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5阅读
  • 68回复

没有菩提心,即便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01-06
⬧ 菩提心:成为佛的种族
上一讲中的第一个问题和最后的讨论,两者非常相辅相成。其实这真的是关乎见地,因为不同的见地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我们称之为“所缘大所缘”(以大所缘为所缘)。在声闻乘中,轮涅之间的区别可说是更为坚固。而在大乘中,这两者有点像湿和水:既非同一事物,亦非不同事物。但你不能真正把湿和水分离,因为如果将湿全部拿掉,就没有水,水就不见了。所以当菩萨看着众生的时候,一公斤的众生即是一公斤的佛。基本上,这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半公斤的烦恼情绪就是半公斤的智慧。我讲述的方式有点偏向密宗,但也不全是密宗,即使在标准的大乘佛经里也有谈到这些。事实上,这部教文里也会讲到,或许是在第二品的时候,而且讲得非常有意思。种姓这个词在印度语里是jāti,意思是出生,有点类似继承人的意思,或物种(species)--我喜欢“物种”这个词。大家知道,种姓有其自身的职责(svadharma)。非常美妙的是,受菩提心戒的仪式里也有这个概念。到了大乘的时候,寂天等人便会说:“当你发愿要令一切有情证悟的那一刻,当你生起菩提心的那一刻,你就成为佛的法嗣,你就成为佛的物种。”记得之前的偈颂吗?菩萨就是如此看待大家的,把我们看作佛的种属、佛的种族。事实上,接着在第三品中说到:“现在这就是你的种姓。那么你的种姓职责是什么?你的种姓职责就是行菩萨道。”这就是介绍它的方式。听众:我想,他们说的佛子可能是指我们所谓的gṛhāṇa-paramparā。Paramparā(师徒传承)这个字指某一特定传统的传承,而gṛhāṇa也许是指居住在相同环境里的人。在我看来,这就是梵文“佛子”所指的意思。我们的确谈到种姓职责,基本上人人都是同一种姓,即佛种姓。其实上一讲的问题和讨论都是出自这一点。令一切有情全都证悟的愿望并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努力,这个愿望非常可行,并不抽象。愿一切有情证悟远远比达到世界和平容易得多,也比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容易得多。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01-06
⬧ 菩提心的利益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
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所有其他善德就像芭蕉树--芭蕉树会结果,但结完之后就没了,树就枯了--而菩提心却像如意树,菩提心所带来的善德会结出无尽的果实。菩提心也像可靠的保护者,即使我们曾经造下诸多恶行,但若我们突然找到菩提心,便可以安枕无忧。菩提心像巨大无比的火,能在刹那间烧毁一切的业和业报。在佛经中,经由弥勒和善财童子的讨论,解说了菩提心具有的诸多利益。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可以将这深奥的菩提心分作两类: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但我应该要再做些澄清。事实上,如果将菩提心分类,应该分为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但胜义菩提心在第九品谈到空性时才会讲到,而这里则是从第一品开始就对世俗菩提心有着大量教示。在世俗菩提心之内,又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之分。这两种菩提心的区别是:一个仅仅是愿望,另一个则是伴随这愿望一起的行动。因此,智者必须了解,在这两种世俗菩提心之间有许多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力量--愿菩提心能结出很多果实,而行菩提心能结出无穷的果实。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
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
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
像我们这样的无明众生,一旦真心诚意地立下誓愿要让无量有情众生获得解脱,那么自那时起,即使发愿者处于散乱、昏迷或沉睡之中,如此发愿的福德仍能如天空般无边无际地增盛。这是佛陀本人在其他佛经中详细阐释过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真诚地允诺要令一切有情解脱,就如同立誓或受戒。誓戒是一种纪律,誓戒也有如一个可以增长我们福德和善行的容器。举例来说,比如我们在世俗生活中不会杀人,但我们不一定会因此积累任何福德。我们不杀人只是因为懒惰或没有能力杀人,或只是因为没有理由这么做--我们何必杀人呢?但是如果我们受戒不杀生,那么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因为没有杀生,就连睡觉这样平凡、日常的行为也能积累福德。
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
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况欲除有情   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   有情无量德。
如果你立下一个大誓愿,像是希望令一切有情证悟,那么这是个很大的誓言。所以寂天说:如果我们发愿令众生从头痛等世俗痛苦中解脱,纵然是如此有限的想法,也会让我们有不可思量的福德,何况我们拥有令人赞叹的无量心念,例如令一切有情众生从各种苦和苦因之中解脱,这种心念和行为的利益还需要解释吗?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
是仙或天人,梵天有此耶?
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
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
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
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何况勤精进    利乐诸有情。
下一偈再次影射、暗示--也许这不是正确的词--有所谓的世间法,认为顺从父母和长辈是理所应当的事。当然,在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等地,这种文化十分强大。而寂天却在此评论道:即使是你的父母,他们是否有解脱一切有情这样宏伟的心念?是的,他们可能爱你,他们可能温柔待你,他们可能对你慈悲,但仅仅是对你而已,他们不会有想要令一切有情证悟的这种愿望。即使是最可敬的父母,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愿望。下一句可能是在对天神做些评论,例如帝释天、梵天、妙毗天、湿婆等。即使是这些天神,他们有令一切有情证悟的愿望吗?像是你的父母和所有这些天神、非天等等的众生,他们可能连做梦时都没有出现过如此贤善的心念;他们可能连做梦时也没有梦想过能令自己从轮回中解脱,更遑论让一切有情从轮回中解脱了!所以当这个解脱一切有情的愿望在你心中生起时,这是非凡殊胜的事。佛陀赞叹说,这个想要利益众生的愿望甚至比供养一切诸佛更有力量。菩提心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并将其安置于解脱大乐之中的愿心,这种心念的力量还需要解释吗?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
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
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
一切有情众生都想脱离痛苦,却又匆忙奔向造成痛苦之因;一切有情众生都想要安乐,却因为无明而彻底远离安乐之因。因此,有情众生失去安乐与安乐之因,他们被苦因所染污,受到无尽痛苦的折磨。菩提心这殊胜的心、觉醒的心,是希望满足这些众生对安乐的渴求,并令他们从苦和苦因之中解脱。没有比菩提心更伟大的善德,没有比菩提心更伟大的上师或善知识,没有比菩提心更大的福德。世间凡夫认为,懂得报答他人的恩德和慷慨,就是品行良好的人了,而菩萨甚至无需任何理由或原因就自发地为利益众生而行动,因此具备菩提心的菩萨拥有无量的福德与力量。

