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40阅读
  • 1回复

[转帖]〖粮油市场〗热钱推动大豆期货 暴利背后是风险的阴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ngslztb
 
发帖
375
金币
533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6-25

            〖粮油市场〗热钱推动大豆期货 暴利背后是风险的阴影


  近期,国内大豆价格达到3年内新高,大豆期货价格突破3200元/吨。行
情蛊惑得食用油领域的一些巨头以及中小企业都参与到大豆的期货交易中去
。而暴利背后则是风险的阴影。

  两巨头判断相左

  “中粮集团认为现在的大豆价格太高了,今后的价格会理性回归,所以
正在高价位的阶段抛售大豆,这些大豆都是去年收购或储备的大豆,当时收
购的价格很低,现在卖出可以赚取利润。”一位近距离接近中粮集团的人士
透露,“从目前看有近20万吨到30万吨被卖出。”

  “事实上的数字可能还远不止这些,这些只是能够示人的数字。”大通
期货分析师王晨透露,“为了不让竞争对手察觉自己的行动,大企业通常会
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其他名义,从事数字巨大的交易。”王晨认为,“中粮
还有许多大豆通过其他渠道被卖出,可能多达几十万吨。”

  而另一巨头益海的选择恰恰与中粮相反。不久前的一个油脂行业会议上
,有企业反映,益海从国外购进了近50万吨大豆进行囤积。而期货分析师王
晨每天早上10点之前,便会接到益海、九三油脂等企业期货部门的咨询电话
,双方沟通对未来市场的看法,“现在,我们普遍认为,未来的大豆期货价
格还会走高,企业普遍采取的策略是进行囤积。”

  对于中粮与益海的不同策略选择,记者致电中粮集团油脂业务负责人吕
军,对方态度谨慎,并表示:“对目前的状况还不好加以评价。”

  而即将与益海合并的嘉里,则表示对期货交易并不知情。

  由于中粮是国内大豆进口的主要贸易商,掌握着进口量、分销等独家的
数据和情况,因此中粮的动作具有行业指向标的功能。“跟着中粮有肉吃”
——国内的中小油脂压榨企业,同样对期货交易乐此不疲。一位东北压榨企
业人士表示:“周围有许多中小型的油脂厂把从农民手里收购的当做原料的
大豆拿出来卖。”王晨同样观察到,随着价格走高,参与期货交易的企业明
显增多。

  由于农产品被认为是继石油、期铜等之后,下一个被热钱炒作的大宗商
品目标,因此,国际农产品价格处于新一轮涨价区间,并达到3年内的价格
新高。在国际热钱的推波助澜下,产业链下游的食用油价格也随之上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5 16:45:27编辑过]
离线cngslztb
发帖
375
金币
533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6-25

  期货投机的冲动

  事实上,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一直是企业所惯用的降低风险的措施。一位
知情人士表示,对于中粮和益海这样既有钱又有大豆产品的企业进行期货交
易是天时地利。因为下游有压榨企业存在,即便做大豆期货不赚钱,也可以
把大豆用于压榨,下游也同样赚钱。

  显然,现在进行期货交易收益颇丰。以去年大豆收购的平均价格1.3元
/斤计算,目前价格接近1.6元/斤,虽然只是上涨了几角钱,但是普通的企业
用于生产的大豆每年多则达到几十万吨,少则也有数万吨。

  但是,并非所有情况都对中粮有利,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家跨
国公司已经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资源,有机构预测,2007年,中国进口
大豆将超过3000万吨,超过需求量的一半。

  “这些进口大豆的价格主要依据美国芝加哥的价格,与中国的现货价格
时常脱节,目前东北市场的大豆价格只有3000元/吨,但是国际市场价格达到
3200元/吨,过度地依赖进口大豆进行交易风险巨大。”原“进口大豆风险控
制协调工作组”组长徐建飞说道,由于几年前大豆期货中的惨痛回忆,他已
经远离这一行业。

  据了解,从2003年中期开始,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一年内
从3000元/吨涨到了4000元/吨,这激发了许多中国企业的热情,投入到期货
交易中。“大家开始大量购买大豆,认定未来还会涨价。”然而,2004年中
期,大豆价格忽然极速下跌,还静静躺在仓库的大豆一下子便赔了数千万元
。“企业损失少则百万元,多则上亿元,最后不得已,把企业卖给了外资。”

  “2003年和2004年,大豆期货的价格经历过一次过山车式的变化,超过
90%的国内油脂压榨企业,在那次的期货炒作中直接死亡。”徐建飞回忆道
。最明显特征便是,国内期货价格与国际期货价格脱节。

  游戏规则掌握在别人手中

  国内大豆价格与国际大豆价格脱节,是中国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的事情。
“国外卖家一定要按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把大豆卖给中国客户,然而
这一价格有时会与中国的现货价格严重脱节。”徐建飞认为大豆的价格形成
机制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所以中国企业输在了起跑线上,“国内企业投机行
为越多,风险也就越大。”

  不仅是目前大豆期货市场的定价机制对中国企业明显不利,交割规则也
加大了中国企业的风险。

  2003年,辽宁的一家运行良好,甚至准备上市的压榨企业在这次期货大
潮中,几乎血本无归。“企业有十艘船,每船近5万吨的大豆要从美国运往中
国,眼看国内大豆价格暴跌,该企业要求直接在美国港口卖出这些大豆,以
减少损失,当时遭到了美国企业的严词拒绝,因为美国企业害怕这些大豆压
低当时的美国大豆价格。”徐建飞痛心地说,“损失了近亿元后,从此这家
企业再也没有从事油脂行业。”类似的事件在2004年发生了多起。

  大豆研究会理事长常汝镇同样对上一次的期货风云心有余悸,对中小企
业以投机为目的参与期货行为同样表示担忧,“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市场已经
被外资占领,只有个别中国企业在沿海地区发展得较好,但是基本也是要依
赖于进口大豆,如果价格太高,风险过大,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停产来保护自
己。”

  由于中国企业大量依靠进口大豆,“国际热钱一年的期货价格投机胜利
,便足以完成对中国食用油行业的洗牌。”徐建飞认为,“中国企业在这轮
价格上涨中必须要保持谨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