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心太软
今天《羊城晚报》(2002年6月30日)报载: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件真人真事。一男子杨某在路过遇到卖香蕉的女贩。她对那位男士说,“我的香蕉只剩下最后一掌了,因要赶紧回家,就便宜点卖给你。”杨某看她挺为难的,动的恻悯之心,就买下了。交完钱后,那女贩又说:“大叔,我急着回家,卖香蕉挣来的是一大堆零用钱,路上不方便,给我换些整钱吧。”帮忙帮到底,杨某心想,反正家里买菜也要零用钱,就当做个好事吧,于是同意了。应该说,杨某还是有警惕性的,先将女贩要换300元零用钱,数了几遍,一是看是否有假币,二是看数量对不对,无误后才从口袋里掏出300元给她。此时,女贩要求再点一遍,杨某看她数了钱,也觉得没有错后,才一边拿起香蕉,一边接过钱,走了。
杨某回家向老伴“报功”,满以为可以得到表扬。老伴接过钱一点只有149元,数了几遍还是149元!这显然中了掉包计。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像那首青年人所唱的一首歌一样,有时不能“心太软,心太软”,就像崔永元在《实话实说》里告诫人们的那样:“不管你说得天乱坠,你要记住捂紧自己的口袋。”
三十二、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上,只有孩子,生长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只有孩子,在虚虚浮浮的人生天平上,有着最真实的重量。
三十三、简单心过生活
亨利·梭罗在《湖滨散记》里如此写着:有位农夫对他说:“你不能单靠蔬菜生活,因为它无法供给你的骨骼中所需要的养分。”在说话的当时,一只耕作的牛正在他的背后;吃草的牛儿,它身上的骨骼正是蔬菜培养起来的,它能够拖着重犁耕作。
好有趣的一段反讽,显露出梭罗“卓别林式”的幽默,把他对原野的观点揉入风趣中。
简单心过生活,就是不要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让油烟气味沾染全身的感觉,怪不好受的。不会很刻意地吃这个不吃那个,也不会点名非素食不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样使我终于明白了 “心”的改变,竟也发现每一种蔬菜都有汁甜味甘的原始性,不加任何酱料也不逊于山珍海鲜,在微风清徐中细嚼慢食,欢喜中带点思古幽情;偶尔轻尝这种感觉,真是人间美味。素食与心境有关,对我而言,这种理悟算是慢了些,素食心会令人理解淡中有味的快意,烦乱心解不出淡雅的况味。
诚如梭罗所言,明白生命的必需之后,自然会走入原始的简单生活,我的素食主义正是这种领悟下所产生的生活方式。素食的感觉比想象中好多了,不是淡而无味,反倒生机盎然。
三十四、心 境
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三十五、定 心 石
初识这块定心石,是在一位法师的一篇文章里。法师说,在他们寺院后面的山上,有一块叫定心石的石头,每次在他心情不畅的时候,总会走到定心石上坐一坐,坐在定心石上去“定一定”那闪烁不断的心事。定心石是否“定住”了他闪烁不断的心事不得而知,我却心中暗想:连法师一尘不染的清静脱俗之人都对它情有独钟,这块石头一定有它的魅力之所在。从此以后,我的心里无端地多了这么一块石头,没事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它。
世界上是否有真能定住人心的东西,我不敢断言,不过就我自己而言,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记得什么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这样一个不可触摸、广阔无比、动静无定、莫测高深的心灵世界,岂是一个什么小小的物件就能定下来的?更何况一块小小的石头。我这样想难免有不开窍之人的顽愚之态,其实,被物质文明高度包围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艰难跋涉,用这个石、那个玉、什么金之类的东西做“定心”之物,折射出的可能只是一种强烈的心灵孤独和心灵渴望,渴望对自己心灵的涤荡和关怀。我想自己之所以对这样一块未曾谋面的石头念念不忘,原因大概也在于此吧。
三十六、荣枯之心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
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弟子道吾和云岩:“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向荣好?”
