来文明的态势,长江流域也能跟黄河流域,分庭抗礼啊。

黄帝领略了嫘祖的丝绸,接下来就营建自己的新房。更早的房子,都不大,半地穴,地上的部分,圆形的有点类似蒙古包,方形的则是四角攒尖的方锥体,且全是单间的,没有家庭,大家都去欢乐谷解决性需求。过去即使有大房,也只是村子中央广场上的那一幢,是同志们过集体生活(比如开会时候用的),是大队办公室。每个单间房子的门,都朝向这个大队办公室,而不是朝着太阳。

黄帝这时,人们已经不再住半地穴了,而是把一撮撮“地面式”的建筑凸现在大地丛林之上。结构由单间变成了多间,甚至包括客厅的多间卧室。一般叫“前堂后室”,进门是个古代大客厅,常在一百五十平米甚至更大,穿过客厅,后边是三四个卧室,是黄帝嫘祖及孩子们的住所。客厅左右两边,还有小屋子——大约是小保姆住的。

这些大房子使人想起亚洲的“亞”字,代表着古老的天圆地方的概念。方形的大地上,四个角被支撑苍天的柱子占去了,这是“亞”字。“亞”字也是房屋的写照,四根粗大的木柱托起屋顶。

不过这时候的墙都是木骨泥墙,不结识,不负责承重,只起遮蔽风雨的作用。承重主要靠墙体里的柱子。屋檐外伸出很长,也需要什么东西支着,所以在屋外往往再设一圈柱子,以支撑屋檐,同时形成檐下散水的檐廊。

黄帝盖房子大致过程是这样的。

1、平好地基,铺垫干燥的草泥,其上抹砂浆。以前墙是平地起的,现在先在地上挖槽再筑墙。四周挖好墙壁的基槽。房子南边再挖窖穴。

2、开始杀人,五千年前开始出现祭奠房子的人牲,把body埋在墙基下面,有这哥们在下面托着,墙不怕狂风洪水。如果阔气的话,房基下边也挖坑埋一个人牲。

3.竖立木柱,从前柱子是插栽到坑里的,现在柱子在地面,柱下垫以石头。大木柱间距是一米三根,中间还有小木柱,都是支撑房顶用的。木柱之间填芦苇,每隔一个手掌宽再绑一横木条,以藤条捆扎,使整个墙壁固结在一起,

4、杀人,把人头削掉头皮,洗洗干净,念完咒以后,塞在墙壁里。

5、用草拌泥抹在墙壁内外,注意把人头抹进去。墙面再用沙浆抹出美丽光滑的墙皮。

6、用木架搭起屋顶,屋顶是两面坡或三四面坡的,依旧再加草拌泥。

7、内部装修。地面用沙浆抹它几层,再用粘土、陶粒、料礓石,烧制成古代水泥,铺在地上,水泥见水变成胶结材料,坚硬平整,色泽光亮,呈青黑色,是古代的地板。

8、再做方形灶台一到三个,以及挡火的短墙。

9、内部同理修墙,隔出客厅和小室。小室每间十到二十平米,里边放上罐、钵、盆、壶、杯、盖、碗、瓮和陶制的纺轮。有的小室不预备住人,是储藏室,瓮里装上粮食,墙根放上石弹丸和石铲、石斧、石刀等等,弓箭挂在柱子上。

好了,黄帝和嫘祖拿着钥匙入住新居了,新婚燕尔。他们的长方形三百平米的大新房子,在丛林的包围下熠熠闪光,这是家庭开始出现的标志。既然生活这么美好,黄帝就在嫘祖家乐不思蜀地住下了。不过,村里的主流还都是传统的单间小房子,说明很多人还没有固定的老婆。

不过不用害怕,大房子和小房子之间,往往挖沟隔着。整个小村的外围,也是七八米宽、五六米深的大壕沟,保护着我们。沟的外边,是祖先们居住的地方——集体公墓,以及人们玩泥巴制陶的窑场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3-03-17


黄帝在山西南部盘桓了一段时间,颇有一些势力,把亲族们四处安置,扩大在这一地区影响。靠着自身的勤奋努力和部族朋友无私帮助,他把打猎的武器改良成能够打人,一有时间就演习干戈,实力迅速激增。黄帝还发明了足球,球里边装的鸡毛,据说是让军队操练用的。不过当时没有专门军队,只是些蛮汉罢了。

接着,他出并陉关越过太行山,向东迁徙到河北省中部,河北涿鹿一带。在这里,他听说西部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共工氏,跟东方的蚩尤打起来了。

东方的山东省,是东夷人的天下,以凤鸟为象征。神农、黄帝这些西部华夏族,则以龙为图腾,黄帝也是龙头。

东夷族的很多陶器都像鸟,立鸟扬着脖子,是好看的酒壶(五千年前的山东省已经开始和我国其它地区一样,开始频繁酿酒,因为粮食多得吃不了了)。五千年前的金石并用时代还把好的石头琢磨成玉器,东夷人的玉器也多鸟形,去台湾故宫博物院可以看得见。

东夷族崇拜鸟,同时善射(比如后来有射日英雄后弈)。古代拆字先生把“夷”拆成“ 大”和“弓”,“大”是君子的意思,“弓”,说明这些大人君子们善射。他们射击的时候,在箭尾巴上拴上丝线,这样箭是带着丝射出去的,可以回收。这倒不是东夷人小气,而是顺着丝,容易找到落到乱草丛中的伤鸟。这是古代的GPS,全球定位系统。

东夷人也喜欢养猪——大汶口坟墓里出土猪头。在窑洞周边,还发现猪的骨头。猪的四个小腿儿,跑不快,没法逐草而居,说明东夷是文明程度很高的农业民族。

大人君子据说又长寿,所以东夷有不死之国,天真的秦始皇还到山东沿海的乌托邦寻找不死药。墨西哥的八卦太阳历和甲骨文也成了证据,说东夷人穿过白令海峡,成为印第安人的始祖,倘如此,那简直是值得骄傲了。

东夷人文明发达,表现在使用快轮旋转制陶技术,所以陶器圆整光滑,比西部好,而且可以做得很薄。东夷人最喜欢做一种薄如蛋壳的黑陶,叫蛋壳陶,壁壳只有一毫米甚至不到一毫米厚,外表漆黑黝亮,还雕刻着竹节、波浪的文饰。一尺高的蛋壳陶器,却只有一个鸡蛋重,堪称绝世精品。这么轻薄的泥陶是怎么拿进陶窑里去的呢?

东夷人以蚩尤为首领,弟兄八十一人,役龙使豹,呼风唤雨,很酷的,并且他们铜头铁肩,吃石头子和碎砂子,被估计为古代最早的金属冶炼者。英雄的蚩尤跟项羽禀性差不多,后来曾把黄帝打得九战九负,却一战而北。

据说,头盔是蚩尤先生最先发明的,顶上还装了兽角,可以刺人——像三角恐龙——蚩尤也是满有想象力啊。青铜头盔像一个扣着的钟,顶子部分隆起得比现代头盔高,那是为了容纳古人的大发髻。顶上还浇铸成各种兽面形状,用来吓敌人一跳,表面经过打磨,比较光滑,但里面粗糙不平。因此,要先裹上头巾再戴盔,以免蹭掉头皮。头盔顶上还有一个插座,可以装上野鸡羽毛,将军级别越高,羽毛越长,为了突出在战场上的指挥地位和可见度。如果是元帅,那就像戏台上的杨宗保,插上两条雉鸡翎啦!

蚩尤他们也唱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歌词大意是——

“嗜血森林醒来的早晨
任何侵略都成为可能
我用古老的咒语重温
吟唱灵魂序曲寻根

面对魔界的邪吻 不被污染的转身
我们半兽人的灵魂翻滚
回忆兽化的过程
我们半兽人的眼神单纯
并非贪婪着永恒,只对暴力忠诚”

对不起,翻译错了,这是周杰伦的歌曲(不过跟蚩尤也差不多,都听不懂)。蚩尤唱的,意思是他们怎么砍竹子,怎么做成东夷弓,然后把古代愤怒的子弹,射到进犯者的肚子里去。

这些“半兽人”啊,一边唱一边还吹哨子(就跟现在裁判员吹得哨子差不多,是陶制的,后来进化成埙)。还有人弹着弓弦当琴,吹着骨笛(鹰腿做的,上面凿几个孔,根现在地笛子差不多,区别在于笛子里边还有一个可以推拉的活塞)。蚩尤得哥们弹着弓弦当琴,击打着原始的石磬,敲着空心木头,咚咚的,是鼓的爷爷。有人持着羽毛飘带,展翅欲飞的样子,跳起了鸟舞,屁股上还栓着牛尾巴。为了增加喧嚣热闹气氛,有人还拿石矛去扎肥猪,肥猪一嗓子一嗓子地嚎叫,听上去非常过瘾,是古代的男高音。

蚩尤站在人群中,听大伙狂欢胡闹。他长得雄伟猛悍,脑顶就是一个东夷人的小矮髻,髻上插着玉笄。额角多余的头发不像西北人那样编成细小的辫子,而是断发披散着,用一条皮质发带(练额)箍住——发带从前额缠过耳际,绕扎至脑后,这使他很像一个大侠。他额前的碎发截成弧线形,前垂齐眉,后披齐肩,左右只盖耳,长长的时候,就用铜刀裁去。

蚩尤的耳挡是玉石小片,有鱼、鸟、龟、猪好几个样子。双手腕、双脚腕套着石环、串珠,右臂玉环多达八九枚,右首拿着玉杖,威风凛凛不可侵犯。他的骨指上,指环镶嵌着绿松石。左臂则是空着。

这时候中国没有形成国家,所以各地人的发型随心适意,互有不同,但都有一发髻。往北去流行高髻,往南方则矮髻。有的人甚至挽两个发髻,髻一前一后摆是北方人习惯,西北人则额前一左一右摆。

个别懒蛋也是有的,他就不挽髻,但也不至于披散头发,而是像现代女孩那样,弄出一个马尾巴来,用玉环把马尾巴根儿束起来,叫做束发。但马尾巴根儿不在脑后,而是正头顶,高挑着,像日本浪人那样。马尾巴根上再插一个玉针,针尖朝前,马尾巴披散脑后,用骨梳略加约束,非常性感。有的女孩不挽髻也不做马尾巴,而是编一个粗粗的大辫子,盘于头顶,像阿Q那样。

而阿Q的故乡,吴越地区的人,这时候最懒不过,不弄发髻也不弄马尾巴。纯粹把头发断掉一截,直接披散着,如现代长发之妹妹。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3-03-17


中国文明分成东西两脉。西部神农氏是华夏族,在陕西的黄土高原上有仰韶文化。东部山东省有东夷族的大汶口文化,都是在七千年前就开始了的。他们在各自本土上获得大发展之后,就带着自己地域风格的陶器和文明出发——华夏族从西来,东夷族从东来,向中原挺进。并且在五千年前的金石并用时代,他们在中原地区发生正面冲突。

