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78阅读
  • 4回复

黄亚生对上海文化的批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文/黄亚生

  明案,黄亚生教授的新著《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企业家与国家》(Cap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ntrepreeurship and  State),最近获得了英《经济学家》评2008年最佳图书奖。我在网上搜索到黄氏关于上海模式/上海文化的相关批评,有关文献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观点采访,一是他的文章节录《创新精神正在从上海迷失》,选刊于此,以供参考。标题是我加的。

*浙江模式与上海模式*

  如果说19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扶持发展农村个体户和个体乡镇企业,那么到了1990年代,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扶持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转型和改造。黄亚生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策取向由扶助个体私有制向扶持国有经济的转化过程,前者以浙江模式为代表,而后者的典型就是90年代出现的上海模式。

  黄亚生教授说:“与上海模式相比较,浙江模式是中国最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精神、市场化程度和个体化程度最高的发展模式。以个体企业为主导和国有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的主要区别不在于产值的增长,而在于真正获利的是哪些人。”

  黄亚生教授的研究显示,在1980年代,中国农村人均家庭收入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这10年也是中国脱贫成就最显著的时期,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在这个时期共有1亿4千4百万人口脱离贫困状态。到了90年代,农村收入从80年代的两位数增长急剧下滑到4%左右,脱贫人口也只有6千200万人。

  *后果不同 依赖出口*

  黄亚生教授指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后果,对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说:“可能我们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是实际上最严重的收入不均的国家之一,贫富差别可能仅次于拉美国家,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1980年代,中国的贫富差别缩小了很多,到1990年代却急剧恶化。我认为这和两个时期不同的发展模式有关。”

  90年代农村经济的停滞,导致成千上万农民涌入城市打工。黄亚生教授认为,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存在使得任何企业决策者都会做出类似的决定:他们牺牲了研发,而青睐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与此同时,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国内市场消费疲软,推动中国逐渐走上了严重依赖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

  *纠正上海模式*

  黄亚生教授最后强调,所幸中国现任领导人似乎正在纠正1990年代的“上海模式”的弊病,他观察到,中国农村家庭收入正在缓慢回升。

  黄亚生说:“他们正在试图回到1980年代的模式,在许多政策性提议做出政治性的选择。他们已经做了许多正确的事情,比如废除农业税、免除和减少了农村学费和其他教育、医疗费用。目前正在拟议实行的土地所有制改革等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创新精神正在从上海迷失

      印度的领导人对上海模式十分着迷,他们试图使孟买变成第二个上海。这个幻觉完全是被上海浦东模式的表面所吸引,并没有真正理解上海城市发展的内在原因。没错,上海是在飞速的发展,然而,绝大多数的发展所带来的收益都涌向了大公司(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到了居民手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低收入的上海人发现他们和富人群体之间的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大。上海有强大的政府,但是企业家和创业精神与中国其他省份相比却逊色得多。此外,根据统计上海的创新也非常少。难道这会是孟买想要学习的方式吗?

  上海模式在印度非常响亮,印度知识分子和商人常常极其愤怒地质问“为什么孟买不能更像上海”,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是一位牛津毕业的经济学家,精通人文学,但他仍然视上海为榜样。在2006年3月的一次演讲中他说:“当我说到将孟买变成上海时,很多人想知道我脑子里在想什么,给孟买的未来描绘一幅路线图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我确实相信孟买能从上海学到经验并重新变革它自己。”

  他对上海快速崛起的向往表现了印度人对上海经济模式的深度赞赏。但他对这个如此赞赏的城市其实知之甚少。关于上海,一些人认为他是经济发展的榜样,是中国繁荣的象征;另一些人则认为持第一种看法的人是因为他们完全不了解上海模式的根本。

  绝大多数对上海的赞誉源自视觉的观感。仅仅看看上海给人印象深刻而且壮丽的外观,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很明显的。《经济学人》在2005年3月一篇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文章中指出,印度已经重叠了他和中国的较量。为什么?作者在上海和孟买之间进行体验旅行比较两个城市来证明他的观点。回到上海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比如新的摩天高楼、钢筋水泥的丛林;回到孟买则更踏实,那没有新的机场,唯一的创新就是移民局改良了排队系统。因此这篇文章得出结论:尽管它的邻居正在进行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是印度在可以看到的地方正在原地踏步。但这是事实吗?