⬧ 菩提心是悲心与智慧的结合
我要将诸位的注意力再次导向菩提心,尤其是它与第九品所阐释的智慧相关的层面,因为我们往往在听到菩提心的利益时--诸如各位已经听到的那些,而且后面还有更多--会有一个危险,可能会把菩提心只当成是一种同情心。我必须强调,菩提心从来不是如此,真正的菩提心是悲心与智慧的结合--当我们谈论智慧的时候,是在谈空性。假设有一位初学菩萨刚进入这个菩萨的圈子,他没有任何背景,但深受这条勇士之道所吸引。然而我们知道,即使只是在理性上要熟悉空性这样的概念都很困难,所以初学菩萨必须从某处开始着手。当然我们会从慈心和悲心开始着手,但那样就能成为完整的菩提心吗?我一直在说:不行。所以要怎么做才行呢?要如何使这位初学菩萨的菩提心成为真正的菩提心?这就是为什么要有“愿一切有情证悟”这样的观念。这里有两点是你应该注意的:[1]你不是只给他们食物和庇护所,你是要给他们证悟--你希望、你发愿令他们证悟。这是一个要点。什么是证悟?再次重申,证悟就是证得无二。在佛教中,证悟不是一个你要去的地方,证悟是妄见彻底消失。妄见来自哪里?来自对二元现象的执着。[2]另一个层面是:这一切有情众生,不仅是你的父母、孩子,不仅是你的邻居、同胞,而是“一切”有情.....这有什么效果呢?这个“一切”“无量”的概念和“无二”相辅相成,因为像一切、无量这样的词语非常模糊。从实修角度来说,作为今天授课的最后内容:假设你有个生病或临终的邻居,你可以愿他安好、平安、健康,不仅如此,通过这个善愿的力量,也愿能引致他的证悟,这样就让菩提心完整了。但如果你只希望让某位特定众生免于痛苦,并将他安置于证悟的境界,这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在大家能够确切掌握空性等课题之前,我知道现在菩提心对某些人来说有点抽象。尽管如此,这个无量的心态是大乘尤为独特之处。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01-06
"据说佛陀传过三次法,有三次主要的教授。第一次传法是在鹿野苑等地,主要讲四圣谛等教法,主要针对那些思想负面和具有恶念的人...他的目的是要引诱那些完全沉溺于恶念、恶行的人,教导他们业力、转世等教法。
然后针对那些更成熟的人,佛陀开始传授“无我”等教法,因此他开始在王舍城等地教导般若波罗蜜多等大乘教法,例如《心经》--这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大乘佛经。在二转法轮时,佛开示了万法皆非实有, 甚至修道也不存在, 甚至涅槃也不存在。接着,在另一个地点、另一个时间,佛陀传授的教法就连空性这个观念也被毁去;这时佛引入了佛性、如来藏这个概念。所以,依据众生不同的能力与愿求而有不同的教法...”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01-06
学生问:上座部传承教导说,佛陀指引出通往解脱之道,但佛并没有将解脱赐给其弟子、信徒, 这一点和有神论信仰不同。而现在当我们说菩萨誓愿让人解脱时,那是什么样的解脱?只是从日常受苦中解脱,还是达到您所说的涅槃?倘若是后者,那是怎么做到的?是通过把他们变成菩萨,还是其它方式?
师答:很好,这是个典型的问题。我会学生问:上座部传承教导说,佛陀指引出通往解脱之道,但佛并没有将解脱赐给其弟子、信徒, 这一点和有神论信仰不同。而现在当我们说菩萨誓愿让人解脱时,那是什么样的解脱?只是从日常受苦中解脱,还是达到您所说的涅槃?倘若是后者,那是怎么做到的?是通过把他们变成菩萨,还是其它方式?
师答:很好,这是个典型的问题。我会用一两种不同层次作答。首先,在大乘佛教中,祈愿并为自己的证悟努力,却不管他人、不考虑别人,这几乎是一种自相矛盾——这是大乘佛教徒的想法,现在我们正在打开潘多拉之盒。 如果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 大乘人士听起来会觉得那自相矛盾,因为自他皆非实存,并不真实存在。这就是为何结合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法道可以变得如此复杂,除非你已对此相当熟悉。这是其中一个层次的回答。是,佛曾说过:我不能去除有情众生之苦,我不能将自己的证悟转移给有情;只有你自己才能办到,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解脱自己。佛陀说过类似这样的教言。在大乘之道中, 这依然普遍被人接受。但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讲,大乘有“缘起”这个见地:一切皆是缘起相依的。

