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投机的冲动
事实上,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一直是企业所惯用的降低风险的措施。一位
知情人士表示,对于中粮和益海这样既有钱又有大豆产品的企业进行期货交
易是天时地利。因为下游有压榨企业存在,即便做大豆期货不赚钱,也可以
把大豆用于压榨,下游也同样赚钱。
显然,现在进行期货交易收益颇丰。以去年大豆收购的平均价格1.3元
/斤计算,目前价格接近1.6元/斤,虽然只是上涨了几角钱,但是普通的企业
用于生产的大豆每年多则达到几十万吨,少则也有数万吨。
但是,并非所有情况都对中粮有利,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家跨
国公司已经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资源,有机构预测,2007年,中国进口
大豆将超过3000万吨,超过需求量的一半。
“这些进口大豆的价格主要依据美国芝加哥的价格,与中国的现货价格
时常脱节,目前东北市场的大豆价格只有3000元/吨,但是国际市场价格达到
3200元/吨,过度地依赖进口大豆进行交易风险巨大。”原“进口大豆风险控
制协调工作组”组长徐建飞说道,由于几年前大豆期货中的惨痛回忆,他已
经远离这一行业。
据了解,从2003年中期开始,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一年内
从3000元/吨涨到了4000元/吨,这激发了许多中国企业的热情,投入到期货
交易中。“大家开始大量购买大豆,认定未来还会涨价。”然而,2004年中
期,大豆价格忽然极速下跌,还静静躺在仓库的大豆一下子便赔了数千万元
。“企业损失少则百万元,多则上亿元,最后不得已,把企业卖给了外资。”
“2003年和2004年,大豆期货的价格经历过一次过山车式的变化,超过
90%的国内油脂压榨企业,在那次的期货炒作中直接死亡。”徐建飞回忆道
。最明显特征便是,国内期货价格与国际期货价格脱节。
游戏规则掌握在别人手中
国内大豆价格与国际大豆价格脱节,是中国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的事情。
“国外卖家一定要按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把大豆卖给中国客户,然而
这一价格有时会与中国的现货价格严重脱节。”徐建飞认为大豆的价格形成
机制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所以中国企业输在了起跑线上,“国内企业投机行
为越多,风险也就越大。”
不仅是目前大豆期货市场的定价机制对中国企业明显不利,交割规则也
加大了中国企业的风险。
2003年,辽宁的一家运行良好,甚至准备上市的压榨企业在这次期货大
潮中,几乎血本无归。“企业有十艘船,每船近5万吨的大豆要从美国运往中
国,眼看国内大豆价格暴跌,该企业要求直接在美国港口卖出这些大豆,以
减少损失,当时遭到了美国企业的严词拒绝,因为美国企业害怕这些大豆压
低当时的美国大豆价格。”徐建飞痛心地说,“损失了近亿元后,从此这家
企业再也没有从事油脂行业。”类似的事件在2004年发生了多起。
大豆研究会理事长常汝镇同样对上一次的期货风云心有余悸,对中小企
业以投机为目的参与期货行为同样表示担忧,“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市场已经
被外资占领,只有个别中国企业在沿海地区发展得较好,但是基本也是要依
赖于进口大豆,如果价格太高,风险过大,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停产来保护自
己。”
由于中国企业大量依靠进口大豆,“国际热钱一年的期货价格投机胜利
,便足以完成对中国食用油行业的洗牌。”徐建飞认为,“中国企业在这轮
价格上涨中必须要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