所以你知道,中国文明,并不是从中原向四周扩散的,而是恰恰相反。

中原基本上就是河南省地区,蚩尤在这里遇上了共工。共工作为西部神农氏的后裔,迁徙来到中原北部地区,具体说就是辉县,河南省北部。山谷里的黄河横流到辉县这里,就变的非常颓废,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在眼前大平原上不知道下一站该去哪里。它忽上忽下,靠上的时候 ,就向北拐,从北方的天津入海(当时就是那样),靠下的时候,又跑去山东入海,就像今天这样。河南辉县就是上扬下拐的转折点,像手腕的关节。

由于黄河从辉县起变的放任自流,辉县这里就特别爱发大水,共工就住在这儿整水。他整水的办法就是使劲堵,堕高山,取石土,填堵低洼之处(这一招后来被大禹的爹学去了,没堵好,把自己给搞死了)。那时候还没有国家意识,水利专家共工喜欢以邻为壑,即把洪水都泄到邻居门坎里去了,类似向海外倾倒垃圾,当时都是小部族,没有大集体意识。

住共工隔壁的正是山东移民过来的东夷人。共工把水堵得乱七八糟,突然堵不住了,大水一决口,滔滔振振,冲天荡漾,直奔东夷人的移民区扑来了。东夷人吓得窜出家门,抱着老婆孩子上了树。

东夷族领袖蚩尤得到报告,一看自已的老乡们都退化到树顶巢居状态去了,大怒,恨坏了陕西来得这帮共工氏移民。兼以为了争夺中原肥美的土壤水源和人口,两家积累了大量宿怨。蚩尤决定教训一下共工,准确地说,干脆把共工势力彻底驱逐。蚩尤整顿部族勇士,拿起石斧弓箭,与共工一方展开交战。

共工发大水还行,打仗就缺乏勇敢了,被勇暴的蚩尤打得头破血流,腰眼中箭,败退西走,蚩尤乘胜追击,尽占“九隅”之地,把河南整个北部划为东夷人的势力,以及原有的东部。

共工不肯服气,带着男女老少撤到西边老家的方向,想找人拉援兵。作为神农氏的后裔,共工有很多高知名度的亲戚,其中最嫡系、最根红苗正的就是“榆罔”先生,是神农氏嫡系真传第七代玄孙,一说是第十七代玄孙,总之是神农氏部族的正宗掌门人。如今他也离开老家西部的黄土高原,来到中原发展了,在河南中西部。

榆罔这人不但是华夏族掌门人,还很有艺术细胞。他最爱干的事就是端着竹筒、蚌壳、人头壳,每个里边盛着不用颜色研磨好的矿物颜料,加水调稀,一个壳里一色。端起来,拿着鸡毛笔,蘸取之,然后他就像现代画家那样在陶器上作起画来。画得绚烂多彩,最喜欢的是临摹古代彩陶:一只肥润丰满的鹳鸟,瞪着吃惊的眼睛,嘴叼着一尾大鱼,站在石斧旁边,面对面看着石斧,样子非常生动幽默,是古代陶画的珍品。旁边还有画家的提款,是五十多个准文字,谁也看不懂了。榆罔就经常临摹这些古代作品,画好了,就叫人放进陶窑里去烧。

这一天,他正在高高兴兴地构思艺术,怒气冲冲的共工冲进来了:“大哥,大哥!我被人欺负了!挨打了。你看看这。”

榆罔慌忙放下鸡毛笔,问:“久违啦,共工贤弟,谁欺负你啦。”

共工脑袋上都是紫包,眼珠血红,恨得鼓鼓的。按照神话中的说法,他有一次与祝融打架,结果被祝融先生打败了,气得要死,共工他一怒之下撞断了不周山。结果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造成了板快漂移和环太平洋山地震带的形成,对中国地质地貌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他后来好像仍然战败了祝融,自己留在了中原,祝融被迫带着族人老小,去了南方江汉平原(湖北省),成了楚人的先祖,后来被尊为火神。共工则被尊为水神。(俩人都是华夏族的,神农氏后裔,是起源于陕西黄土高原的。)

共工说:“有一帮来路不明的妖精,打得我腰眼中箭。”说完,把做手术取出来的箭头给榆罔看,“可怕的是,他们的箭头都是青铜作的,你看。咱们的都是石头的。他比我们先进多了。他哪来得那么多铜?我们的青铜可舍不得做成箭尖,乱射出去,那得浪费多少铜啊。 ”

“哦。可我这里的人,连石箭头都少。很多是兽骨箭头的,还不如你呐!”榆罔说。

兽骨做的箭头,杀伤力最小,形制一般像拇指,射上去创面小。而石箭头是扁体梭形,创面大,放血多,箭头尾巴还长出倒钩,射上去,再拔下来,带出好大一块瘦肉。

榆罔身为华夏族神农裔的掌门人,不能不管老哥们亲戚共工,于是扔下画笔,硬着头皮与山东来的蚩尤东夷部族,正面交锋。

山东人和陕西人打起来了。

二者其实都是外来户,是跑到中原谋生活,争地盘的。山东东夷和陕西华夏在中原的这场战斗,属于移民和移民之间打,类似北京地区城乡接合部,浙江村儿的民工跟新疆村儿的民工,为了某些什么利益,发生大规模团体械斗。

打起来的时候,蚩尤的属下浑身都披着牯牛皮,揉制处理后的皮子比活牛的皮还结识,使得榆罔、共工的石箭头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射上去难以致命。蚩尤甚至采炼铜矿,造了青铜的剑、矛、铠、戟来武装部署,足以把挥舞石矛的陕西人打得吱哇乱叫,就像手使菜刀、西瓜刀的对付拿两截棍子的。从武器装备上,蚩尤有绝对优势,兼以蚩尤刚猛彪悍,殴打起具有艺术家气质的榆罔来,如面的司机对付大学老师,胜券在握。画家榆罔与共工接连战败,屡次失利,向西逃遁。蚩尤进一步把中原土地捡入囊中。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其它华夏族分支,都束手无策,看着从西北同来的老哥们榆罔、共工挨打,爱莫能助,甚至自身难保。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蚩尤属下作战时候,蒙着整张牛皮,像斗篷一样覆在身上。牛头则作成帽子戴在人头上,远远望去牛首人身。他们与榆罔、共工斗,就以牛角抵人,煞是历害。现在河北省还有牛角相抵的摔跤运动,号作“蚩尤戏”,学名角抵戏。蚩尤的遗民后来去了南方,成为三苗,很多苗人头饰至今还做成牛角样,电视上常看得见。

蚩尤在许多古代石刻上的形象(包括南美洲出土的一些),都被画成四目八肱八趾,从侧面反应了蚩尤的战斗装束。也就是他有牛眼睛两个,人眼睛两个,牛皮上垂着的牛腿四个,加人腿四个(含俩胳膊),所以四目八肱八趾,手里还捏着剑戟。不过,说蚩尤在五千年的金石并用时代(金属与石器并用)就率先使用上了青铜的剑、矛、铠、戟,恐怕不太可能。那时的青铜器出土物,只是一般家什小器件罢了,水果刀什么地。说蚩尤有青铜箭头、青铜牛角套,还说得过去,剑、戟不太可能。

文字记载上,蚩尤及其战士都是铜头铁额、耳鬂如剑戟,也就是他们有青铜头盔,或者是在脑顶的牛角上,加青铜尖的锥套,用以刺人。

我们说,牛皮衣服叫甲,青铜头盔叫胄,如此甲胄具全,蚩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军装发明使用者,兵家始祖,后来号为战神。一直延续到后代秦汉时期,都是这种牛皮甲胄的军装。

蚩尤履虎尾,建有古代最早的军旗,一条条花里胡哨的彩带,号为“蚩尤旗”,后来人们把一种天文现象“有赤气出亘天”称为蚩尤旗,它像一匹降色的帛,其实是彗星,它一出现就意味着天下必动干戈。

蚩尤还有一个第一,就是为了管好山东来的移民,他作了五刑,拟定了中国最早的法律,对打砸抢份子使用割鼻子、砍臭脚、脸上刻东西的待遇。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太可骄傲的,这时候的西方,两河流域和埃及,早就有了完备的成文法,用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书写,而我国还连文字都没有。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3-03-17


西风晚凉,衰草瑟瑟。黄帝定居在河北省涿鹿县南桑干河南岸,跟他的族人一起喝酒。五千年前的中国已经开始酿酒了,因为粮食多得吃不了——但你千万不必骄傲,两河流域和埃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喝到啤酒了。

黄帝的涿鹿在北京西边近两百公里处,去张家口的路上。这是地靠偏北,是所谓的幽云十六州的边塞,荒障之地,所以黄帝带有一定游牧性质,他的苗裔到了春秋时代还有白狄、鲜虞什么的。后来周武王立黄帝之后于蓟(今北京市境),也说明河北北部燕山地区是黄帝故地。

神农氏(即炎帝)的嫡系后裔榆罔,陪着共工在中原挨打,地盘尽丢,实在在没办法,就冒着引狼入室的危险,派人北上找黄帝来帮忙,因为黄帝毕竟也是他们的同宗,神农氏的一支。

黄帝与蚩尤互相闻名,未曾谋面,就像网友一样。黄帝对蚩尤充满了好奇,很想去打一架,就带着部族战士南下出发了。

我们谈谈黄帝的武装。在黄帝这时候,下地干活还是用的石铲、石镰、石斧、石犁,打仗就用石斧,是黄帝的主战武器。石斧巨大的重量保证了即使不够锋利,击中对手后一样能取其性命,但使用者需要有把子蛮力气,历史上使斧出名的多是些大老粗,如李逵、程咬金之流。斧身与斧柄的牢固性至关重要,从前的石斧是把木棍顶上楔个缝,把斧头夹进去,外用绳子缚紧,打仗一兴奋,斧头没准被轮掉了。黄帝时代做了改革,斧头上带孔,可以把绳子穿孔过去再束缚,就稳当多了。

骨矛或石矛不是主要兵器,这是考古上的认识。并且后来夏商周最先流行起来的青铜武器是戈(从石斧进化来的,劈啄武器)而不是矛,也说明了这一点。
黄帝也有远射武器,出土文物中有陶弹丸,是弹弓子发射用的,打鸟可以,打人打不死。黄帝用的是古代手榴弹,就是把木棒、竹竿上端劈为裂缝,夹以石块,甩臂投掷,可投五十余米,不算远。

想轰击地更远一点就用石球。人们挥舞绳子,把绳子末端皮套上的石球抛掷出去,疯狂扫射,可以称之为流星索。如今的南美洲人打架,还用这个呢。出土文物中常有这种球,像体育课上的小铅球似的。石球虽好,一次却携带不了几枚,难以持续有效地轰击,战斗激烈程度有限,打得不热闹,一会就没子弹了。所以石球只用于扼守要塞,或者用于野战开展初期。而且抡绳子的方向性差,砸着砸不着敌人都没准儿,所以开展初期它只当一番火力铺垫。

近身肉搏才是黄帝时代的主打方式,战斗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激烈程度及残酷性可想而知,用石斧把人砍得翻出白花花的肉和红殷殷的血。

