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164阅读
  • 77回复

再种福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7-11-14
苦集滅道
怨憎會苦 : 「不是怨家不聚頭」與我們有怨的人, 我們不喜歡卻仍然每天要與祂生活在一起朝夕見面那才痛苦.

求不得苦 : 凡事與願違達不到願望所產生求不得苦.

五陰熾盛苦: 五陰就是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 這是我們身心所造成的一種痛苦.



你們說人生苦不苦? 很苦 所以苦是真理, 苦就是苦, 不可能變快樂. 當初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原因就是感

覺人生太痛苦, 三界六道的眾生無不充滿痛苦, 這許許多多的苦從哪而來呢? 就是我們起惑造業而招來的,

我們平常所作所為而犯下好多罪惡, 而感到苦, 苦是個結果. 苦從哪來? 苦就是因集而來.



二. 集 : 六道所有眾生從無始以來由貪瞋癡等許多煩惱所形成的業力. 集為三界六道的苦果,

所以集是因. 沒有貪心, 瞋心, 就不會有痛苦, 要正本清源就必須消滅這些煩惱業力.

苦和集是世間的流轉因果, 現實生活中每人都體會經驗過. 另外還有出世間的還滅因果, 那就是滅和道, 有待大家努力.



三. 滅 : 所有痛苦煩惱皆可消滅, 消滅到最後沒有痛苦煩惱了是種寂靜妙樂的境界, 佛教稱為 涅槃, 那是一種解脫的境界稱為滅, 非凡夫俗子能體會. 滅是出世間的果報.

四. 道 : 我們知道痛苦和形成痛苦的煩惱業力, 我們也知道涅槃的境界. 那麼, 我們該怎樣去 滅苦 斷集以達涅槃最高境界? 那就需要修道,修八聖道. 道是一種修持的功夫, 讓我們步上成佛或證羅漢果的修行方法.



八聖道又稱八正道 正見 正思維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這些都是通往涅槃的大道. 總而言之, 苦集滅道是佛法的四大綱要.



再講法輪, 法輪是佛教的一個根本標誌. 佛法的輪子就像車輪一樣, 第一能摧伏我們內心的煩惱, 把內心的骯髒都輾碎消除掉. 第二釋迦牟尼佛覺悟後將祂內心覺悟講出來. 大家聽到佛法後再將佛教的四諦八正道道理講給朋友聽, 讓大家都能了解佛法, 就如同輪子一樣旋轉不息. 今天你看了我的網頁了解佛法再將祂轉述給朋友這就是轉法輪. 講經說法廣渡眾生人人皆可為, 「法輪似地東西轉, 逢道逢源左右通」 太虛大師把法輪喻為地球每天轉個不停. 佛法真理的宏傳是左右逢源到處都通達適應不同空間和時間.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7-11-14
发贴心情
大乘无量寿经

大乘无量寿经

失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僧。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摩诃萨众。俱同会坐。尔时世尊。告曼殊室利童子。曼殊上方有世界。名无量功德聚。彼土有佛。号无量智决定王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为众生开示说法。曼殊谛听。南门浮提人皆短寿。大限百年。于中夭枉横死者众。曼殊如是无量寿如来功德名称法要。若有众生得闻名号。若自书。或使人书能为经卷受持读诵于舍宅所住之处。以种种花鬘璎珞涂香末香而为供养。如其命尽复得延年。满足百岁。如是曼殊。若有众生。得闻是无量寿智决定王如来一百八名号者。益其长寿。若有众生。大命将尽。忆念是如来名号。便得增寿。如是曼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长寿。于是无量寿如来一百八名号有得闻者。或自书。若使人书受持读诵得如是等果报福德具足。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钵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唎莎诃(十五)

世尊复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来一百八名号有自昼。或使人书为经卷受持读诵。如寿命尽复满百年寿。终此身后得往生无量福智世界无量寿净土。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钵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莎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晒莎诃(十五)

尔时有九十九垓佛等。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钵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莎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唎莎诃(十五)

尔时复有一百四垓佛。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洒莎诃(十五)

尔时复有七垓佛。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尔时复有六十五垓佛。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莎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尔时复有五十五垓佛。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尔时复有四十五垓佛。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尔时复有三十六垓佛。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尔时复有二十五垓佛。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尔时复有恒河沙垓佛。一时同声说是无量寿宗要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善男子。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如其命尽复得长寿而满年。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受持读诵毕竟。不堕地狱。在在所生得宿命智。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宗要经。受持读诵如同书写八万四千一切经典。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即是书写八万四千部。建立塔庙。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能消五无间等一切重罪。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莎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受持读诵。设有罪。犹如须弥尽能除灭。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弥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受持读诵。若魔魔之眷属。夜叉罗刹。不得其便。终无拄死。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受持读诵。当命终时。有九十垓佛。现其人前。蒙佛授手。能游一切佛刹。莫于此经生于疑惑。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受持读诵。常得四天大王随其卫护。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自书写。教人书写是无量寿宗要经。受持读诵。当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净土。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

若有方所自书写。使人书写是无量寿经典之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若是畜生。或是鸟兽得闻是经。如是等类。皆当不久得成一切种智。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

若有于是无量寿经自书写若使人书写。毕竟不受女人之身。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唎莎诃

若有能于是经少分能惠施者等。于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布施。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莎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

若有能供养是经者。则是供养一切诸经等无有异。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如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若有人以七宝供养。如是七佛。其福有限。书写受持是无量寿经典。所有功德不可限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但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若有七宝等。于须弥以用布施。其福上能知其限量是无量寿经典。其福不可知数。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十五)

如四大海水可知滴数。是无量寿经典所生果报。不可数量。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

若有自书。使人书写。是无量寿经典。又能护持供养。即如恭敬供养。一切十方佛土如来无有别异。陀罗尼曰

南谟薄伽勃底(一)阿波唎蜜哆(二)阿喻纥砚娜(三)须毗儞悉指陀(四)啰佐耶(五)怛他羯他耶(六)怛侄他唵(七)萨婆桑悉迦啰(八)波唎输底(九)达磨底(十)伽迦娜(十一)莎诃某持迦底(十二)萨婆婆毗输底(十三)摩诃娜耶(十四)波唎婆囇莎诃

 布施力能成正觉  悟布施力人师子
 布施力能声普闻  慈悲阶渐最能入
 持戒力能成正觉  悟持戒力人师子
 持戒力能声普闻  慈悲阶渐最能入
 忍辱力能成正觉  悟忍辱力人师子
 忍辱力能声普闻  慈悲阶渐最能入
 精进力能成正觉  悟精进力人师子
 精进力能声普闻  慈悲阶渐最能入
 禅定力能成正觉  悟禅定力人师子
 禅定力能声普闻  慈悲阶渐最能入
 智慧力能成正觉  悟智慧力人师子
 智慧力能声普闻  慈悲阶渐最能入 

