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和发挥企业组织的整体优势是TD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在TD-SCDMA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这两个组织就是TD-SCDMA技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和TD-SCDMA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成立于2001年12月的技术论坛是TD的第一个企业社团组织,它主要由大唐电信集团和西门子通信联合国内外十三家知名的制造业、运营业(华为、UT斯达康、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通、诺基亚、高通、北电网络、摩托罗拉、TCL、Interdigital)共同发起设立。论坛的作用是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主旨是宣传、推广TD技术和标准。论坛的最大特色是兼容并包,只要是愿意参与、研究和讨论TD技术和标准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加入。论坛甚至容许成员保留不同观点,持有不同意见,只要不是在论坛活动范围内公开反对TD即可。这种宽松和包容,使得论坛迅速地联合了国内外行业内的不同企业,五、六年间其成员就已发展到四百多家,既有制造业,也有运营业等,具有十分的广泛性。尤其是在标准发展之初,这种广泛性尽量弥合了对TD的各种声音,强化了TD的形象。
此外,这种广泛性还为论坛在某些方面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譬如,它的国际化色彩使其可以举办一年一度的“TD-SCDMA国际峰会”,而且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不断增强了TD作为国际标准的地位和企业发展TD的信心。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峰会自2005以年后在有关部门要求TD少说多做的情况下,未能再如期举办,这实际上削弱了TD企业的声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不同于政府工作,靠少说多做是不能被外部所认知的。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譬如WiMax还没怎么样呢,就宣传得满世界都知道,以至于国内外出了大量“粉丝”。我认为,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策略考虑,企业发出的强烈声音应是政府政策的最好支撑。
论坛的这种功能和色彩,对TD标准的发展氛围起了松缓的作用,尤其是在TD发展之初,产业力量十分弱小,这就更加需要企业的广泛联系。同时,论坛的发展也为联盟的成立做了探索性的工作。周寰、杨毅刚、李万林乃至后来的王静先生,对论坛的建设、运转和不断发挥作用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TD论坛广泛性的另外一面是它的松散性,特别是随着TD产业化工作的全面展开,一些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在论坛内一时无法有效解决。譬如,怎样才能推动企业不光“论”,而且要“干”的问题。因为这个产业如果没有更多的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大企业实际投入开发,是发展不起来的。那么,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知识产权。TD-SCDMA知识产权在国家宏观层面是战略问题,在企业微观层面是利益分配和调整问题。中国人搞自主创新的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要掌握核心技术,二是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知识产权是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而非自我封锁。这是中国人在发展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上得到的基本经验教训,也是其他产业或行业面临的相同或相似问题。
知识产权是企业从事产品开发的利益基础,也是未来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的约束条件。由于TD-SCDMA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大唐主导并拥有了TD主要的知识产权。因此,大唐在TD知识产权上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TD产业链的建立。这些年,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在某些技术领域拥有知识产权优势地位的公司,为了获取垄断的超额利益,不适度地滥用了权利,其最终结果是阻碍产业的发展;二是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随意侵害别人的权利。这两种倾向都是我们反对的。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在知识产权上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是个“小学生”。大唐对TD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和处理也是有个认识提高和经验积累的过程。
众所周知,无论是1G、2G,还是3G,移动通信任何一个技术体制都拥有一个庞大、完整的产业链。TD的产业化工作也毫不例外,其从来就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完成的独角戏。为了动员国内外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TD产业的开发中来,我们必须建立某种形式的企业联合组织,在这个组织内,企业将按一定的规则处理相互间的知识产权关系,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这一想法很快就得到科技部、信产部尤其是国家计委的全力支持。但是这一做法能否在论坛内实现呢?回答是困难的。原因是当时TD除了大唐与西门子在合作开发外,几乎没有其他厂家参加,这与支持3G其他两个标准的厂家阵营形成鲜明对比。而我们在知识产权问题上采取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开放、互利,但这一原则并不被参加论坛的一些跨国公司所接受。因此,着手建立一个基于TD-SCDMA标准下的,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实现产业合作共赢为目标的企业联盟就迫在眉睫。