还有一些武器我们没有把握是否在黄帝行伍中使用,比如流星锤,就是石球上系有绳索,连石球带绳索一块抛出。左臂上绕许多绳,右手提一石球,飞掷打击敌人以后,还能把石球收回来继续用。最厉害的是三球流星锤,绳子一端是两个大球,一端是一个小球,拿住小球,将其余两球在头顶上甩圈,让他们旋转着飞向锁定的目标。三球连赶,瞄得不准也能杀伤敌人——扫击面积大啊,而且绳索还能绊缚敌人。这种东西现在民间杂技中还在用。

现在谈谈蚩尤的装备,在许多古代石刻上(包括南美洲出土的一些),蚩尤手里还捏着青铜的剑戟长矛。青铜剑戟足以把挥舞石矛的陕西人打得吱哇乱叫。
但五千年前铜石并用时代没有发现青铜剑、戟,发现的只有青铜水果刀、切肉小刀、小锥子、镜子指环之类,都是小品。

但也不能排除蚩尤真的采炼铜矿,制造青铜兵器,像一些古书《龙鱼河图》所记载那样。因为青铜武器在一千年前的两河流域已经量使用了,甚至掌握锡焊技术,没准蚩尤歪打正着也弄出了这些东西。

不管怎么样,我们有理由相信,蚩尤头戴青铜套的牛角是没问题的(甚至还有青铜盔胄),身穿牛皮衣甲也是没问题的——蚩尤成为我国最早的甲胄使用者。面对黄帝的石制武器,这些防护使他几乎刀枪不入。他手上可能还握着青铜长矛或剑、戟,占尽进攻和防护的绝对优势。

黄帝都是石头的,装备明显劣势,但他发明了战鼓。(然而不是世界第一。埃及人出土了比黄帝更早一千年的兽皮鼓。)

按照传说,黄帝制造了鼓,他捕杀到了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夔,这个动物的珍奇之处在于它只有一个脚(即鲁迅《三味书屋》中讲的一个脚的牛,用纸蒙着去画的)。鲁迅当时小,不懂,以为那是牛,其实那是夔。夔长得像牛,苍身而无角,只有一个脚,出入水则必刮风下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拔了它的皮,蒙在一个细高的陶罐子上(直腹平底,半米多高),做成陶鼓的鼓面。

黄帝又抓了另外一个珍稀动物“雷兽”,拿雷兽的大腿骨,做了鼓捶,在夔鼓上一敲,声闻五百里。(后来夔绝种了,但形状常被刻在青铜礼器上,叫夔纹。夔鼓从军用转为民用,成为后来宫廷乐器,乐官名字也就叫夔,他们的生活,更现在摇滚乐架子鼓手,差不多吧)。

虽 然有鼓,但打起仗来还是各自为战,看谁胳膊腿粗,力气大,互相揪打,不讲究队列阵势和长短武器协作。到了两千五百年后的春秋战国,战鼓指挥下的作战才变得成熟。战国兵书《尉缭子》记载:击鼓一鼓前进、再鼓攻击;一步一鼓,慢进;十步一鼓,快进;鼓声不绝,跑步前进。鼓调也不一样,分宫、商、角、徵、羽。发出商音的是将军的鼓,发出角音的是师、旅将官的鼓,百人长的鼓音调最低,听谁指挥不要听错了。打仗像是搞一场开幕式表演,也需要提前操练的。

马也是从西方传来的,这时候中国还没有驯服的马,牛则像猪一样长膘待宰。牛马都不干活,也不打仗。黄帝时候即使有车,也是人力挽动的。没有必要让人拉着战车上战场,所以也更没有战车。不过黄帝倒是弄出来了一个指南车。

今天,我们坐汽车,有计程器,无论走多远,都可以知道行程的精确数字,可是在古代,就没有这么方便了。黄帝找人想办法,把车轮的大小根据要求设计,每转动若干周正好等于一里。车上有钟有鼓,还有小木人(机械人)。车每行一里,车轮通过齿轮驱动小木人,让他照着鼓击一槌;行十里,另一个木人击钟一次。这是两位数的里程表了,人们只要记着听到多少声钟响、鼓响,就知道里程了。这个东西是在皇权社会的皇帝出行队伍中用的,一系列齿轮和车轮造的必须相当精密,误差大了就完蛋了。皇帝时代有,黄帝却没有。

然而传说黄帝作了一个更加复杂的指南车:小机器人站在车上,平伸一只胳膊,不管车子怎么拐弯,他一直指着南方。我们知道车辆转弯时,外轮行程大于内轮行程,这个微小差异被一套差动齿轮记录下来,经过一系列齿轮作用,拧动小机器人的胳膊,矫正由于车子转向给它带来的指向变化。于是它可以不管车怎么转,总指着最初启动前的方位,被李约瑟博士激动地宣布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控机器”。被张衡、祖冲之等人都尝试着去造出那么一个来,却不知所终。很多中学生同学,在家长和老师的辅导下,也信誓旦旦地要发明出它呢。但我们知道,如果两个车轮不是绝对的同等大小,在转弯的时候就会发生误差,齿轮把这些误差一放大,多转几次弯再一积累,指南车就不知道都指到哪儿去了。所以,首先要把两个车轮做成绝对等大、等圆,这对黄帝时代就是一个巨大挑战,更别说金属齿轮技术了。所以,五千年前黄帝时代是绝对没有指南车的,中国居古世界第一的只有蚕丝和麻绳。

(蚕丝也只是在黄帝时代才开始出现,黄帝老婆嫘祖家乡山西夏县发现半个蚕茧。黄帝时代在麻绳技术上做了创新,世界其它地方则倾向于使用别的材料做绳子。)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3-03-17
八 2


黄帝南下抵达中原,与榆罔族纠合一起,在一阵火力准备之后,向东夷族发起猛攻。作为游牧色彩的部族,黄帝远程武器优良,他那猛烈的石球轰击、弓箭攒射,打得蚩尤一方头破血流。接着黄帝放出虎、豹、熊、罴(马熊),配合几千名战士,伴着夔鼓的轰鸣,向蚩尤冲击。然而一到近距离,蚩尤东夷族含铜量很高的武器装备开始发挥优势。

蚩尤身先士卒,率领铜头铁额的弟兄八十一人,进如锋矢,战如雷霆。他们身披牛皮,猫腰前冲,以头顶的青铜牛角集结成十数人一组,猛冲黄帝,煞是历害,简直是古代坦克,黄帝之卒不能相向,行伍大乱,纷纷披靡。人熊、马熊也没见过这疯牛犄角阵,也都惊了,拍着胸脯张开大口猛啃东夷人。虎背熊腰、血胆鹰扬的东夷战士,在呼啸冲杀之中,生死相搏,奋厉逞强,狠剁黄帝族人头,到处是流血,到处是哀嚎。黄帝落花流水,老虎也嗷嗷直叫。黄帝认识到自己发动的是一场山猫对老虎的进攻,正在惶急,盟友榆罔看看形式不好,早就怕死了蚩尤,都是惊弓之鸟,干脆率先撤出战斗,带头溃退。黄帝被卷着也不再犹豫,抛弃了上千具挣扎呻吟的肢体不全者,以及没了主的野兽,奔命而去,留下老虎们在战场上饱餐死尸。

蚩尤乘胜追击,攻势雄劲,不断给黄帝、榆罔以重创,黄帝在中原大跌面子。冥思苦想之后,黄帝不敢硬碰硬地大决战了,决定主动后退,诱敌深入,等蚩尤实力削弱后再寻找战机。

根据这一构想,黄帝离开中原,主动向北撤退,蚩尤部族跟踪追击。当时的物力水平和运输能力远远不足以支持远程运动作战,蚩尤为了除恶务尽,做了那个时代所难以做的事。华北平原森林蔽野,鸟兽横行,蚩尤孤军深入河北省地区,远离山东、河南基地组织,失去补给接应。但他坚持长途跋涉,一路多次击破黄帝,总计九战九胜。

黄帝退至涿鹿大本营(北京以西至张家口一段),应龙前来献策。应龙是从小跟黄帝一起长大,曾当过灯泡(黄帝谈对象时)。应龙具有神异能力,据说能驱动地面的流水。应龙说:“我们筑堤蓄水,再决堤放水,足以把蚩尤营地没为汪洋!”

黄帝觉得这个馊主意很好,就派应龙带领一拨工程队在灵山河谷,垒石为坝,截取灵山河水,秘密蓄积水位。工程做了一半,却赶上天降暴雨,大坝一下子绝堤了,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飞崩,裂岩荡崖,直冲应龙,顺势淹向了涿鹿地区的黄帝大本营和诸多村落,人民财产财产损失严重,根据地经济遭受破坏。

蚩尤则灵活转移,不受大害。后来人们分析,这场暴雨是蚩尤请风伯、雨师放的。风伯是东夷族的(东夷有风姓),他嗡嗯嗡嗯,气息如云,从东海搬来水蒸气,移动到河北涿鹿上空。雨师则把东海的食盐捻成氯化钙粉末,洒向云端,增加空气中冰晶和水滴密度,实行人工降雨。就见晴天一声霹雳,乌云密布,狂风骤起,天昏地暗,暴雨如注,天地不辨,把黄帝之人泡在了水里,哭天叫地,自相践踏,多成水下之鬼。

大雨月久不息,黄帝泡得受不了了,也赶紧动用自己的神异功能,通过祭祀祈求,从天上下载了一位很危险的神祇——女魃。女魃长得外秀内慧,穿着青色衣服,眼睛水汪汪,牙齿不是很暴,身高1.8 5米,跑得有点快,脑袋顶是秃的,因为烈日烧烤得缘故。她一跑下来,所在之处立刻大旱(所以她又叫旱魃),雨水顿时止住,积水很快蒸发,把黄帝的人从泽国里打捞出来了。女魃完成使命之后,却因为能量消耗巨大,上不去天了,从此留在人间为虐,成为旱魃。她跑到哪儿哪儿就土地龟裂,庄稼渴死。人们只好修庙求她,她如果不开恩,人们就表演“斩旱魃”的戏吓唬她,方才奏效。后来女魃在人们劝说下去了河西走廊一带定居,导致当地沙漠化严重,并且时常跑回北方捣乱。

黄帝请外援上了瘾,王母娘娘跑来送给他兵法,教他以引兵布阵取代无组织的械斗,黄帝经过这次函授,非常有体会,知道打仗不是他所理解的揪头发挖眼睛使劲拿脚踹了。另一个漂亮女神——玄女,也跟黄帝相好,授给黄帝兵信神符,可以调动天兵天将的。这些传说表现了黄帝在其北方大本营不断得到地方部族支持补充的事实。

与此同时,蚩尤伤亡损耗无法补充,行动逐渐困难。他站在异乡一处高坡之上,旷野涌起于他的脚下,河北茂密而耿介的粗木深林,燃烧着孤独耀眼的火光。这里环境生疏、气候不适、语言不通、敌情不明、粮食缺乏,武器残损,蚩尤陷入消极被动与疲劳。反之,黄帝则得到根据地人民的补充,换上那些精干壮年替代缺胳膊少腿者,凭借筑有城垣的小型城邑和壕沟来消耗蚩尤。

蚩尤面对着斗志弥高的黄帝一族,明显转为劣势,在黄帝的地盘落得四面楚歌。最后的决战在一个狂风大作黄沙蔽天的环境下进行,山谷迷雾使得蚩尤不辨东西。黄帝则熟悉地形,利用传说中的指南车指示方向,率领熊、罴、狼、豹闻着味儿,向蚩尤部族冲击,势若狂风骤雨,一举将其击溃,蚩尤力竭被擒。

蚩尤被押缚到军中鼓下,是行刑杀人的地方了。旗下置鼓,是全军注意力所在,在此施斩,警戒军众。

黄帝明明自己一身白毛,偏说别人是妖精,列数了蚩尤的种种罪恶,然后用大斧子砍掉了人头。蚩尤被杀于夔鼓下,东夷族仍尊他为英雄,天下仍然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都以为蚩尤不死,给黄帝效力了,于是八方万邦,皆为弭服。蚩尤成为古代战神,岂不伟哉!