  上海有很庞大的GDP数字,然而GDP数据很复杂。它告诉我们经济活跃程度的水平,但是它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关于收入的分配情况。20世纪80年代,当上海的人均GDP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有所下降的时候,平均居民收入反而有所增长,尤其是郊区居民收入。从1990年开始,上海市的人均GDP数据增长的速度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但在1993年的顶峰之后,上海市的郊区居民的收入与其他地区相比,呈现退步趋势;上海的城市居民边际收入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增加的,但增加的速度实在太慢,大约七年左右增加一点。

  为何上海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假设是国有经济可以在居民平均经济福利增长迟缓的情况下实现发展。比如,国企可大力投资,然后通过利润分配过程获得巨额利润;政府财税收入丰厚,可以支持大型的投资项目;但居民收入因为高税收而降低。相反的,真正的企业主导型经济只有在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发展。在企业驱动型的浙江经济中,城市的人均GDP比上海高。一个逻辑上的推论就是:浙江的GDP表现与其平均的居民家庭收入成正相关关系,上海则相反。与浙江人均GDP、城市家庭收入和农村家庭收入以及与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上海以上指标的关系完全相反。在政府主导的上海模式和企业驱动的浙江模式下居民所享有福利的区别不言自明

此外,让我们再看下上海的创新能力。专利技术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很好的标准之一。上海被证明在专业获得方面非常薄弱,尤其在以下两个因素中更为显著:一是上海起初在八十年代是作为技术创新的领先者,但九十年代后开始落后;二是上海接受了中央政府大量的资源投入,通过大量的投资,一个世界级的基础设施使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但上海似乎没有表现出有中国本土竞争力的经济景观的区域性质——并不具有较强创新性和不断升级的技术和产品能力。

  1987年,共有575项专利被授予上海的个人和机构。当时上海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仅仅过了四年之后,1991年,上海专利数量的排名就跌倒了第九,上海不仅排在了北京之后,同时也排在中国最大的两个农业省份四川、河南之后。从这些排名结果不难发现九十年代上海的创新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九十年代的前五年,上海的专利排名在9和10之间徘徊:而九十年代的后五年,上海的专利排名在6和8之间徘徊。2004年,上海的专利排名上升到第四,位居广东 、浙江和江苏之后。上海科技技术潜力很大,他本来有能力阻止其技术地位的下滑,但它始终未能恢复到过去八十年代中期的那种技术领导地位。

  事实上,相比浙江和广东,上海有更多的工程师、科学家和大学;在做研究的科学家数量上,差距更为巨大:上海的科学家数量是浙江的5.9倍,是广东的2.37倍。上海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较浙江和广东更多,甚至在政策和立法方面上海也获得了较广东和浙江更为倾斜的政策。

  促使上海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上海的私营企业非常薄弱。事实上,印度应该有能力从观察上海的城市发展中归纳出这个事实。只有政府才有资源和能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同时建造3000多座摩天大厦。从逻辑上而言,这个城市的私营企业部门一定是相对很弱的。

  我们可以把本土私营企业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小型家族企业和夫妻店,第二类是较大的私营企业。上海在两类企业方面都非常落后。这两个问题能够反映关于创业家精神的变化。根据2004年商务部的调查,上海的本土私营企业数量非常之低,这很容易使人得出上海没有创业家精神的结论。1991年上海几乎没有一个个体户,情况在随后几年有了很小的改变。1996年,每100户城市家庭中有2.3个个体户,2004年这个数据为5。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相比,上海总是位列底部——1996年倒数第九,2004年倒数第三。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海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平线是建立在垄断资源的公共部门和大规模外资进入的基础上,而非具有活力的本土私营企业部门。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不是应该只强调政府部门和外资利益,而忽视本土企业的发展?