等我们讲到之后的章节时,会对此有详尽的解说。例如,谈到安忍时,寂天说:假设有个令你非常愤怒的敌人,这样的敌人极为珍贵,因为只有通过敌人,我们才能培养安忍。因此,有极大的缘起性质含括其中。基于缘起这个观念, 我们可以创造出情况和环境,于是能为他人创造出证悟的条件。以此方式,解脱众生是可能的。这是一个方法。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大乘的发愿。

《华严经》最末部分的《普贤行愿品》即是大乘的发愿,祈愿的大意是:我的发愿会长久到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只要天空尚存,就有有情众生;只要还有烦恼情绪,就有无明众生。基本上,大乘佛教的发愿目标永无止境。通常说到愿望时,我们只敢许下一个会有结果、会有终点的愿望,但菩萨的愿望却非如此。像是地藏菩萨和普贤菩萨,基本上他们是在发愿永不证悟,因为他们的愿望是:直至有情全都证悟之前,自己绝不成佛。我们必须从很多不同角度来听闻这个发愿。其中一个角度实际上甚至在一般佛教概念中也存在着,即:我们不思索起始,因此也不思维终结。究竟的起始、究竟的终结皆非真实存在--这个概念有点复杂,像是无量、无边、不可估量、无边的见地、无量的悲心等这类词汇,我们是在这样的语境中思考要解脱一切有情众生。因此当我们说“一切” ,我们真的就是指“所有的”。这不是任意选定的,也不是像世界和平那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上这是可行的、可达成的任务。总结一下。我们可以问说:过去诸佛菩萨的愿望都实现了吗?你不能说没有实现,因为他们是佛,他们是全能的,他们有这个力量。

如果连他们的发愿都不管用,我们的发愿又岂能有用呢?但若诸佛的发愿已然实现,倘若过去千佛的祈愿有效,他们的愿望是一切有情获得证悟,那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我们为何不是证悟的?对此的回答是:实际上,从佛的角度来看,我们全都是证悟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用一两种不同层次作答。首先,在大乘佛教中,祈愿并为自己的证悟努力,却不管他人、不考虑别人,这几乎是一种自相矛盾——这是大乘佛教徒的想法,现在我们正在打开潘多拉之盒。 如果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 大乘人士听起来会觉得那自相矛盾,因为自他皆非实存,并不真实存在。这就是为何结合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法道可以变得如此复杂,除非你已对此相当熟悉。这是其中一个层次的回答。是,佛曾说过:我不能去除有情众生之苦,我不能将自己的证悟转移给有情;只有你自己才能办到,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解脱自己。佛陀说过类似这样的教言。在大乘之道中, 这依然普遍被人接受。但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讲,大乘有“缘起”这个见地:一切皆是缘起相依的。等我们讲到之后的章节时,会对此有详尽的解说。

例如,谈到安忍时,寂天说:假设有个令你非常愤怒的敌人,这样的敌人极为珍贵,因为只有通过敌人,我们才能培养安忍。因此,有极大的缘起性质含括其中。基于缘起这个观念, 我们可以创造出情况和环境,于是能为他人创造出证悟的条件。以此方式,解脱众生是可能的。这是一个方法。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大乘的发愿。 《华严经》最末部分的《普贤行愿品》即是大乘的发愿,祈愿的大意是:我的发愿会长久到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只要天空尚存,就有有情众生;只要还有烦恼情绪,就有无明众生。