创建TD产业联盟是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情况。第一,国外是在标准制定前,先有企业联盟或事实上的联盟,然后由联盟企业共推一个标准。而中国是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强的情况下,先有个别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上取得历史性突破,然后围绕这个标准来建立联盟。所以,我们在联盟建立的时间和顺序上与国外做法有明显差别,这是由中国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决定的。这就要求标准创立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多的“牺牲”。第二,当时中国企业除TD外,在3G其他标准上没有任何核心专利,而那些拥有3G另外两个标准大量知识产权的国际跨国公司,又并不看好TD。因此,建立产业联盟只能由内而外,先从发展国内企业起步。深刻认识和把握住TD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但是,组建产业联盟的工作开始并不容易,关键的问题是各企业对TD的市场发展前景抱有很深的疑虑。2002年9月16日至28日,在C3G领导小组的直接推动和国家计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队从南到北,先后对华立、东信、南方高科、TCL、华为、中兴、联想、CECW进行了一次集中式的游说,动员这些企业共同参与发起成立TD产业联盟。记得那时每去一个企业,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家对TD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将来会有哪个运营商用TD?二是,我们加入TD产业联盟有什么好处?不要又是一个只知道收费而没有服务的社团组织。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只能把所了解的三部委当时支持TD的阶段性政策和对未来的预计进行不断的阐述。对于第二个问题,我采取了逆向解释,即请他们先想一下加入联盟有无坏处,因为作为发起成员,他们将获得与大唐等其他成员间的专利交叉许可权利,会降低入盟企业开发和将来产品上市的成本。同时,联盟还会为成员获得国家支持TD的产业化专项创造条件。通过这次游说,各企业总体上接受了共同发起成立TD产业联盟的邀请。9月底,我们将各企业的反馈情况向相关部门的领导作了汇报,并准备十月中旬在深圳高交会期间,召开发起企业的高层会议,讨论组建TD产业联盟的相关议题。
如何定位联盟的性质、明确内部的法律关系、建立联盟有效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既是筹办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关乎到联盟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大唐是发起成立联盟的牵头单位,担负着联盟具体的组织筹办工作。为此,10月9日,我就联盟的性质、宗旨、知识产权处理原则、组织架构、主要法律文件和秘书长人选的考虑,向研究院党组作了全面汇报,并获同意。据此,联盟的筹办工作全面展开。10月14日,九家联盟发起企业的领导齐聚深圳,就筹备成立TD产业联盟的十六个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国家计委、科技部、信产部的领导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部委在产业政策上对TD的坚定支持,对企业成立产业联盟的支持。会议决定,10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10月24日,TCL在未充分说明原因的情况下退出了联盟筹建工作,致使组建产业联盟最终由九家发起单位变成了八家。由此可见,TD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多么困难。
TD产业联盟的创建,标志着TD产业化工作变大唐孤军奋战的局面为联盟企业集体奋斗的开始。经过短短三、四年的发展,我们就形成了以中国企业为主导,国外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广泛参与的多层次产业合作格局,建立了从系统到终端、从芯片到核心软件、从配套设备到测试仪表的完整产业链,而且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形成了多厂商供货的局面。联盟在产业链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起到了沟通、协调、促进和聚合的作用。与当年情形大不相同的是,随着TD发展环境的逐渐趋好,主动要求加入联盟的企业日益增多,联盟已经成为TD产业力量相互联系的重要平台。TD产业联盟的这种独特功能也愈来愈被各方所认知认同,它的组织形式不断被其他创新产业所仿效。