  (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12-29
黄亚生:我宣扬印度是为了刺激中国

世界经济学人ECONOMIST.ICXO.COM ( 日期:2006-07-07 13:14)世界经济学人今日最新资讯

     一篇文章有时会成为历史的“晴雨表”。1947年,“X先生”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首次公开提出“遏制”战略,宣告了“冷战”时代的到来。2005年,郑必坚在《外交政策》发表了《中国向大国地位的“和平崛起”》,世界迎来了中国的崛起。
  2003年7月,《外交政策》刊登的《印度能赶超中国吗?》同样成为了历史的一个标点,这篇文章是中印“龙象之争”的始作俑者,由黄亚生与当时同在哈佛大学执教的印裔教授韩太云合著。一直在研究中国问题的黄亚生从此被更多的人知晓。中国的学界、企业界对他的关注和了解主要来自于他这篇文章及2003年出版的著作《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Selling China)。
  在中国大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FDI)、外资倍受欢迎的背景下,黄亚生指出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某些不足而非长处,甚至存在“外资依赖症”,无疑是需要勇气的;而他说印度在很多微观方面超越中国,并将是竞争对手,也引起了争议和误解,似乎他批评中国,却成了印度人的“英雄”……
  很多人在报刊(如英国《金融时报》)上认识他,学生在商学院(他2003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听他讲课,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在他做调查研究时跟他交流,熟悉他的人还在达沃斯论坛碰见他。黄亚生在书中写道,“作为一个出生、长大在中国和关心、热爱中国的海外学者……如果我能够说服哪怕只是一位读者认识到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要性,我的意愿就满足了”,也让人对他个人产生好奇。
  5月26日,黄亚生在北京参加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中国改革开放论坛举办的中印研讨会,并在此期间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

  哈佛印记

  黄亚生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是报人的家庭,父亲黄钢是中国著名记者、报告文学家,曾任《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不过,黄亚生却没从事新闻,他更喜欢研究过去二三十年发生的事情,即使对当下也用长远的历史角度去思索。当然,在父母潜移默化下,他培养了最初对书、对学问的兴趣。像很多经历“文革”的人一样,黄亚生回忆说,“我们那一代人后来能上大学、取得一定的成就,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
  尽管告诫过“不要去做文学,文艺界很复杂”,但父母从来鼓励黄亚生看书。他小时候看了很多书,如西方文献、美国政治、雨果等,后来才看了父亲黄钢的代表作《永不消逝的电波》、《伟大的变化》、《亚洲大陆的新崛起》等。黄亚生的爷爷黄负生是中共一大时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之一,毛泽东曾称赞“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与革命家的父辈相比,黄亚生说,“到了我们这一辈,我现在在商学院,我哥哥是投资家(黄晶生,原软银亚洲、现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确实某种意义上讲是‘背叛了’他们……”
  但传承还是有的。黄钢写过一篇有影响的社论《美国总统输了》,批评美帝国主义,2004年11月,黄亚生也写了一篇关于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的文章,论及他如果当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算是对父亲做了一次专业上的致敬。
  1981年,黄亚生到哈佛大学读本科。他最珍视的是在哈佛接受了西方人本观念的熏陶,在设计及评估政策、制度时,要看是否尊重个人的权利、是否符合个人的福祉。他当时“洋插队”生活艰辛,课余在食堂、图书馆打工。他还当过校园警卫员,夜间巡逻,人家都在开Party,他只能旁观,社会地位的反差对他刺激强烈。饶有历史意味的是,他想起小时候,如果父亲有朋友来访,他也在外头站岗……
  哈佛校徽上只有一个词:Veritas(拉丁文的“真理”),黄亚生觉得这就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同学很多都去了华尔街,但他不喜欢应酬,选择了做学术研究。他在商学院做教授,用数据和案例研究分析中国社会及经济,很快就成为美国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之一,是CNN常邀评论员,并曾在“吉姆莱勒新闻时间”和“晚间时事”担任客座嘉宾,俨然像个学术明星。
  他自嘲道,“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上电视,我现在再也不去了!美国的电视庸俗得不得了,找我基本就是谈中国(比如台湾问题),不在乎你研究什么,还断章取义,把我们当猴耍……”他最近一次上电视是在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深入探讨中印比较。现在,他更愿意给《金融时报》写文章。“以我的个性,我绝对不追求出名,但如果能出名的话我也高兴,我不是清教徒,无所谓,我最终是希望把学问做好。”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12-29
 打破FDI外资崇拜