基本上,大乘佛教的发愿目标永无止境。通常说到愿望时,我们只敢许下一个会有结果、会有终点的愿望,但菩萨的愿望却非如此。像是地藏菩萨和普贤菩萨,基本上他们是在发愿永不证悟,因为他们的愿望是:直至有情全都证悟之前,自己绝不成佛。我们必须从很多不同角度来听闻这个发愿。其中一个角度实际上甚至在一般佛教概念中也存在着,即:我们不思索起始,因此也不思维终结。究竟的起始、究竟的终结皆非真实存在--这个概念有点复杂,像是无量、无边、不可估量、无边的见地、无量的悲心等这类词汇,我们是在这样的语境中思考要解脱一切有情众生。因此当我们说“一切” ,我们真的就是指“所有的”。这不是任意选定的,也不是像世界和平那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上这是可行的、可达成的任务。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问说:过去诸佛菩萨的愿望都实现了吗?你不能说没有实现,因为他们是佛,他们是全能的,他们有这个力量。如果连他们的发愿都不管用,我们的发愿又岂能有用呢?但若诸佛的发愿已然实现,倘若过去千佛的祈愿有效,他们的愿望是一切有情获得证悟,那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我们为何不是证悟的?对此的回答是:实际上,从佛的角度来看,我们全都是证悟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01-06

学生问: 我想弄清楚两件事。一是:对于追随声闻乘并逐渐成为阿罗汉的人,是否有个时点让他们可以确实意识到,自己能在声闻乘和菩萨乘二者之中择一追随?他们会做选择吗?如果他们做选择,那个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其次,有没有人从声闻乘转去菩萨乘?
师答:这是一个持续性的争论。显然,你将听到的是一个出自大乘观点的回答,因为根据声闻乘的观点,没有大乘,所以没有选择可言。但是我也必须说,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上座部、声闻乘的人,他们也完全接受大乘之道。大乘的人对声闻乘有很多疑虑,这是我们要记得的。根据大乘佛经,据信佛的放光会令很多阿罗汉从灭尽定中出定,然后他们会追随更高层次的大乘修道,从而达至正觉。月称给过一个很清楚的比喻,他说,声闻乘和缘觉乘的这些阶段、成就都是由佛所做的分类,就如同当时出海的商人一般,他们的旅程漫长,历时无数个月,感到疲惫不堪,于是望见一座岛屿时会觉得可以休息而欢喜。类似地,在轮回里挣扎是如此艰难,在道上奋斗成佛是如此艰难。尤其在大乘中,我们说的是一劫又一劫的三大阿僧祇劫。因此,能鼓励这些众生、为其安置一个特殊位置是件好事。从某方面来说,这也与发心有关。有些特定类型的人,他们唯一的动机就是想要完全脱离轮回。从大乘观点来看,这种想要完全逃脱轮回的心态是略嫌懦弱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何有些人会这么想。另一个原因是能力,即我们所说的感知能力和根器。也许我应该用古典的方式来讲解。
各位知道,据说佛传过三次法,有三次主要的教授。

第一次传法是在鹿野苑等地,主要讲四圣谛等教法,主要针对那些思想负面和具有恶念的人,所以那时佛甚至会说:“我,净饭王之子,当我从前是一只鸟……”“当我从前是猴子的时候……”这些话暗示有一个我。因为他的目的是要引诱那些完全沉溺于恶念、恶行的人,所以必须教导他们业力、转世等教法。然后针对那些更成熟的人,他开始传授“无我”等教法,因此他开始在王舍城等地教导般若波罗蜜多等大乘教法,例如《心经》——这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大乘佛经。
在二转法轮时,佛开示了万法皆非实有, 甚至修道也不存在, 甚至涅槃也不存在。对很多人而言,这很难理解;对有些人来说,获得一些能思考的东西——像是某种法道--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佛却在此解构了一切。接着,在另一个地点、另一个时间,就连空性这个观念也被毁去;这时佛引入了佛性、如来藏这个概念。所以,依据众生不同的能力与愿求而有不同的教法。如果你是问,他们将来可否做选择?依据大乘的说法,他们应该可以做选择。

学生问:回到关于世俗谛和胜义谛的讨论,阿罗汉所试图脱离的这整个生死循环全都是在世俗层面吗?

师答:是的。

学生继续问:因此,如果一个阿罗汉认为他已经脱离其中,那不过是一个心理感知,他其实什么也没有脱离。

师答:对,非常好。

学生继续问:另一方面,虽然大乘菩萨誓愿要在这世俗谛的层面转生以帮助度脱其他众生,但是当他选择为了帮助别人而转世之时便已达到涅槃,所以那时轮回和涅槃变得一样。是的。既然轮涅相同,表示轮涅的究竟本性也是相同,即空性。

师答:是,非常好。

学生继续问:然后您说在那之后是佛性的概念,但我的理解一直都是:即使这个佛性也是空性。这个说法正确吗?

师答:是,很正确。
学生继续问:如果要做一张万法现象的组织结构图,例如,我们在图表最上方放上“空性”作为 CEO。接下来会有两个分支:有为法、无为法。然后在有为法里面可以有更多的分支,像是:无常、常、永恒、非永恒等等。我的问题是,这个组织结构图的顶端是空性吗?

