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35阅读
  • 6回复

黑龙江大豆救市遭质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31

黑龙江大豆救市遭质疑

2009年05月30日 10:53中国经营报

作者: 王佳

1.54元/斤、1.61元/斤、1.75元/斤……5月开始,受国家启动新一轮的大豆收购政策、国际大豆市场库存偏低以及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走高等多重因素的拉动,黑龙江大豆价格不断上扬。

而另一个突然降临的事实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民营油脂企业阳霖油脂集团(以下简称“阳霖油脂”)在黑龙江省所有油脂企业中唯一获得来自黑龙江省财政厅3000万元的补贴。一时间,包括黑龙江省的国营、民企、个体的油脂加工企业炸开了锅。

由于前期没有任何征求意见和方案出台,5月上旬突然在黑龙江省办公会上由省财政厅农开办宣布的此则消息,被众多其他油脂企业质问“为何前期不在‘阳光’下进行?”

“为什么只补助一家?”“不公平!”“这是要把我们赶出黑龙江!”

在全国一片拯救东北国产大豆的呼声中,这出奇的举措是否是黑龙江省政府拯救大豆的信号?

油脂企业质疑:这不公平

5月上旬,在黑龙江省办公会上,省财政厅农开办负责人宣布,黑龙江省政府财政厅补贴阳霖油脂集团3000万元。用于大豆收购。具体标准为每吨大豆收购补助100元,共30万吨。总计3000万元。

据在场的一位民营油脂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在场的企业都一脸茫然。事实上,自从去年国家在东北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以来,托高了当地国产大豆的收购价格,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持续的低价之间巨大的价差使得众多东北油脂企业纷纷由于价格倒挂而停产,也纷纷呼吁国家应对东北油脂加工企业进行补贴,但一直没有结果。

而如今省政府却突然宣布只对一家企业提供如此巨额的补贴,之前并没有一点消息。不免让其他企业感到疑惑和不满。

这位负责人会后马上冲到农开办的领导面前询问。但领导的回答是:“你们企业没有申请啊?为什么不提前申请呢?”但这个回答让企业有些发蒙,在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各家企业之前并未接到过要向省农开办申请大豆收购补贴的此类通知。

香福油脂公司总经理刘洪彦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厂子2008年秋天就开始赔钱。“我们一点补贴也没有。现在的想法就是不公平。都是油脂行业,为什么不给我们补?”

龙江福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宋胜斌的说法也代表了很多油脂企业的想法:“如果是30万元,300万元,我们肯定不争。但是3000万元的补助对其他企业就太不公平了!”

“有了补贴的收购,企业就会高价买豆,低价卖粕。一家挣钱,其他所有厂子都赔钱。”宋胜斌认为,这对行业没有好处,反而会造成很大危害。

一位黑龙江当地的民营油脂企业老板给记者计算:“比如他们企业(阳霖油脂)收购一吨赔20块钱,但还剩80块呢。其他家就都得赔20块,谁干啊?我们希望按照市场的规则体现公平。”

黑龙江大豆产业协会常务会长吴立强对此认为,补贴得全面考虑,不能单独给一家两家。应该把相关的企业都照顾到。

财政厅:我们没有考虑的太好

黑龙江省政府为什么选择了阳霖油脂?补贴的标准和准入条件是什么?是否有后续的补贴政策?这是众多企业的疑问所在。

负责此次补贴的是黑龙江省财政厅农开办,其副主任薛英杰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这个事情我们还没有把它考虑得太好。目前我们正要跟国家相关部门反映这件事情。至于对其他企业有什么考虑,现在还没有把整体的意见拿出来。”

薛英杰告诉记者,对于阳霖油脂的这次补助只是先作为一个试点。这个想法是今年“五一”之前得出的。实际的想法是希望解决农民存在手中的大豆卖不出去的问题。使农民大豆价格有显著提升,增加农民的收入。

而之所以选择阳霖油脂,一是因为它是省内最大的民营油脂集团。二是因为它的几家加工企业坐落的三江地区是不符合国储收购的高水分大豆主产区。

“至于下一步怎么走,是否补贴其他企业,还要看这次补贴的效用是否可行。”薛英杰说。但一些民营油脂企业则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后续没有补贴的话,是不是就说明此次补贴失败?类似试点就此了结?