蚩尤败死,为了预防他变成妖精,在地下造反。黄帝就把蚩尤body肢解,分处安葬,所以今山东郓城、山东巨鹿县、河北成安、山西运城都有蚩尤冢。一般习俗,男性的棺材里,要放刀、匕首、弓箭、矛,使其在另一个世界中也常备不懈。黄帝肯定没让蚩尤坟里放这个。东夷人有习俗把玉放在死者口内,所以估计蚩尤口中含玉(这个习俗后来扩展到全国)。黄帝把蚩尤重要的人头葬在了最远的山西运城,在黄河大拐弯处。后代此地也出来了一个战神就是关羽,这里还有大盐池,色泽殷红,被老乡们呼为“蚩尤血”,是战神蚩尤颈血滴淌的。古代最早的大款——战国盐商猗顿开始在这里开采和销售这里的池盐。山西南部在两千年中富甲一方。

而蚩尤在山东地区获得更大的认同,一直到战国,齐国人心中的天神,一是天、二是地,三就是兵主蚩尤。秦始皇东游时曾祭奠战神蚩尤。刘邦起事前和当皇帝后,也都祭蚩尤。蚩尤的影响甚至传到美洲,一些贝雕、石雕上的人像画,被有人理解成中国的蚩尤,随着东夷人穿越白令海峡来到这里。

自涿鹿战争后,黄帝一时声威大振,野心膨胀开始同室操戈,乘战胜之余,向同为华夏族的战斗盟友榆罔动手,与之决战于阪泉之野,地点仍在涿鹿附近(河北怀来县东五十六里)。榆罔不堪一击,三战三败之后逃遁到湖北东部地区当赤脚医生,隐姓埋名度日,继承神农氏采药济民的遗业,得到当地人们爱戴,最后不小心误尝了“断肠草”而驾崩。这个地方后来被叫做神农架。

神农架现在常有野人出没,1974年一个农民在大山里砍葛藤,不小心就遇上了一个红毛野人,过来要抱他。大约他不很喜欢被毛乎乎的东西抱,就给了它一镰刀。后来目击野人的报告越来越多,很多农民家里还收集着野人的红毛(据说有治疗妇女崩露带下的神奇功效)——这些野人,不会是神农氏的榆罔遗民吧。


黄帝阪泉大战,打跑神农氏嫡系榆罔,随后派应龙渡过黄河,南下与神农氏其它后裔争夺中原,主要针对共工一族。共工有一个孙子,非常知名,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当耳环,就是大名鼎鼎的夸父。应龙攻势凌厉,又具有半神性质,在中原频频得手,共工氏日缩。夸父不忍看见全族覆灭,就组织突围,向西部黄土高原转移。让爷爷共工在前面跑,夸父断后,浴血奋战,在进入黄土高原的咽喉地区函谷关时,被应龙射杀。夸父长啸一声,仰面倒下,血溅巨石。夸父的部属,纷纷哪战死,血染三百里夸父山。

应龙经过一番战斗,也因为消耗能量太大,回不了天上了,后来于是去了南方定居,导致南方多雨。

但神话中夸父变成另一种死法,被他的战胜者们丑化为精神分裂病患者:Mr.夸父喜欢在烈日下裸奔,朝着太阳狂跑,声称要去追求光明。早上向东跑,迎着太阳,到了下午却发现太阳在西边,于是掉头往西。终于在函谷关一带一趴不起,喝干了渭水和黄河(在函谷关交汇),还想喝,结果累渴而死。临死把手杖插到地里,手杖吸取了他body所化肥料,繁衍蔓延出三百里繁花似锦的桃林,被人们称做“桃林塞”,即后代赫赫有名的函谷关,在黄河大拐弯进入中原处。

夸父还有个叔叔(也是共工的儿子),非常了不得,叫做后土,被尊为土地之神,但事迹不详,也就是土地佬儿。“社稷”一词的社字就指他,后代帝王每年都要社祭,给他(后土)摆生猪肉吃。(而社稷的“稷”字是谷子神——后稷,现在还没有出场)。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3-03-17



“天下有顺者,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这是黄帝在战败蚩尤、榆罔后的写照。司马迁说黄帝的辖区东到大海,西到甘肃,南至于湖南,北抵河北涿鹿。不过我们也可以发誓地说,黄帝的影响力绝对达不到光被天下、巨细靡遗的地步,肯定很多部族根本都不知道黄帝是谁,或者不服气他。所以,终黄帝一生,都不得不在征战中度过,大小五十五战,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就生活在军营里。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不服气者,其中有一个叫刑天的家伙,非要跟黄帝争第一,却寡不敌众,被黄帝捉住斩首。刑天尸身下倒,血柱冲天,他仍然不死心,以两个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口,执干戚而舞,还要跟黄帝恶斗,陶渊明所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干是盾牌,戚是斧子。

不管怎样,黄帝利用自己的文韬武略,粗粗笼络住河北、河南各部族领导,并以夷制夷,派东夷族的“少昊”总理山东地区蚩尤旧地。蚩尤的嫡系部族,则被黄帝驱遣到河南西南部,叫做三苗,后来一直成为华夏族的劲敌,又遭到尧、舜、禹的长期征发,说“三苗之君,习蚩尤之恶”,犯老辈蚩尤的错误,该死。经过惊天动地的长期战争,三苗才逐渐衰微,向甘肃三危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地区迁徙,与楚人人种有一定瓜葛,最后退至我国大西南,余部也许就是苗族。

黄帝派羲和占日、常羲占月、大桡作甲子,仓颉“受河图篆字,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西方的文字主要为了记载土地经济事务而创生的,中国文字却是为了占卜祭祀,具有与鬼(就是部族祖先)沟通的能力。各部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字,各部族也都有自己祭祀的鬼(就是这个部族的祖先们),他们认识各个部族的文字。仓颉大哥颁布了新文字,要求各部族传达使用。各部族的鬼们一下子就慌了,看不懂子孙后代们写给他们的新文字了,一下子失去联系,成了无人祭祀送饭吃的饿鬼,于是鬼们半夜哭嚎。

天上还下起了粟子雨,是子孙们祭祀奉献给他们的粮食,因为字体到天堂上以后无人认识,天堂的邮政局把这些粟米都退回来了。

后来,闹了一阵子之后,懂得新文字的人死后,也变成鬼了,到天堂跟本部族的鬼一解释,组织老鬼学习新文字,“天雨粟、鬼夜哭”的离奇现象才没有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的时候,也发生了这类事情。有些部族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文字,就展开搏斗,还有的偷着让女人们继续使用之,而男人们使用国家统一颁布的。后来这些女人们的文字,被整理成《女书》。)

不过,我们说,仓颉造字是没有的事情,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还没有汉字,也没有甲骨文。当时只有个别陶器和极少的用于占卜的骨头上,刻了少量的初级符号。比如一二三四,也许是给陶器计数,还有上下箭头和圆圈,标识陶器在窑中的位置的,正着放,还是扣着烧,当然还有更复杂的,山、日、月、树木、羊、王、亚,以及生产工具的象形。但都是单个地字,读不出整体意思,只是文字的雏形。

后来,黄帝晚年,在涿鹿地区就开始看见一些神异现象,以及UFO。一团赤气中有两个发光不明飞行物,青气中还有一个,这三个发光点呈黄颜色,黄帝把它当作祥瑞。他的庭院里也发生变异,长出一根“屈轶之草”,一旦邪佞人士来了,草就指着他,所以心怀不轨的部族领导都不敢进门。还有凤凰也跑到他的庭院叫唤、起舞。麒麟也跑到了他的菜园子。有大蚂蚁,像羊那么大,大蚯蚓像彩虹那么粗,都跑来向他预兆吉祥。

于是黄帝就有了出世之想。“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当帝久了就心情递减。功业到底是精神鸦片,还是世界末的无聊消遣?”

于是黄帝去了山东泰山,想解脱尘世烦恼,长生不死。古人眼里山川万物都有灵,上帝无处不在,但上帝的办公室是在泰山。黄帝穿着他自己设计的龙衮之服,带着各部族领导,在山东地区领导的安排接待下,去泰山底下吃了三个月的素,眺望“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泰山。然后,蚩尤的后人给他开道,已经投降了的风伯给他扫地,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家一起高奏《清角》(有德之人才能听得顶级classics雅乐)。到了山顶的圆圈他举行封禅仪式。拜会四岳五方诸神灵,燃香烛,告天曰:“我黄帝承天得助,地利人和,一统天下,今登大山观日,报告天下太平,祈求上帝收纳。”(“上帝”这个词,很早的古书里就有了,《史记》里黄帝拜的就是“上帝”。后来明朝传教士汤若望先生,为了让基督教在“顽固”的中国人之间流行,就从古书里翻出“上帝”这个易于接受的中国词,来译他那个God.)