尔时如来。说是经已。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揵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7-11-14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强良耶舍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麦少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萄浆,密以上王。

尔时大王食麦少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麦少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麦少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汗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

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郤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勒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勒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

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世,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力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

“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水想,见水映彻,作琉璇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

“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

“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

“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

“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明。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

“有大光明,化成幢旛,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

“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

“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

“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复复有赞歉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妓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

“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月永,犹如天画。月永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见此事已,复当更想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

“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其光明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闻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

“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

“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

“其余身相,众好具足,与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诸余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

“从下方光明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

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

“除无数劫阿僧祗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

“此观成时,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见此事时,当起自身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

“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

“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

“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边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

“是为杂想,名第十三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成大莲华,经宿则开。”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

“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

“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齐,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齐;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无半劫已,成阿罗汉。”

“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

“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

火,一时俱至。”

“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是名下品中生者。”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7-11-14

禅------慧律法师讲

由「qzqqqr」网友根据录像整理

演讲时间:1990年5月14,15日

演讲地点:新加坡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前面三天是在体育场,现在两天在我们青年弘法团。人潮的踊跃,使我们很惊讶,像昨天两万五千人,今天诸位还是很踊跃,最主要的是希望从师父的开示当中去觉悟人生。觉悟人生有时候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很短暂的时间就会得大解脱。天气热,请诸位忍耐一下,你是为法而来,你是为了真理而来,你不是为了清凉而来的,所以热诸位稍微忍耐一下。

今天我们要讲的题目只有一个字叫做「禅」。禅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坐。我们世间人一直误认为坐才是禅,这是错误的观念。坐并不一定是禅,何为坐?心不动名为坐,若心有所动不名真坐。意思就是说当你在打坐的时候,妄想纷飞、持著分别,那个不是禅。如果我在走路的时候一切境界我可以放得下、动静一如,这个是禅,这个才是真正的生命。人要能够在这个地方得到一点消息,继续长养圣胎----渐渐就是佛的境界。找不到这个禅的根本意思,你永远没有办法成佛,你永远没有办法入道。我们一直以为坐在那个地方,把眼睛闭起来,眼观鼻,鼻观心认为这个是禅,那是天台、止观里面讲的叫方便法。众生根器不够,用一种方便的**,暂时坐一下,把两个眼睛闭起来,摒除外界的困扰、诱惑再来观照我们的内在,这是禅的方便,但不是究竟。如果说坐就是禅,那起坐呢?说我坐在这个地方打坐,把两个眼睛闭起来这叫参禅。那起坐怎么办呢?我参到一半那我起来呢?那我坐的时候很定,那我起来就没有定了。所以禅它必须要动静一如,在动态里面它可以随缘,而一切随缘于当下它必须无所住。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为境界所扰,名为坐。坐就是不动的意思,可是我们一直把这个坐解释错误,以为是两腿弯起来叫做坐。那如果坐是禅,那很胖的一双腿,胖得像猪脚那样的,那种坐不住的没有禅?这个参禅不分胖、瘦,台湾有人腿很粗,猪肉吃太多,坐下去,一双腿按下去又翘起来,难道这样的就没有禅?
所以禅不是坐。所谓坐着不动不名为坐,心无所著名为真坐。那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坐,是禅。禅是动态里面的解脱,不是静态里面的休息。它很活跃的,有无量的妙用,在瞬息万变里面它悟到空性,而当下就可以运用六根、六尘、六识转为自性的东西,那个才是本来的面目。所以今天听这个禅,诸位要稍微用心一点。禅是法界的实相,生命的共相,不二**的体现,也是法的现量。佛法有比量跟现量,所谓比量是理性的认知,可以用logic来理解。而现量,禅宗里面讲的当下,那是绝虑忘言冷暖自知的。一个参禅悟道的人,我悟道我怎么跟你讲,你始终隔着一层雾。你会想,哦,师父讲,如如不动,不变,随缘,都是用意识里面的那个观念在推测: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观念是什么?永远落入能所对立的思想。但是这个禅,你又不得不从这个事相入手,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今天你请我上台演讲,我说「说禅者无话可说」,下台!那你一趟飞机票四万多块,来这里拍一下就下去,那么贵。你又不知道我在讲什么东西,所以说不管如何总是要讲,要表达,要他知道禅是什么东西,对不对?不能讲你还是要讲,你不讲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我们从文字上来认识,所以说禅是一种法的亲证。法就是事、理的总称名为法。所谓事相就是你眼睛看得到的,耳朵听得到的,你清清楚楚地去面临它,叫做法的亲证。

如果有人刚出家他就发个大愿,我要跑到三千公尺的海拔去修行,躲到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去修行。这样子修行,有般若智慧的人可以,要是初学者,一定会著魔才下山的。你没有善知识,自己也不知道本性是什么?那会走错路的。禅这个东西无论你用语言、用意识、用观照统统不对,可是一个方便的**也只有用文字、用语言、用观照的,而慢慢进入。如果是上根利智的人,一闻就千悟了,不必再讲很多了。

禅是绝对的平等,就是一个参禅悟道的人,他的内心里面充满着平等心,所以平等当中,他的讲话他不会藐视众生,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圣者,可是他慈悲一切愚痴的众生。
美国有一个老和尚很出名,他来到台湾一下飞机就有很多人去接他,后来他在台湾开示,他说台湾的法师都不持戒律,台湾没有正法。那意思就是说全世界的人都没有修行,只有我有修行。释迦牟尼佛有这样讲吗?他这个平等的心性没有显露出来的,愈精进修行反而愈持著,知道吗?所以一个人他有修没有修他不是看外表的。有的人把一个指头断掉了,有的人烧香烧了整个胸部。这是不是修行?也是修行。如果他内心无所著发心供养佛,这个是大修行人。如果说我烧香烧了整个胸部,看到人就:「你看」,这个就变成炫耀了。所以一个大修行人,他从来不会表现自己的。一个大修行人,你有修没有修,你看起来就是那么平凡。你怎么样能看出他的修行呢?哪有一天到晚向人家介绍,我慧律法师很有修行?精神病!心安住在绝对的平等,这个才是大修行人。

再来,禅是绝对的自由,它是无上涅槃的境界。所谓绝对的自由,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自由的,我们这个身体要生、老、病、死,我们控制不住,我们在无奈的状态之下把生命交出来,我们没有办法抗拒死神的降临,我们又一直很不愿意去面对死亡,可是又没有办法去突破这个生死,我们的身体并不自由,我们的心就更不自由了。

