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1阅读
  • 5回复

最大的善是忍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543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5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5-01

人活在世上,难免有很多纷争和烦恼,使我们心绪烦乱,意不能平,生活陷入恶性循环。那么怎样才能够令心平静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睬它,不去接纳它。

当有人辱骂我们、责备我们时,可以想想:他骂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骂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不高兴,让我们难受的话,而我们果真难受了,岂不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了吗?那我们干吗要难受、不高兴呢?无论是骂我们也好,说我们也好,做任何对我们有害的事时,一定要记住:如果一个人想自己快乐的话,保持一个冷静、宽容、谅解的态度,保有一个轻松、乐观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

寂天菩萨说:“这世上没有比瞋恨更严重的罪,同样也没有比忍辱更广大的善 !”

一个人的宽容、包容、纯正的爱心能令自己清净,也能令周围的人感到快乐。

放不下、爱计较、老是为小事而争论不休、小题大做的人,除了令自己心、忧伤、痛苦之外,也会令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很痛苦,并承受很大的压力。

所以,希望自己真正得到快乐的话,就不要去争、去闹,不要产生瞋恨心,这是解决一切分歧和争论最好的办法。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543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54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2-17
为什么佛陀放心菩萨在三界里面轮回,因为菩萨能够历事炼心,然后生生增上!在唯识学上说菩萨种性的人,虽作恶业,速即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菩萨种性的人,他堕落烦恼罪业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自我反省的力量,他不会待太久,他那种增上惭愧力特别强。所以佛陀放心放这种人,说是三大阿僧祇劫历事炼心,不断增上,佛陀相对放心。

​~~~ 净界法师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543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54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2-17
学法的人,最好修一点禅定,因爲我们凡夫的心很麤,碰到一些细緻的道理呢,就感到头痛,好像是通不过去了,简直不想看了,这是心麤的表现。
  
心麤我们怎么对治?不要说,唉,我学不进啊,退堂鼓一打,走了,不学了。那就是没有志气的人。心麤的表现自己看到了,就是说如何使心细下去?细下去就通得过去了嘛。那么要心细嘛,就修禅定了。心静下来,静的最好的那个状态就是禅定。所以说鼓励大家学禅定。

学法的人,戒、定、慧要同时进行的,当然有重点。初出家的,五年学戒,十年不离依止,那是以戒爲重点;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要入定了,定是重点了;在最高的时候,定已经修到一定成就了,就是重点要开发无漏智慧了,慧是重点了——但是进行的时候,同时进行,有重点、有次第。

这个目的,要达到那个最高的无漏慧,就是般若现前,这才能了生死、度众生。但是你下手,非从戒下手不可。那么修戒的时候,也兼顾地要带一点禅定。因爲禅定对我们持戒有帮助。你得了禅定的定共戒之后,你不要防护,有些戒它自然不会犯了。

所以说呢,戒、定、慧都互相促进的。持戒能够帮助我们入定,而入定之后能够帮助我们持戒,力量更巩固;到了无漏慧出来的时候,得了慧,无漏慧出来了,那么无漏的戒也来了,那个时候,戒更巩固了。

所以说戒、定、慧,虽然行的时候有次第,但是它的效果呢,是相互促进、互相帮助。最后戒定慧全部圆满的时候,就是佛,那时候,戒定慧都达到最高的、圆满的高度,就是成佛的境界。

~~~ 智敏师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543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54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4-12-17
我们修行人经常有这些事情,这一天坐得很好,定的味道很强,甚至于可以看到一些东西。但是你明天希望再现这个境界,没有了,甚至一辈子都不现。为什么?

偶尔得到的,过去的善根,一刹那一闪过就完了。这也是因缘没有具足,仅不过是偶尔这么现一下,你想把它保持下去是做不到的。
  
你如果没有戒的话,得不到禅定,因为因缘不够。即使偶尔得到一下,也仅就是这一下子,不能保持,“得复失”,得了之后还会失掉。而若有戒的基础,就不会失掉,除非又犯戒。

~~ 智敏师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543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54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4-12-17
如果你以隐居的形式,向世人标榜一种优雅、清高、精致的生活方式,那叫小资情调,与修行一点关系也没有。

~~~ ​补山老人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543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54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4-12-17
我们修行人经常有这些事情,这一天坐得很好,定的味道很强,甚至于可以看到一些东西。但是你明天希望再现这个境界,没有了,甚至一辈子都不现。为什么?

偶尔得到的,过去的善根,一刹那一闪过就完了。这也是因缘没有具足,仅不过是偶尔这么现一下,你想把它保持下去是做不到的。
  
你如果没有戒的话,得不到禅定,因为因缘不够。即使偶尔得到一下,也仅就是这一下子,不能保持,“得复失”,得了之后还会失掉。而若有戒的基础,就不会失掉,除非又犯戒。

~~ 智敏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