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8阅读
  • 3回复

“交割日魔咒”是一个伪命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威斯坦
 
发帖
22
金币
166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2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在国外也已经十分少见的舶来词诸如“到期日效应”,抑或措辞更激烈一些的“交割日魔咒”,见诸报端。尽管主流媒体一致给予股指期货以肯定的态度,但一些媒体及市场人士仍用此类词语夺人眼球。随着股指期货IF1008合约的到期交割,市场上又出现类似于“警惕交割日魔咒”的言论。笔者认为,普及准确的知识、宣扬正确的理念应当是市场分析人士的职责。从理论和现实来看,股指期货“交割日魔咒”不应且没有在中国股市出现,这一称谓应逐步淡化。
离线威斯坦
发帖
22
金币
166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22

  所谓到期日效应,是指股市在衍生品交割结算日出现的大幅波动现象。在各国和各地区股指期货历史上,的确曾经出现过交割日波动加剧的情形,但彼时股指期货刚起步,制度设计尚未完备。例如美国推出股指期货之初,其合约的到期日设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交易日,这与美国股票投资机构(如共同基金、私募基金等)进行季度业绩结算的日子相重叠,这本就是一个成交比较异常的交易日。更重要的是,美国股指期货的到期交割结算价为现货市场特定时点的指数价位,期货持仓者为了使自己的头寸处于有利位置而对股票指数进行干预。由于一个时点的股票指数较容易被影响,因此当时便产生了“交割日魔咒”的称谓。之后,随着股指期货的不断发展,交割制度逐渐完善,价格结算价由特殊时点上的股票指数转为一段时间内的股指平均值,因主动干预引起的股市波动逐渐减少,带有贬义的“交割日魔咒”一词也逐渐淡出投资者的视线。当前,到期日效应主要是由各种衍生品对应的套利盘大量平仓而出现的,同时周末效应也可能是股市波动加剧的影响因素之一。

离线威斯坦
发帖
22
金币
166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8-22

  沪深300股指期货充分借鉴了成熟资本市场股指期货发展的经验,设计了堪称最为严格的结算制度: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最后结算价以最后交易日沪深300指数最后两小时的算术平均价计算出来。一方面,两小时的时长使投资者难以持续影响现货指数;另一方面,算术平均价的设计也剔除了大单成交的影响,极大降低了指数被操纵的可能。同时,偶尔的波动加剧也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股市在交割日波动都可以从基本面或技术面找到原因,轻易将股市走势同“交割日魔咒”相联系难以令人信服。

  从沪深300股指期货到期交割的合约数量来看,到期交割量不大,5月合约交割640手,6月合约交割1394手,7月合约交割1245手。目前8月合约的持仓量开始向9月合约转移,持仓规模日渐减少,截至8月19日,只有3207手持仓头寸;至8月20日交割时,仅有546手进入交割结算,因此并未对股市造成显著影响,四次交割均未出现“到期日效应”。股市方面,沪深300指数5月21日受隔夜美股大跌的影响,开盘下跌但最终上涨1.57%;6月18日受政策紧缩预期加剧的影响下跌1.70%;7月16日上涨0.29%;8月20日则是受美国经济前景预期悲观以及前期股市上涨过快引发回调的影响,最终下跌1.93%。

  基于此,笔者认为“交割日魔咒”是一个伪命题,言必称“交割日魔咒”不是专业人士应有的态度。在分析市场动向时应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陷入“交割日魔咒”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市场专业人士做出准确分析。毕竟,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普及知识和提供建议是市场人士应尽的职责,中国资本市场前进的道路需要大家共同铺就。

离线cress2002

发帖
122
金币
447
威望
0
贡献值
0
开心币
-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8-28
如果发生的概率非常高,能不能当作一个时间窗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