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85阅读
  • 0回复

可怜啊,可怜啊,中国政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kb
 
发帖
8
金币
77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4-10-02
总之,轮轨高速经济效益差是不可取的。
>   (新干线技术差不多是日本仅有的没受到真正竞争的技术,担心由于世界上
其他
> 国家无人采用和在可预见的将来无人采用,新干线技术在日本已经陷入难以为继
的境
> 地,虽还有成长和改善的空间,但新干线技术的前景是黯淡的。中国如用新干线
是货
> 真价实的为一蹶不振的日本输血,而且由于中国的示范作用,新干线技术作为全
球高
> 铁标准的可能性大增。如新干线技术成为全球高铁标准,日本
> 可以轻易获取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利润,如此,日本的再次起飞不是不可能的。这
是日
> 本政客、资本家和亲日汉*们弹冠相庆的真正原因,而中国将再一次吞饮“运
十”苦
> 酒。以中国自己的技术为主建造京沪高铁是天之所经、地之所义,任何制造第二

> “运十”悲剧的人难道真的以为他们是不需要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的吗?) v
据我
> 所知,高速铁路技术(集中牵引式)最重要的是其机车(即火车头,按照我国及
法德
> 等标准为列车头尾各一个火车头驱动,即集中动力牵引式;而日本新干线为每节
车厢
> 自带动力,即每节车箱都有电机驱动,即动力分散式动车组。二者完全是不同制
式,
> 根本无法兼容,而以未来的全国高速铁路联网的战略目标计,中国不可能引进若
干个
> 彼此不同的控制系统,而若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相当于完全屏弃我国奋斗20多
年来
> 的包括“中华之星”在内的成果显著的高铁技术、及50多年的铁路机车的一切成
> 果)。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的提速,国内对高速铁路机车已经有比较充分
的研
> 究、与制造经验,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我们的“中华之
星”与
> 国外的差距基本不大,部分指标甚至超过国外同类,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全面赶上

> 外,培养成为我们继造船、机电等出口拳头项目后又一核心竞争力产品与高铁产

> 链,而急于让国外技术特别是日本技术建设,不但是对国内已经成型的自有知识
产权
> 高速铁路技术的毁灭性打击,如同当年为与波音合作毁我运十,公元胶卷与富士
控股
> 合作,结果被日本强政购买比国际价格高出4倍以上的日本原料,并故意搁置公
元商
> 标,结果这一当时国内胶卷行业的优秀企业,没有几年便破产,令国人扼腕叹
息。
> (令人遗憾的是
> 新任铁道部部长等人,似乎过分“崇拜”日本技术,希望从国外进口技术让中国
铁路
> 来一个所谓的飞跃式发展,可是他不懂得中国铁路设计技术与国外相比落后不
大,而
> 真正落后的是管理和制造工艺,这是进口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愿望与结果完全

> “南辕北辙”、“头疼医脚”!!正因为他的铁路飞跃狂想而中止了国人奋斗了
20多
> 历年的所有有关研究,特别是高速研究项目??如此丧失独立权利的“飞跃”是
真正
> 能飞跃到一个新的高度,还是会飞跌入不能自拔、受制于人的泥潭???因此大
家目
> 前要做的不是采用何种模式{集中牵引式机车还是动力分散式动车组}之建议,而
是力
> 促加大国内高速自主研究之建议,以及中国铁路企业改革之建议,力促打破国内
铁路
> 企业小而全的模式,建立专业化的现代铁路企业,并真正将铁路企业推向市场,
优胜
> 劣汰,只有这样中国铁路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   另外,铁路技术还有其特殊之处,其后备维护工作量巨大,而且时间动辄以
数10
> 年计,我们不掌握关键技术,让日本从中任意高价买其设备、耗材,其不是拿国
人民
> 众的血汗钱长期为日本供血。(日本新干线每列高速列车运营90万公里(约3
年)后
> 全面解体”进行大修,检修工作之烦重可以概见,关于列车寿命,在日本一般为
> 13~15年,到期后即报废,与欧洲30年的要求相差很大)。因此,眼前,日本人
要价
> 低,其凶险用意决不可以善意估之。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鲁布革水电工程是改革
开放
> 后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第一个工程,在国际招标中,众多施工单位,惟独日
本要
> 价最低,当时,我方都以为日中友好,日本技术又高,工程交给了他,没有想
到,日
> 本人利用开放之初,我们懂国际招标的人很少,利用合同漏洞大肆掠夺、索赔,
一改
> 合同签定之前和蔼样子,举个例子,当时合同中要求提出中方提供通往施工场地
的简
> 易道路,咱们以为就是普通临时道路,日本人当时也没有异议,但施工结束后,
其却
> 提出临时道路不平,使得其车辆磨损,索赔了我方数百万美圆。最后完全结算
后,各
> 项开支中国付出的款项远多余当时参与投标的其余厂商的标底,这就是日本人口
头的
> 所谓优惠、不赚钱项目背后的
> 险恶面?
> 安彩高科也经历过同样的悲剧,当年也是因为日本人的报价较低而购买了日本的
生产
> 线,结果是差点儿就断送了这个企业,最让人寒心的是,日本人在交付工程时,
故意
> 将保障玻壳质量关键部分的参数设置成只能出废品的参数,结果,当时安彩的废
品堆
> 满了整个厂区、甚至机场的跑道,还好,经过国内科研机构的攻关,最后解决了

> 题。在以后的技术引进中,他们再也没引进过日本的技术,
> 从安彩的老总到普通员工,无不对日本人的险恶深恶痛绝。 我们一次次的上
当,还
> 不够吗??这种情况如果在京沪高铁中再上演一次,由于京沪高铁的特殊的重要
性,
> 那绝对是一场民族的大悲剧!!!
>   主张采用日本技术者的最主要的论点大体有三个:技术先进、要价低、日元

> 款。下面进一步一一分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