师答:那要看你是谁而定。这是个严肃的问题,现在你谈的是十分细微的东西,这里要非常小心谨慎。不过既然你提出了,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甚至因此产生出不同的诠释方式,连在印度都是如此。表格顶端的这位 CEO,你似乎倾向于将空性放在那儿,这只是因为你受到了龙树、月称等营销人员的影响。如果你是亲近无著、世亲等人——他们也是伟人,你不能忽视他们——那么你就会放上如来藏,而不见得是空性。
学生继续问:而那是真正的意见分歧,不只是名义上的差别?

师答:对,这是很大的歧异,这是非常非常大的歧异。事实上,如果考虑人数,我会说无著和世亲那伙人的追随者人数更多,包括整个中国、整个日本!我认为禅宗等等都是无著那派的,虽然他们都读《心经》等经典,但如来藏对他们来说,极其重大。
学生继续问:您说从佛的观点看來,我们都是证悟的佛。这是因为我们有佛性,所以就有成佛的潜力?
师答:我想是为了沟通的缘故,所以我们必须使用“证悟”一词。但在实相上,甚至不能说是证悟,因为我们从来不是无明的。明白吗?
学生说:我要想一想。我明白问题所在了。

师答:问题在哪里?
学生说:我们可以从空性开始思索,暂时不谈证悟。如果有人说自己已经证悟,那从来不是。所以依据龙树的讲法,无明、证悟都属于空性。

师答:是的,不过这也产生了很多分歧。即使在西藏,如果你和噶举派、宁玛派讨论,尤其是噶举派,以及部分的萨迦派,他们更加偏向如来藏。值得各位注意的一点是,在佛学院里,我们对两者都做研读,但我们的研读方式是有策略的,而且这策略相当有意思。我们首先学习空性,在入学九年、十七年、廿二年之后的最后一个阶段,就在你完成学位或成为格西、堪布之前,我们研读的最后一本书却是关于如来藏的《宝性论》 。这是一个策略,而这个策略其实又是佛陀亲自施行的。我想是在《三摩地王经》中,佛举了一个非常美妙的例子,佛说:倘若一个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消化母乳,虽然这孩子非常想要喝奶,母亲却不应该哺乳,这时医生会建议母亲在奶头上涂些苦味的东西,于是孩子会逐渐不想吃母乳。两周以后孩子恢复健康了,医生知道母乳对孩子的长久健康是最重要的,这时必须诱惑他回来喝奶,于是母亲必须在奶头上涂些甜味的东西。类似地,佛说:为了真正毁去这个坚实的我执,首先必须教导空性。一旦安立空性之后,接着佛会引入佛性的教法。

学生继续问:尤其是在日本,这个“我已是佛”的想法导致了一些问题,甚至僧众亦然。因为我已是佛,表示我已处于究竟实相中,所以我可以为所欲为,毕竟我是处于佛的境界做这一切事情,因此或许这些寻常的道德戒律不适用在我身上,反正我已成佛。
师答:是,是,不仅日本,实际上这在很多不同情况中都存在着。这问题相当容易回答。 如果你已是佛, 意味着你已证得实相, 那么你就试试略过午餐和晚餐,看看会怎样。如果你会饿,如果你会渴,那么可能你仍具有轮回在持续运转的这个幻相,所以你不能用那个借口。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01-06

‍之前我们谈到人身是何其珍贵难得,以及得到人身之后不浪费它又是何等重要。我们也谈到人人都具有生起菩提心的潜能。某种程度上,这两偈也解释了一旦我们拥有暇满人身这个完美的容器——既是作为人身的物质容器,同时也是盛载一时善念的精神容器——菩提心便有了栖身之处,可以播下菩提心的种子,并且养育、增长菩提心。
⬧ 菩提心:解开习性的结缚
下一偈寂天还是在讲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是合宜的。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
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由于我们很难、很少生起善念,所以我们很少从事善行。然而可以说,我们非常熟悉对恶念恶行感到自在,造恶毫无困难。我们养成了这样的习气:连生起片刻善念都极为困难, 却非常容易有恶念恶行, 几乎像是自己的第二天性。根据这个比率,按照我们习性运作的方式,我们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成为所谓的“圆满者”。因此寂天教诫说:唯有菩提心,才拥有解开这习性结缚的力量和能力;唯有菩提心的善,才能超越所有其他善德。这又是一个重大的宣言,他所有的偈颂都是如此。
你会在这一品中经常听到这一点。
如寂天自己所说,他是依据佛经而给出这个教授。在某部佛经里,佛陀谈过菩提心,而且所举的例子相当极端。在声闻乘的道上,标准的佛教修道方式是次第修止和修观。通过修止,我们安定自心,使心调柔、具可塑性、可被训练;我们令自心听从我们,而不是我们听从自心,不是我们听从心的需要、愿想和欲求——这是修止的目的。然后我们修“观”。
修“观”的目标不仅是让心调柔、可被训练,实际上也是为了看见实相——一切事物的实相,包括我们存在的实相、我们生命的实相、无常的实相、痛苦的实相等等。
一切事物的自性是在根本上、本质上无法找到任何真实存在或本具存在的事物。经历修观的不同阶段会达到这类成就。这可以说是成就。接着是我们称之为阿罗汉的最后阶段,那时基本上断除了所有的烦恼,即那些令你退转、令你失去定、令你返至轮回的负面情绪。基本上阿罗汉不会回到轮回中,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令人赞叹的阶段。根据佛经所言,对一位阿罗汉而言,手掌和天空的大小是相同的,一手捧起的尘土和遍满大地的黄金是一样的。这边有人赞美,那边有人批评,对阿罗汉而言就只是个回音,诸如此类。阿罗汉是很了不得的成就。
但听一下这个大乘经典的开示:假设有五百位阿罗汉坐在一台空的马车上,没有人、没有马去拉车。这时佛陀突然经过,这五百位阿罗汉合在一起也许有足够的福德请佛用他的双脚拉车,但若骤然有人——还不是有菩提心的人,而是像我们一样听过菩提心这个名称的人——跃入马车,此人的功德足以使佛用自己的头颈来拉车。这是佛陀本人的宣言。在大乘经典中,对菩提心的力量有无穷无尽、一页又一页的说明。
《入行论》作为大乘佛经的一部释论,寂天基本上总结说:没有比菩提心更大的善德了。可能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我再三说过的,菩提心是唯一或是其中一个真正完全结合方便与智慧的法道。你们有些人或许会觉得这是很寻常的大乘沙文主义、大乘精英主义等等的讲法,但既然我们选了一部大乘论典来讲课,就别无选择地只能从大乘观点进行讨论。我应该告诉各位:在很多佛教徒的情况里, 比如上座部、声闻乘的状况中,他们甚至不认为大乘是佛所传授的教法。在声闻乘这个宗派里,所谓的恶行,如妄语、杀生、偷盗等等,全都是恶——就这样,仅止于此,依止这条法道的人应该约束自己不造恶。

