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石油战略储备的历史就要结束了,中石化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前期工程已在江苏仪征悄然启动。
中石化徐州储运公司宣传部的王先生表示已经有项目组驻扎在仪征。这个项目建设工作在4月份就会开展,施工单位是中石化石油管道局下属施工队。其目标是将原有的中石化仪征油库容量由现在的50多万立方米扩为200万立方米。在目前国内一个中型油田的平均年产量为300万立方米的情况下,中石化几乎等于在江苏仪征储备一个中型油田。
秘密行动
2002年下半年,中石化开始在江苏省仪征市内勘探地质。勘探结束以后,选择了与仪征油库相邻的胥浦镇肖南村。2002年7月以后,肖南村的村民接到通知,将会在肖南村征300亩地,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这件事一时成为男女老少的热门话题。
到2002年底,征地基本完成。“征300亩地只是建2个大罐。”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宣传部的王先生说。该公司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中石化仪征油库的上级领导单位,负责整个中石化系统的原油储藏和运输。徐州方面表示中石化没有公开宣布在仪征建国家石油储备库,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是“国家的事”。
据仪征油库的一位员工说,在这300亩的土地上,的确要建2个储油罐,每个容积为15万立方米,在国内的石油系统还没有容积为15万立方米的储油罐,这次是建“试验罐”。他表示以后仪征油库会建成国家石油储备库。
在中石化的内部刊物——《石化管道报》的2003年2月底这一期,报道了2003年2月11日,中石化副总经理兼集团副董事长陈同海视察仪征油库的事情,在文中,一再提到要将中石化仪征油库建成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中石化仪征油库的党支部乔书记表示,陈同海副总经理到仪征的主要目的是察看新征的项目用地。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陈同海表示仪征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都适合建库,仪征油库要为在建设容积为200万立方米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做好准备,新建的2个15万立方米的储油罐可以为以后运行维护大型储备库积累经验。
目前,仪征油库一直是中石油的商业储备库,容积为50万立方米,平均每年输送300多万立方米石油。现在仪征油库中70%以上的原油来自胜利油田。据了解,以后建成的国家石油储备库,国外原油将占主要部分。
仪征油库的容积由五十几万立方米扩为200万立方米,还需要再建8个15万立方米的油罐,征1200亩土地。徐州方面不愿意透露前期工程的投资。不过,据业内人士估计,单纯就土地成本和建设储油罐及附属管道的花费并不高。仪征的地价比较便宜,征300亩地,由于主要是农业用地,基本不会超过300万元。现在国内使用的储油罐的钢板有碳钢和不锈钢两种,建一个15万立方米的碳钢罐成本只有500万元,建不锈钢罐成本为2000万元,加上附属管道的花费。前期工程的造价不会超过1亿元。但30万立方米的原油,以40美元一桶,一立方米≈7桶石油算,则需投资人民币9亿-10亿元。完全建成一个20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库,所需的投资肯定要超过100亿。
选择仪征
中石化选择仪征油库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与仪征在中石化管道运输地图上的特殊位置有关。
仪征是一座紧靠长江的苏北小城,属扬州地区,距离江苏省省会南京80公里。
但中石化下属的几家超大型国有化工企业:仪征化纤、扬子石化、南京石化和金陵石化就落户在仪征周围。
早在1977年,在江北石油管道铺设完成后,选择了仪征作为出油口,当时技术还不允许建设过江管道,仪征输油站随即成立。从华北油田输送过来的石油,在仪征中转,再用船运到南京栖霞山炼油厂和安徽安庆炼油厂提炼。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仪征是中石化石油储运的中枢。除了中石化下属各大油田的自有的产量调节油库外,在整个管道储运系统中,仪征油库是中石化两个主要管道石油储备库之一,另一个是山东青岛附近的黄岛油库。
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长江中下游共形成了4大炼油厂,分别是浙江宁波镇海炼油厂、江苏南京栖霞山炼油厂、安徽安庆炼油厂和湖南长林炼油厂。这几家炼油厂的用油量都超过500万立方米,其中浙江宁波镇海炼油厂每年要用掉1000万立方米的石油。仪征油库一年300万立方米的输送量根本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几大炼油厂纷纷从中东进口原油提炼,这就加深了它们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国际油价每有风吹草动,它们都要受到影响。
目前除了南京栖霞山炼油厂有过江管道与江北管道相连外,其余炼油厂要使用国内原油,仍然使用船运的办法。中石化在仪征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可以缓解这些炼油厂对国内原油需求的压力和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在非常时期,仪征油库可以立即为这几家大炼油厂输油,保证国内的能源供应。
更重要的是中石化的连接上海、杭州和南京的甬沪宁输油管道在经过2年的施工后,即将完工。据仪征油库的工作人员说,中石化石油管道局的施工队在完成2个15万立方米的储油罐的建设后,就立即开始在美国专家的指导下铺设过江管道,将甬沪宁管道与江北管道连接起来,使中石化的长江中下游的管道网连为整体。
据仪征油库的管道技术人员介绍,在仪征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使南北连为整体之后,就可以实现双向输油,甚至可以不用通过江轮将海轮上的进口原油从水路运到仪征,直接让海轮在浙江镇海卸油,通过管道由南向北输到仪征油库,再调拨到其它地区。
仪征油库的内部人员表示,中石油也在准备建设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油库。这样中国石化行业的两大巨头都行动起来了。
中石化预测2010年中国原油需求将达3亿吨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湘洪10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工业会议上指出,2000~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年增7%~8%,2006~2010年将年增6%~7%。由此预测,2000~2010年,中国原油消费将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2005年将达到2.5亿吨,2010年将达到3亿吨。另外,中国天然气需求2005年将达到610亿立方米,2010年将达到1100亿立方米。
预计2005年中国柴油需求将由1999年的6754万吨增长到7000~7400万吨,2010年进一步增长到8700~8900万吨,增幅为30%;2005年中国汽油需求将由1999年的3459万吨增长到4200~4800万吨,2010年进一步增加到5000~5800万吨,增幅为56%;同期中国煤油需求将由1999年的788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90~1000万吨、2010年的1330~1340万吨;航空燃料油需求将由1999年的703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00万吨、2010年的124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