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70阅读
  • 0回复

[转帖]和《中国流》作者商榷:鼓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让他们成炮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和平天使
 
发帖
2
金币
13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7-10

和《中国流》作者商榷:鼓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让他们成炮灰
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热潮,自数年前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开始,就源源不断,称得上是前仆后续。而现在更是形成一个高潮,似乎要国际化,不并购几个知名海外企业就不能成事。日前,著名并购专家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合会并购公会第三任轮值主席熊焰更是出版专著《中国流》,为中国企业的这种走出去摇旗呐喊,提供理论高度的支持。但以笔者所见,这种鼓吹,实际上是鼓励中国企业当炮灰,可能刚开始在镁光登下风光无限,最后是惨痛收场,或者进退维谷,后悔当初的决定。

看联想,当初是如何轰轰烈烈,但收购IBM 个人电脑部门已经4年了吧,依然还没有把人家那点东西消化。Thinkpad以前代表的高品质,显然早已经黯淡了许多。2008年,联想还陷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亏损当中。即使今年柳传志亲自披挂上阵,大局能否扭转,也不得而知。为了这次收购,中国IT企业的排头兵联想的命运一波三折。

TCL收购阿尔卡特和以及法国汤姆逊,一两年之后彻底轰然跨台。本来想利用中国的人力成本,加上被收购企业的技术,就可以天下无敌了。但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观点,这个战略都是错的。在国际化过程中,劳动成本已经不重要了。如何放弃硬一元,向软三元要利润,如何实现国际产业链的整合、赚取“软三元”才是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资本。

其他中国靠并购海外企业国际化呢,名字可以列出一大串,但那个算成功呢?没有谁能给一个肯定的回答。

基于这些事实,再看看《中国流》一厢情愿的论调,似乎中国企业只有并购,才能走出去,才能不再微笑曲线里处于低端。通过并购,形成“中国的人力成本+收购的海外企业优势的品牌、技术”优势组合,一切看上去十分完美。但这和当初TCL李东生、联想柳传志当初的美好设想何其相似。但现实就是现实,不是凭借理想、勇气就可以走向胜利的。

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无论从经验、团队、文化、制度和法律等多方面,还为时尚早。甚至,在国内企业的并购中,中国企业也需要大把的功课要做。试想,一个没有并购过10家以上国内公司的国内企业,要取收购一个世界巨头。想一想就让人觉得荒唐,滑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