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万历五年古墓”之后,湖边水库第二座明墓的保护性发掘工作圆满完成。昨天下午,考古人员打开了这座岛内规模较大的三人合葬古墓,发现丈妻二人的墓穴保存完好却没有任何陪葬品,而在腐烂较为严重的妾墓里却出土了一面铜镜和三枚铜钱。
挖掘工作从昨天上午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多,古墓的三座墓穴终于“露脸”。25厘米厚的三合土层和砖墙组成了墓穴的两扇“防盗门”,相当结实。“大门”打开后,考古人员发现穴内没有进水,接着从里面搬出了几十根黑乎乎的棺木板和一块块零碎骨骸,还有棺木上的油漆皮,有些油漆皮上还留着清晰的描金花纹。厦门文保中心专家郑东表示,这座墓是厦门岛内迄今发现规模较大的明墓,墓穴中使用了数窑的红砖表明墓主人当时比较富有。
让人奇怪的是,这座“富人”墓内没有陪葬品,“这个墓葬保存完好,但没有葬品,应该是由明朝中后期的墓葬习惯决定的。”文保中心专家郑东解释说,“闽南地区近海,对外交往频繁,受西方思想影响,此地居民往往更注重现实生活,不会再将各种宝贝带进棺材,也渐渐形成了薄葬的习俗。”
随后,考古人员又打开右边的妾墓,发现穴内有轻微水渍,接着从里面出土了一面小铜镜,三枚“崇祯通宝”铜钱。同时,考古人员发现右边墓穴和另外两个墓穴的尺寸和构造都不相同,“妾墓穴的尺寸比夫妻的墓穴要小一点,另外,夫妻墓穴是单层砖砌成,但是妾的墓穴却是由双层红砖砌成的”。郑东老师介绍了三个墓穴的差别。
文物介绍
铜镜的直径为7.5厘米,厚0.4厘米,镜面上有少许绿色铜锈。铜镜的出土,让郑东老师眼前一亮:“铜镜一般挂在死者的胸口,用来辟邪。这个铜镜质地非常好,也很厚实,一定是用上好青铜铸成的,所以在埋了几百年后,铜锈仍然比较少,比我以前看过的都要好。”
三枚铜钱上都印着“崇祯通宝”四字,郑东老师仔细观察后介绍说:“没有磨损的痕迹,文字和外观也都非常清晰,可以推断是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崇祯新钱,买来之后直接撒在了墓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