阳霖油脂董事长刘树林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补贴之前,阳霖油脂2009年开始并没有收购多少大豆。补贴之后的20多天,截至5月28日,阳霖油脂以1.75元/斤左右的价格收购大豆17万吨。

刘树林说他曾提交给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关于向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补贴的议案。不过他并未向记者出示。“作为试点,我们想为产业做点事。”另据阳霖油脂总经理庞晓峰证实,此次补贴的款项目前还没有到位。

对于此次补助为何之前没有出台一个试点的方案或者意见,以及一些企业抱怨的为何补贴的消息之前没有公开操作的质疑,记者联系了多位黑龙江省财政厅的官员,但他们都以“了解不多”等原因拒绝了采访。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下各方对此都有紧张情绪,对外很谨慎。

省政府“救市”待考

在当下全国一片拯救黑龙江大豆的呼声中,也有人猜测此举或许是黑龙江省政府拯救大豆的信号。

刘树林告诉记者,当下20余天左右的时间,当地的大豆收购价格一路上涨。有阳霖油脂收购大豆的行为对其价格的拉动。

对此,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宝龙并不认同。他认为国储收购和当下对一家企业的补贴只是区域价格的人为拉升。5月以来黑龙江大豆价格的提升主要是由于近来国际市场上有一些对冲基金从大豆市场开始炒作,使得全球进口大豆价格攀升。而美国和巴西大豆减产的消息,也推动了国际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随后才拉动了黑龙江内地大豆价格的上行。

据悉,5月底,进口大豆报价已经达到3600元/吨左右,而由于国家在黑龙江省继续增收100万吨临时储备大豆,虽然农民手中剩余的大豆大部分难以达到入库标准,但由于粮源日渐减少,油脂加工企业收购价格较4月中旬已每吨上涨100~180元。目前,哈尔滨油厂大豆收购价格每吨 3480~3500元。

薛英杰证实,此次补贴是政府的想法,就是希望解决农民手中卖豆难、卖不出好价钱的问题。可以说是黑龙江省政府对于拯救黑龙江大豆的努力。黑龙江大豆产业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王小语分析,虽然很多企业由于未受到补贴有怨言,但是总体上看,对于加工企业的补贴是件好事。对于能否给予其他企业补贴的问题,协会也会尽力呼吁。

阳霖油脂总经理庞晓峰认为,补贴可以暂时解决油厂收入问题,暂时能给油厂打点强心剂,有个支撑。但是要想行业发展,还得让产业链良性运转。

“加工企业作为大豆产业链上最活跃的主体。它的生存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种植、收获、仓储、加工、商品出售的运转。不然加工企业死亡,整个产业链都会停滞。”杨宝龙说。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5-31

国内加工企业赴美采购大豆流产 疯狂抢豆自保

2009年05月30日 09:57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5月27日,《华夏时报》独家获悉,商务部组团赴美采购2000万吨大豆的“超级订单”,最终流产。

接近采购团成员的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双方没有像往年一样签订协议,一个重要原因是中方的报价没有得到美方的认同。而幕后的原因是,美方忌惮我国购买大豆用于收储,调控市场价格。

大豆订单的流产背后却殃及到了国储大豆的顺价销售和步履维艰的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

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已闻风而动,疯狂抢购当地已为数不多的大豆,避免因“粮荒”而停产甚至倒闭成为其当务之急。

“没有了原料,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就在市场上站不住脚,外资就会把市场填补上来。加工企业如果大面积停产或倒闭,外资企业就会侵占我国最大的国产大豆主产区,国产大豆产业将濒临毁灭。”黑龙江大豆协会产业部部长王小语担忧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2000万吨采购大单流产

据前述消息人士介绍,今年4月下旬赴美采购大豆的数量远远超过往年,也超出美方的预期。商务部采购团成员包括像中粮一类的国有粮油进口企业,但能否达成协议最终取决于美方的态度。

“前几年协议能够顺利签订,主要是因为大豆价格高位运行或下行,有利于买卖双方达成意向。但今年与往年不同,进口大豆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并处在上升通道。”该人士分析称。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陈丽娜认同上述观点。

最近数月以来,进口转基因大豆的量价齐升,也印证了美方在大豆谈判中处于有利位置。

“全球产量仅次于美国的阿根廷今年大豆减产30%,影响到全球大豆的供求关系,这一因素将支撑国际大豆价格继续走高。”陈丽娜分析说,“9月份之前也就是在美国新产大豆收获之前,全球的大豆行情还会上涨。”