而在大乘,一旦你选择大乘之道,如果在特定情况下你不去偷盗、你不撒谎,甚至你没杀人,却可能因此破了菩萨戒。所以从这方面来说, 大乘之道非常大胆, 是令我们不得安稳、无立足之地的重大步骤之一,真的非常重大。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这里开启了大量的议题,但我想沿着教文讲下去,大家会听到进一步的解说。 在此你需要理解的是: 唯有菩提心胜过其他一切善德。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01-06
⬧ 菩提心:最有利益的法道

佛于多劫深思惟,见此觉心最饶益。
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
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
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
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
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接着教文继续说:往昔的善逝做了很多研究、闻思和禅修,一切善逝众都不约而同地见到,菩提心之道是最有利益的法道,是可以无需历经千辛万苦就能救度无量有情之道,也是可以为有情众生断除数百种不同痛苦之道。那些想要将众生从种种不安适中拯救出来的人,那些想要享有百种不同安乐的人,不能失去菩提心。如果一个凡夫生起了菩提心, 那么即使是如你我般的无明众生,也会瞬即成为佛的法嗣。并且,即使凡夫心中只是一时生起了菩提心,也会马上成为被礼敬的对象——不仅人类,甚至天神也会礼敬他。这些偈颂全都伴有很多相关的故事和例子。这里也有一点“影射、暗示”——也许这两个词不合适,但我找不到正确的词。在很多宗教中,包括佛教声闻乘之道,会有一种心态:觉得我们的身体不好,认为它是肮脏的,有点鄙视这个身躯。而寂天对此的回应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个身体,虽然可能现作不净、无常且会衰败等等的,但是如果种下了菩提心,那么就像炼金术,使我们这个身体突然变得弥足珍贵。因为正是通过这个身体,我们才得以成就佛身。因此,智者一定会坚定地具持菩提心。关于接下来这偈有一个例子。我想在古印度有个习俗是去大海、海岛中寻宝。为免沉船,那些专家会扔掉许多半宝石,只留下最珍贵的宝石。这里寂天说:在众多善念、 善行和方法之中,诸佛菩萨已经发现、确定菩提心最为珍贵。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01-06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 暇满人身 ⬧

下来是正文。一开始寂天就告诫我们:我们拥有这个珍贵的人身。
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珍贵人身意味着什么?珍贵人身的基本意义就是:相较于许多其他众生,人类拥有更强大的能力分辨善恶。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个珍贵人身,但这并不容易获得,而且它十分脆弱,不是得到之后就不可毁坏。这种人类能力、人类的存在状态可以剎那间消失。医药之类用来巩固人身、令其健壮的一切事物,同样可以造成人身的毁灭。此外,基本上我们可以想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人身的致死原因。在此我需要澄清一下“为什么人身这么重要”,让我们再回到第九品。人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智慧--唯独在人道才有更多机会了解智慧,才有能力实际观修并证得智慧。论中对此有很长的解说,我就不细讲了。尽管天人和阿修罗可能力量更强大、更富有,但是对于寻求实相者而言,金银财宝一文不值,权势也一文不值。这里说的不是人类至上主义。一切众生平等,蚂蚁和人之间并无分别,这里的区别只是基于了知实相的能力不同。即使天人也不具有人类这样强大的能力,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散乱、享受、娱乐,有太多的物质能力。而我们人类似乎是紧挨着受苦而活着,即使我们可能拥有财富、健康、能力,却随时可能经历痛苦--可能即将到来,或者就在此时此处、就在你面前。因此,我们确实有绝佳的机会了解实相。这就是为何寂天说,人类确实具有了知实相的机会,这个机会非常稀有,不要浪费了。