  在以FDI和中印比较研究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之前,黄亚生的研究课题侧重于政府政策与制度问题,尤其是过渡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96年,他出版了《中国通货膨胀与投资控制管理》一书。他是最早提出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国际知名企业的学者之一。
  相比诸多研究中国的经济学者钱颖一、李稻葵等,黄亚生说,“我可能更注重跟实际接轨、实地考察,到企业去跑,跟企业家、地方政府官员交谈,从中得到灵感。”他曾经在书中写道,“对中国的认识必须超越一位匆匆过客,或者就要亲自体验体制的重负。”
  从1998年开始,黄亚生多次到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江浙、广东等实证考察,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研究FDI时,他和助手三年间在北京、香港、汕头、上海等做了多次访谈。每次到清华、复旦、云南、中山大学讲课,他都尽量要求安排企业家座谈,或者到企业看一看。他还设计、搜集大量调查问卷,把“企业家的声音”作为重要参照。
  “在路上”的黄亚生收获沉甸甸的。他在苏州发现民营企业家拿不到贷款、产权得不到保护,而一街之隔的国有企业却资产闲置,资金浪费。“如果仅仅从经济模型来研究中国的外资问题,而不到企业考察,结论完全不会像我的观点。”他对自己的研究满意,“外资是上世纪90年代一个新的宗教,国内外都有一种外资的崇拜,当然我不是说把这宗教完全推倒了,但至少稍微戳破了一些泡沫;另外,中印问题我说得比较早,我也觉得欣慰。”
  黄亚生认为,中国(FDI东道国)“外资依赖症”并非外资太多,而是内资太少,不合理的金融与法律体制束缚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从而使外资趁虚而入,他还说中国金融业不向内资开放是“自杀行为”。这些观点不可避免地成了异见,也被误认为“反对外资”。他经常听到的一种言论是说他“不了解中国”。
  黄亚生的外资研究架构比较新颖,“你不能只看FDI、出口增长,也要基于中国很多微观、感性的认识……所以大家都在对中国经济唱赞歌的时候我不愿意唱赞歌,我看到的统计研究的结果是生产力指标都在下降,与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惊人的相似,这是挺让人担心的。”
  黄亚生习惯在专业分析中用洗练的语言和形象的隐喻讲故事——他欣赏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格曼。他将中国引入FDI比作一剂药(recipe),“我一点不反对外资,我反对的是歧视性的吸引外资,就像我不反对病人吃药,但如果不得病岂不是更好吗?吃药是要付出成本的。”
  今年夏天,黄亚生将写完一本有关民营企业的新书,名为《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希望改变一下很多人对过去改革开放的看法,其中会谈及上世纪80年代被低估的地方——他发现80年代私营企业家融资比90年代更宽松。