TD产业联盟是继TD技术标准创新之后,为推动其产业化工作特别是在建立产业链方面所进行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产业大协作体制和机制的有益的尝试。TD产业联盟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归结起来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前提条件。当年发起成立联盟时,大唐能够多方游说成功,靠的就是这种政策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政府关于发展TD的许多产业政策和措施也是透过联盟这个平台来贯彻落实的,这无形之中强化了联盟在成员单位中的话语权。在联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国家发改委许勤司长、科技部冯记春司长,信产部张新生副司长等领导给予了最直接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联盟的定位是关键。TD产业联盟不同于此前国内许多产业的价格联盟或市场联盟,暂且不说这类联盟动机和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单从成立联盟的目的看,他们大多是为了不打架或少打架才希望走到一起。但由于彼此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其结果都是短命的。TD产业联盟则不同,它是基于国际标准下,以知识产权为纽带,通过合作来共同推进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之初,联盟企业成员间相互建立了大量的合作关系,尽管未来彼此可能会发生竞争,但在把一个新生产业机会变为现实产业这个统一大目标下,他们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共诉求以及利益的相互渗透。
第三,联盟的组织架构是基础。成立TD产业联盟时,我们既总结了TD论坛的运作情况,也研究参考了国内外大型合作组织的架构和运行机制,根据联盟的实际发展要求,提出了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处负责制。理事会由联盟发起成员组成,理事会主席由理事单位周期性轮替。这样既可以发挥每个理事单位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对联盟工作的参与度,同时保证了秘书处对联盟日常工作的有效处理。
第四,核心企业的作用是关键。大唐作为TD标准的创立者了、核心技术的开发者和主要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对产业联盟初期的建设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于大唐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使得大唐在建设产业链中的态度和举动成为所有参与TD产业化工作企业关注的焦点。大唐最终认识到,以大唐的实力和能力,是不可能把TD产业全部承担起来,只有动员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TD产业化开发中来,TD产业才能迅速做大做强,才是对客户、对产业、对国家真正负责任的表现。大唐只有在TD产业的共同繁荣中,才能分享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儿成果。很多人担心大唐会不会做“中国的高通”,我曾多次向关注此问题的人解释过,这既不符合实际,又违背了中国搞自主创新的初衷。正是据此理念,到2005年,我们就与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厂家建立起直接或间接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同时,大唐移动始终把联盟工作视为TD产业的“连横战略”,在人力、物力、智力上给予联盟秘书处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联盟成立后的前几年,由于成员单位少,资金来源少,联盟秘书处的大半个队伍都是大唐移动无偿支援的,这还不包括联盟重大活动中的后台支撑力量。秘书处的许多重要报告,都是大唐移动人员负责提供素材、协助撰写或直接起草的。
第五,秘书处的勤勉工作是保证。联盟秘书处是联盟的主要协调机构,承担了联盟的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秘书长杨骅,他自信、富有激情且不知疲倦,无论TD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不遗余力地到处宣传,为联盟的发展付出了精力和心血。
但是,由于受政策大环境的影响,联盟成立多年后一直有个缺憾,一是运营商缺位,这是与国外类似标准支持同盟的最大差别,也反映了TD发展的艰难与曲折,这一局面直到去年中国移动入盟后,才有所改观。二是由于受市场判断以及对联盟知识产权处理规则能否接受的影响,国际通信制造业的一些巨头尽管通过间接形式(包括合资企业、项目合作等)参与到TD产业开发中来,但还没有直接入盟,这对TD从标准国际化到产业国际化还是有影响的。我相信,随着TD市场的兴起,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产业联盟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新的课题。早在2005年11月25日的联盟理事会议上我就提出,随着产业的成熟和市场的启动,联盟成员间的关系也将由过去的“合竞”为主转向未来的“竞合”为主,如何继续维系联盟的团结与合作,将是我们面对的新挑战。实际上,那时我们也曾设想过联盟未来的工作内容能否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就是将工作重心由目前促进产品开发与产业合作转移到未来着力产业导向与标准化。这样,联盟企业就可在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谋求合作,在产业的标准制定上达成一致,并共同推进标准的国际化。而在具体产品的市场关系上,即可以是竞争,也可以是合作,各显其能罢了。3G另外两大国际标准WCDMA与CDMA2000各有一个专门的国际化组织在作支撑,即3GPP和3GPP2。那么,以TD-SCDMA为基础,在充分国际化发展之后,我们能否把联盟演进为3GPP3呢?这些有待于联盟继续探索。我认为,只有发展到了那个阶段,我们才能说“中国创造”真正具备了国际影响力。
技术论坛与产业联盟是我们继TD技术创新之后,在建立产业链方面进行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有人在一、二年前就问,为什么两大组织不能合并?原因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也许真的有一天到了类似于“3GPP3”组织阶段,那么这两大组织就没有不合并的理由了。今天回过头来看,无论是技术论坛,还是产业联盟,都在TD产业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打个比喻,如果说产业联盟是TD的“工农联盟”,那么技术论坛就是TD的“统一战线”。两大组织的发展历程,充分反映了TD产业的历史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