⬧ 菩提心:成为菩萨的条件 ⬧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下一偈非常非常重要,许多其他大乘论典一再引用此偈。我现在要使用一个佛教术语,这是大家迟早都要熟悉的:菩提心。之前解释过,“菩提心”这个特殊的心也被称为觉心、殊胜心、证悟心等等,它的成分不只是慈悲善良,也包含对实相的了知。了知实相即是让心成为菩提心的方式。拥有这种菩提心的人被称作“菩萨”。我们能加入这个团体吗?我们可以成为这种勇士吗?如何才能成为勇士?如何成为勇敢的菩萨?这是问题所在。设想我们在一个募兵中心里,你想被招募,我们需要列出你的条件,例如写下你有哪种脚、是不是扁平足等等。显然,如果有扁平足就无法加入军队。我猜如果没有手指也无法加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某些标准:你健康吗?你失明吗?你失聪吗?要满足各种条件才可以加入这个军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菩萨?寂天的答案是:“犹于乌云暗夜中,剎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褔意。”他不在乎你是否扁平足,也不在乎你是否聋哑或有任何其他问题,你需要的只是具有一次慈心的觉受--甚至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只要在你生命中的某时某处有过这种觉受就够了。
对此的论述颇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从理智的角度来探讨,你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没有像希特勒那种一生中从未有过丝毫慈心的人吗?”这只是个假设性的说法,但的确有人会说:“有些家伙实在非常恶劣,完全不可能有慈心。”然而依据大乘佛教徒的说法,绝不可能有这样的人。这是典型的大乘佛教想法,或者应该说是印度人典型的扭曲心灵。印度人的心灵非常扭曲迂回!他们是这么想的:假定我是菩萨招募中心而你想要成为菩萨,我的问题会是“你知道怎么伤害他人吗?”“知道。”至少你知道怎么揍人一拳,你知道这会令他人痛苦--我需要知道的就只是这个。
你要想加入这支军队,我就只需要听到这个。为什么?这就是扭曲迂回之处:因为任何人只要知道如何伤害他人,就意味着知道他不喜欢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仅此一点即可被运用为生起悲心和慈心的基础,这是你唯一需要的。基本上没有人有借口不能加入,即使这听起来像是强迫性征兵。通常你可以去医生那里拿一个假证明,说自己的肺有问题之类的,但在这里,没有人有借口,每一位众生都具有构成菩萨的基本成分。在这一偈中,寂天更明确地说:人人都有昙花一现、生起慈心的时刻,即使是最邪恶的人亦然。他举了一个非常令人赞叹的优美例子:一片漆黑中的闪电。闪电出现时,黑暗中瞬间有了光明。同样地,虽然我们确实有这么多仇恨、嫉妒、嗔恚、骄慢、羡慕等各种情绪,但有时我们确实也会有无条件的慈悲感受--正是那种感受。这个偈颂还有一个涵义:他将此归功于佛的加持。突然间,他几乎像是有神论者在讲话,就好像这种善良也是来自佛的加持。在座有些人可能会想:“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要相信佛就是神吗?”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两年之后,当我们讲到第八品的时候,如果我还记得要解答这个谜题,届时会向各位解释为何如此。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01-06
“菩萨是了知实相或证得实相者,意指拥有这种智慧的人。智慧加上怜悯心、同理心、悲心、欢喜心、慈心,具有这些的人才是菩萨。”-

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可能是我们能值遇的最深入、最美好、最系统的修心训练之一。这部论典不只是简单告诉我们如何对治粗烦恼、妄念和焦虑,它还教导我们以更加深刻的见地探究心的本质:为何需要修心,如何修心,以及究竟而言,为何无需修心。
离线格力琼寺