但是上帝并没有出现,黄帝也没有在天使得引导下升上天堂。黄帝苦苦思索,也许是山东这个地方是东夷势力区,野心不死的恐怖分子多,上帝不敢来。
后来黄帝在专业人员的指点下,去了中原的黄河大拐弯处,于荆山下面炼铜铸鼎,这个鼎能够起到跟上帝沟通的作用。

鼎的创意来自于煮小米。中国人吃小米,小米一煮就是几千年,煮米的锅也就被上升为国家权力的象征——鼎。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煮小米的陶罐子作为炊具,架在火塘上,必须用陶支子或三块石头架起来,下面放柴禾,才能炊煮。后来人们观察了孕妇,把陶罐下面捏出三个袋状的足,叫做鬲,可以自己把自己支起来,下边添柴。鬲的袋足浑圆饱满,孕蓄着奔放的情感,有女性那里的曲线美,是煮饭的工具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缺点是这三个袋足再煮完饭以后,干粥渍在袋底出不来,没法刷锅,并且浪费粮食。

于是五千年前的人,把鬲的三个袋足变成三个死心的脚,也就是鼎,是完美无暇的煮饭之具了。

黄帝想超越他的时代,作出一个青铜的鼎来,以象征自己的铁饭碗万年不坏,并且取悦于上帝。然而并不是多积攒铜就可以铸鼎。铸鼎需要几百人多工序合作,使用木炭和皮囊鼓风,分部件铸造,所需技术在在铜石并用时代是不具备的。不过,汉朝的特异功能人士在忽悠汉武帝的时候说:“黄帝还是铸出了他那个鼎来了,而且是三个,象征着天地人,鼎的四周围雕刻有腾云的龙。”


黄帝有了鼎,就再次在荆山之下(河南北部灵宝地区,函谷关一带,夸父死的地方)躲开东夷恐怖份子的捣乱,再次举行祭拜上帝活动。据特异功能人士忽悠汉武帝说:这次黄帝就非常成功,活动进行中途忽有大龙降临,一根龙髯从云彩里垂下迎接黄帝。黄帝吊着钢丝绳,一下子就飞到龙脊背上去,骑住大龙。旁边的群臣、妻妾以及群众演员七十余人,都跟着爬龙背上去了。还剩下一些没上去的,使劲揪龙胡子,把龙揪急了,一甩脖子,一帮人全坐了个屁股蹲摔到山坡上。大家仰望着黄帝被龙接走,越来越远,终于不见了。人们抱头痛苦,黄帝实现了长命不死,羽化成仙的美梦。那三个鼎则留在原处,被后人称为鼎湖,在河南灵宝地区,旅游时候可以去玩。

黄帝升天,把汉武帝羡慕得了不得,赶紧也花钱请异能人士也安排他上天——吊着钢丝绳上天。结局不知如何。

黄帝上天时还有一个教练陪着,叫“容成子”,此人从天地中间获取精髓,使心性空虚,达到老不死的境界,所谓的守生养气。他的发白了能变黑,牙齿脱落可出新牙。因此他做了黄帝的老师,采药制作了伟哥给黄帝吃,他给黄帝上生理课的对话,被后人编辑成房中术,地摊上可以买到。奇怪的是,这个老神仙在两千年后的周穆王时期又重返地球,善于辅助劝导君王,还当了老子的老师。

黄帝乘龙升天后,人们将他的衣冠埋在他的老家,陕西省中部的黄陵县,县北有黄帝陵,山水环抱,古柏成林,坟体周长五十米,前有四角飞檐的祭亭,郭沫若同志手书“黄帝棱”三个大宇,附近有黄帝庙,上书“人文初祖”和宋朝以后历代碑刻,有的石刻还作普法宣传:“泼皮在此砍树者,痛行断罪。”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3-03-17
第三章 尧风舜雨 一




黄帝和他的四位夫人生产了一大群儿子(25个),其中11个失业,14个当了“CEO”:各自开拔离去,跑到指定的地区建立新的城邑,独立安家落户,发展成后来的城邦小国,每个家族还都冠以一个世袭的姓:姬、西、祁、己、滕、箴、任、荀、僖、 吉、儇、依,这都是家族的徽标。当然,东夷族和其他的华夏部族,也都在不断地分析出各种姓氏,组建各种小国。每个小国只有一个小城邑。(同样的过程在两河流域、埃及地区,则一两千年前就已完成了)。

儿子们都安排出去了,谁留下做继承人呢?黄帝由于活的年头太长了,111岁,结果他的一大群儿子全都先他而死了,只好让孙子辈的人继承盟主地位。黄帝的孙子当中,高阳秉性最出众,深静有谋、才通鬼神,是最理想的接班人。但共工认为自己是神农氏嫡系,比黄帝、高阳这些偏支来得正宗,理应当华夏盟主,于是强烈抵制高阳,两家只好再次激烈地打了一架。共工再次打败,气得要死,一怒之下撞断了不周山(就是祁连山)。于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日月星辰江河尘埃都跟着漂移。

高阳战胜了共工,定都河南省北部的濮阳地区。为了防御各种野心不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部族,他干脆把自己锁在一座严丝合缝的城里——除了有传统的壕沟,还要有夯土的城围。

建造这样的城,意味着需要砍伐林障、加工木材、堆砌土料、制造工具、设计器械,这些东西刺激了青铜器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人们还需要缜密沟通,促进了文字的发展。于是,修城这种出于战争防卫目的的行为,给人类文明直接带来了好处。这是战争的积极历史推动力。(两河流域、埃及文明之所以发达,也在于那里的城邦国家之间不停打架,迫使打架挖空心思发展经济、革新技术。)

有了城,还需要把城内的人牢固地捏合起来,于是高阳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礼乐祭祀和等级制度,来管理人们的灵魂,抬高自己作为城市领导者的神圣崇高地位。

大规模的宗教改革开始了,从前每个人都可以祭祀上帝,每个家族都有巫师联络祖先,这怎么能行。于是高阳以“分族祭祀缺少诚意,神明失去威严,一切乱了套”为借口,收回了人们祭祀天地的权力,这就是所谓“绝地天通”。只有高阳及两位助理人员(重先生和黎先生),才有资格与天、神沟通,通过祭祀聆听上天旨意,成为上帝的代言人,从而也就获得了发号施令的特权。高阳要走得比黄帝还远,成为人们的精神领袖。

生活在三维空间的高阳,如何与四维空间的上帝交往呢?首先高阳要选择人群之中像他那样具备异常禀赋的人。这些人的特征是生而灵异、懂历史、懂诗歌、懂音乐、会跳舞,嗓门也大,善于主持节目,西方叫做祭司,中国叫做巫觋(女的叫巫,男的叫觋,念“习”)。

巫觋通天地、通神人,光靠自己不行,需要借助一些动物。西方的巫婆喜欢与猫合作,骑着猫当马在灵界走。中国则以九条蛇、八条蟒、小老虎和大狼等等动物为助手。把它们的精灵呼唤出来,助巫觋以一臂之力。召唤这些动物的方式就是把它们宰了,使其精灵自躯体中升华出来,而躯壳则变成供祭的祭品(也就是祭坛上的牺牲)。

有些特殊的动物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现实中捕杀不到,但实用效果很好,于是精于雕刻的巫觋把它们刻画在玉器、陶器和后来的青铜礼器上,使得这些祭祀的礼器也具备了通天作用。都是些奇形怪状富余想象力的东西,龙啊夔啊饕餮阿,不但样子古怪,名字都不好念(夔念葵,饕餮念掏帖)。巫觋们还在祭祀器皿上草创文字,是鬼神才能看懂的符号(仓颉改创新字的时候,鬼神们很不满意,一下子成了文盲)。

祭祀通神表演都在祭坛旁进行。祭坛外圆内方,直径十多米,周围有墙,中间是大圆土墩,象征着可以通神的天梯。古代的巫觋们在土墩顶上架柴放火,缭缭青烟直上云天,待会儿巫觋就要顺着这烟的天梯上去找上帝面洽。被杀掉的动物的魂灵也准备好了,整装待发,它们的遗体则装在祭器里,是献给上帝们吃的牺牲(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杀人,仪式结束后将与动物们一起埋在旁边的坑里)。

法器是必不可少的,在铜石并用时代人们雕琢出了精美的玉器,玉璧、玉琮、玉钺,都是神职人员的礼器,还有玉制的斧、刀、矛、钺、匕首,是巫觋上路以后防身用的,以及带有神人头像的玉器和陶塑,雕刻手法夸张,生动传神,现在都当做艺术佳作了,当时是神主、上帝的人间形象。

仪式开始,巫觋开始摇铃,旁边的人音乐齐奏,陶埙、骨哨、骨笛、鼓铃、响球纷繁轰鸣,这是在送巫觋上路。巫觋很快达到一种精神极度兴奋仿佛吃了摇头丸而近于迷昏的状况。他们开拔上天,上边的路除了缭烟,还有很多想象中的名山(如昆仑、泰山等等),也可以爬扶桑之类的大树,都能上天。为了表现登天过程并取悦于鬼神,巫觋一边走还一边扭捏跳跃翻腾狂叫,挥动玉石法器,表现出抽羊角疯的症状。巫觋在与神共舞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往往还佩戴面具,树皮或羊皮的。

东北满族有一位叫尼三的女巫,她这样描述拜访天神的经历,每当行经某一个地方遇上阻碍时,她就召唤她的动物助手(都已经杀好了摆在祭坛上了,那些牺牲),借以打破阻碍,抵达彼界。比如她到达红河河岸,向四周看了看,没有渡船甚至没有人影。于是她就只好开始哼叽:

“爱枯里,时枯里,大鹰,
爱枯里,时枯里,在天上旋的,
爱枯里,时枯里,银色鹡鸰 
爱枯里,时枯里,在海上转的,
爱枯里,时枯里,恶蛇,
爱枯里,时枯里,沿着涧河走的
爱枯里,时枯里,年轻的神啊
爱枯里,时枯里,我要渡过,
爱枯里,时枯里,这条河。
爱枯里,时枯里,你们把我抬起来,把我渡过去,
爱枯里,时枯里,赶快!显露你们的力量!
爱枯里,时枯里┅┅”

随着念,牺牲体内的精灵就冒出来了,追赶她的升天路程,追上她以后就帮她忙。她踏上动物精灵们给她弄来的船,像一阵旋风样地渡过了河——这个过程表现在三维空间的现实中,是她把她的小鼓投在地上的动作,然后一脚踏上去,在“船”像跳迪斯克那样乱扭乱蹦,显示惊涛骇浪的颠簸。她大呼小叫地过了河,再走几段,遇上好多故事以后,终于到了一个城镇——是她的目的地,神住的地方。可是城门关得紧紧的,尼三女士又念咒了:

“克拉尼,克拉尼,翱翔的大鸟
克拉尼,克拉尼,在东山上搭巢的,
克拉尼,克拉尼,檀香木上的食鱼鸟┅┅”

这些动物精灵们又飞来了,好像云雾一般托起了她,使巫师们升到天界与上帝相会。古代的巫觋们除了地拜访上帝,也要有目的地拜访其它万物的神祉(草木山川风雨雷电的神灵),还要拜访本部族祖先们,与之联络感情。有时候神祉和祖先又是一体的,比如祝融就是火神,冯夷就是河神,风伯雨师也是由世间知名人士死掉以后充任的。

通过祭神表演、上天沟通以及用牺牲娱悦神的肚子,人与上帝、与神、祖先的关系稳固加强了,人也放心了,神也满意了,可以风调雨顺了。并且我们看得出来,舞蹈、雕塑、绘画、音乐等等这些艺术形式和文字,都是伴随着巫教文明而发展的。

巫觋的模样现在还能看得到,在一些出土玉器上留着这些神职人员的照片:横额、 圆目、宽鼻、阔口,头背后带有羽冠状纹饰,双手插腰,全身饰满饕餮纹,一望可知是一位宗教大巫。其实高阳就是全国最大的巫师。以高阳为首的巫觋在祭坛上主持节目、联络神人感情,从而获得人们的膜拜和顺从,获得了统治力。

后来高阳生了三个儿子,传说都夭折了,一个当了疟鬼,一个成了魉魉,还有一个当了疾病神。鬼也好、神也好,当时万物都有灵,鬼神很多,各自主宰某一世物,高阳的儿子们也就加入了这个鬼神的行列,成了人们屈服和讨好的对象之一。