国储大豆抛还是不抛

前述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采购流产背后美方忌惮中方采购大豆收储,用以调控市场。

自去年10月份以来,进口转基因大豆低价冲击国产大豆,豆农和国产大豆加工企业遭到沉重打击,国家为托市进行了一次增储和连续三批的临时收储计划。

王小语认为,国家收储缩短了国内大豆下跌和上涨的周期,价格区间被抬高了,从而缓冲了国内大豆产业遭受进口大豆的打击。

至于未来一段时间大豆的价格走势,陈丽娜认为:“国际价格涨的会多一些,但国内价格会平稳运行。”原本早已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的国内大豆市场,为何不会随国际市场波动?陈丽娜给出的理由与王小语不谋而合:受国家收储大豆的影响较大。

但问题是,“以目前国储七八百万吨的量调控4000万吨的市场,还是有很大不确定性。”前述消息人士称。他认为,能够调控市场,储备量必须在1500万吨-2000万吨,而国内大豆的产量只有1600多万吨,所以必须进口大豆。

而赴美采购不成,没有足够储备大豆,势必影响到国储大豆的顺价销售。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综合处副处长曹冰寒称,当地的油脂企业要求顺价销售,但国家层面还要考虑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和话语权的问题,“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黑龙江逊克奇克国家粮库主任关金忠告诉记者,“现在顺价销售还顺不出去,收购价格是3700元一吨,再算上收购和存储费用,每吨另加400元左右,折算成每斤就2元钱以上了,高出市场价格0.2元多”。

加工企业疯狂抢豆

最先坐不住的是大豆加工企业。

记者从黑龙江大豆协会了解到,企业库存能够维持一个月以上的非常少。目前企业纷纷加大收储力度,提高收购价格,各地经纪人都在忙着抢购农民手中为数不多的余粮。

黑龙江明达油脂公司总经理张德毅向记者反映,现在存粮紧张,量上不来,价格高。据他介绍,正常每天能收五六百吨大豆,现在不到300吨了,而且还在逐日下降。

龙江福粮油公司的大豆库存只能维持其一个月时间的正常生产。董事长宋胜斌对记者说,新豆下来还要4个多月(10月份),如果大豆早没了,企业还能生产什么?

“再不收就没了!没活干了!”宋胜斌的语气焦急。

记者从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了解到,目前收储的任务还在进行,但已经收得差不多了,而且部分国储大豆正在往南方调运,累计移库的大豆有100多万吨。

关金忠表示,该粮库的任务现在都完成了,农民手里基本没有大豆了。而这也正是企业抢豆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大豆协会调查发现,黑龙江南部大豆库存已经极低,北部地区还有一些,“但也不多了”,留在农民手里的大豆不到100万吨。王小语说,按照目前收购、消耗进度,到7月份农户库存稀少。据介绍,现在黑龙江各地大豆收购价格普遍涨到每斤1.7元以上,甚至部分地区已经涨到1.8元,而4月份的价格仅为1.6元。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5-31

黑龙江旱情加重大豆困局 中国需求刺激豆价大涨

2009年05月30日 10:03华夏时报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本报记者 刘芠沅 黑龙江 北京报道

农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已经临近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种粮农户许有金心急如焚:今年严重的干旱已经使他家的27亩农田面临绝产!据了解,春播以来,黑龙江的农业生产正遭受历史罕见的旱情威胁。黑龙江是中国粮仓,也是最重要的大豆主产地,黑龙江大旱可能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天气炒作题材,成为推动大豆价格暴涨的动力之一。

罕见大旱导致作物绝产

农户许有金说,自阳历4月份下旬至今,巴彦县基本上没有下过雨,而且天气异常炎热,现在白天最高温度能达到33-36℃,这样的温度往年即使在7月份也不一定能达到。干旱导致土壤严重缺墒,许有金拿着铁锹当着记者的面向地里挖了一锹土,记者看到,一锹下去,基本上看不到湿润的土,挖出来的土干硬板结在一起。许有金说:“马上就到五月节了,但是现在苗都没出来,现在旱成这样,补苗都没法补。”离开了许有金的旱田,记者来到巴彦县沿松花江边的水田,田里的农民说:“我们这儿一直是用江水种水稻,现在不但江水抽不上来,连打的水井都抽不出来水。”