男人主义很重的,赚了几个钱,一回到家:「帮我放热水,我要洗澡,鞋子拿过来。」他太太明明在煮饭,他就说:「筷子拿过来」,然后他太太忙得不得了,孩子还在哭,自己什么又不做。男人就是大男人主义,不懂得疼爱老婆。(鼓掌)鼓掌这么大声,可能新加坡的男人都是这个样子。

还不要高兴太早,现在讲女人。这个女人说要就是不要,说不要就是要,你摸不清她在讲要还是不要。女人就是自己讲的话自己不负责,胸量小,嫉妒心强——我不是讲你们啦,我讲外面那一些。你们很好,你们很好。在新加坡我很怕,万一说错话不能上飞机,抓下来揍一顿就麻烦大了(众笑)——这个女人也是不自由,这个在台湾常常碰到,她先生跟一个女人在讲话,她不高兴,回来洗那个碗筷都是别扭的。你说,「老婆你生气什么?」「没有啊。」然后你就说,「你是不是生气我跟那个女人讲话?」「神经病,我哪里在乎她呢?我的条件比她差吗?」她自己很安慰自己,然后那个碗筷「咣、咣」的,炒菜一个锅子炒得快破掉。然后你问她,「你有没有生气呀?」「我哪里有生气,没有生气。」这个口是心非。女人都差不多。所以我们不自由,我们一点自由都没有。

我们的感情重,束缚的感情:儿女的私情,男女的私情。我们贪心很重,会被束缚住。我们没有自由,我们哪一个人有自由?对不对?我们爱财、爱名又爱色。我们看到别人,不满意的就拼命讲人家坏话,人家没有这么烂也没有这么坏,他讲得坏死了,他自己的坏统统不讲。别人有好意的建议,他以为是恶意的中伤。所以世界上没有自由。

禅是绝对自由,是生命的究竟解脱。离开了解脱就没有真正的自由。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的自由呢?那就必须通过顿悟以后恢复本来解脱的绝对自由。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本性,每一个人都平等,都是大自在、大解脱。可是因为我们透过主观的意识,我们扭曲了原本真实的情况,也就是因为我们持著、分别,为了自己的名跟利,我们把一件真实的事情把它扭曲掉、弯曲掉,这是我们众生的病态。而佛陀他是真实的彻底的了解而摆脱了这些分别、我执、法执,这些宇宙的幻起生灭的这些错误的东西,放下,而用大智慧看得清清楚楚,内心一无所著,这是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只是我们不愿意。我们往往把一件事情通过错觉产生一种自我的批判,来告诉自己别人的不是,所以就习惯于攻击别人伤害别人,习惯于用自己的角度来衡量别人,所以他永远生活在错误当中,痛苦到不能自拔。这是不懂得真正的平等,不懂得真正的禅的意义。

事实上,真实的禅是不二和绝对,这个才是禅的最究竟的功夫。什么叫不二呢?我举一个例子你就会了解。譬如说人家骂你一句,你就说:「混蛋。」你骂混蛋的意思就是我不混蛋你混蛋,「我」跟「你」就出来了,就变成两个东西了,对不对?看到人家坏,你就说,那个是恶人,那表示说我是善人,那「善」跟「恶」的观念就出来了。看到自己有一点正,他就说别人是邪,与自己看法不相同的,他就说别人是魔,我是佛,对不对?众生都是这样子,普天下的众生都是乌鸦一般黑。所以我们在二元的强烈的对立观念里面,没有办法解脱——痛苦。佛是进入不二——不二就是说,你骂我一句,我不但不恨你,我的内心里面还告诉自己,将来我还要度你——就解脱了。会用功的,一句话就解脱了。人家说你,慧律法师,你是个骗子,你根本没有修行。如果是世间人,他心里会说,我度这么多众生没有修行?那谁有修行?可是对我们来讲我们不会这样子;对呀,我没有修行,我没有告诉你我有修行,我什么时候告诉你我有修行,我自己觉得我没有修行,是你讲我有修行。以一个修行人的心态,他不能讲自己有修行,不能有一个念头持著在有修行的地方,就解脱了,所以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当做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我慧律就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这句话很管用、很好用。别人骂我——你对,我错。别人抡拳头——你大,我小。你通通对,这样子很好过日子,也不必跟人家争什么,在任何一个时间、空间都觉得自己很平凡,我没有什么了不起,日子好过了。我们人常常把自己的自尊跟优越感提得很深,然后想要保护自己的名誉,怕人家破坏,不容许别人的建议,人家是好意,你以为是别人恶意的中伤,你也因为过度的敏感而产生错觉,如果我们把自己拉得很平很低,什么也不能动摇你,就如同大地一样的,平等就如同大地,大地你给他吐痰,它也接受,你给它拉大便,它也接受,你给它洒巴黎香水,它也接受。

人的心地**要开采出来,那就要学习禅。心地**要悟、平等。所以不修行的人活得很痛苦。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是一种惩罚,因为他每天都不原谅自己,不把自己过得快乐一点。他每天都痛苦,为什么?为别人而活。有一个老太婆,70岁了,已经没有牙齿了,来找师父。我说,阿婆:「你今年seventy years old ,is very old,你已经70了,已经快往生了,你怎么不念阿弥陀佛?」「我这个儿子出去工作,这个孙子没有人抱,我等这个孙子再过几岁,多过几年我再去师父那边用功。」经过没有几天,我经过她家的前面,已经死在里面了,走了。人不晓得什么时候死的,她活到70了,她对明天还要一线希望,儿子养不够还还希望养孙子,孙子抱不够还抱曾孙,你怎么不为你的生、老、病、死考虑考虑?诸位你怎么不为你自己想想看,你到你临命终你能带走什么?金银财宝,你能抓住什么?什么也没有,回去好好地想想看,你眼睛看的什么东西是你的?没有一种东西是你的,要觉悟啊。

举个例子,在某禅堂有个小沙弥在参禅,参禅师父叫他把眼睛闭起来,可他眼睛就不闭起来,就这样看、看、看,他师父就从后面「啪」,「看什么?哪一样东西是你的?」本来就不是我的,什么东西也带不去呀,你看什么?暂时借我们用一下而已,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所以说,如果你不能进入不二、绝对,那你就没有办法修这个禅,你没有办法进入平等的佛性。佛性它是绝对的独立,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绝对就不是相对,相对就有抗衡、对抗。你心里爱一个人,就没有绝对地融入你我共一体,你持著,你能爱,他是被你所爱;你恨一个人,你能恨,他是被你所恨,都是二元的对立的东西,所以禅是绝对的独立。所谓绝对的独立,就是说它的本性如日中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菩萨永远活在清凉的境界里面,永远活在究竟的空性里面,对内在外面一尘不染。所以这个一丝不挂是佛教的名词,现在的报章杂志,这个记者看到人家在洗澡就说一丝不挂,这是不对的,弄错了,所以这个记者有时候也是——我不敢讲,万一明天报纸刊出来骂你一顿就很麻烦——这个一丝不挂就是内心无所住,无所著,绝对的独立。