  宣扬印度是为了刺激中国

  当黄亚生2001年就写《中国应该不应该向印度学习》时,很多印度人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并没想到中印差异和前景的比较会成为国际上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也没有想到他会“在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中获得赞誉”(印度记者语)。黄亚生第一次去印度是在2004年,当然,之后他对印度的兴趣和去的次数就不亚于中国了。
  经过一系列争论,中印比较已经达成一些共识:中国宏观经济强于印度,但微观竞争力比印度逊色,中国的基础设施非常发达,但印度的软环境相对完善,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全球办公室”……黄亚生说,以往搞中印比较的人基本上偏向于中国,他2003年那篇文章起了良性的作用,“并不是提供了答案,而是提出了问题,很多人带着问题去印度,回来也许说我们有道理或全是错的,能起到这个作用就行了。”
  黄亚生是从印度制药行业开始神奇之旅的。当时他在哈佛教一门国家发展课,从制药案例发现印度本地企业做了很多创新,这就对中国产生了镜像价值:印度经济增长率不高,但是在竞争性的环境里培养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中印比较就突出了体制的重要,中国很多方面都比印度强,除了体制。”
  《财富》称,“把印度跟中国比较,对印度而言算不上一种恭维”,黄亚生同意这种说法,但觉得有点太刺激了。他说,中印比较说明中国没有做好,本来中国完全可以超越印度,但提出印度能否赶超中国这个问题,说明印度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印度金融业对外开放同时对内开放,本土私营银行比花旗表现优秀。媒体把黄亚生的观点解读成印度一定会超过中国,未来属于印度而非中国,他澄清道,这取决于中国下一步要做什么,是否尽快改革体制。他还明确地说,中印将来肯定是竞争关系。
  他的“印度情结”已很浓郁,比起中国,黄亚生觉得跟印度的企业界、政府官员更容易接触,“这些人全球化,思想开放,即使是大资本家也可以谈社会问题、文学、宗教,我们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对话,”他叹了一口气说,“跟中国的企业界可能几分钟就带过了,他们热衷谈钱,钱当然很重要,但对我来讲,人文的色彩非常重要。”
  黄亚生现在关注的是软硬件设施、教育及人力资本的中印比较。2006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India everywhere(印度无处不在)”的国家宣传,也有黄亚生的功劳,是他向印度人做出的建议。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连《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都问黄亚生——他们在达沃斯给一家印度电视台做节目,“你是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你要宣传印度呢?”他说,“我热爱中国热爱到什么程度呢?我希望她有一个竞争对手。”但这种爱国是“一种非常不直接的方式”,就像古代的义士谏言国王,黄亚生也有疏离感,而且受到了年轻人E-mail的恶毒攻击,他感到很伤心。他写道,“很多勇敢的中国学者、记者和企业家冒着职业风险来推动机制改革,我们至少不要损害他们的努力。”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12-29
 黄亚生(Yasheng Huang)

  生于1960年
  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毕业
  1987-1989年任世界银行顾问
  1991年获哈佛博士之后任密执安大学助理教授
  1997-2003年任教哈佛商学院
  2003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终身教授

  “我不是印度的英雄”

                              ——黄亚生答问

  《中国企业家》:你的书里有一个说法叫“FDI大师”,形容别的权威学者,你是吗?
  黄亚生:不是,我不觉得FDI有那么重要,我也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大师,在一个不重要的领域……你们也知道,我实际上并不是在讲FDI,更多是讲中国改革,政策目标一定不要建立在吸引更多的FDI上,而要关注怎么能让经济增长,如果内部能增长为什么要倾向于外资呢?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制,有这么强的人力资源,有这么长的创业的历史,本来是不应该依赖外资的。

  《中国企业家》:对你最大的误解是说你站在印度立场上,是印度的英雄?
  黄亚生:这就说到感情的因素,这两个国家我选当然还是选中国了。我认为印度的崛起最大的获益者是中国,我现在宣传印度,有一个非常自私的目的,就是要刺激中国!我真是希望沃尔玛赶紧到印度采购,这样迫使中国政府重视发展自己的企业。英特尔的格鲁夫写“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个国家如果自满经济就会退步,如果你觉得时时刻刻别人在抢你的饭碗,这时候你才愿意改革。如果中国将来外资减少的话——当然我不知道,说不定会增加这方面的压力,增加改革银行的压力。