发帖
456
金币
0
威望
6
贡献值
6
开心币
459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01-06
师说:假如你真的想要听闻大乘经典的话,你要以超越一般思维的方式.....
|前 言
‍如同迪欧卡教授所提到的,这绝对是个独特的场合。我在伦敦读书时跟“佛教研究”有所接触,并在多年后有机会授课,于牛津大学教了一学期的佛教哲学。不知何故,我们在印度和大亚洲区研究古老智慧时,也套用了西方学术界所谓的“客观”态度。所以今天这个场合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是由我这个宗教人物在讲课,而且这整个形式和仪式——这些花、香、雕像,以及礼敬和优美吟唱等等--对学术界来说,可能都有些陌生。当然,我们必须欣赏批判性研究。事实上,有个认知很重要: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属于少数几位真正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的伟人。他自己说过,永远不应该只看表面就接受其教法,而是应该经过分析和思考;若是好的,才应该接纳为道途。
其实我认为,这是非常印度式的价值观,这大概也是印度人好辩的原因。有时印度人会同时争论不休,每次我看电视时,总是搞不清哪个人在说什么。在 Times Now 那个新闻频道里,他们全都同时发言,却似乎还能相互沟通,这是我还没学会的本领。究竟什么是“客观”?其实没有“客观”这一回事,尤其是对佛教瑜伽行派和唯识宗而言。但凡有人心的涉入,就永远是主观的。话虽如此,在场的学者或许能以个案研究和分析的角度来欣赏我们创造的这些仪式和细节。
接下来我要试图讲述的《入菩萨行论》是源自印度、经过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内容。事实上,因为寂天是古吉拉特人,所以这部《入行论》是那烂陀大学一位古吉拉特人的杰作。虽然我相信这必然掺有许多的稀释和讹误,尽管如此,我仍然要使用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思维和传统方法所影响的教学方法。或许对各位来说,这又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我不是在说自己是具格上师,但印度似乎也开始欣赏“师徒传承”的价值。而且可能不只印度,甚至西方、大亚洲,包括中国、日本都是如此。或许这是值得思考的现象,因为现今的教育已然迷失方向。现在的教育不再提升我们,甚至无法让我们自认有能力去爱、去原谅、遗忘、关怀或互相包容。事实上,当今教育体系真的令我们压力重大,而且令我们变得非常贪婪疯狂。我很高兴能再次讲述这部教文。约二十年前,当我在佛学院仪式性地结束佛学学业时,即发愿要在五大洲至少各讲一次《入行论》。
此愿不仅已经圆满,而且我还一直在讲授这部教文。我真的非常高兴能再度讲解此文,因为我们都经常遗忘寂天提醒发愿菩萨所该做的大部分事情,所以讲授此文至少会让我感到很愧疚,这是好事。其实在座很多人单是从我这里就听过两次《入行论》,如果这次再听完,就是第三次了。各位似乎坚持不懈、不断前来听闻此教法,我把这视为对菩萨道的鼓励。这部教文非常广大,却受到大家的极度钟爱。密续的每位上师都一直不断鼓励大家研读这部教文。并且,首先研读的就是这部教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述,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极为优美——用藏文读诵,实在非常优美。即使我用英文阅读,都觉得很优美,我相信用梵文阅读一定更加优美。
乍看之下,你可能会觉得其中的某些比喻、隐喻或技巧有些过时,但是你不应该骤下结论,因为若是了解《入行论》的完整背景,就会发现它非常具有前瞻性,也非常跟得上时代。相较于过去,我觉得研读并思考这类教文在当代尤其重要。因为在座很多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已有批判性思考的扎实基础,所以虽然我会保留上师们的部分教谕,用非常传统的形式来讲授,但我不一定会按照章节顺序讲解,因此我们可能会先讲第九品《智慧品》。不过,最终我总是会回归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也就是传统佛学院的教学方法。传统上,第九品被视为最困难的一品。之所以困难,是因为第九品在探讨不易讨论之事。研读第九品需要一定的勇气,勇于脱离自己一向感觉舒适的范畴或框架,这非常必要。如寂天亲言:“佛说了种种不同层面的法教,全都是为了智慧而言。”若是没有第九品,其他章节全都毫无意义。
正是第九品《智慧品》让《入行论》的每一偈都弥足珍贵。但是若没有其他品所讲的教示和技巧,只是知识性地探讨智慧,也行不通。尤其若是真的想要证得智慧,就必须具有其他品所讲的教示和技巧。希望第九品也能让你发觉,大乘佛教所说的智慧毫不神秘或超自然。其实,希望你会发现寂天所说的智慧非常简单,简单到让人受不了--非常简单,离我们非常近,就在我们眼前。像是眼睫毛,离得太近,以至于看不到。因为我们看不到、察觉不到如此简单的智慧,于是我们经历各种没必要的痛苦、迷乱、问题、烦恼等等。真的,这智慧毫不神秘。然而,虽然这既不神秘,也不是什么超自然的事物,但我们有些人却早已视其为神秘难解,而这样的观点也被宽容慈悲地接受,我们容许你认为“智慧是非凡、特殊的”。寂天给我们各种看似仪式性的方法来得到这个智慧。虽然智慧无法被获得或取得,但我们会使用像是“得到”或“获得”这类词语来修心,来带领自己臻得这种单纯。因此,我可以假设性地说:等到有天你发现这个智慧了,那时你会觉得非常可笑,自己竟然经历了这么多不必要的迷宫、步骤、阶段;
你居然经历了这一切,实在可笑。不过,当你看到自己的邻居,当你看到尚未证悟的朋友时,你也会有悲心,并且明白那些迷宫、法门、仪式都是必要的,这就是所谓“智悲双运”的时刻。当这发生时,我想就是完全证得菩提心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