我们现在的人没有办法独立,譬如说一个人他没有学佛,他在家里一个人闲得无聊,男人无聊一直抽烟,女人无聊就织布,打那个毛线衣,要不然做什么?她不知道,她手一定要动,或者讲是非,要不然不晓得做什么,无聊啊,她不悟到人生,她不懂得念佛,也不会保持沉默,她不晓得沉默才可以享受真正的生命,她以为享受生命是尽量表达自己,一直去讲是非,一直去动作、去做,然后就看电视,去看闭路的,要不然听听音乐,要不然扫扫厕所,要不然就抱抱小孩,你叫她停,她不知道要做什么,她得不到智慧,她也不认识自己,所以她只有借重外界来支配自己,因此闲着没事就跑去看电影,用这个外在的东西来支配我们内在的空虚的心灵,可是人就是这样子恶性的循环,所以人会六道轮回,就是这一念突不破。无聊的时候跑去看一场电影,看一场电影看完回来了,电影演完了,内心里面又空虚。你曾经看过哪一个歌星阿伦、阿B他成佛了吗?你以为他唱歌要唱到什么时候他才会开悟呢?他才会解脱呢?演了十年他的脾气还是一样。看电影看了几百场,闭路电视一直拼命看,还是没解脱啊,为什么?那个东西不会解脱的。

你要用你那个内在的大智慧,观照这个世间是无常的,生命要掌握在、投资在你不会后悔的地方,才是有智慧的,所以哲学家说,你千万不要把你的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知道吧。譬如说这件事情我做下去一定会后悔,那你就不要做。浪费在无知,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工作,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的事情千万不要做。这样子慢慢地观照。
所以说禅是绝对的独立。一个参禅悟道的人,你随便安排一个房间给他睡,他也不会嫌弃,铺地下也睡得很好。一个有钱人住Hohel(大旅社)里面都是air condition(冷气)都是好得不得了,他一样住不安稳。所以是心境上的问题,不是外在的问题。禅是绝对的独立,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如果不能契入绝对的独立、自由跟平等,就不能契合禅的精神。所以如果不了解禅的根本精神,你就永远品尝不到真正的禅味。因为禅是理性跟智性的登峰造极,是人性发挥到极限。这不是小根小器的人,也不是凭着世间一点点小聪明可以相应和理解的。禅是理性跟智性的登峰造极,这不是随随便便哪一个众生有办法做到的,但是你只要肯,很快就会解脱,不困难的。

譬如说结婚过着很痛苦的日子——在这里结过婚,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结过婚十年以上你们夫妻从来没有吵过架的,丈夫死了不算,从来没有吵过架的,你举手,十年。Nobody anybody。标准再降低一点,五年。五年从来都没有讲过一句重一点的话的,请举手。那么可怜,新加坡天天吵架吗?五年……再调查调查,三年,没有啊!一年,一年从来没有吵过架的,新婚——可见人很痛苦了。我现在教你一个办法,你就可以降伏你的老公,很厉害哦,我虽然没有嫁过,但是很厉害。女人注意听哦,叫女人很难听,叫女众。我现在教你一个绝招,如果你做得到,那你今生今世享用不尽,而且你夫妻也不会吵架,而且,你也可以度得了他。好,当你先生在生气的时候,你都不要回答他讲话,不要回答他,你不要生气,让他一直发脾气,让他一直发脾气,因为你有听慧律法师的演讲,然后你内心里面就保持很冷静笑笑的,要笑得出来,这个你在度他就很快。从今以后,今天晚上你回去,他对你大声,你就笑一笑。一个礼拜,一个月以后。咦,我这个老婆听了几次慧律法师的演讲以后回来这么有修养,以后要听经,去、去、去,老婆就交给慧律法师教了。高雄也有太太这样,我教她过不要生气,但是经过一个月,他老公生气,摔椅子,摔桌子,她有一天她忍不住了,她就说,「你以为吃素的女人好惹!」忍不住了,忍不住了就没办法了,broken(爆发)出来了,没办法了,功夫不够。所以我再教你第二个办法,第一道不管用教第二道。我们平常生活,我们不要用忍的,用观照的。这个忍的力量很强,没有错,但是压不住会爆发的。譬如说我今天先生欺负我,压下去忍耐,明天忍耐,这不行,有一天忍不住,马上就冲上来了。不可用忍的,要观照。夫妻结婚,认命,我今天是修行人了。还要一种第三个办法,第三个办法叫做极端,有一种男人很不要脸的,有一种男人真的很不要脸的,你一直忍耐他,他一直得寸进尺,大男子主义就出来了,帮我拿鞋子怎样?外面搞女人然后你要忍耐他,我告诉你两种情形,如果你忍耐得住观照你就认命放下一心修行,只要他赚钱回来,先生出租,这是第一点first and second,第二点,如果你忍耐不住,要不就不要,要不就给他很严重,你一直闹他,一直闹,一直吵,一直追根究底跟从,TAXI跟着他,一直跟从当场抓到就揍他,真的这是一个,你不要就不要,要么就很强烈的,这样可以decide anything可以解决事情对不对?你打你那个老公不痛不痒的没有用。要用厉害的,他怕了,最有效的办法,不要讲我讲的,说慧律法师讲的就麻烦了,等一下拿那个卡宾枪来,老婆交给慧律法师竟然没教好的,教来跟我吵架的,这开玩笑的。