道吾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向荣的好。”不料惟俨断然否定道:“灿烂终将归于消灭。”这一来,答案似乎已经明确,所以云岩随即转口说:“我看是枯萎的好。”谁知惟俨同样认为是错的:“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正好另一位高沙弥从对面走来,惟俨便以同样的问题“面试”他,机灵的高沙弥不偏不倚地答道:“枯者从它枯,荣者从它荣,各人生死各人了。荣者自荣,枯者自枯,何必更问对与错。”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禅的态度。其实,惟俨提问的本意,不是要你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你懂得,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
进而言之,灿烂与枯萎本来就只是事物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灿烂过后是枯萎,零落成泥后又孕育出新的灿烂,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其各自独特的魁力,就看你怎样去欣赏了。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不偏执,不强求,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态度,如果你一唯钟情于“灿烂”,那么,一旦灿烂变成了枯萎,就难兔会产生“黛玉葬花”的悲哀,那将徒生多少烦恼啊!
三十七、知足之心
有一人家生意做得很大,每天晚上算账,深夜才得睡。隔壁一个挑担货郎,每天晚上还喝点酒,吃完饭就唱歌。做大生意的妻子问丈夫,隔壁每天赚不到多少钱,为什么老是那样高兴?丈夫说,你想让他不唱歌么?妻子说,是啊!
丈夫说,你送一些钱给他,让他把生意做火。
这户人家真的把一些钱送给了隔壁人家。从此,挑担货郎变成了大生意人,每天晚上算账到深夜,歌声再也没有了。
叔本华有句名言,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生活的就是这样,没有的想得到,当你拥有了,你也就彻底失去了。只有知足之心才能创造快乐,我们才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美化及充实平淡的人生岁月。
三十八、爱 心
某歌星被邀请参加演唱会,据说她演唱的是《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到她出场时,她却迟迟出场,其问缘由得知:某歌星因主办者给她的出场费太低而不愿出场。主办者只好答应满足她的“爱心”。
登台演出的她唱着《让世界充满爱》,结果唱不到一半她就再也唱不下去了 ,是因为观众不需要她那份“爱”,若如此,充满爱心的世界会越来越美丽么?!近日读到一则《被烈日蒸发了的爱心》短文,是说在一次捐赠仪式,主持人说着“法国华侨华人文化中心每年都有一批轮椅捐赠我市,他们对我市的残疾事业十分关心,在此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感谢……”
既然捐赠了轮椅,也就表示他们有爱心,那为何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办这个捐赠仪式呢?难道爱心就要这么炫耀?至少也应该找个阴凉的环境啊!主持人站在凉棚下还在不停地念着什么爱心啊爱心的,而我们却在如此烈日之下露天大院里,让我们曝晒几个小时,让这么多人围着看,像耍猴似的,虽然我们是残疾人,但我们也有尊严的啊!
爱心,是啊,这样的爱心早被火辣辣的阳光蒸发了。有时,烈日不一定在晴天,阴雨绵绵的日子也不少啊!那次演唱会不是被“火辣辣的阳光”蒸发了的“爱心”么!
三十九、心镜
一个胸前竟挂着一面镜子的双目失明的卖艺人,在街头拉着二胡卖唱,吸引了不少的路人。……有好事者问盲艺人镜子是不是他自己的。
“这把二胡和这面镜子是与我形影不离的两件宝贝。”盲艺人肯定地点着头说。
“二胡是你的宝贝我们能理解,可是镜子对你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们不解地问。
“因为多年来我一直期待着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能通过这面镜子打量我自己的脸,所以我不会丢弃它。”盲艺人向人们解释着他生活的秘诀。
盲艺人把镜子挂在胸前,也把这面镜子放在了心中。只要自己不丢弃希望,那么一切便都有希望。
哀莫大于心死!
四十、明月心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拿在手上。
小偷遇到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啊!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第二天,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禅师的慈悲心,感化了小偷的灵魂。
当我们和别人发生摩擦时,是否也会尝试着送一轮明月给他?因为天上的月也是你心中的月,心月不二。再说明月怎会有阴影。若我们曾错过了一次太阳升起,就不要再错过那满天的星月。