这三位公子都住在什么地方呢?古代有繁茂不见天日的森林,黑乎乎的森林里,寄居着魑魅魍魉等等鬼神,它们附在草木上随风摇摆,或者定居某一个河流水滨。如果平常巫觋们没有及时有效地采取祭祀等手段安抚之,他们产生了不满,就会随风刮进城里,或者顺水撞上过河的人,附在它们所喜欢的人身上作祟,人就闹病了,上吐下拉,浑身冰冷。必须请巫觋来念咒语跟它沟通,给它做思想工作(咒语的内容通常是先祈求,后威胁),劝他回到大森林去,饶了我们吧,以后尽心祭祀。不同的病,针对不同的鬼神,要念不同名目的经咒。

如果实在不行,沟通不了,鬼神不听,巫觋就来真格的了,拿桃木鞭子抽这鬼或神(其实是抽人),最终把它赶回森林水滨去。所以早期巫医不分,他们除了定期祭祀,通神娱神,平时也要做好客户服务,伺候好神。每当有神发脾气了——不肯下雨了、干旱了、让人闹病了,他就要进行排解,于是成为医生、求雨者、战争指挥者、民事案件裁决者等等。这些有益于民生的魔幻工作,更加提高了他们的威信,人们对其所代表的高阳统治阶层不得不顶礼膜拜。

巫觋在治病的过程中,也会让病人吃五花八门的草药和虫子,甚至还扎针灸,这个东西积累摸索到了现在,有四千多年历史,很多药品已经相当灵验了。

以高阳为首的巫觋集团,除了给人看病,也善于占卜,这是他们标榜宗教神力、巩固统治力的另一个重要资本。占卜,就是上帝、鬼神的意志向我们所生活的三维空间里投下一种阴影,人们来阅读这种阴影,破解宇宙人世的秘密,作出极具价值的结论和预言,指导人民的生产生活。这种上帝投下的宝贵的阴影,都投在什么东西上呢?投在鸡爪子骨头、牛羊骨头上边。高阳的巫觋们可以从这些骨头被火烧灼后的变异情况读出上帝的意旨:什么时候播种好?什么时候会下雨?打仗能不能赢?谁的病什么时候能好?房子在什么地方盖?等等等等,一切你关心的事情都可以得到准确答复(不包括孩子能否考上大学,当时尚无大学来折磨人)。

高阳的巫觋们在占卜实践中发现,于各种骨头当中,乌龟的骨头(就是乌龟壳啊)作为上帝及其它鬼神的信息投射载体,最灵验、效果最佳。于是乌龟盖子脱颖而出,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生活,为甲骨文的诞生打下基础。而生活在中国大地河流湖泊上的乌龟们,则开始倒大霉了。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3-03-17


高阳借助宗教感召力,把人心离散的部族们结合成巨大的社会整体,并且树立了他自身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他的地位最终达到绝顶的高度,以至于他的帝号也起得怪谲——成了我们不认识的字——叫颛顼帝(念专需)。
颛顼帝在位七十八年后,以九十八岁高龄驾崩了。可能由于他三个儿子都变成山精水怪了,只好由出生之时就能自言其名的侄子高辛继位。
高辛早在十五岁时就开始辅佐颛顼帝,三十岁接班,敬事鬼神、顺从天意,执行着与叔叔相同的政教合一政策,基本明确了日月运行的规律,处理政务公平而不偏颇。据说只要有风雨吹拂、日月照耀的地方,人们都服从他的教训,于是他被尊称为帝喾(念酷)。
这位很酷的帝喾也有不酷的事情,就是他的孩子们都来路不明。据说他有四位妻子,其中掌门太太姜嫄声称孩子是这样怀上的:某一天,她姜嫄女士觉得很空虚,就到郊外去玩,看见一只巨人脚印(也许是外星人留下的),她想上去比比,看看谁的脚丫子更大,结果踩完了就坏了,肚子一下子就怀上孩子了。在这的故事表象背后,却很可能潜藏着帝喾的难言之隐 ——或者是生理机能有缺陷或者是第三者插足。
事实上,当时社会时常出现“杀婴”现象,就是个别要面子的家族,会杀长子,以免这个长子是母亲在嫁过来以前就怀下的,因为少女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开放,经常参加春天三月里的野外party的。被杀死的长婴常作为献牲,在祭祀上使用,既取悦了上帝又解决了丈夫的苦恼。(《圣经》上也有杀长子取悦上帝的故事)。
既然这类事情在那个古风尚存的时代是很普遍的,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帝喾也就不必有太多心理压力。于是宽厚的帝喾叫她把这个孩子扔掉算了。倒霉的孩子被妈妈含着眼泪抛弃在大道上。让人难以想像的事情发生了,过路的牛马都惶恐地躲避,不敢踩这个非同寻常的小孩;转而把他丢到冰上去呢,又飞来一大群禽鸟,围着他跳忠字舞,百鸟朝凤似地。
这个很难扔出手的小孩,不得不被他妈妈又拣回去了。
这个飞禽走兽都为之投上庄严一票的孩子,长大以后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稷。“稷” 指得是一种谷子,标志着名字主人对种地的喜爱。“稷”的甲骨文是一个人跪着抚摸禾苗(甲骨文图象)。四千多年前带有北方游牧色彩的黄帝的五世孙,年纪轻轻的一个人,不跟着大伙抓鱼、追野兔,而抚摸什么禾苗,向中原神农氏的嫡系后裔学习种地,在他的族人的眼中,一定是不务正业且卓而不群了。
稷在神农氏把狗尾巴草培养成粟的基础上,又培养了接近粟类的谷物——稷(即黄米),是五谷之长,祭祀中的国家指定粮食,现在山西人还在吃。他还优化了麻。麻分公母,母的麻产籽,可以吃,公的麻剥皮,可以织衣服,材料便宜,麻的大量推广,减轻了人对对贵重的兽皮蚕丝的依赖,这也是人们最早对植物的性别有了认识。同时期的美洲印第安人正在培育玉米,稷则又发明了伟大的大豆,四千年后大豆传到欧洲,轰动了1873年的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外国人从来没见过大豆和豆腐。稷终于成为了农神,受到几千年来帝王百姓的崇祀,人们把他尊成为“后稷”(后是仅次于帝而高于王的美称)。我们说的“社稷”两个字,有一半就源出于他后稷。而社则是土地神——夸父的爷爷后土,前边已述。
虽然种地英雄后稷做的是千秋万代的大事,又是掌门太太的儿子,但他爸爸帝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并没有传位给他,也没有封给他一块土地。后稷就过着寂寞的老百姓的生活,省吃俭用挤出宝贵的科研经费,继续研究种地。
帝喾对掌门太太的怒气还没有消,他的二太太又跑来给他讲述故事了,二太太告诉丈夫的故事是这样的:二太太和两个女伴去池塘洗澡,看见燕子从空中扔下了一只鸟蛋。二太太肚子刚好正饿着,就一口吞了,于是怀孕生了孩——鸟蛋也好,大人脚印也好,不外乎反映了一些人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实。第一次听到这类冠冕堂皇的借口还半信半疑,帝喾第二次听到就已经出离愤怒,最终放弃了愤怒和追究的兴趣,他咆哮了一会儿,就忍着气,置之不理了。于是,二太太地孩子没有被扔掉,后来被人称为“子契”——我们管他叫鸟蛋之子子契。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帝喾第九十四岁高龄的时候,他的第三位太太又来给他讲故事了,准确地说,这次连一个故事和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没有了,就是直接抱着一个小孩来的。帝喾昏花的老眼,看着年青的、面带尴尬的妻子,以及摇篮中哭叫的婴儿,老迈的帝喾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吧。这个来路不明的小儿子被他命名为“放勋”,快让妈妈抱走吧。
后来就再也没有新小孩的故事了。
帝喾又坚持了十一年,在一百零五岁的时候辞世了,盟主的权杖交给了自己四太太的儿子“ 挚”——这是唯一一个没有故事的儿子,最象正常生育的,象他的儿子,而且在四个孩子中间岁数最年长。帝喾弥留之际,把黄帝族第四代领导人接力棒给了挚。但事实证明,挚是一个错误的人选:挚为人过于软弱,缺乏神圣君主所必要的气魄,结果使得四方扰乱,政事微弱。人们都想另择新君,但一时又没有合适的对象。
挚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常理来讲,他应该给三个弟弟都提供或近或远的封地,独立门户去外地当“CEO”。但是他也许出于某种担忧,没有给种地英雄后稷、鸟蛋之子子契任何封地,让他们继续当平头百姓,爱怎么种地怎么种地,爱怎么吃鸟蛋怎么吃鸟蛋!(注:当时老百姓戴着现在尼姑戴的那样的无檐平顶方帽子,是地道的平头老百姓。)
挚只是给了十一岁的小弟弟放勋一块没有名字的地方,在河南濮阳往北三百公里处,也许觉得他没有威胁力。放勋来到这个封地后,给这个地方创造了名字,叫“唐”。唐字的甲骨文写法,就是一个陶罐子上边放着一个盖子,防止因沸腾而把汤翻滚出去(甲骨文图片)。所以唐的本意基本就是热汤(这是王国维的意见)。现在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在纽约也好伦敦也好,都有唐人街,唐人一词最远可以追溯到放勋创造的这个地名——“唐”(在今河北省中部的唐县)。这说明了放勋具有烧制陶器的特长爱好,或者具有熬汤喝汤的禀赋资质。不管怎么样,唐人就是善于熬汤的人,这即使在纽约伦敦,理解起来也没有错。
小弟弟放勋并没有为了烧陶或喝汤而玩物丧志,相反,他在唐地迅速显示出超人的政治才华,到了二十岁时已经仁义如天、智慧如神,四方各地的人们眺望着唐地的他,就像温馨煦暖的太阳,期待他就像滋润万物的雨云。中原南北事无大小,已经几乎全部被放勋掌管了。挚不能治理好国家,渐渐也就对权力丧失了兴趣,看到这样作下去没有意思,便率领自己的一套政府班子去“唐”地见弟弟,请求把自己的位子交出来。放勋没有推辞,很痛快地点头答应了。哥俩搞了一个隆重的权力交接仪式,管它叫做“禅让”。放勋即盟主位,后世称之为帝尧,是继黄帝、颛顼帝、帝喾以后的第四位大帝,时间大约实在距今四千二百年前。(“帝”字,意义非常神圣,基本上相当于God,具有人神合一的特征。只有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帝目前享此殊荣。)
尧帝不想呆在哥哥的河南濮阳,他觉得收购一家企业不如另办一个公司好,于是带着自己的一套班子,往东南跑了一百公里到了一个地方,他把这里叫做“陶”,源于尧帝爱好烧陶的 hobby,也就是如今的山东定陶。其实“尧”这个字在甲骨文上就是两个陶罐子放在台子上预备去烧的样子(甲骨文图片)。所以我们以后想到尧帝,就是烧陶高手就对了。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3-03-17


二十岁就登上帝位的尧外表英俊,待人宽厚,温文尔雅,富而不骄,深受公众拥戴。他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黑色的丝衣,坐红色的车子,驾白色的大马,在定陶街上一溜达,成为国人艳羡的对象。他的这辆“马车法拉利”更是世间罕有其匹——因为马这个东西在当时还是希罕玩艺儿,中国似乎没有家马,马是西方进口的物种。当时能有牛车就属大款了。

