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与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摘要]在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美国的国家利益集中体现为可以不事物质生产,用其所创造的债券、股票等虚拟资产与世界各国交换物质产品,但前提是美国必须握有世界货币霸权,否则国际资本的流出就会导致美国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进而摧垮美国经济。对美国货币霸权的现实挑战来自欧元,因此美国打击伊拉克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国际石油,而是为了打击欧元,这是自科索沃战争后美国用军事力量对欧元进行的第二次打击。美国用科索沃战争打击欧元是利用了科索沃在欧洲腹地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欧洲资本市场的不安全局势,伊拉克与欧洲隔着地中海,对欧洲的安全局势影响有限,所以打击伊拉克进而影响欧元的途径是通过打击国际石油供应来影响欧洲的石油供求。欧元的“软肋”是只有共同的货币政策而没有财政政策,在欧洲出现石油短缺和油价飞涨,欧盟各国的公共赤字就难以控制,“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基础就会被破坏,结果是欧元解体。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只有200万桶,而国际石油后备供应能力有700万桶,OPEC组织将会启动后备产量以平抑油价,所以美国将可能把战争扩大到伊朗和利比亚,而两伊和利比亚的产量之和正好等于国际石油的后备供应能力。去年10月以来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已经停止,这四国加起来已大大超过了国际石油供应后备能力,而委内瑞拉动乱也有美国的影子,这说明美国已经为打击欧元作了铺垫。所以第二次海湾战争在美国攻伊后有扩大化的可能。美国在攻伊后将等待国内恐怖事件发生,然后再以此为借口对伊朗和利比亚甚至其他阿拉伯产油国进行打击。如果美国打击海湾产油国威胁到欧元和欧盟的生存,欧盟国家很可能与阿拉伯国家联手抗美,以保卫欧盟的石油供应稳定,甚至对美反施石油禁运,就会形成欧、美两大军事集团的大规模军事冲突,隐现世界大战的危险。美国进行海湾战争的目的是用军事霸权维护货币霸权,而保持货币霸权的目的是为了能用美国的“虚拟资产”向东亚国家换取物质产品,因此美国的战略是“扰乱欧洲、稳定亚洲”,美国在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上对北朝鲜的退让是战略不是策略,美国不会在攻伊完成后再打北朝鲜。中国应利用美、欧冲突所引起的世界局势变化,加速与日、港、韩、台等东亚各经济体进行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整合,并争取建立与俄罗斯和中亚产油国的联盟。
一、战争的阴云与迷雾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的各著名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纷纷拿出了自己对今年世界经济走势的分析,总的来说大家都认为今年的世界经济和主要国家增长率会高于去年,但都无一例外地要加上一条,就是“海湾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现在还很难估计”。即是说,这些估计和预测,还都没有把即将爆发的海湾战争的影响加进去。是大家认为影响不大吗?当然不是!我看是谁也说不清这场战争的可能规模和走势,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美国的理由是伊拉克参与了“9·11”事件,是基地组织的同谋,但是没有证据。然后是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但是到目前为止,联合国的核查人员已经进入伊拉克一个月之久,还是什么也没有查出来,伊拉克自己也坚决否认拥有核子和生化武器,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最近宣称“就是没有证据也要打”,那美国的战争动机是什么呢?有人猜测是为了石油,那么伊拉克的存在是否影响了美国的石油供应呢?或者说,美国目前是否已经失去了对国际石油的控制了呢?
说不清的还有攻伊的时机问题。据说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仅五天,就作出了打击伊拉克的计划,但整整一年过去了,美国在海湾却没有动静,目前虽然在调兵遣将,但直到一月末兵力才可能到达15万人,而据美国和国际军事专家估计,攻伊需要的兵力在35万人左右。目前美国媒体放消息说,根据可靠渠道的信息,攻伊时间可能在2月,但按照美国目前的兵力调动情况,2月份也打不起来,那么美国在等待什么事情呢?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开始走软,国际油价也一个劲往上涨,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害怕美国在海湾动武会引发又一次在美国本土的严重恐怖活动,以及石油供应短缺。美元走软和油价上涨都对美国经济的复苏造成沉重打击,战争还没有打响已经是如此,战争打响了对美国经济的伤害恐怕会更大,以美国人的精明不会算不清这笔帐,那么美国愿意付出如此代价,期待的是什么结果呢?