巴彦县农委的专家称,今年的播种一直受到不利天气干扰,春季气温低,回暖晚,导致播种期推迟了一周左右。目前正是出苗的季节,黑龙江又面临严重的干旱威胁,降雨少,气温高,而且大风天气增多,致使土壤失墒严重。目前全县受灾面积比较大,多数地区的田里的苗都还没有长出来,由于土壤太干,补苗都没法补,部分作物面临绝产。

5月26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旱保苗工作。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说,目前全省受旱面积已达8000万亩,重旱面积3000多万亩,水田缺水面积400多万亩,因干旱造成芽干面积200多万亩、吊干面积500多万亩。据黑龙江省气象部门预报,5月底之前全省没有有效降雨,5月27日-29日持续高温,气温将高达31-36℃。6月10日前,全省没有透雨过程,旱情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春耕生产成效。5月份出现这样的旱灾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

天气题材火上浇油

黑龙江是大豆第一生产大省,2008年该省大豆产量达69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680万吨的41%。天气题材一直是影响价格涨跌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中国大豆主产区的天气情况对世界大豆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自4月29日至5月27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21%。

第一创业研究员刘源源表示,黑龙江大豆如果减产,意味着中国将增加大豆的进口量,这会成为推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力。事实上,中国大豆进口激增正在推动国际大豆价格上涨。今年3、4、5三个月,中国大豆进口连创月进口量历史新高,预计5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可能会达到创纪录的500万吨以上。商务部本周发布的预警信息显示,5月份到港数量已达到429万吨,6月份到港预报已达到411万吨。2008/09年度,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大豆进口可能达到创纪录的3810万吨,而市场预期可能会达到3900万吨以上的水平,国家在东北及内蒙古政策性收购725万吨大豆,造成国内市场货源紧缺,是进口大豆数量暴涨的重要原因。

中国“疯狂”进口大豆,导致主要出口国美国大豆库存大幅下降。美国农业部在5月12日发布的作物月度供需报告中,将2008/09年度的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下调至1.3亿蒲式耳,较4月份报告减少了3500万蒲式耳;5月份报告较4月份报告上调了美国大豆出口量3000万蒲式耳,至12.4亿蒲式耳。北京中期董事总经理母润昌表示:“美国农业部调整上述数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进口需求快速增加。”

不单单是中国,南美的大豆生产本年度也受到了不利天气的威胁。阿根廷农业部5月22日发布的周报显示,截止到5月21日,阿根廷2008/09年度大豆收割工作已经完成了96%。根据收割地区采集来的种子样品显示,大豆容重偏低,绿豆数量偏高。大豆生长期间一直受到天气问题的影响,高温及持续干旱导致大豆单产下降。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将阿根廷大豆产量数据下调了60万吨,至3220万吨,这是四年来的最低水平,平均单产比上年减少30%。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总经理黄德钧认为,黑龙江干旱可能成为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进而进一步推高中国大豆进口成本。由于5月份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目前进口大豆理论港口完税价格已经超过4100元/吨,远远高于国内现货价格,美豆上涨及价格倒挂使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对后市看涨预期强烈,现货企业入市积极,国内大豆可能会进一步上涨以追赶外盘走势。目前部分油脂加工企业已经开始上调豆油价格,其中益海嘉里粮油的金龙鱼品牌近日已经涨价10%,国内食用油可能迎来新一轮涨价。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5-31

中美大豆战争 谁是输家

2009年04月28日 23:30中华工商时报

现在这一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建立对外联合采购机制,对进口大豆采取全国统一招标制,以限制美国公司对我国进口大豆价格的垄断。二是加强大豆反倾销、反垄断措施,美国大豆已对我国大豆产业和农民造成了严重损害,我们已具备反倾销条件,有关部门应尽快立案。三是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内大豆产业,对加工国产大豆的企业给予补贴或减免税政策

根据海关统计,我国2月进口大豆326万吨,3月进口386万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61.4%和66.4%。不过,在全球化的大豆产业链上,其最大的获益者,不是东北农民,而是美国、巴西的农民。由于国储收购价格偏高,大量的油厂转向使用更多的进口大豆。而东北农民尴尬地发现,手里的大豆除了中储粮之外,几乎无人可卖。

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我国就从大豆的发源地和出口国摇身一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不仅是大豆的进口依赖,不仅是跨国公司对整个大豆产业链的垄断,透过大豆我们看到的是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换句话说,我国大豆产业已进入了一个不良的发展期,美国大豆正在迫使国产大豆退出市场。