所以说禅是我们理性跟智性的登峰造极,这不是一般世间人聪明就可以解决的,禅是人文精神的升华,是人们向前、向上努力创建的最高成就,人们必须达到这个境界才能陶然于存在又超越,既存在就是面临这个现实的社会,当下又去超越它,既自在又洒脱,既离执著的生活境界而安祥于每一个时空,也就是说怀着宇宙的心过活你现象界的正常人生,这一句话太棒了,我再讲一遍,怀着宇宙的心过活现象界的正常人生,体会出来吗?怀着宇宙,宇宙就是无量无边,无止境的虚空,那么大的胸量过活我们现在现象界的生活,现象就是你的起居作习,你必须吃饭,你必须穿衣对不对?你必须与人际交关系,这一些平常的生活。就是怀着如同虚空的胸量,过活你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点。所以禅在生活的特色上就是既存在又超越,那么这个表现在艺术上固然有一点抽象,但是表现在文学上是很写实的,表现在文字上那是很超越的,因此就是说不论是禅的文学,或者是禅的内在、外在,包括一切的艺术,包括一切的生活,都是非常庄严、洒脱,既存在又洒脱的就是禅,假设我们不能超越,那么无疑的我们将束缚在这个假象,假的世间里面而不能自拔,我们如果否定存在,消极地过活我们的人生,那也将因为我们脱离现实而沉空守寂,意思就是说否定存在,所以否定存在的意思就是现在师父讲的是世间是无常、是苦的、是空的而后放弃,我现在有三个儿子了老公放下,我跑去出家,她以为这个是禅,以为这个修行,这是错误的。所以说我们因为要脱离这个现实,而产生一种保守追求这个空,追求这个寂静的地方,因为我们怕烦恼,怕动态的状态出现,所以他就不能进入解脱,他就没有妙有,所谓的妙有就是将大智慧运用在每一个生命的动点上,他只想逃避因为他知道这个世间是痛苦的、是无常的,他只想逃避逃到深山里面,哪一个菩萨是跑到深山里面修行的?都是要面对无量无边的众生,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还是一定要普度众生,对不对?这样才能产生佛教的特色跟精神,佛教的可贵就是运用在人间,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体悟到存在与超越的同时性,那么对我们心灵的救济以及人文的精神自然会得到解脱。

就理性的认知来说,禅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本,禅的本性本质,就是我们生命的真实相。所谓实相就是真相和永恒,世间的真相是什么?譬如这是一个什么?闹钟对不对?这个闹钟是由里面的零件所构成的,有一天丢下去踩坏了、破了很正常的,是个normal很正常的。我们这是墙壁,可是墙壁把它锯开来磨成粉末状,你为什么不讲这是墙壁呢?你不讲这是柱子呢?因为这是众缘和合的。所以你一定要用真实相来看这个世间,你讲这是桌子,桌子从以前讲到现在都是讲桌子,你讲椅子就没有人要听,人就是这样执著,在这个文字的假相上而不能解脱,你譬如说这是什么?茶杯,从以前我们中文都是讲茶杯,英文叫cup,如果我们讲这个是尿桶,尿桶可不可以?可以,尿桶拿起来喝一口(喝水),这尿没有味道,也可以,对不对?这个都是你自己要安立什么名字。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7-11-14
发贴心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真言。

  那谟婆伽跋帝 钵喇坏 波罗弭多曳 伊利底 伊室利 输卢驮 毗舍耶 毗舍耶 莎婆诃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7-11-14
[转帖]生活就是禅

佛教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死。简单地来说,生活问题如果不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话,主要靠物质来解决;而生死问题主要靠精神来解决。实际上佛教有时候是把两个问题揉合在一起,生死问题也包括了生活问题,生活问题也包括了生死问题。佛教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点上来思考和处理的。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在分析的时候做两点来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决的时候就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决,不能分成两次来解决,要一次性解决。解决生死问题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或者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它既包括生活问题,也包括生死问题,因为生死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们一般人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总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认为我们从娘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临终咽气的那一刻就是死。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实际上是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念当中,所谓念念生死。没有生活当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种阶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仅仅看做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没有因果的相续。因为生死是一个因果念念相续的过程,所以佛教在处理生活问题和生死问题时,把它们摆在一个点上做一个统一的思考、统一的处理。这一个点在什么地方呢?这一个点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也是历代祖师所说的——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既有生活问题也有生死问题,把当下这一念处理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了。
  这样讲是不是有些玄呢?我们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实际上问题就是这么直接。我们每天晚课都要念的放蒙山仪规,一开头有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是法界性呢?这就包括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生死问题的本来、生活问题的本来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个地方呢?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圣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区别何在?一念迷悟之别。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要绕圈子,而是直接了当地从当下这一念来修。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够了生死于生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生活可以说就是生死问题,修行也可以说就是生活问题。为什么呢?修行就是觉悟,生死是迷或者说生活是迷。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也是千头万绪,种种的问题,把它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个生活问题,或者说一个迷的问题、一个觉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和表现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一切条件的限制。任何东西可能都是有条件的存在,要说无条件存在的东西,恐怕就是烦恼。当然,烦恼也是有条件的,但在好多情况下,它可以不受条件的限制。我说的这个条件,比如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烦恼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限制。它唯一可以让步的地方,那就是在觉者面前,在觉者面前烦恼转化了。烦恼在觉者面前还有没有呢?还是有,觉者也要面对我们人类所面对的这些问题,但是对觉者来说,他不把烦恼当做烦恼,他在烦恼当中把烦恼转化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在有些地方叫灭除烦恼、断烦恼。断也好,灭也好,实际上都是转化。他不以烦恼为烦恼,就是断了烦恼。不以烦恼为烦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欺负你,你生气不生气?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古来有一位祖师,皇帝叫他到京城去,他不去,他说他有病。叫了一次他不去,第二次又来叫,又来催,他还是不去。到了第三次,皇帝派来的京官就对老和尚说:你老人家可要识抬举呀,皇帝三次召你都不去,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你人不去,就要把你的头拿去见皇帝。他说那很好,于是说了四句话,我只记得后两句:“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杀头好像刀子割风,风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痒,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于度外,那就是将烦恼转化了,将生死转化了。生死就成了菩提了,生死就成了涅槃了。烦恼成为菩提了,彻底地觉醒了,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很多。
   我们天天在诵《金刚经》,《金刚经》上面讲佛陀在因地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肢解,他在那个时候没有嗔恨心,更没有烦恼,他彻底地了了生死。在什么地方了生死呢?就是在生活中了生死,将刀子来割他的头,那就是生活,他不起烦恼,不动念头,这个就是真空。不是说修行的人就没有烦恼了,烦恼都躲开他了,可以说越修行的人烦恼越多,他躲避不了的,怎么会躲避得了呢?烦恼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不论任何情况,就是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你处理得好,烦恼就是菩提;处理得不好,烦恼就成了生死了。
   所以,烦恼随时会遇到,烦恼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念当中,我们每一念都有生死,所谓“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烦恼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修行也同样要如此,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还要不能有疲厌,不能有满足感。这个很现实啊!我们不管是年老的人也好,年青的人也好,是出家修行也好,在家修行也好,一定要把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同时来解决。要在生活中解决生死问题,在解决生死问题的同时来生活。这样才是我们修道者、求道者的生活。能如此,我们一天24小时都没有空过的时候。如果一天24小时都在观照自己,我们一天24小时都能生活在圆满、幸福、安祥之中。
   实际上不是因为这样的推理才有这个问题存在,你当下去体会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一念一念的迁流,哪有生死啊?这个念念迁流是从我们有这一期生命、从你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如果把这个念念迁流往前延伸,那就可以延伸到过去的生中,一直可以延伸到过去的无量劫中;而把它往后延伸、往未来延伸,也是一直可以延伸到未来的无量劫中,这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我们这一念心就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身,法身是无始终、无内外的。我们人人具足此法身。虽然在迷失当中你不能确知,但是这一点灵明不昧的觉知觉照,永远没有离开你,永远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也可以说永远都是你的本来面目。当我们还没有觉知的时候,他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一念回光返照的时候——啊!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来面目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要从根本上来学,要立足在根本。既得本,何愁末?本是体,末是用,得了体,自然就能起用。
   人类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也存在,农民也存在,做大官的也存在,而且他的这个问题更突出,因为凡是做大官的人应该说都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所以,人们经常看到那些伟人面对茫茫苦海也会发出长叹。什么是茫茫的苦海?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迷失,我们不要以为在我们心之外有个苦海,苦海就在我们方寸之间,把方寸之间的问题解决好了,那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是很快的,一步也不用走动,就到了彼岸。学佛要学到这样的地步了,那么对佛法可以说有些了解了,那就可以修行了。如果没有学到这个地步,认为从苦海到极乐世界有很远很远的路,要搭飞机轮船,可以说你永远到不了,你要知道回头是岸。所以,再建议大家认真地读《六祖坛经》,读《金刚经》,读《普贤行愿品》。我们在家教徒时间宝贵,不可能读很多的经典,读这三本经,就能够真正体会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能够经常得到善知识的启发,修行就可以少走弯路,就能够沿着一条捷径来修。不过,这虽然是个捷径,不离寸步就从苦海到达了极乐世界,但又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修行方法。如果把这个方法比做革命的话,它是要革自己当下的命,不是等待很久,不是革别人的命,而是革自己命。你当下的烦恼怎么解决?一事当前你是怎么面对的?人家打了你一个嘴巴,你是跟人家没完没了,还是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会打我?如果你能反问自己,你就不会去想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你就会想到你自己有什么不对。
   我们很多的事情往往总不知道要求自己,总是要求别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总是希望别人做的事事都满你的意,怎么可能呢?我们每个人回想一下。有家庭生活的人,希望家庭所有的人都听你的话,家里人所想的一切问题,都跟你想的一样。我们出家人,没有家庭,住在寺院,住在佛学院,也希望常住的所有的事情都满我的意,老师教书满我的意,管事的人满我的意,一切的事情都不要违背我的意愿。怎么可能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条心,满了你的意就不大可能满第二个人的意,张三这么想,李四那么想,王五又是一个想法,怎么办呢?大家总要取得一些妥协,取得一些谅解,能做到大体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一**就是我提倡的生活禅。修生活禅这一法,大家一听起来好像有些庸俗,但是你仔细思考一下,生活当中要有禅,要在禅悦当中生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是最难最难的**。但是,你如果真正实行起来,那是最有味道的、最活的**,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用得上,都有力量。
   今天我讲的就是我们人类面对的两大问题——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佛教的根本出发点是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因为解决好了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生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好了生活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就是时时觉照,念念觉照。因为生死在念念中,所以需要念念觉照,一念相应就最容易,一念相应就能念念相应,如果你一念不相应,你念念都不相应,那就成了最难的**。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去思考,很好地去体会,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7-11-14
[转帖][禅宗公案]千古楷模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渐渐的,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的问道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那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那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
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不是懒惰的借口,希望现代的禅者听一听百丈禅。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7-11-14
分享]禅悟故事之---【洞彻】