这些问题本就似一团团迷雾,使人们看不清美国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使世界经济走势受到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形势的干扰,无独有偶,1月10日,又发生了北朝鲜断然宣布退出国际反核扩散条约的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去年10月初美国特使访朝的时候,朝方官员宣称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11月17日,朝鲜官方电台又宣称朝鲜已经掌握了核武器,虽然在此之后朝官方一再解释朝鲜的意思是“我们有权拥有核武器”,但已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在此情形下,美国被迫宣布中止对北朝鲜的重油供应,结果又遭到北朝鲜的进一步报复,于12月下旬赶走了联合国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核查人员,并重新揭开了宁边的核反应堆。美国对北朝鲜的强硬一让再让,国务卿鲍威尔去年12月17日公开表示美国没有对北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计划,紧接着布什总统在12月31日的元旦讲话中重申美国不会对朝动武和愿意以对话形式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问题。而北朝鲜并不领情,终于在今年1月10日宣布退出国际《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一边是北朝鲜公然宣称自己拥有核武器,并且不接受任何国际组织核查与美国的任何对话要求,一边是伊拉克卑恭谦辞,不仅否认自己拥有核武器,也敞开大门迎接联合国的核查人员,甚至同意美国的中情局人员来参与核查,甚至连总统府都允许核查人员进入,即使这样,美国仍然不干,用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1月15日的话讲“没有证据就是证据”,找不着证据也挡不住美国对伊动武。为什么同样以毁灭大规模杀伤武器为理由,美国对待北朝鲜和伊拉克的态度区别会如此之大呢?由此引出的问题之一,是美国对伊动武的目的,是否真的是为了对付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对国家?其次是美国目前对北朝鲜的软弱是否只是“缓兵之计”,是因为攻伊而忙不过来,而将把打击北朝鲜放在打击伊拉克之后?如果是如此,中国人以及日、韩等国倒真应该紧张了,因为北朝鲜已经拥有几百枚短、中程导弹,而且可能真的拥有核武器,美国攻朝亦可能动用核武,这与美国在远离中国的伊拉克打仗,对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透过重重迷雾,分析、判断与看清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海湾战争和朝鲜半岛核危机对世界、东亚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呢?
二、再论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自古用兵非好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则是经济利益的延续。美国在海外用兵从来都有明确的目的,但这些目的往往不能宣之于口,就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清什么是美国最根本的经济利益,而离开了这一点就会被美国的许多表面文章与战略佯动所迷惑。
看清美国最根本的经济利益,必须从世界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历史高度来认识。我在2002年3月曾写过一篇题为《警惕全球金融风暴》的文章,提出了世界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观点,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又有了一些新认识,这些认识更坚定了我必须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看清美国的信心。
我的主要观点是,世界资本主义曾经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历史阶段,但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还是以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运行规律、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等等,都是围绕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产生的。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70年代中期,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货币脱离黄金,世界货币体系开始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70年,在美国的货币交易中与物质生产和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还占到80%,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仅仅5年,就演变成“倒二八”,即与生产流通有关的交易比重只剩下20%,根据有关资料,到1997年已经只剩下0·7%。1985~2000年,美国的物质生产只增加了50%,但是货币却增长了三倍,即是说,货币增长率是物质生产增长率的6倍。从全球看,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此外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全球的货币存量已相当于全球GDP年总值的60倍。这些情况都说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已经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到非物质生产部门,由此引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也许可把这个新阶段叫做“虚拟资本主义”。