  《中国企业家》:但别人不知道你内心是这么想的。
  黄亚生:也没什么奇怪的,作为学者,任何一个国家搞好了我都高兴,这是我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如果是中国搞好了那我更高兴。而且我从来不认为,批评一个国家就是不爱国……我正是因为爱你们才批评你们。你说谁最赞扬中国?那些跨国公司的总裁!他们天天说中国好话,希望中国维持现状,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但你相信我的话, 中国一旦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立马就会离开你。

  《中国企业家》:你怀念80年代吗?
  黄亚生:我跟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作者)聊过这个概念。中国当时经济发生的变化能够反映思想和文化的变化,经济是时代的一个缩影,而不是脱节。政治上进步了,人们有一种产权的安全,所以才去做生意、创业,这跟艺术家讲的并没有冲突,他们可能觉得统计数据没意思,其实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我怀念那个年代,那时候真是一个理想的年代,大家谈的都是国家大事,追求理想……

离线九重天

发帖
1692
金币
4356
威望
7
贡献值
4
开心币
1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2-29
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增长的南柯一梦

作者:黄亚生
  
       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脱钩论”吗?就在不久前,西方分析师,尤其是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们还在贩卖一个说法,即中国本身已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中心,不但能够独立于美国之外自行增长,还能为全球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www.gann360.com#h&w6I8m8^&Z'R(e
4q:b!h(h'r9w!?%}
但凡这些华尔街经济学家目前仍没有失业, 他们中很少会有人再提出如此论调了。中国不断传出的经济数据正在使人清醒过来。最新数据显示,依然在中国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出口出现了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这是受海外需求增速放缓拖累所致。更糟糕的是进口也急速下降,这明确显示出中国的内需正在下滑。两件事结合在一起让人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即将面临严峻挑战。显然中国经济无法逆全球趋势而动。$a7j+N(\5]"X;B;t

7r-R)D(U.K:y,m4} 为什么那些脱钩论者会错得如此离谱?搞清楚这一点很有必要。脱钩论源自于错误的经济分析,而脱钩论的失势尚未使这些分析失去市场。揭穿这些分析的假面对中国政府今后的政策制定将有重要意义。 /k4~%~*]:z0P#g*e6?;Z.l

.B,i6Q2u$m&m&j5{
/[2s*H)b7S Q!t6s江恩,江恩软件,赢家,赢家江恩,数据引擎经济学家们的根本问题或致命偏好就是对一些简单的经济指标太过重视,尤其是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如果你问一位专业经济学家中国有多少省,他可能两眼发呆。但如果你问他中国的GDP增长率是多少,他会马上告诉你说,中国经济过去30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中国经济会在2035 年 (或其他某一天)超过美国。GDP中心论是经济学家们常犯的毛病,它往往使人不去做更深的研究。这一点从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大肆追捧高盛(Goldman Sachs)那赫赫有名的“金砖四国”说上便可见一斑。高盛在研究报告中预测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经济将急剧增长,而这份报告的依据比小学五年级算术高明不了多少。江恩,江恩软件,赢家,赢家江恩,数据引擎8N+p1n!@8\+O

)M&d"g-n;^-\+f-T4m赢家江恩论坛 那些痴迷于中国GDP高增长率的人经常忽略了探讨导致这一高增长的原因,以及这种增长是否可自我持续。而这正是脱钩论痴迷者的硬伤,也是政策制定者容易犯大错误的地方。比方说,让我们考察一下有关中国家庭收入的数据。中国家庭收入增长非常缓慢,这种情况在农村家庭中尤为明显。过去20年左右,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增幅只及中国GDP增长率的一半。中国GDP增长和家庭收入增长的一快一慢意味着,中国以牺牲自身消费基础为代价创造了巨大的生产能力。仅这一个事实就应足以推翻脱钩论了。那些新生成的“富余”生产能力必须转向什么地方,这就是美国。更进一步说,中国的农村家庭收入和GDP增长率之间的鸿沟持续存在这一事实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愈来愈成为美国消费欲望的衍生品。 +w2v4L"T*n5d