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把生活牢牢地抓在手里,但是为什么一点微风,就能让我们方寸大乱?

先从苏东坡的口头禅功夫说起。

据说,著名诗人苏东坡十分喜欢参禅悟道,他与一个叫做佛印的禅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想显示一下自己的禅修功夫和境界。在诗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写完之后,就派人送给住在江对岸的佛印法师看。佛印看后,提笔在诗上批了两个字:“放屁!”叫人送还回去。

苏东坡本以为自己的诗会受到佛印的赞赏,不料竟是这个结果,大发脾气,立即乘舟过江来与佛印理论。万没想到这位和尚早已在江边等候了。苏东坡就问佛印,这是什么意思?佛印笑着说:“八风吹不动”,怎么一屁就把你吹过来呢?应该改成:“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东”。苏轼闻此言,方恍然大悟。

作为一个诗人,苏东坡的诗词豪放、空灵、凝重,其艺术境界很高,对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就参禅悟道来说,他也只能算是口头禅的功夫,一遇到实际情况,其定力和境界就没有了。不要说宇宙人生、生死存亡不曾了悟,就是名利得失还未全放下,只能是说说而已。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平时,论生死,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但是,死神真的来临时,吓得魂飞魄散。平时,我们谈名利,把它看成是身外之物,恨不得将其视为粪土,但当利害得失摆在面前时,争得是你死我活,视名利为生命。

在宋代,有一个禅师叫善昭,官府命令他去乘天寺做主持,一连下了三道命令他都无动于衷。

官府对派去的使者说:“如果再带不来禅师,你就得死!”使者吓得面无人色到禅师面前苦苦哀求。禅师自知不去是不行了,便与徒弟说:“我怎么能丢下你们,一人去做主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赶不上我。”一个徒弟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走八十里。”禅师说:“不行,太慢了,你赶不上我。”又有一个徒弟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走一百二十里。”禅师仍然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徒弟们觉得很奇怪,搞不清师父到底能走多快。

这时,另有一个徒弟站出来向师父说:“师父,我明白了,我愿意追随你。”禅师问:“你能走多快?”徒弟答:“师父能走多快,徒弟就能走多快!”禅师听了非常高兴,他知道徒弟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说:“很好,那我们上路吧!”这时,禅师一动不动地坐在法座上,微笑着圆寂了,而那个徒弟,也恭敬地站在禅师的身旁立化了。

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无法考证,也许有很大的夸张成分。但是,它所体现出的悟道者的境界和功夫是非常充分的。当一个人参悟了宇宙人生的奥秘,洞晓了生死的真相,他便真的不会计较名利得失,不会贪生怕死。视死如归,这便是觉悟者的境界。而我们固然到不了他那种把死看得如此之淡,淡得就像出趟远门一样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做到:当危难来临时,沉着镇静,坦然而对。

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人生就是一种修行和参悟,就是境界不断升华的过程,不仅仅是那些出家人。只是说,看你往哪方面修,往哪里行。生活给我们“设置”了重重障碍,一些人被束缚住了,不能悟破,而另一些人突破了重重障碍,顿悟了生活的真谛。