首先,传统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从货币资本出发,经过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等环节再回到货币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资本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担负着创造剩余价值的职能,但是在“虚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货币脱离了黄金,资本的膨胀可以摆脱物质生产过程的束缚,产业资本和物质生产过程就变得可有可无了。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情。”(《资本论》第二卷第68页)。在货币与物质生产相联系的年代,虽然也有所谓生息资本,但那只是货币资本对产业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割,而在进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后,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炒作也可以实现货币资本“帐面价值”的增值,因此货币资本真正实现了从货币资本出发而不需要与物质生产相关联就又回到货币资本的过程,可以不再干物质生产那些“倒霉的事情”。
在实际过程中,股票、债券、外汇和房地产等虚拟资产的所有者,往往是以这些资产为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然后再到市场上去炒作,经过多次资产与货币的交换,资产价格就获得升值,而新的资产拥有人又可以用这些已经升值了的资产作抵押,从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如此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需求的产生已经主要不是来自于物质生产与流通规模的扩张,而是来自资产价格的膨胀,70年代以来各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又极大地放大了各类资产价格的膨胀速度。由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可以摆脱物质生产的限制,因此从理论上讲,可以无限制地满足虚拟经济膨胀对货币的需求,这就是自8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资产与货币供应增长率大大超过其物质产品增长率的根本原因。
这个过程也是产业资本家向金融资本家复归的过程。本来,从货币资本家演化出产业资本家,是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历史进步,马克思由此提出了产业资本“居高”的理论。但是到了“虚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货币资本的膨胀比起产业资本的扩张速度要高得多和轻松得多,就引起产业资本家向货币资本家的回归。美国在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这样的事情,例如最先引发企业丑闻的安然公司,本来也是一家规模庞大和经营不错的国际能源公司,但是在虚拟经济恶性膨胀的形势下经不起诱惑而“怦然心动”,大量进行场外能源衍生产品交易,为此不惜造假。2000年安然公司的营业额中与能源物质生产有关的部分居然只占到3%,难怪有人说安然已经变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美国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其金融子公司原本的业务内容是进行汽车贷款业务,但就是这么个资本和人员只占全公司3%的单位,由于参与了证券市场业务,所创造的利润居然能占到通用公司的30%,以至于在通用公司的许多高层领导都在想“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造汽车”。
所以,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金融资本家又重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国家利益也由此更集中表现为金融资本家的利益。美国在90年代初以来长期奉行“强势美元政策”,就是因为只有保持美元的强势,才能吸引世界各国的投资持续不断地流向美国,从而把美国的股票、债券和地产价格推高,从而符合美国金融垄断寡头的利益。至于产业资本家由于高价美元政策而导致产品出不去、进口又挡不住的恶劣形势,那只好是说声“对不起”了。美国在整个90年代GDP总值增加了4万多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制造业在全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从90年代初期的24%掉到目前的18%,美国目前的商品进口已相当于国内制造业产出的40%。2000年美国的资产泡沫也开始破灭,但美国的强势美元政策并没有变,因此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困境不仅没有改善,还在经济衰退中更加恶化。2001年美国的制造业是3·5%的负增长,刚刚过去的2002年又下降了0·6%。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1月份新公布的数字,在去年12月美国又新增了10·1万失业人口,其中6·5万都是制造业工人。到去年四季度,美国的企业投资已经连续下降了七个季度,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回升迹象,因此今年美国的制造业仍然可能是下降局面。美国政府如此不顾本国物质产业生产部门的衰退而坚持强势美元,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是谁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其次,“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更加寄生与腐朽。虚拟资产只是一张“纸”,或者是电脑硬盘中的一个记录信号,本来是再增值也不能当饭吃,为什么会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狂热追求的目标呢?这是因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用债券、股票、外汇和地产等虚拟资产来与其他国家交换物质产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拥有“硬通货”,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居民则都需要借助这些“硬通货”来进行国际贸易的计价、结算和作为外汇储备与储蓄,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发行的货币会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外持有,但这些货币往往不会停留在国外,而主要是以购买资产的形式流回货币发行国,以求生息,这些回流的货币就会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际收支的资本项下形成顺差,并被用于从国外进口产品的支付。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资产价格越高,就越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虽然也需要对国外的资产持有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