为什么美国大豆能在我国所向披靡?究其原因,是美国在大豆贸易上对我国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拿出190多亿美元补贴大豆。农业机械化使其生产成本较低,加上有政府补贴,其成本远低于我国的大豆生产。由于美国大豆价格低于国产大豆,迫于成本压力,国内许多加工企业纷纷采购美国大豆。

目前,国产大豆收购价格为3700元/吨,而进口价不到3200元,差价50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设在沿海加工国产大豆的企业,也拒绝到大豆主产区收购。黑龙江在去年10月收获季节以来的5个月,仅向其他省份出售了170万吨大豆,这较前两年300万至400万吨的水平锐减。

种种迹象表明,一些跨国公司已完成了在我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控制了我国大豆70%的实际加工能力后,又同时控制了我国大豆的进口。例如,全球最大的4家跨国公司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已控制了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

这些公司的战略企图很明确:低价买入享受巨额农业补贴的美国大豆,再高价卖给我国的压榨企业,赚取垄断的贸易利润。

正是在进口大豆和跨国公司的双重挤压下,我国大豆产业已受到严重冲击。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出现迅速萎缩。2006年该省大豆种植面积为5905万亩,比2005年减少了416万亩,而2008年大豆面积已降至4700万亩以下,再减少600万亩左右。目前,东北大豆播种在即,可是农民手中还有200多万吨没有出售,5月份以后气温上升,这些大豆霉坏的危险在增加,一旦发生霉变,对国家和农户都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际上,大量进口美国大豆,富了美国豆农,却穷了我国豆农,例如,东北地区的豆农目前种1亩大豆的纯收益也由原来的110元左右下降到20多元,甚至零收益,大豆成为东北地区效益最低的农产品[17.13
-0.98%]
。此外,我国虽然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而现在大豆又是买方市场,可我们却拿不到定价权。大豆生产国一般可将杂质控制在1%以内,但我方与美方签定的大豆进口合同却放宽为2%。

不难看出,我国在与美国的“大豆战争”中,已成为输家。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对大豆的巨额补贴,另一方面是美国公司通过大量控股、参股我国的大豆加工企业,逐渐控制大豆货源渠道。而留下的,则是我国大豆加工企业的低利、亏损甚至倒闭以及国产大豆的滞销。可以说,我国大豆产业已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其实,早在2005年就有外电报道称,美国大豆大规模进入我国,国内大豆产业将面临崩溃。2006年以来,一些部门也展开了一些拯救行动。然而,光打雷不打雨,我国大豆产业被美国控制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造成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某些部门缺位不作为,还不如说是一些部门在解决大豆进口上采取的是“重洋轻内”的管理方式,不但对国产大豆的发展是一种危险,同时对市场规律也是一种扭曲。

现在这一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为此,有关专家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建立对外联合采购机制,对进口大豆采取全国统一招标制,以限制美国公司对我国进口大豆价格的垄断。二是加强大豆反倾销、反垄断措施,美国大豆已对我国大豆产业和农民造成了严重损害,我们已具备反倾销条件,有关部门应尽快立案。三是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内大豆产业,对加工国产大豆的企业给予补贴或减免税政策。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5-31

5000年前,一种古名“菽”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及东北地区栽培。许多植物学家们相信,世界各地种植的大豆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演生而来。直到今天,中国也仍然是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大国。

大豆约于2000年前传到日本和朝鲜,1740年引进法国,而美国直到1804年才引入大豆,从此引发了全球大豆产销格局的根本颠覆——20世纪中叶,大豆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50年代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大豆生产和出口国。

“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从那之后这个数字就再没低过。”一位经历过2004年大豆危机的期货界人士说:当时我们认为,有这种基本面,做多怎么可能有错?”