尧帝深知标榜天命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和前几届“帝”一样,特别热衷于天文学研究,派羲先生、和先生观察日月星辰的起落,根据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中的位置,颁布了初级的历法。规定每年有十二个月,月亮绕地球一圈算一个月,合计十二圈是355天,但这还跟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差11天,于是就用闰月补足,每三年增加一个闰月(第十三个月),从而凑足了每年三百六十六日,蛮准确的。(其实还有误差,每年应该是365.242日,羲、和先生没有太凑准。而且比埃及人晚出两千年)。

据说,羲先生、和先生又分别去了最东边太阳升起的地方、最南接近赤道的地方(据说是在越南)建立天文台。把木竿竖立在正午阳光之下,影子最短的那天就是夏至,最长的那天就是冬至。俩人把观测数据互相比较,找到了二十四节气中最关键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日子,从而明确了一年四季的概念,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尧帝手里攥着这四个日子的数据,就等于龙王老爷有了降雨的神符,人们播种都必须事先向他请教日期才避免乱播,谁还敢轻视“政府”的存在。而那个木竿,就成为了“表”——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这么来的,是政府威严的象征。如果这个天文仪器(表)戴在手上,就是手表——watch。

尧帝慧眼识聪,又找来了他二哥种地英雄后稷。后稷种地,看似花哨,不被黄帝族的人重视,其实泽被万世。尧帝像一个极富远见的Venture Capital投资商,责成后稷大力推动农业。于是五谷熟而人民育,后稷有大功于天下,后来成了谷子神,受到历代帝王崇祀,他和夸父的爷爷后土凑成了“社稷”两字。一个土地神、一个谷子神,社稷成为政权的代名词。

由于尧帝的努力,华夏族在中原的统治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尧帝甚以为得意。在一个星期日(当时尚无星期概念,一千多年后两河流域始有星期)尧帝乘坐“法拉利”,下乡看风景。老百姓们仍是住在半地穴的房子里,也有一些夯土成墙、茅草涂泥的大屋。打架都冬穿鹿裘,夏着葛衣,几个野老还在村口围着,打古代的保龄球:几根前宽后锐的木棒,类似手电筒,把木棒坐在地上,从三十步以外,拿另一个棒子投掷它们,根据击倒多少计分。老头子们玩的兴高采烈、满头大汗。来回跑着,纷纷拣棒子。这个游戏叫“击壤”。

尧帝下车驻足观看人们击壤,他身旁的人赞叹道:“伟大啊!尧帝之德流被四方——老同志们都如此欣欣向荣,活的有滋有味啊。”

野老们停下棒子说:“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力于我何加焉?尧是谁?我不知道尧是谁,他给过我什么好处?”说完,撅着胡子继续打球,很酷的样子,一棒子打出去,把没击倒的木棒一记补中。

尧帝大窘,人都不知道你是谁!你还乐呐?尧帝的脸一下子红到脖根,赶紧上车逃跑。其实他大可不必羞愧,使天下之民嘻嘻而乐却不知道帝力的存在,正是治理的最高境界啊。垂衣拱手而天下治嘛。没有瞎折腾,没有太多政策失误,人们才就也感觉不到他。如果政策老是失误,老是一场又一场地搞运动,人们能不知道他吗。


尧帝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原地区塌实了。东边的东夷人却有了新动向:在蚩尤战死于遥远的北疆以后,山东本土的东夷族变的四分五裂。其中猰貐、凿齿、九婴、大?纭⒎庳g、修蛇、十日为最有影响力。这格状况使得尧帝忧心忡忡,直到他发现了射日英雄后羿。

后羿是东夷族人,一位射箭高手,弓强矢劲,射法高明。他豹腹狼腰,眼若朗星,视力5.5,善于站军姿。并且左臂超长,可以把弓弦拉得更满。他还有个媳妇,就是嫦娥,后跑至月亮当冷美人。后羿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把鹰鸟的羽毛装在箭尾上,以利于平稳飞翔,这一巨大改进成为后羿的秘密杀手武器,能百发百中,成为箭术史上祖宗级人物,一开后代羽箭的先河。

在一个特殊的机会,后羿接受了华夏族尧帝的资助,以特务的形式打回山东老家活动。尧帝要求他采取暗杀的形式,把那些具有潜在称帝能力的东夷领袖,那些堪与尧一争帝雄的“蚩尤第二”,杀死在萌芽状态。后羿首先找了最好欺负的凿齿一族出发。

凿齿一族活动在畴华之野,是靠近苏北的一处大泽。这里的人崇拜水蛇,所以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候,就要举行凿牙成年礼。一般由父母执行,用两块木板夹住两颗门牙,以石锤慢慢敲打木板,使牙根活动,接着拴一个绳套,用小木棍牵动绳套,猛拉,牙就活蹦乱跳地出来了。黑洞洞的嘴里含着珠子,是当地人最奢侈的时尚,因为这很像蛇口。所以他们得名凿齿,这种风俗后来南传到了浙江省越人。并随着越人在亡国后的迁徙,传染到更南的福建广东地区,乃至现在的台湾高山族和大陆西南民族。拔掉门牙的人头骨现在也容易找到,山东南部大汶口地区常有出土,都是后羿那时候的凿齿族。

后羿手挟长弓,在野外找到凿齿族领袖,对其进行跟踪,等凿齿一屁股坐在一个土块上,看着天空发傻,后羿急蛹?页槌鲆恢в鸺??J栈⒈常?崾嬖潮郏?涔?齑Γ?患??性涑?先生黑洞洞的豁牙之口,从后颈射出,碎壳流浆扑了一石头,好像是谁打碎了一个鸡蛋。因为是野外,后羿快速收身,功成而退,留下凿齿的人在后面办丧事,争老大,自相哄要扰,算是替尧帝剪掉了一个劲敌。

后羿日夜兼程,流走江湖,来到凶水岸边,冷涛拍打着岸边的庄稼地,这里是九婴族农耕的地方。如今生态大破坏,河滩沉寂干涸,只有小麻雀和田鼠在点缀太平,草都短得像板寸,根本没法隐蔽。但后羿的时候不一样,他携带着压缩饼干,埋伏在半人高的茂草从中,等待九婴出现。虽然有草掩护,也要小心野兽。李氏野猪、中国野牛这些东西,被九婴族的庄稼地所吸引,常出没于此,都有可能袭击后羿。双叉麋鹿也可能顶后羿屁股。遇上披毛犀那就没命了。

正等着呢,九婴族人拿着木耜出现了,这帮人除了种地以外还是猎头一族。九婴族长的脖子下边挂着八个人脑壳,和他自己的脑袋一共凑成九颗,这就是九婴的名字来历。他以为这样可以有九条命。

头顶的松树上似乎在落雨,松针穿不住的雨珠脱砸下来,后羿等着目标靠近,把九枝利箭悄悄预备在手边,右手指缝夹住三枝。当松针上最后一颗雨珠砰然下落,后羿的箭雨连环射出,九支箭像蚂蟥一样窜出草丛,飕飕飕前后飞扑,几乎同一时刻插到了九婴族长的九颗头上,九婴的九条性命一条也没留下,吭也不吭地跌倒在地,嘴里喷吐出一道血水。

后羿嘴角微微一笑,充满了革命大无畏精神,接着转战到青丘山上,大风族是这里的山地人,力大善走,一路跑动,掀起狂风。后羿用青丝绳系于箭尾,一箭射中闪电般飞掠的大风族长。大风先生还想带伤逃生,无奈箭绳一拉,立刻剜下他一块肉来。接着,另外三枝牵这丝绳的追命箭矢,一路朝他狂扎。大风被这张凶险的箭网困住,慌不择路,跌落山崖而死。

修蛇也是东夷的豪强,是湖滨打鱼的部族(类似阮小二),风闻神鬼莫测的“狙击手”后羿已赶至这里向他索命,立刻拎了鱼叉上了独木船,潜伏湖上,万顷波涛掩盖着他的踪迹,再不铣隼础:篝嗝环ㄊ┱拱渡戏?鳎?腿牒?懊伲??∏?胀蚰眩?沼谠谔咸彀桌酥性庥鲂?蛇,一箭将他射杀,尸体被湖水吞没,只留下一道殷红的血迹。打鱼人埋葬在鱼肚子里。

下一只羽箭,下一道催命符,是瞄准封豨(念西,猪的意思)先生。封豨是一个养猪的部族,东夷人普遍都养猪,大汶口坟墓出土的猪头很多。猪的四个小腿儿,跑不快,没法逐草而居,说明东夷族是文明程度很高的农业民族,和华夏族齐头并进。封豨一族不但养猪还纺丝???窃诓缮5纳A掷镌庥隽撕篝唷:篝嗟挠味?挠白釉谏J鞲上率庇惺蔽蓿?庳g族长不知道自己已被锁定,弓已悄悄地拉满。随着一声轻微的触响,一只羽箭穿透桑叶,倏忽而至,当桑叶飘然落地的时候,封豨大哥也扑到在他劳动的现场。后羿一闪而逝。身后响起众人的惊?簦骸坝鸺?∮鸺? ???

后羿的一连串暗杀活动使东夷地区迅速陷入巨大恐慌,任何白色羽毛都会看见的人吓一大跳。猰犭俞(亚雨)直觉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于是结猛狗阵保护自己—— “猰犭俞”字上带着两只犬,是善用猎犬的狩猎部族,不过这些犬很快变成了他的陪葬品。后羿行踪诡秘,嘴里含着骨哨,顶着羚羊角,远远地出现在猰犭俞活动区,哨声很快招得猰犭俞的猎犬蜂拥而出,独把猰犭俞落了单。后羿撇掉羚羊角,从侧面迅速迂回,突然出现在猰犭俞面前。猰犭?崴亢敛痪澹?蚝篝嗔??浠鳎?上??募?挥形灿穑?善鹄聪穸狭送返墓?Γ?乙÷一危??新侍?汀U??喾⒓讣??筛雒?校?篝嘁患?瓶樟逊缍?矗??┰谒?难屎砩希?喟椎挠鹈?瓷狭艘坏嗡?木毖?K?沼诳辞辶苏庵淮?抵锌膳碌挠鹈??龅羰种械募???仄???

