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记录年、月、日、时的符号,用于古历法之中。中国古代历法经过好几次演变,最早的历法起源于夏朝,称“夏历”,可见干支的发明,历史相当悠久。在古文化眼睛中,准确熟练的掌握好用干支纪年月日时的方法,相当重要。以为在古人常识性的东西,在我们则因为不熟悉,往往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了!
干支,又称“干枝”,古人将它们比着树干与树枝,干强枝弱,以干为主。
天干有十位,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位,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用干支配合来纪年月日时,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因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将它们依次从头到尾互相排列组合起来,便形成了“六十甲子”。它是用天干的首字“甲”与地支首字“子”配合列为第一,为以次为名。其次用天干的第二字乙,与地支的第二字丑配合,得乙丑……这样配下去,第六十位刚好是天干的末字癸与地支的末字亥,配成癸亥。在往下配,就又该配到“甲子”了。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