扬州高明寺一个老和尚,叫虚云法师。有一次行茶中,他把茶杯伸出去,行茶的人一不小心,将开水溅在他手上了。这时杯子掉在地上,“啪”的一声,仿佛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样,他顿悟出生命的真谛。

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叫做德山的人,向龙潭求道。一天夜里,德山在门外打坐思索禅的奥秘。龙潭就问:“何不入内?”德山说:“因为里面很暗。”龙潭便点烛给德山,德山刚接过,龙潭一口吹灭。当下德山心灵豁然大悟。

人类认识世界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科学的分析,综合、归纳的逻辑思维的方法;另一种就是直觉体悟的方法。它超越了逻辑推理的过程,直接让心灵体验那个奥妙,使人的境界大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古今,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人生境界。他说的最后一个,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一首词的最后一句。这个女子没有“宝马雕车”,也不在“笑语盈盈”之列,她远离众人,淡泊自恃,超凡脱俗,伫立在灯火暗淡的地方。其实,这个女子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人生奥妙或真谛。而我们千百遍地寻觅她的踪迹,忽然间回首一瞥,她却在那里。这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地修行和参悟,才能猛然醒悟人生的真意。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7-11-14
初级佛学讲义--------第二课 禅修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课 禅修的意义与方法




【禅修的意义】

  佛法的真理至深极广,其中最能使吾人受益者,莫如止观**。《小止观》云:「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所谓「止」是止心不动,「观」是使心念清明。在因中修习止观,在果上则能成就定慧。是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由此可知止观的重要性。

  禅修的意义,即是藉由止观**,助益行者超凡入圣,转识成智,化迷为悟,达到定心、净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破疑生信】── 何谓走火、入魔?

  有人认为禅修、静坐会走火入魔,因此主张不可学禅、静坐,然事实并非如此;走火入魔多因误随邪知邪见者为师,或观念、方法错误所致,若能了解何谓「走火」、「入魔」,即能破疑生信,不致对禅修、静坐产生误解而心生恐惧。

  「走火」属于生理上产生的问题,因修炼安炉炼丹的方法所引起。即意守丹田,将意识集中于丹田处,丹田因而发烧、发热,犹如火种,称之为「火」;再用意识引导此火,打通任督二脉,乃至于转小周天、大周天。若心情过于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稳,就会气血逆流,导致微细神经受损,甚至引发呕血或半身不遂,严重者因此死亡。而佛法静坐不修此种**,所以不可能产生「走火」的问题。

  「入魔」属于心理上产生的问题。由于心有所求,希望诸佛、菩萨或神明加持;长此以往,幻境现前,例如梦见佛、菩萨或神明……等指示种种吉凶祸褔之事。起初可能有些感应,慢慢地感应不复灵验,失眠、头痛随之而至,此时心生恐惧,以为招感魔障,遂用种种方法降伏;而不知这些境界,乃自己心识所变现之幻象,日益执着,而导致精神失常,此即「入魔」。

  了解「走火」与「入魔」之后,即知其与佛法之禅修静坐并无关连,勿须心生疑惧。只要依据正确的观念、方法来禅修静坐,不仅不会走火入魔,更进一步能启发本具之智能,契证生命之实相。


【禅修的方法】

  壹、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的静坐姿势,如下列所述:

  §端身正坐,身心放松,面孔保持一丝微笑,头部正直,后颈微靠衣领。   

  §两眼微睁,自然垂目。眼若全开,易生妄想;眼若全闭,容易昏沉,甚至易出现幻觉境界;若无妄想,且无昏沉、幻觉等问题,双眼或开或闭,则无妨碍。   

  §略收下颚,口不可张开,舌尖微抵上颚。

  §双臂自然下垂。

  §背部自然平直,不须刻意作力。

  §双手结金刚定印,即左掌在下,右掌在上,两大拇指尖端微微相接,置于大腿上靠近腹部处。

  §两足结跏趺坐,左足在上,右足在下为降魔坐,反之则为吉祥坐。双跏趺为最佳之坐姿,全身重心不偏不斜,最安稳持久,修定容易成就。双跏趺若感困难,可采单跏趺,左足在上或在下均可,两足可互相调适。若单跏趺亦感困难,可采如意坐,即一般所谓散盘,两腿相互交叉,如意而坐。初习跏趺坐时,难免双腿酸麻、疼痛,必须经过忍耐练习,假以时日,便能渐入佳境。平日可先由十分钟练习,纯熟后再慢慢增长时间;不可骤然勉强撑持,以免筋骨损伤。练习之初,可用小坐垫将臀部垫高三至四寸,熟练后即可将坐垫除去不用。若筋骨僵硬,可多礼佛忏悔,必有助益。

  贰、静坐应注意事项

  初学静坐者,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静坐的地点:   

  §初学静坐时,须选择宁静、清净、无人打扰之处为宜。

  §静坐前,可先嘱咐左右之人,遇有急事,可用引磬或弹指,轻声作响,令静坐者闻声出定;静坐时,应防止他人突然触动身体,以免惊吓失定。

  §颈部勿靠近窗户,因风由窗户隙缝吹入,风势强劲,若直吹颈部,易致风邪。

  二、静坐的衣着:

  §静坐时,因全身毛孔舒张,故应注意保暖;可用盖腿布覆盖两膝,免受风寒。

  §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原则,束身衣物应于静坐前松除。

  三、静坐的时间:

  §除饭后一小时内较不适宜外,其余任何时间皆无妨碍。

  四、下坐要点:

  §不宜骤然下坐。可先轻缓摇动双肩、上身,再搓热双掌,抚摩面部及头部等处;然后轻放双腿,身体徐徐弯下,吐出腹中积气,双手顺着双腿慢慢按摩至脚掌,如是反复三次,即可起座经行。经行时,先慢后快,可使积气散发,以免滞留体内,发生气结肚胀等毛病。

  参、数息观

  佛教中,无论显、密,禅、净诸宗,所教示之三昧、禅定,皆可称为止观**。止观有小止观、大乘止观、圆顿止观等,欲于短期之中,深入止观之堂奥,实非易事。今依行者之方便,特举止观**中之「数息观」,为禅修之入门,行者若能精进修习,深心体悟,短期内必可获得良好之效果。

  一、数息之目的

  「数」,即数数字;「息」,指个人的鼻息、气息。修数息观,即是随着气息的出入,心中默数数字,将心念靠在数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妄动与昏闇。 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种病态:妄想、昏沉、无聊、无记。兹将四种病态说明如下:

  §第一、妄想:即是心念纷杂,善念、恶念,念念迁流,攀缘不止,所谓「心猿意马」者是。《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起心动念为决定君子小人、忠奸、正邪、凡圣之关键,故须修习数息观,止息心念的流转,方能具足定慧,超凡入圣。

  §第二、昏沉:即心识昏闇沉迷、不能作主,于诸法无所明了,如瞌睡时,心念落于迷闇不觉之境。欲去除昏沉,即须修习止观,使意念明朗,常寂常照,了了分明,清明在躬。古德云:「至人无梦」,圣人不仅晚上不作梦;白天时,心意识也不会梦想颠倒,时时刻刻皆能安住正念、正定。

  §第三、无聊:虽无妄想,亦无昏沉,却感觉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甚至呆若木鸡,心意识失去了定力与智能,故须修习止观以调治。

  §第四、无记:即禅宗所谓「落入无事夹缝中」。无记有两种:

  (一)空亡无记,即静坐时,于清净、轻安之境界,心生贪着。禅宗所云「死水里面不藏龙」,此种境界如死水,难以产生悟境,故不可执着此种空洞忘机的境界,否则即落入空亡无记之中。

  (二)独头无记,指独头意识的活动,此则功夫尚未得力;例如晚上作梦时,心识昏迷、作不了主,为梦境所迷乱,即是独头无记的作用。若有无记境界,则须精进用功,修习止观以对治之。



  若能将这些病态去除,不仅能使身体健康、寿命延长,更进一步使人心智清明、超凡入圣,达到定心、净心、明心之境界,此即修习数息观之目的。

  二、数息的方法

  入座时,调适身体姿势,保持身心平静、安详自在。并且调匀气息,先由鼻孔吸气至丹田,再从口中将腹部浊气徐徐吐出,如是反复三次,使出入息通顺、均匀。气息调匀之后,即可开始数息。

  一般而言,气息有三种病相,不可依之修习:

  §第一、喘相:即出入息时,息没有吸满或吐尽,尚有部分气息滞留于体内,产生不平衡、不通畅的现象,因而形成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相。

  §第二、风相:出入息如打铁之风箱,进出作声。

  §第三、气相:气息虽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微细、均匀。

  若依喘相修数息,守之则结,胸口闷结,头昏脑胀,不易得定;依风相修数息,守之则散,心识不能集中,散乱难成,不易得定;依气相修数息,守之则劳,疲劳心苦,不易得定。故正修数息前,应先调治此三种病相,使气息通畅、无声、微细、均匀,再行修习。

  修数息时,不可出入息同时并数,以免造成腹中气结;须单数出息或入息,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此中尤以数出息较佳。数息时,应轻松自在、平静安详、一心专注,所谓「身要放松,不得随便;心要专注,不得紧张」。心念依止出入息上,随着出息默数(不可出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数字,字字不断,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若因妄想而致数字间断,则重头再数。若妄想纷杂,心无法收摄时,可将数字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以降伏妄想。若气息太短,无法数至十,可数至五或七,待气息较长后,再增至七或十;数字至十为止,即不宜再加。

  

【结 语】

  数息可于静坐中或睡眠前修习,但行动时则不宜修习。数息得获定境时,若见任何善恶境界,或闻任何音声,皆不可执着,此皆为幻识所生,应不取不舍、不喜不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念专注于数息上,能数之心必须清楚明白、作主,所数之数字亦须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心念清楚明白即为「观」,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即是「止」。若能止观双运,修习纯熟,心中妄念顿消,觉照不失,则定境现前,身心和悦、轻安舒适,进而达到心念清净、轻安愉悦之善境界。


【习 题】

  一、试述禅修的意义。

  二、何谓走火?何谓入魔?

  三、试述正确的静坐姿势。

  四、试述静坐的适当时间、地点与衣着。

  五、试述下座之要点。

  六、解释:妄想、昏沉、无聊、无记的意义。

  七、试述数息的方法。

  八、略释气息的三种病相。产生此三种病相,应如何调适?

  九、试述自己至精舍学习禅修的目的。

  十、经过禅修之后,是否发现自己有所改变?例如:较不容易发脾气、心较平静安详……等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 17:58:23编辑过]

发帖
1175
金币
2659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7-11-14
发贴心情
[转帖]禅思系列

1-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的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省。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究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谓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执着。现在智常斩蛇,这可能也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气了,意谓些慈悲没有。
    但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者,岂容你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2-月亮偷不去
  

  良宽禅师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芦,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和悦的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的说: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自性,每一个人,自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假如能识得自家宝藏,何用偷窃他物?禅师的惋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诉天下众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宝,何必沦为窃盗?






3-凡圣两忘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不放松再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则不甘示弱地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光涌大为惊叹,说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之中,再也无人优胜于你,你好好保重。
    事后仰山禅师一见到人就赞叹说:
  
    光涌为肉身佛也。
  
   
  
    这则公案究竟有何含意呢,譬如有人问人像什么?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假如有所像,就有所不像。如果回答说人像鬼,鬼中也有人;如果说鬼像人,人中也有鬼。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虚空像什么?虚空无相无所不相,正因为虚空无相,才能包容万有;虚空无相,所以像一切的样子。仰山禅师和光涌禅师议论不像驴,不像佛,那么究竟像什么?像自己。唯有见到自己的自性,才能与虚空一个鼻孔出气,像什么?像虚空无相之相。能够凡圣两忘,体用一如,那就是见到无相的真理了。






4-一与十
  

    龙潭崇信禅师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连一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怜他穷苦,就将寺中一间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以后,每次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道: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可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天皇道悟禅师温和的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么我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崇信不服气的抗辩道:我既能送你十个,何在乎你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哈哈笑道:一个你还嫌少吗?十个我都没有嫌多,一个你还嫌少?
    崇信听后,似有所悟,便决心请求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准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自信的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后在龙潭结庵居住,世称龙潭崇信禅师。
  
   
  
    这一段公案,完全表现的是自他一体,能所不二的禅心。天皇道悟禅师的房子,要让给龙潭崇信禅师去住,这表示我的就是你的;龙潭崇信禅师的烧饼,天皇道悟禅师收下以后,又再还一个给龙潭崇信禅师,这表示你的就是我的。当然,那时天皇道悟禅师的苦心,不是一个卖饼的俗人所知,但经常如此,终于触动崇信的灵机,从参究这个疑团,到直接的抗辩论争,龙潭崇信终于觉悟到多少不二,你我不二,心物不二,有无不二,原来宇宙万有,千差万别,皆一禅心也。






5-不变应万变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后,道士所变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迁离他去。
    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说: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能胜过他们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勉强说,只有一个字能胜他们。
    无,怎能胜他们呢?
  
  禅师说:他们有法术,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关系,是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