在他看来,2002年至2004年的那次波澜壮阔的“战豆”是中国成为头号大豆进口国以来谋求定价权的第一次努力。

从2001年下半年至2003年,由美国CBOT市场带动,大连期交所的大豆合约从1700元附近起步,经历几次调整冲破3000元,摸高到3499元。2003年8月,美国大豆产区天气干旱,其后美国农业部的月度供需报告出台,对行情形成推波助澜,2004年初至4月5日的最后上冲阶段,美盘创出近16年的新高1064美分,同期大连期交所的大豆409合约创出4100元的历史纪录。

此时,正值白宫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为缓和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向美国派出农产品采购团,采购了150万吨大豆。当时中国代表团在4100元/吨左右的价格上签下订单,此后一个月,大豆价格跌至3100元/吨。

“当时中方由于信息不通畅和缺乏国际贸易经验,片面听信美国公布的虚假研究报告,从而在国际豆价大幅下跌前夕在高价位上吃进了大批大豆。”田仁礼说。

美豆如潮涌入,豆价持续暴跌,山东依靠进口大豆的加工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国内种植业也遭受重创。2006年主产区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比2005年减少25%,2007年又比2006年减少600万亩,总产量由130亿斤降至92亿斤。

种植面积连年锐减掀起新一轮题材炒作,豆价再度攀升,同时也加深了国内市场对进口的依赖。油籽杂志《油世界》11月28日发表报告预计,中国在2007/2008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将从2006/2007年度2872万吨增至3400万吨,以弥补国内产量损失所带来的供需缺口,并抑制国内高企的大豆价格。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中国已经购买美国新豆(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825.59万吨,而去年同期为646.55万吨。“过去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买到明年的2月,今年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买到了明年9月份的豆。”王林说。

“3年前美国人在高价位上把大豆塞给中国,让你狠跌3年,跌得你种植面积萎缩了,现在美国人又趁势再拉高,再逼你高位吃进,再让你狠跌,我们可能被人家玩于股掌之上。”一位观察大豆市场3年的分析人士说。

“产业失窃”

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定价权一旦丧失,对国内宏观政经大局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农民在本轮农产品涨价中确实获益,”统计专家梁达说,“但另一面也给城镇居民特别是部分低收入市民和困难群体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大豆价格波动影响的不止是种植户或压榨企业,由于挂钩的因素涉及CPI汇率等,豆价震荡将可能波及到更为广大的范围。在11月27日召开的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将“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列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在田仁礼看来,2004年大豆危机带来的是一个产业的整体洗盘,并进一步导致“产业失窃”。

中国原有的大豆加工企业大多分布于东北大豆主产区附近,随着中国加入WTO,大豆市场开放,当廉价进口大豆大量涌入时,这些加工国产大豆的企业陷于劣势地位,因为国产大豆不但出油率比进口大豆低2到3个百分点,而且是依赖农户小规模生产,成本高于美国的机械化种植。为了摆脱困境,加工商们纷纷来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销区,依托港口,建厂,转而加工进口大豆。在中国大豆压榨能力大肆扩张之时,世界大豆的总体生产水平正处于下降周期,众多压榨企业争抢原材料,加剧了定价权的外移。

2004年的大豆危机,国内大型油脂企业跌入困境,美国ADM、邦基、嘉吉、来宝等跨国粮商趁机通过收购迅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原本就薄弱的大豆产业链已被完全割裂。

东北主产区销售不畅,东南沿海主销区只能大量进口。前者会极大地打击豆农种植,后者演变为对出口国的长期依赖,最终导致国内整个大豆产业受控于人。

“我只看美盘,根本不关心国内的情况”,姜隆说,“你看所有的商品,只要是中国出口的,价格都是越来越低,而中国需要进口的,必是大涨。”

2004年底黄大豆2号合约上市,当时被评价为中国朝着国际定价体系迈进的一个进步。而中粮期货的一位专家在当时评价道只是定价权整个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要让“中国价格”真正发挥作用,缺环还很多,如市场开放程度、生产商的经济意识、市场参与者的结构、规则的问题、防范风险的机制等等。

“到上游去,到产生这个问题的源头去”,石金柱认为,国家更多地鼓励国内大豆产业企业更多的相互合作以及“走出去”——包括与巴西等大豆产出国发展更深入的合作,可以减低美国对中国大豆的影响力。

上述经历过2004年大豆危机的期货界人士说,2004年惨烈的失败尝试只买回来一个教训,“大买量对定价权没什么帮助。今年也许可以看成是第二次尝试,希望结果会好点。”

离线期人

发帖
971
金币
664
威望
22
贡献值
7
开心币
8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5-31
才子
离线期人

发帖
971
金币
664
威望
22
贡献值
7
开心币
85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6-01
最近看大家都有畏高倾向,注意  闰月对卦的重大影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 17:25:59编辑过]
才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