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依据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广雅·释天》:枝者月之灵也。古人以十二地支纪月本就是以月定枝,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逐渐地,干支就演变成历法的纪年、纪月和纪日方法。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
农历和干支纪年基本都是在先秦时期同时产生,相互配合使用。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就作为历法的纪年方法流传至今,虽历经数个朝代从未间断。干支纪年和皇帝年号相结合使用,就非常易于推算时间。
反观二四节气,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可见,农历和干支自古以来就是相互配合使用,且早于二十四节气产生,故不应以节气划分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