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36阅读
  • 0回复

大豆期市投机过度 市场呼吁推黄大豆2号合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白山
 

发帖
3189
金币
11739
威望
113
贡献值
18
开心币
36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3-05-12
来自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一位资深市场分析师的消息说,由于主力连续逼仓,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已从年初的2000元/吨狂升至2900/吨。在此行情的带动下,CBOT(美国芝加哥期交所)价格也趁机大幅攀升,平均价格上扬20%以上(涨幅合人民币300—400元/吨)。如果按每年进口1500万吨大豆计算,仅此一项,就白白损失上百亿人民币。

  不仅如此,期价飞涨刺激现货价格的上扬,国产大豆现货价同期比上涨40%左右,不堪重负的压榨企业不得不退出国产大豆市场,来自东北的统计数据表明,70%的压榨企业被迫限产或停产;压榨企业限、停产刺激了豆粕行情,豆粕涨价又直接影响饲料和养殖行业发展。期货市场风险如此放大的背后,意味着政府流失了几十亿的税源。反过来,所有这些损失最后势必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主力资金炒作、过度投机、违规经营导致了中国这个全球头号大豆买家在国门内自相逼价,鹬蚌相争的结果是大量外汇流失,税源流失,国力损伤。”中期公司的分析师对记者这样说。

  近几年,全球大豆期、现两市始终在低价位徘徊,2001年CBOT豆价仅在430美分左右。2002年以来,国内压榨企业崛起,供求矛盾突出,向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已成必然。年进口1500万吨的总量,对CBOT来说,中国无疑是一个令人垂涎的大市场。原本这样一个大买家应该有理由有能力控制CBOT的大豆价格,为了拥有这样一个权限,中国政府出台了“转基因条例”,大商所还将原大豆合约分拆为黄大豆1号合约和黄大豆2号合约。如此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保护豆农的利益,增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国际竞争力。一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是绝大部分豆农并没有真正受益,国产豆的竞争力也没见到有良好表现。楚天期货一位分析人士在分析原因时指出:受经营条件和资金限制豆农无法参与套保锁定年利润,为了生存、为了过年过节、为了化肥种子农药,开秤不久农民便低价位(1700元/吨—1900元/吨)抛售手中大豆,中间商、期货商、集团公司很快就扫空现货,他们有资金、有耐心、有能力等个好价钱。而报头刊尾所谓的“农民惜售”,一是数量极其有限,二是这里的“农民”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了。

  这样一来,期货投机商借货源紧缺、“绿色”等主题趁机进行大肆炒作,过度投机吸引了资金巨鳄,主力资金进场随之出现对倒、抬升、集中交易、逼仓现象,连豆期价打着滚地涨。谁都明白,期价、现价、CBOT是一个价格联动链,其法则是水涨船高;期货豆价上涨势必带动现货豆价上扬,国内期、现两市豆价一上涨,CBOT便乘机调整对华大豆出口价格,4月到港价已达2620元/吨,比上年同期约高出500元/吨,如此,中国每年需进口1500万吨大豆,意味着拱手将上百亿的巨资送给了美国的豆农。

  大豆的国际竞争力应在大豆的品质和价格两个方面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大豆竞争力的提升,理应通过稳定国产大豆期、现两市价格进而控制进口豆的价位,实施低成本进口大豆,让压榨、饲料、食品行业直接受益的竞争策略。但难遂所愿,国内大豆期市价格虚高,导致CBOT以种种借口不断提高出口价位。其实,国内拥有非转基因大豆这样的绿色概念,在国际市场上确实得天独厚;但受种植条件的制约,我们终将是买家。一个买家偏偏去跟卖家斗价,吃亏的当然是自己。所以说目前国产大豆的处境十分尴尬:现货有价无市,期货钱比货多;当我们热衷于市场的成交量如何屡创记录、持仓量如何水涨船高、交易所如何盘盈钵满时,可知经纪公司如何的捉襟见肘,进账一天比一天减少,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农民如何的望梅止渴,豆价飞天而卖价依然如故,囊中羞涩依旧;加工企业如何的怨声载道,低买套保买不了,高买开工受不了,银行贷款还不了。期货市场风险逐渐被放大,出现诸如东北高速挪用巨额信贷资金,违规分仓建户,操纵期市价格之类现象,也不足为怪。好在政府和监管部门已认识到大豆期货市场问题的严重性。

  业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连豆期货市场流动性不强,品种单一,市场交易组合不合理,从而为大豆期货过度投机提供了可能;应尽快推出黄大豆2号合约,缩小期货市场给生产经营者带来的的风险。”

  众所周知,去年3月大商所推出了黄大豆1号合约,同时承诺尽快推出黄大豆2号合约。事隔一年之久,2号合约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见出台。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只有多品种入市竞争才能发挥其功能,品种间的品质、价格优势通过市场竞争方能显示出来。据知情人透露,恰恰是由于担心黄大豆2号合约会冲击黄大豆1号合约,有关方面才不得已推迟2号合约的出笼时间。那么国产大豆单一品种进行竞争,结果就只有同根相煎,自己逼自己的价,这无疑于鹬蚌相争,最终的得利者必然是CBOT。

  殊不知,黄大豆2号合约对黄大豆1号合约的冲击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每年进口1500万吨转基因大豆是个不争的事实,2号合约的实行势必会吸引大量的投机资金,投机资金涌现必然会使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当1号合约和2号合约价位出现较大背离时,就会吸引无数的跨品种套利者穿梭于两个市场之间,从而使两个品种的价差恰好在合理区间内波动,由此推动两个品种的均衡发展。这有什么不好呢?

  最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一边是对进口豆严格划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品种,另一边对其下游产品豆粕却不进行划分,进口和国产豆均可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割,这种不合理的交易组合,给压榨业、饲料业、养殖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岂止是一点点伤害。

  “廉价进口大豆、少用豆油配额、力争豆粕出口,将加工利润留在国内”,理应是目前发展大豆产业的市场策略。那么,大豆期货市场必须兼顾上游生产者豆农、中间贸易商经纪商、下游消费者用豆企业三者利益。如果上游的农民和下游的加工企业都不能顺利地进入期货市场,他们的生产风险得不到规避,那么资金的巨鳄和控制仓单的流通商就很容易合谋操纵市场。因此,尽快推出黄大豆2号合约,完善大豆期货市场避险体系,显得越来越迫切。(记者姜业庆)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