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生:跟庄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从两万到千万,两次出现在著名庄股的大股东名单上,四次在关键点位成功逃顶
如果没有他太太的第一次亏损,很难想象军人出身的曹春生现在会是什么一种景况。在深圳银湖的自家别墅里,曹春生向记者回忆起他的入市经历———
找出已经泛黄的股东代码卡,曹春生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1992年,那时他已从军队转业到地方的城建部门,继而夫妻双双来到了深圳,准备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干一番,可就在这时,老婆却在朋友的"游说"下成了股民,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家里节省下来的3万元亏掉了1万。“在这样的‘打击’下,我当时被迫下手”,曹春生的言谈当中仍不乏军人气质,“我当时虽然也不懂股市,但我认为自己炒股有两大优势:一是纪律性强,二是比较镇定。当时我也没多想,就辞了公职,开户成了深市中的第4336位股民”。
第一次逃顶有个交代就跑了
曹春生回忆,他当时入市时,市场还是实行“T+0”的交易制度,眼看着身边的股民在市场里频繁交易,其中不乏屡屡"得手"者,曹春生很清醒地意识到,仅仅靠自己手头的2万元本金在股市折腾是很难回本的,并且,他一直都想在股票市场大做一把。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曹春生开始求亲告友,总算凑齐了10多万元本金,在1992年的12月份,他看好了鄂武商,果断在10元的价位买入1万股,当时他没有多想也没有过多的担忧,就回老家过年去了。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打电话给股友“眼镜”,眼镜告诉他,鄂武商已经蹿到24元了。1993年初,曹春生提前结束春节假期,飞回来就抛掉了所有的股票。尽管后来鄂武商又有所表现,但曹春生当时抛掉它的直接原因就是觉得自己扳回了本不说,还有了几万元的盈利,总算对家里人和亲戚朋友有个交代了,他后来才知道那叫逃顶。
曹春生入市的最原始的动机就是扳回老本,愿望实现以后的他并没有就此收手,但也少了几分赌性,直接表现就是在后来的交易过程中小赚即溜。
第二次逃顶技术分析很有效
时间到了1994年,曹春生的保证金也随着他在市场上的摸趴滚打而增加到了30万元,他也顺其自然地进了大户室。当时,在众多的证券营业部当中,只有他所在的振华路某营业部有电话委托报单,其他很多地方依然是填单交易。在那里,曹春生结识了中国股市的第一批股评家,并和他们有了一定的合作关系。曹春生回忆,那时的股评很受关注,简直就是马首是瞻,股评推到哪,行情就打到哪。在和这些老一辈股评家和市场人士的交往过程中,曹春生开始注重技术分析,并且是屡试不爽。
曹春生现在回忆说,那时的技术分析之所以很有效,是因为当时的市场容量小,大多数股民还不懂得使用技术指标。他说自己第一次逃顶纯粹是凭感觉,而在1994年的逃顶则是简单运用了技术分析的结果。1994年9月,市场发动了一波行情,自己手头上的股票差不多有了50%的收益,但从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来分析,曹春生说当时最直接地感觉就是价升而量不足,当时量价分析是最直接有效的分析方法,他说当时的开溜除了感觉不妙之外,最有说服力的原因就是技术上的量价背离。
第三次逃顶越做胆子越小
真正让曹春生了解庄家的整个操作过程的是,一个著名庄股的三次做庄的全过程。曹春生很巧合地成了其中的一个旁观者,仅仅旁观,还是让曹春生深切地感到了其中的触目惊心。
当时某西北地区的上市公司,实际上其关键部门在深圳的华强北,根据公司当时的操盘手的说法,该公司当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有人找到他们说联合“做一把”,公司说没有现金,就有人找到了深圳的某证券公司拿出5000万,其中融给该公司2000万,证券公司自己操作3000万,当时该操盘手自己根本不懂做庄,在整个过程中总是受制于别人,他们也没有想过区区5000万怎么能够做得起来,不长时间,就做不上去了,出资方要求出利好,并且根据当时的热点,公司发布了外资并购题材,据说由于时间紧急,在出消息之前连董事会都没来得及召开。
由于知道整个过程,曹春生在1995年8月15日到18日在4.30元到5.30元的价位共跟进了30万股,并成功在6.50元的高位派发出货。后来公司和庄家全部被套其中,该证券公司的负责人因此被依法追究了责任。
再后来,公司不甘就此罢休,又联合了河南省某著名机构来做,当时该机构正好想借机挽回该席位在深圳的亏损,于是在1995年的10月底,该股开始逆市而动,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策划情况,但通过第一庄的情况,曹春生预测该股新的行情来了,于是在6.50元的价位果断介入,一直追进了40多万股了,不知是通过什么渠道,庄家查到了曹春生的电话,威胁他:“你现在是我们的第14大股东,要知道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我们的……”曹春生只好在后来的11元左右全部出掉,后来该股涨到30多元才收手。
后来该股在做第三庄时败露,做庄参与者被统统查处,股价一落千丈,很多人在上面亏得很惨,对于曹春生来说这时通过盘面研盘主力动向的功夫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但他出货的关键还得感谢庄家的一次“威胁”,这次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逃顶,但相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应该是在较高价位的一次逃脱。有了这次经历,曹春生感受颇深,用他的话说,越是看得明白,操作起来胆子越小了。