后羿在四千一百年前的山东大地上,插下了十七只带血的羽箭,放倒下六位族长。然后奔向泰山脚下的最后一站。太阳明晃晃地,照着他急速潜行的脚步,后背上最后一只羽箭的箭镞锋芒逼人、冷亮耀眼。十日将是这两只箭最后的宿主。

有人说十日就是十个以太阳为崇拜物的部族,还有人说是十个外空间异物,是谷神座的一颗小行星,不务正业袭击了地球,在穿越大气层时候发生剧烈燃烧。九个燃烧着的碎片加上太阳,就是令古人惊恐不已的十日。漫天散火、流焰飞溅,恰似节日夜空的礼花。地面上则河流蒸干、千里焦土、庄稼尽死、遍地枯骨,人们遭了好一阵的罪。

我们说,后羿不论多么膂力超人,也难以使箭矢获得第一宇宙速度,脱离地球,射向太阳系中心。但是凭着后羿“一雀过羿,羿必得之”的箭无虚发之术,左手如托泰山,右手似抱婴儿,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不论是真太阳、假太阳还是带着太阳面具的十日族酋长,都阻挡不了后羿完成尧帝交付他的特殊使命。

这个孤独的狙击手,十八箭定山东,东夷族的豪强尽死,山东各地割据势力被荡平。于是时称万民皆喜,天下共称尧为天子。尧的功德广为传颂,尧帝成了最大的赢家

东夷族出了后羿这样的射日英雄,并不奇怪。东夷人本来就善射,他们崇拜鸟,以凤为象征。所以打鸟也比较多,以取得美丽的鸟翎。射鸟比射野兽难度大,于是磨练了射击技术。射鸟箭尾还要拴丝,牵着丝线射出去,这样箭可以回收——这倒不是东夷人小气,而是顺着丝,容易找到落到乱草丛中的伤鸟(这是古代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同样办法可以应用在鱼身上,箭尾的丝绳把中箭的鱼从水里拎出来(类似捕鲸)。

古代拆字先生把东夷的“夷”拆成“大”和“弓”,弓就是他们善射的写照。而大则表示他们长寿。东夷人想长生不死,古来是有名的,以至于秦始皇爷慕名前去,跑到山东海边三岛去求仙做梦。后羿和他夫人嫦娥也想登仙不死,干狙击手这一行,天天躲躲藏藏,到处被仇家追拿,还是离开人间才逍遥自在。

后羿凭着他的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前者火焰昼夜不息,后者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亦会沉没,后羿据说是把自己捆在箭尾巴的丝绳上,一射,穿越弱水河与火焰山的)。后羿终于见到了昆仑山上的西王母。西王母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的类似天平的古怪帽子,每天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掌管天灾、瘟疫、刑罚,也出售不死药。

可是西王母的药丸就剩一颗了,不够俩人吃的。后羿买回来以后,把他放在甲囊里,预备等结婚周年时候分一人一半吃。甲囊是东夷人身上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是把两个乌龟壳合起来,中间连接以皮带,作成佩戴在腰间的甲囊。(类似我们现在装手机的小袋袋)。

嫦娥想看看丈夫新买来的手机——不是——不死药,拿在手里就放不下,乖巧的小药丸,散发着异能植物的诱惑,干脆一口吞下去算了。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觉身子失重,脑袋开始摇,双脚也不停使唤,身子整个离地,天晕地转,不由自主地飘出大门,像氢气球一般冉冉飘升。上哪儿去了呢?嫦娥最终飘至月宫,跟当地一个兔子搭伴生活。时日一久,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孤独、悔恨的滋味,常把一声声叹息化作轻风,吹动人间囊雇怼?

而神力超人的狙击手后羿,在媳妇出家以后,继续隐姓埋名,不过可能还是招致了尧帝的顾忌。后来,一个华夏族出身背景的人,叫做逢蒙,向后羿学习箭法,尽得后羿之术以后,却在打靶场上走火了,一箭射中后羿要害,当场把老师射死了。当然,这或者是逢蒙出于嫉妒老师,或者是背后有人指使。天远地久,史迹茫茫,我们无从判断了。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离线雷若水

发帖
162
金币
10364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3-03-17


文明程度与华夏族齐头并进的东夷族,人才辈出,除了后羿,最骄傲的就是同时期的大舜。舜生长在山东省西部的菏泽地区,具体是在如今菏泽市南五十里,离水泊梁山八十公里,身高跟武大郎差不多,据记载是六尺一寸,合一米四五。舜为人短胖,皮肤很黑,大嘴像鱼,脑袋很圆很大,缺少幽默感,总之不是美男子。他妈妈“握登”看见一条大虹,意念一感应,就生下了他。这种怀孕方法当然使他爸爸大为光火,又是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孩,可能是结婚前就怀下的(不过这种事情到了汉朝以后,却被视为天子的启兆,皇上们都争着编造自己意感诞生的故事,否定亲妈生的事实,而坚持自己是野种)。

舜的爹恼怒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孩子长了一副“重瞳子”——眼睛有很多瞳子,而自己确是瞎子。似乎上天把自己的什么东西夺走了,贴给了儿子。所谓重瞳子,“徐悲鸿”大师画大舜的时候,九把他画成四个眼睛,上下两排,吃惊地瞪着,像年糕切开以后露出的四个大枣。其实,重瞳子没有什么神奇,我们知道瞳
孔就是虹膜围成的小圈,如果虹膜发生粘连或天生畸形,就会把O形的圈,压扁
成∞形,即“双瞳孔”,一个眼睛俩瞳孔。这似乎并不会影响视力,因为瞳孔只
负责让光束进入,就像你把照相机的镜头斩成两半儿,一样可以用。

因为舜是重瞳子,所以就起名“重华”,表示光明闪烁。舜则是他发迹以后的称
号。舜年幼的时候,妈妈握登就早死了。他爹瞽叟(就是瞎男人的意思)另娶了
一个后妈给他。后妈生下儿子象。儿子象甚讨老爹喜欢,生的象头象脑,所以叫
象(当时天暖,山东有大象,河南也有,河南古称豫州,豫就是手牵着大象在
走)

而来路不明的舜就在后妈和象弟弟的谗言浇灌下,遭到了老爹瞽叟的虐待。舜意
志拗撅,不与之分辨,也不一般见识,看见有性命危险时就逃跑,没什么大事就忍受老爹的打骂,邻居们无不交口称赞他是位孝顺的撅孩子(逃跑是为了怕被老
爹打死,陷老爹于不慈的罪名)。 

舜到了17岁就志向远大,成了一名无业游动人员,卷着行李离家出外(也是因为
爹妈不想再养他了)。他先是北上两百多公里,到了现在的济南市南郊历山,舜看这里土地肥美,就挖了个半地穴的窝棚,开始种地。别的游民也跑来效法,第一年就初有收获。但是舜的身子矮,拉犁使不上
劲,就改撒种子。由于步子小,舜撒的种子都比别人密,于是可能还尝试了分行
栽培,并渐渐有了田垄。过了一年,人们开始为了田垄的界限归属而打架。舜给
大家裁决,手段强硬刚忍,不服气的捣乱分子都混不下去而跑掉,留下一片齐整
的垄亩,看上去井井有条。舜觉得种地不是他的理想,就告别恋恋不舍的人们的
目光,离开历山。而这个历山,在后来佛教进入中国以后,改名“千佛山”,山
脚现有又有了山东师范大学。师大学生谈恋爱,常来千佛山


舜又向东去了接近中原的雷泽地区打鱼,把丝绳系在箭尾上,射向水里的鱼,再
一拎丝绳,把鱼从水里拎出来了(类似捕鲸)。由于瞳孔结构离奇,舜瞄准时候
可以矫正光线在水和空气两种媒质中的传播偏差,往往歪打正着,每天都有十好
几尾鱼的收获。于是大家都来抢他的。由于小时候挨打惯了,能扛住更多的挨
打,舜誓死捍卫自己的鱼条,浑身伤血也不撒手,哪怕手里就剩半个鱼头,他的
青皮精神很快镇住了大家。即使坏蛋也不得不佩服舜的意志力。他们殴打所不能
夺走的鱼,舜在看他们确实饥寒的时候,反倒慷慨以鱼相赠,把他们感动地再也
举不起拳头。一些曾把舜打得半死的家伙,都成了舜的好朋友,服气在他的脚
下。于是人们都争先礼让,纷纷把风平浪静鱼又多的迴水湾让给别人,自己去湍
濑急流发展。舜成为当地的一面精神旗帜。

湖边的见识窄,舜向更文明的小城围一带迁移,去了西边尧帝所在的定陶附近,
学习手工制陶工艺。他精制陶器,谨慎从事,不嫌苦累,俩手磨得都是茧子,不
断摸索改进,即使老艺人也对他的产品啧啧称赞。在这里,他还遇见了另一个游
民,叫做皋陶,后者也是陶器行家,舜喊他阿陶,由于东夷人崇拜凤鸟,俩人烧
的陶器也多像鸟,立鸟扬着脖子,是好看的酒壶。他们还用高岭土烧制白陶,创
造了世界上最早使用高岭土烧制器具的记录,是瓷器发明的前奏。

舜和皋陶两人还经常合伙贩卖,以物易物的形式把陶器运往北边的山东鄄城地
区,买卖公平,人们信服。尧帝的大本营也在这一地区(河南省与山东省交界
地),距离东夷族本土很近,所以舜的事迹很快传到他的耳朵。人们告诉他说,
舜这个人既懂礼让,又有石头一样坚强的手段,虽然口不设言,手不指挥,但人
们纷纷慕名前来依附。号称舜呆过的地方,一年就集聚成邑,二年成都,三年成
国,遂为东夷的精神偶像,只要一呼,四周百应。

尧帝正好也私人爱好烧陶——“尧”这个字就是两个陶罐子放在台子上预备去烧
的样子(甲骨文图片),说明他是个烧陶高手。尧帝甚至把他的大本营也叫做陶
(山东定陶)。于是找来舜一起一起切磋陶艺。

大舜给尧帝表演了东夷人最擅长的蛋壳陶制作技术。首先选土严格,要用细腻纯
净的粘土,其中绝不能含硫,经过多次淘洗,长期陈腐。然后把它像和面似的反
复揉泥,比制普通的陶多花三倍以上的功夫,这样可塑性好。然后放在快轮旋转
的轮盘上成形,每分钟80—100转,轮盘必须转动均匀,不然罐子就不圆的,所
以要在盘地加上重物,叫惯性轮盘。再用小刀平进,像车床上的刀架那样反复把
泥陶旋薄到只有一毫米,指甲盖那么薄!。车好后还要镂空雕刻出花纹,因为坯
体极薄,故镂刻需十分细心,否则就把泥巴挤歪了。放到窑里烧的时候,热空气
会把这个薄薄的陶吹歪吹倒,所以外边要罩上陶制的罩子。为了获得又黑又光亮
的效果,选择泥土时最好是含锰的,或在烧窑时选择芦苇等含锰的燃料,烧成后
不久即出窑,乘热打磨,即出来圆整光滑、黑泽光亮的蛋壳陶,壁壳只有一毫米
甚至不到一毫米厚,还镂刻有美丽的花纹——竹节、波浪。

舜把烧成的高达一尺的蛋壳陶交给尧帝,尧帝拿在手中直觉轻巧异常,只有一个
鸡蛋重,真是绝世精品,华夏族人多没见过。尧帝喃喃地说:“真是难得啊,用
这样的东西装了酒给祖先上帝喝,一定爽。”

尧帝想采取以夷制夷的方略,如果舜可以拢络住东夷之人,又向上效命于尧帝,
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但是舜能效命于我吗。尧帝旁边的人说:“舜对他老爹和后
妈倒是很孝顺的。一般孝顺长辈的人也习惯于忠于领袖,想来他也能效忠于华夏盟主您。” 尧帝信疑参半,决定派两个女特务对舜进一步深入考察,就把自己俩闺女——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娥皇、女英嫁给舜。这样舜就变成了尧帝的女婿。尧帝想:孝顺老爹的人也必孝顺岳父大人、听命于岳父大人。嗯,希望如此,尚需观察。


我忒喜欢写诗 以下我大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