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70阅读
  • 0回复

孔子的诗歌美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真音
 

发帖
826
金币
1807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3-08-18

赵仙泉
  孔子关于诗歌的美学思想,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关系甚密。我们不可就诗论诗,否则抓不住根
本,难以理解其实质内容。

  通观《论语》,孔子之道的核心为"仁",而仁之用即为礼;礼的关键在于"正名",所谓"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颜渊》)是也。人若要达于诗、书、礼、乐,必先以仁为前提,《八佾》篇曰:"人
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礼、乐只是体现仁的形式。再者,孔子言诗每与礼、乐相提
并论。《述而》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朱熹注曰:"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
事;礼,以谨节文。……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也。"《泰伯》亦云:"兴于诗,立
于礼,成于乐。"此言诗只是激发志意,而礼可以树立人的行为,并以乐成之。谈到这里,我们应该阐明
诗、礼、乐三者的关系,以便明确孔子诗歌美学的本质。《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说,礼乐相互制约,礼必须同
乐结合起来,才能和谐不乱;乐必须以礼节制,才有所立,礼乐结合则为美。《雍也》:"子曰:'君子博
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无畔矣。'"此处所说的"文",当指六经之学,包括诗。学六艺要归于礼。博学
于文,在于明道;约之以礼,在于行道。只有约之以礼,才不会背叛孔子之道。《子罕》篇中颜渊叹
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意正相发。《季氏》篇也说:"不学诗,无以
言。……不学礼,无以立。"所以,礼是诗与乐的标准与尺度,诗与乐终究归之于礼。这样,我们理解孔子
的诗论就有了一把钥匙。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为政》)关于"思无邪"历来颇多异议。何宴《论
语集解》引包咸注:思无邪,"归于正"。邢昺《论语注疏》曰:"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
皆归于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朱熹曰:"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
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论语集注》)他还认为,"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
耳。读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诗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洧》
之诗,果无邪耶?"(《朱子语类》)诸家解释都有失偏颇,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思无邪"这一结论置于孔
子整个思想体系中来认识。事实上,《诗经》的思想内容有正有反,三颂为正,国风中的婚恋诗为反。孔
子基于"观民风,知得失,志考证"的宗旨,本着知己知彼的思想,以正为主,以反为辅,适要通之,以正
制反。所谓"思无邪"是从诗的教化作用着眼的,即"立于礼"。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诗者,持
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这里说明了诗有扶持和涵养人的性情的作
用,使人的性情不至于邪。孔子所谓"放郑声"、"郑声淫"(《卫灵公》),指的并非是郑风,而是郑国的
音乐,因此"无邪"与所谓的"淫奔"之诗的说法也是不相干的。理解了"思无邪"的真正内涵,也就容易理
解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了。

  《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兴观群怨和事父事君相提并论,表达了孔子的诗为世用的思想,体现了他的政治观、伦理
观。"兴",即"感发志意"(朱熹《诗经集传》),指对读者心灵的影响。"观",就是"观风俗之盛
衰"(《毛诗集解》引郑玄注),"考见得失"(《诗集传》)。"群",孔安国释为"群居相切磋"(《毛诗
集解》引),与"兴"相通,由兴及群,感化和合。"怨",则为"怨刺上政"(《毛诗集解》引孔安国
注)。孔子论诗皆就《诗经》而言,这四种作用的基础就是"诗无邪"。因为"兴于诗"还得"立于礼",所以
兴观群怨都必须受"礼"的规范。掌握了诗"兴观群怨"的功能,就有助于事父事君。在孔子看来,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是礼之大体,诗则为事父事君的工具。至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实际上指出了诗借鸟
兽草木之名,塑造"比兴"以取义,既有科学的认识功能,又有可资遵循的法则。但孔子论诗更多偏重的是
学诗与从政、修身的关系,对于怎样做诗却未直接发挥。《子路》篇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
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由此可知孔子十分重视诗在政治活动中的实际作用,这是春秋之世
的特殊情况,所谓"自王泽殄竭,风人辍采。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以成身
文。"(《文心雕龙.明诗》)。

  孔子十分赞赏子夏、子贡在理解诗时触类旁通的机敏。《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矣。'"子夏由绘画之事想到"礼",是由诗而及学。《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
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
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从孔子话中悟出义理之无穷,故引诗以明
之,是由学而及诗。从这两例中可知,孔门虽设教四科,但各类相通,尤重诗的寓意。

  孔子评诗,称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也是从他的伦理观出发的。《雍
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与"礼之用,和为贵"的精神一致。《诗大序》曰:"是以《关雎》
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进贤思贤之说不足取,
哀乐适中是也。韶乐"尽善尽美",合乎孔子无过与不及的中庸之道,所以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
味"(《述而》),而"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诗、乐本来理无二致,与礼无违。

  孔子论诗,始终强调其社会功用,对于后来形成"文以载道"的观念有极大影响。《述而》:"志于
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指六经之学,服务于道、德、仁。很显然,孔子认为道为主,诗为辅。
这种观点有其时代与阶级的根源,但孔子以诗的审美作用从属于教化作用的思想,是片面的。诗总离不
开"礼"的束缚,这是一种历史的、思想的局限。

(本文为作者在武汉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时《论语研究》课程的作业)
我不是过去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