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小学修身教科书身现身京郊勤读之村
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民俗协会在爨底下村考察时,发现了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版的小学修身教科书。
这本书保存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书皮上墨笔签名为韩聚兆。韩聚兆是现住在爨底下的村民韩怀生的爷爷。该书是由学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在1906年编译,由图书局印刷发行的《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第一册,定价为银元四分。书中有20课,分别是:学堂、敬师、容体、整洁、恪守时刻、勤学、讲堂与体操场、游戏、父母、孝顺、兄弟、家庭之乐、交友、戒争论、戒讳过、戒恶言、礼仪、戒搅扰人、体育、儿童。其中1-8课为儿童入塾开始了解学堂的环境,9-12课是如何对待家庭,13-15课是如何对待社会,16-19课为行为规范,20课为总结前19课,如何做个好儿童。书中每课一个插图,文字很少。
门头沟区民俗协会会长赵永高介绍说,由于儿童刚入学识字很少,所以书中插图多、文字少,主要是使儿童了解书中的意思而已。赵永高说,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革新政,进行教育革新。1905年科举制废除,标志着新学教育制度在中国最终确立。该书的发现为我们了解清末小学教育,研究爨底下“勤读之村”的风气提供了佐证。该书是修身教科书,也是中国重视品德素质教育的很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