第四次逃顶规范的心态面对市场
在曹春生看来,至今为止他最成功的一次逃顶是2001年6月逃到了大势的顶。在2000年6月,他在16元的价位买进了亚华种业,后来该股突破了20元,根据以往经验,股价突破了20元整数关后,曹春生认为会继续往上突破到23元左右,这样上可攻,退可守住20元,但该股很长时间都徘徊不前,有涨不动的感觉,用他的话说,这是庄家心虚的感觉。最终在21元以上全部了结,同时重仓持有的大亚科技也全部在17元-18元出空,成功回避了熊市的调整。
在大盘上涨了一年多时间以后,到了2001年5、6月份的时候,曹春生更加认定了多数庄家都有心虚的感觉,尽管自己手里的股票还在缓慢上涨,但明显和量能背离,尽管市场人士不乏看好后市者,此时曹春生深深感到假如在此时大盘有回调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为他了解了太多涨升下面隐藏的不规范甚至是危机,果不其然,在他抛空股票在自己开发的一亩见方的果园里悠哉的时候,股市开始了至今仍不能算是反转的长熊走势。
曹春生说,股市低迷的过程恰恰是问题暴露的过程,也是走向规范化的必经之路,而这次成功逃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看到了太多的不规范,而自己的心态提前规范化的结果。他说,入市首先要以不亏钱为标准,而不是以赚钱为标准,那些想着像以往那样跟个庄赚到底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他也谈了一下今后的打算,他准备在规范的环境里继续在股市上有所作为,比如成立个投资公司什么的,但他认为所有的这些都将以规范为前提,盈利为目的,现在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
相关报道:曹春生给庄家画脸谱
■子孟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按照惯例,记者都会请采访对象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广大投资者提一下建议。而曹春生的建议是纠正了一个市场人士常犯的错误,那就是把庄家想象成能掐会算的超人,而在他眼里,庄家不神秘,庄家的行为也不是深不可测,都是一些没有见过庄家的人在胡乱揣测。事实上,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曹春生通过翔实的案例已经给我们大致描绘出了庄家的脸谱。在曹春生眼里,即便是在K线图上也能大致勾勒出庄家的行为轨迹。
在盘面上看,结合大市和成交情况,可以根据庄家在某一价位的停留时间长短来判断庄家的做盘手法。在拉升初期的对敲阶段,成交一般是没有规则的大单持续出现,只有不规则才能制造假象,接着在主升浪阶段,起初是规则上行,这时是有意显示庄家实力,以吸引跟风盘,至于后来的见顶前的疯狂拉升则不一定是庄家行为使然。
曹春生说,庄家做庄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但也有好的策划者可以设计轮庄的操作模式,比如他前面跟的那只庄股的第三次行情就是轮庄的典范,该策划者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做不上去不打紧,再换一个。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庄家十分罕见,并且他们这样做要冒很大风险。
曹春生说,炒股以大盘为主,大盘以政策为主,先看政策,再看大势,当然消息也要听,但没有必要整天竖起耳朵四处疲于奔命地打探消息。关键是听到了消息后,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判断真假以及真假程度,而对于市场上传的越来越玄的技术分析则可以细微到忽略不计。曹春生说有个上市公司的负责人找到过他,说有人要做他们的股票,告诉他是给他一个建“老鼠仓”的机会,该公司在那一段时间里也连续出了几个利好,曹春生当场戳穿了该公司的阴谋,他说当时是减仓的最好时候,都是前期庄家惯用的老招式了。曹春生说,消息的放出是分阶段和讲层次的,即便是在你看来是一手材料,也不能确保庄家自身就能控制得了局势,现在的市场大了,庄家能在市场上孤军奋战的微乎其微。另外,在你资金小的时候,也许是朋友帮你,但资金大时,则要和消息传播者斗智斗勇了。
与其与真假难辨甚至是子虚乌有的消息纠缠,不如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可控的事情。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首要的是控制好风险,不亏方能谈赚。
现在身价过千万的曹春生只是拿出100万左右的资金在操作,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拿出多少钱来操作,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承受能力,合适的仓位即去除这些资金也不影响生活质量,不是胸无大志,而是为了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在曹春生看来,学会休息对于股民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看不懂的时候坚决免除操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投资者本来是空仓的,可一见反弹又旋即介入,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他自己也常常会为短暂的反弹激动不已,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曹春生这两年来他一直强迫自己到别墅后面的山上养花种草,陶冶情操。(记者 孟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