!K2G"[*q(n!m赢家江恩论坛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中国经济增长为何以及怎样系统性地损害了中国自身的消费潜力。要回答这个问题,人们首先要搞清楚中国GDP的高增长是如何实现的。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应部分归功于经济自由化,但经济增长中由市场驱动的部分并不大,且还在逐渐减弱。而与此同时,严重受控于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却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35%提高到了当前近45%的水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主要得益于由政府组织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化方面的大规模投资。这种高度依赖政府投入的经济增长对中国消费潜力造成了最严重的破坏,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度。
[!c*C0r*\+M3G1Q+B赢家江恩论坛江恩,江恩软件,赢家,赢家江恩,数据引擎+d8N9^'S!m3x(?'N
让我来举例说明这一点。与中国急于吸引外资的地方官员打过交道的许多外国投资者,对下面这些话应该不会陌生:“你想在一片人口居住密集的10英亩土地上新建工厂吗?没问题。我们会在三周时间内为你清理出这片土地。”许多外国投资者都对中国地方政府这种“亲商”态度称奇,与似乎无法将这些事情做好的印度政府比起来,更是形成了鲜明反差。 #{8R$A0}6c3`2r6P1t3T$K7e.X

%`;M4Q s7b&@/Q赢家江恩论坛2p3?2l"};T9h"y
但这种“亲商”做法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当自己的住宅用地被转为工商业用地时,许多中国家庭几乎得不到到任何经济好处。中国政府对国内全部土地都拥有正式所有权,它能够以在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想像的规模将一块土地上居住的家庭异地安置,而这些家庭所获补偿往往远低于他们所让出土地的市场价值。正因为如此,工厂主们在中国的办厂成本会大大低于其他国家,而成千上万幢摩天大厦也会仿佛一夜间便从中国许多城市冒了出来。
/W"V0t$j,b7k*h7f:^
3J5W)K5^.X ~ r$E江恩,江恩软件,赢家,赢家江恩,数据引擎但中国也无法摆脱一个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一个人的成本就会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工厂主和房地产开发商在中国的低成本,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生活中其他一些参与者的低收入。而中国这些只拿到低收入的人碰巧又是国民中的大多数,其中尤以农村居民为多,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政治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因此一条创造私人财富的可靠途径──小土地所有者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市场价格向开发商出售土地,在中国几乎完全缺失,尽管中国的城市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
.}%j4x"s9R/L*Z赢家江恩论坛
!B$b,E7E!s1?$f ]江恩,江恩软件,赢家,赢家江恩,数据引擎所有这些都大大超出了脱钩论的争论范围。要真正扭转中国经济的失衡局面,中国政府必须致力于推动中国人民的收入增长,而不能只盯着GDP增长。要做到这点有一个直截了当的做法,那就是在土地开发时采用市场定价原则,允许和鼓励开发商以竞价方式从农民手中获取土地,并将这作为政府当前经济刺激方案的一项内容。过去两年中,中国领导层在降低农民负担方面做得很不错,比如说取消了农业税,降低了教育和医疗收费等。现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时候了。
0h8r9K!u ^www.gann360.com)M6w8L;C*x-G9_#P(Y
环顾当今世界,没有几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拥有广袅的土地、勤劳而聪慧的人民以及确保中国真正成为全球经济大国的企业家队伍。但这些潜力却被误入歧途的发展战略浪费掉了,这一战略以牺牲消费为代价来发展生产,用政治权力来压低成本,而不是凭借市场机制来增加收入。值此全球经济衰退之际,中国及其13亿人民正在为这一错误付出高昂代价。 (A'|0w-K9t&h
【本文作者黄亚生是麻省理工学院萨隆管理学院的的国际管理教授,他撰写了《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书。】
www.gann360.com--原载:《华尔街日报》,2008-12-232y)A*X5`4P"R4K7a%X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